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小皇后(五)

作品:《窃香(快穿)

    93

    方贵妃也知晓这几个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见几人只笑不语,自然也懒得再与她们打机锋,遂上了暖轿离去。

    剩下三人目送她离去。

    林贞妃收回目光, 轻声道“这杜家也不是小户人家, 倒是教了个好女儿。”

    “可不是。”刘淑妃笑着应声。

    两人相视而笑, 大抵知晓二人在说什么,张贤妃面色有些讪讪。也不知是想到什么,她脸色变幻不定,大抵是实在顺不过这口气, 她轻咬牙,皮笑肉不笑“刘家和林家也不是没有送人进宫。”

    见张贤妃无端生恼, 林贞妃和刘淑妃二人错愕。不过二人也不是蠢人,很快就明白其中缘由, 刘淑妃错愕之后又装出一副不解之态“张姐姐这是在说甚难道以为我们是在说这可真是话赶话了, 贤妃姐姐可别多想。”

    张贤妃也知自己是多想了,可谁叫安贵人自打进宫后就格外得陛下另眼相看呢。陛下甚少涉足后宫, 可自打安贵人进宫后,每次出了斋宫,都会去看望安贵人。

    也许这算不了什么,可对比宫里其他人来说,却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张贤妃心知暗中嫉妒之人众多,自然容易对号入座, 也明白这是自己闹了笑话,更气这二人的挤兑,可面上却是不能示弱的。

    她皮笑肉不笑丢下一句有没有多想你们心中有数,便气冲冲地步上自己的暖轿走了。

    “这可真是疑邻盗斧了。”刘淑妃眨了眨眼笑道。

    可不是

    如今坐在妃位上一共有五位,贵妃且不提, 四妃年纪俱都不小了,虽有儿女傍身,可前途未明,自然不免多做打算。安贵人是张贤妃提拔起来的,其本人是张贤妃的族侄女,刘淑妃等人也没少提拔自家的族女入宫,认真来说都有亲缘关系,或是族妹或是族侄女。

    这些事其实对皇家来说不算什么,入了皇族,认的是尊卑,认的是位份,姑侄共事一夫算什么,姐妹共事一夫的也不少,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林贞妃说杜家教了个好女儿,明明是在讥讽新后,也是在回应方才方贵妃几人打的机锋,偏偏张贤妃自己对号入座,以为是在讥讽自己,无端生恼。

    “她这是心虚。”

    林贤妃面上笑得淡淡的,抬目看向刘淑妃“你不觉得那安贵人的做派有些眼熟”

    什么眼熟

    跟在两人身边服侍的宫人正竖着耳朵听,可惜这话题二人却未再继续下去,只打哑谜似的对视地笑了笑,便也上暖轿离去了。

    一直到走远了,刘淑妃身边的翠墨才好奇问道“娘娘,贤妃娘娘说那安贵人做派眼熟,您可知说得是谁”

    这暖轿里放着暖笼,熏得小小空间里暖意融融,轿中只坐了主仆二人,刘淑妃半倚在轿椅上,翠墨坐在斜侧低矮的脚凳上。看得出翠墨十分得刘淑妃宠信,不然也上不了这暖轿。

    刘淑妃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闻言露出一抹讥讽的笑“你再细想想咱这宫里的妃嫔们谁是这副天真烂漫的做派”

    妃嫔天真烂漫

    说起来自打安贵人入了宫,因为她格外得陛下另眼相看,所以宫里背地里研究她的人可不少,翠墨身为刘淑妃贴身大宫女,向来为主忠心耿耿,自然也没少研究。

    可到底是哪位娘娘

    翠墨左思右想不得其法,突然她脑中闪过一道身影,因不敢置信瞠大双目。

    “难道是”

    她是真的不敢置信,去看主子,“可,陛下皇后娘娘这这”

    刘淑妃冷笑一声,也未遮掩“咱们这位陛下向来对什么都冷心冷肺,朝政说扔给内阁一扔就是多年管都不管,太子仁孝太子监国,可太子没了发妻没了也没见他有半分伤心之色,转头照样在斋宫里求他的长生。

