第31章 卫国公爷

作品:《世叔

    姜清婉原本以为卫国公年纪肯定不小,但见进来的却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生的身量颀长, 相貌隽逸, 气度闲雅。

    姜清婉只知道这卫国公府是薛太后的娘家, 却不知道这位卫国公竟然会这样的年轻。

    薛明诚进得殿来,对薛太后,崔皇后等人行了礼。

    薛太后一看到他进来,面上的神情立刻就柔和了不少。笑着问他:“年前你跟我说要出去走一走, 看一看,如何,都到了哪些地方?见了些什么?”

    薛明诚回道:“回太后,臣回了一趟肃州, 将祖宅祖坟修葺了。后来辗转经水路, 从峡江、荆州过, 至江浙之地。再经由大运河回京。眼中所见万里江山秀丽, 百姓生活富足。皆是皇上圣明之故。”

    声音疏朗,若清泉水缓缓流经水底圆石。

    算一算, 这大半年的功夫他竟然走过了这么多地方。

    姜清婉看了他一眼,只觉他可以如同徐霞客一般,写出一本游记来。

    肃州是薛明诚的老家,也是薛太后的老家。薛太后很问了几句祖宅和祖坟的事,然后才忽然想起姜老太太和姜清婉来, 就给他引见:“这两位是永昌伯府的老夫人和小姐。”

    姜老太太虽然年纪大, 但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可是卫国公。还是薛太后的娘家侄子, 如何敢托大?忙对薛明诚行礼:“老身见过国公爷。”

    姜清婉也随之行礼。

    薛明诚面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叫她们不用多礼。

    姜老太太也是个有眼色的,见卫国公一来,薛太后便问了他好多事,没有再同她们说话,当下便对姜惠妃使了个眼色。姜惠妃会意,两个人就起身跟薛太后和崔华兰作辞。

    薛太后也没有多留她们,只客套的叫姜老太太往后有空就进宫来跟她说说话。姜老太太毕恭毕敬的应了下来。

    自然也不会经常来的,都是面上的客套而已。

    崔华兰是早就不想看到姜清婉了。

    刚刚她细看的时候,就看到这位少女右脸颊靠近耳朵那里也有半颗芝麻粒大的小黑痣。那个人也有

    心中不由的就越发的惊慌起来,倒是巴不得她们早些走。所以这会儿一见姜老太太和姜惠妃恭敬的跟她作辞,她鼻中轻哼一声,就算是应下来了。

    薛太后在旁边瞧见,只觉得她实在是没有半点皇后该有的母仪天下的风范。虽然相貌生的明艳,但腹内其实草包。若非有一个手腕很厉害的兄长,他们母子不得不忌惮,这样的人在宫里至多也只能做个贵人。只怕还不得善终。

    薛太后心中对这位皇后实在是不喜,不过碍于崔季陵手中掌着天下兵马,暂且还要和颜悦色的跟崔华兰说话:“皇后,弘业中暑症才好,不宜过度劳累。哀家瞧着他也有些乏了,你带他回你的永寿宫,叫宫人好生的照看他罢。”

    其实就是想叫崔华兰和四皇子走。不过并没有直接这样说,反而打着为四皇子好的旗号。

    说完,还叫自己的贴身宫女去拿了好些珍贵补品过来:“弘业身子虚。这些都是各地上贡来的,你拿回去好好的给他补一补。”

    又殷殷的叮嘱了四皇子许多要注意身体,好生保养之类的话,看起来实在是个很慈爱的祖母。

    薛明诚在一旁面上含笑的看着,没有说话。不过眼中的笑意实在是浅淡。

    崔华兰则是心中得意,觉得薛太后这样的看重她儿子。就领着四皇子谢过了薛太后,然后叫宫人拿着那些珍贵补品,转过身出殿。

    等她一出殿,薛太后面上慈爱的笑意立刻就没有了,看着他们母子两个人背影的目光反倒有些发沉。

    薛明诚面上的笑容倒是还在,看起来很平和的样子。

    薛太后发了一会儿怔,转头见薛明诚还站着,就叫他坐:“这里没有外人,你也不必跟我这样生分,坐罢。”

    薛明诚这几年相继丧母又丧父,薛太后心中怜惜他。娘家又只剩了这么一个侄儿,所以经常叫他进宫里来跟太子一起住着。是很关心他的。

    薛明诚笑着应了一声是,然后在椅中落座。

    有宫女用填漆茶盘奉了两碗茶上来。薛太后叫薛明诚喝茶:“这是杭州府那边上贡来的,说是今年头一茬采摘的雨前龙井。你尝尝。”

    然后姑侄两个人一边喝茶,一边说了些闲话。多是薛太后在问薛明诚路上的见闻,薛明诚都一一的回答了。

    待宫女过来换过两遍茶水,薛太后就问薛明诚:“你为你父亲守制也有三年了,待守制期满,你有什么打算?”

    薛明诚拿着盖碗的手一顿。随后他将盖碗放到手边紫檀木几案上,抬头看着薛太后,含笑说道:“我明白您的意思。但姑母您是知道我的,志不在官场,只想寄情山水之间,做个逍遥闲散的人。”

    薛太后眉头微皱。

    卫国公府虽然也有几个旁支,在朝中也不乏当官的人,但一来那些人跟她到底隔着几层,薛明诚可是她嫡亲的侄儿,二来,她知道薛明诚是个绝顶聪明的,绝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