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7章 小皇后(六十七)

作品:《窃香(快穿)

    155

    是的, 善元子和善成子看似已经七八十岁了,其实二人不过四十出头。

    两人本是孤儿出身,被他们的师傅,也就是一乡野道观的主持收养, 从小在道观中长大。

    这道观地处偏僻, 平时也没有什么香火, 道观中只有加上他们的师傅, 总共三个人。

    等到他们的师傅死后,两人就彻底没着落了。

    那道观破破烂烂,近些年香火越发稀少, 两人衣食都成问题, 只能另谋出路。

    其实这些活儿, 早年那个老道士为了养他们,就没少干。说是招摇撞骗有些过了, 不过是替人看看风水、相相面,做点法事什么的。

    可这道观地处偏僻,人少自然能弄到的钱就少, 再加上附近的人对这个道观的人都知根知底, 若真是能唬到很多人, 老道也不至于死后就一口薄棺葬身,无奈之下二人只能离乡去其他地方谋生。

    说是谋生, 其实也就是招摇撞骗。

    不过这二人倒有些奇遇,再加上两人尝到了行骗的甜头,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

    二十多年来,两人的骗术是越来越精湛,甚至为了给自己做一个无懈可击的来历,两人还拿着骗来的钱, 回去把那座破旧道观给重修了。

    在他们嘴里,他们师傅是世外高人,早已羽化成仙,而他们就是世外高人的弟子,如今他们入世是为了历练。

    殊不知,他们的白发白眉都是染出来的,是早年他们行骗时在某地偶然得到的一种染料。

    善元子在得知这一染料的特性后,就知道他们的机缘来了。在这之后,二人以得道高人的身份行骗,少有被人识破,甚至还混进了皇宫里。

    什么鹤发童颜

    鹤发是染出来的,童颜不过是人还没老,又特意保养过罢了。

    “你说的也有理,不能就这么跑了,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若真是惹恼了陛下,我二人恐性命不保。这事我得细细酌量一二,再布置一番方可,至于你,最近收敛些,别又闹出什么事来,到时候又是我替你收拾烂摊子。”

    善成子嘻嘻一笑应下,至于听没听进去,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晚香赶得不凑巧,并没有见到建仁帝。

    荣庆甚至说得很通透,说是陛下今日心情不愉,让晚香晚些时候再来。

    她来本就是为了大事,自然不宜在建仁帝心情不佳的时候来触霉头,只能无奈回去。

    回去后,问玉还没走,似乎在等她的消息。

    晚香把大致情况说了下,两人商量了一番,问玉就打算离开了,他司礼监还有差事。

    “此事要不要先知会杜家和定国公府”

    之前是晚香一时激动之下,就打算去找建仁帝说此事,如今暂时见不到建仁帝,就该考虑是不是告诉杜家和定国公府。

    不过晚香觉得定国公府也就罢,到底隔着一层,若是杜家人知道太子有后,定会十分高兴。

    “还是等事情办成了后再说。”晚香想了想道。

    问玉也没说什么,就离开了。

    他离了承华殿一路往回走,刚走过西酒坊,斜道出来个人。

    是个模样个头都十分普通的太监。

    此人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之后匆匆离去。

    问玉脚步不转,继续往回走。

    一直到第二天临近傍晚的时候,玉溪宫突然来了人,说是建仁帝招晚香过去。

    建仁帝刚出定,这整整一天多的时间他什么人也没见,一直在打坐,出定后用了些吃食,听荣庆说皇后前来求见,似有什么急事,他也没多想就让人去请了晚香。

    此刻的建仁帝一改之前大怒的模样,其实他极少会在人前显露情绪,多数的时候是喜怒不形于色。

    “你找朕有何事”

    人很多时候,都是一时情绪,真若是让你冷静下来细细思量,总会平添很多不必要的情绪。就好像现在,晚香就怕建仁帝听完自己的故事后会质疑,也怕不能如愿为小孩要到一个身份,或是不能把小孩养在身边。

    在晚香想法中,她是想把小孩养在身边的,不然小孩孤苦伶仃一个人,难道让他去住皇子所

    且作为太子唯一的子嗣,又是个男孩,换做平时肯定影响不到什么,但如今储位未定,就怕有人会多想。

    不过此时晚香已然骑虎难下,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伸头缩头都是一刀,索性直接了当一点。

    于是她就把事情说了,无遮无拦,一句不差的原话直说。

    听完后,建仁帝陷入沉默。

    无人知晓他内心深处又翻起了何等的惊涛骇浪

    晚香进宫的晚,自然不知道一些宫里的旧事,可建仁帝知道,这宫里认真来说,极少有什么事能瞒住他。

    他虽不知那个孩子的存在,毕竟前皇后想瞒住什么事,又是远在西苑,还是能瞒住的,但几乎一听完晚香的叙述,建仁帝就想起当年,也就是小孩出生的前一年夏天,西苑里发生过一件事。