    “这么多年能得他另眼相看的不过几人,前朝且不提,后宫里前皇后算一个,那是结发夫妻几十年的情分,宫里其他妃嫔暂不论,晚辈中大公主仗着是长女颇受宠爱,然后便是咱们这位曾经的乐安郡主,如今的皇后娘娘了。”

    “可这怎么能相提并论”翠墨似乎还沉浸在不敢置信中,僭越的言辞脱口而出。

    看得出刘淑妃还算看重她,并未发怒,而是冷笑着点拨道“陛下自打修了那道后越发在女色上寡淡,张贤妃已经有九皇子了,提拔人进宫不过是为了固宠,为自己固宠还在意陛下宠信旁人是不是因为男女之情”

    “可”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今日她何来的恼羞成怒,就是心知肚明为了争宠做了不光彩的事,不然你以为其他几家的女儿是姿色不如那安贵人,还是容貌不如她自己做贼心虚,倒没少帮着太后挤兑那位,还拱着那东施效颦的蠢货和那小皇后对上,也不怕适得其反,偷鸡不成蚀把米。”

    刘淑妃往椅背上一靠,继续笑道“不过她们这么做也好,倒省了我们的事。那杜家的小皇后是个蠢的,宫里的女人为了争宠从来无所不用极其,只要能让自己上位,何事不能利用,她倒好,反而斤斤计较那些细枝末节。这么继续钻着牛角尖其实也不错,那皇后之位就能如同虚设,至于之后的鹿死谁手,那还要各看手段”

    可能刘淑妃所言太难以令人消化,翠墨除了连连点头,也做不了其他。

    因为晚香没有说话,回坤宁宫这一路上格外寂静。

    进了宫门,还未走到就看见殿前跪着几人。

    风,越发大了,呼呼地吹来,天也暗沉沉的,仿若到了傍晚。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走到近前,侍书面现怒色道。

    “求娘娘赎罪,求娘娘赎罪”

    正是绿药几人。

    几人大抵是跪得有点久,尤其天寒地冻,又是磕头又是求饶,早已是摇摇欲坠,看起来分外可怜。

    宫里的规矩大,向来不允许宫人因不相干的事驻足耳语,可眺望而去,明明都在各司其事,却有意无意都在往这里看。

    这几个人就是故意的

    所以侍书和抱琴格外生气,本就因之前慈宁宫的事,主仆几人心事重重,此番绿药几个又故意装模作样地撞上来。

    她们这是想做甚

    “看来我之前说的话,你们几个是没听进去了,咱们娘娘向来宅心仁厚,在府里的时候对下人体恤,进了宫对宫人们也仁厚,可不兴罚跪这一套,也免得宫里那些喜欢说嘴的人说咱们娘娘刻薄宫人。,你们这是故意想陷娘娘于不义”侍书一张俏脸冷寒似冰霜。

    “奴婢等不敢,奴婢等做错了事自然该受罚,奴婢等只求娘娘赎罪”

    绿药几个径自不听,只是磕头求赎罪,只是须臾之间几人就磕得满头是血,披头散发,看起来可怜至极。

    “你们”

    晚香拉了侍书一下,“进去吧。”

    “娘娘。”

    “来人,把绿药几个送到芳姑姑那儿去,就说她们冲撞了本宫,命即刻逐出坤宁宫。”

    丢下这话,晚香率先进了殿中,侍书也未在和几人纠缠。

    等晚香脱去了斗篷,弄画跑来告状说,之前绿药几个来跪,她便出去撵了,可怎么都撵不走,她也被气得不轻,晚香才道“不要动气,不过几个弃子。”

    可不就是弃子

    芳姑姑就是明白绿药几个已经成弃子了,才会故意让几人来恶心人,能恶心到最好,恶心不到反正也用不上了,还能败坏下皇后的名声。

    哪个妃嫔不在意自己的名声更不用说一国之母的皇后如果皇后落个刻薄宫人的名声,一次两次也就罢,次数多了累积起来,还有何面目坐在这后位之上

    招式不怕老,够用就好,自打晚香进宫后,可碰见过太多这种明里暗里恶意非恶意却总能败坏她名声的事了。

    有句话说得对,钝刀子割肉才疼人。

    “是奴婢疏忽,被这几人乱了心神。”经过这会儿,侍书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遂深吸一口气道。

    越是危机四伏,越是不能乱,一旦乱了,就会给人可趁之机。碰见这种事,事情已经发生了,只有无视方可自处。

    其实侍书何止是被这几人乱了心神,还是受到方才慈宁宫的影响,之前晚香就让侍书留在宫里休息,不用陪她去慈宁宫请安,可侍书放心不下,毕竟如今在她心里,那看似平和的慈宁宫就是龙潭虎穴,又哪能放任娘娘一人去闯。

    晚香有没有受到影响且不知,反正她是被影响了心情。

    “挑人顶绿药几个差的事让抱琴去做,你且回房歇一日,我之前就与你说过,不要绷得太紧,我们现在在宫里,不是一日两日,你不能永远紧绷着,歇一歇吧。”晚香说得语重心长,也是实在心疼侍书。

    “娘娘。”侍书似乎听进去了,却有些欲言又止。

    “怎么了”

    “方才太后她”

    晚香等她说,她却又不说了。

    其实晚香又何尝没看出侍书欲言又止的深意,在明白处境艰难之际,侍书不是没试图提醒过她,可当时她的反应很大。那是她第一次发了侍书脾气,就是因为侍书支支吾吾说了一句话若是娘娘能笼络住陛下

    晚香知道这是家里人授意侍书的,甚至她临进宫前,她舅母也隐晦的暗示过她。可彼时的她,越是接收到这种暗示,越是抵触。

    那是她姑父,是她姑母的丈夫,她一直当做长辈看待,她心中隐含的屈辱没人知道,可能就算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放在心上,她是杜家女,她享受了杜家的尊荣,就该为杜家付出。

    所以她进宫了。

    可进宫之后呢难道杜家再出个皇后,就能解决所有事吗很明显不是。光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后起不了什么作用,帮不了杜家,也查不了她太子表哥和皇后姑母的死因。

    是的,杜家一直怀疑前太子和前皇后死因蹊跷,可仅凭杜家的力量根本查不出什么,所以才会有她的入宫,不光是为了杜家的荣辱,也是为了复仇。

    一开始她根本不知道这些,还是后来才慢慢知道,彼时刚入宫的她心性单纯,明明危机四伏,却懵懂不知,明明吃了无数明亏暗亏,却过不了心里的那关去适应身份的变换,只为了给自己谋取靠山以求生存。

    前世她以为这件事很隐秘,很久的以后再回想,恐怕宫里许多人早就深谙在心,不然何来的那些句句诛心,甚至她那些抵触心态很大一部分就是出自这些人不着痕迹的引导。

    就好像方才在慈宁宫,太后一边点着她曾经的身份,一边让她多尽皇后的职责劝导皇帝,就是笃定她听了那些话定会生出逆反躲避之心。

    是了,以太后的身份确实不用为难她。

    可太后却是曹家的太后,曹家虽早已无人,但太后的嫡亲妹妹却是嫁进了林家,那林贤妃所出的十皇子便与太后有血缘关系。

    当今陛下非太后所出,前太子及前皇后还在时,太后能向中宫一系示好,同样也能因为中宫一系失势,联合其他人来打压中宫和杜家。毕竟皇位的诱惑力实在太大,没了太子没了先皇后,因此动了心思的人实在太多太多。

    至于太后和方家,乃至和张家、宋家、刘家联手打压了杜家及中宫一系后,背后会不会相互为敌,那一定是必然的。毕竟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同样也可以是敌人,这种时而为敌时而是友的情况在宫里太常见了。

    可惜前世她懂的太晚。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