    当时太子不过二十出头,正是刚显锋芒的时候,又刚大婚没多久,可谓是万众瞩目。

    彼时有占城特使入京觐见,建仁帝便在西苑设宴招待那位番邦特使,就在招待特使当晚的夜宴上,发生了一些小乱子。

    其实即使到现在,很多当时在场的人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似乎出了什么事,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内情,却三缄其口不敢多提。不过建仁帝倒是知道和太子有关,他询问过前皇后,前皇后说无碍,没发生什么大事,他就没有再问,不过事后前皇后很是整治了一批人。

    有了这个前因在,似乎所有事都能串联起来了。

    “朕总说你处事不够铁腕,总是心软,也许这就是心软带来的福报”建仁帝心在中默默道。

    同时他还想起皇后临去之前。

    彼时太子薨后,他和皇后的关系降到了冰点,皇后重病之际心里还是怨恨他,怨恨他封宫太快,以至于东宫遭此大祸。

    到那时候,他也明白过来了,可为时已晚,又碍于君王颜面僵着面子不肯认错。

    其实到现在建仁帝还不认为自己错了,时疫若是在宫里蔓延起来,后果不堪设想,他只是做了一个帝王应该做的,可站在一个做父亲的立场上,多多少少显得冷血薄情。

    皇后就怨他这个,连临死的时候都在怨着他,在她死之前,她一直不愿见他,直到那次她命人请他来说封杜氏女为后的事情。

    “这是你欠我和我皇儿的,我希望你能答应。”

    这哪是请求,明明就是威胁

    当时建仁帝大怒,可看她病体孱弱,面色苍白的模样,不知怎么就想到当年她嫁给自己时的样子,想到了这些年来点点滴滴,想到了很多事。

    他难得没有将怒气发泄出来,点头答允了。

    “望陛下长命百岁,福寿安康。”

    说到这话时,皇后的眼中隐隐透着一股光,一股建仁帝从未见过的光,当时他也没多想,只当皇后是终于愿意软化了,心里还有些高兴。虽然皇后说自己时日无多,但其实他并不信,他总觉得皇后不会死。

    他都没死,她怎会死

    她是他的妻,是他的皇后,他若是仙福永享,她必然与他一样寿与天齐。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只不过过了一天,坤宁宫就传出皇后薨了的消息。

    彼时宫里正在给皇后办丧仪,建仁帝枯坐在斋宫里,不知怎么就想起了皇后眼里的那股光。

    当时他一直没想明白,此时似乎突然就明白了。

    “你这是在惩罚朕”

    建仁帝一下子就萎靡了起来。

    他在人前一直是威严的,高高在上的,就好像他从不会在大臣面前穿道袍,他认为皇帝必须要保证皇帝的威严和体面。他人前一直注意仪态,从不会塌肩驼背,可这一刻他的肩垮了。

    他的肩垮了,以手拄额,似乎有些头疼,又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荣庆在一旁噤若寒蝉,晚香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心里还在想难道陛下不信小孩的身世

    不知过去了多久,建仁帝直起身问道“那你是想怎么安置那个孩子”

    晚香抬头看了他一眼,总觉得建仁帝似乎突然就变得十分苍老,老态毕现,她觉得这是自己的错觉,想了想后,道“臣妾觉得稚子尚幼,又无父无母,在宫里也就臣妾这一个亲人,就想先把他养在身边。”

    为了说服建仁帝,她又补充道“他从小就在内安乐堂那种地方长大,有些地方还是个正常的孩童不一样的,臣妾就想先把他养在身边,多教一教他,等过几年他再大一些,陛下若是觉得他得挪出后宫了,再把他挪至皇子所”

    “你说这宫里他就你一个亲人,那朕什么”

    晚香没提防建仁帝会这么问,被问得一愣。

    其实如果按血缘来算,小孩和建仁帝的关系还要更亲一些,毕竟是亲祖父。可晚香之前根本没想到建仁帝,也是建仁帝素来待人冷淡,他也不是没有孙子孙女,可从没见过他对谁另眼相看。

    晚香的样子让建仁帝眼中泛起淡淡的笑意,他摆了摆手,道“罢了,朕不吓你,就照你说的去做,等下朕让荣庆去接那孩子,等都安置好了,再送去承华殿。”

    “谢陛下。”

    一直到出了玉溪宫,晚香还有些不敢置信。

    这事就这么成了

    虽然来之前她也没觉得有什么困难,顶多是小孩的去处可能需要她费些心思斡旋,但万万没想到竟会如此容易。

    至于建仁帝为何要让荣庆去接那孩子,还说什么安置好再给她送过去,毕竟是皇家血脉,还是要经过确认,而不是仅凭一己之言。

    不过建仁帝既然这么说了,就说明他已经确认那孩子就是太子的子嗣,至于他是如何确认的,晚香不知道,但想来应该另有缘由。既然建仁帝都确定了,又答应了,后续的一些琐事自然是他处理。

    天子当一言九鼎,在这一方面,建仁帝一直做得不差。而皇帝办起事来就是迅速,第二天中午,小孩就被送到了承华殿。

    与此同时,关于前太子还留有后嗣的事情,也在西苑里流传起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