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2章 小皇后(七十二)

作品:《窃香(快穿)

    160

    日子就在小孩每天上学中一天天过去。

    又是一年春, 现在建仁帝隔上几日就会招小孩过去一趟,开始十天半个月一趟, 后来改成了七日五日,到现在隔上两三天就会被招过去。

    渐渐的,大家也看出来了,陛下似乎很重视这个小皇孙

    暗中各种异动,至少晚香就碰到过两次。

    一次是小孩跟身边的宫人走丢,一次是小孩差点落水。因为晚香防范得紧,再加上问玉暗中有布置,两次都是有惊无险。

    看似很小的一件事, 似乎只是意外, 可是不是意外只要是宫里的人都知道哪里有那么多意外,宫里很多人都是因为一点点意外没了性命。

    很快,属于中宫一脉的报复就来了。

    先是刘家一个正三品堂官被贬, 再是张家有两个官, 一个本来该升的却被明升暗降去了清水衙门, 还有一个被人抓住错处, 惨遭罢免。

    也许事情刚出来时,还有人以为是意外,可接二连三发生这种事,背后依稀还有司礼监的手笔, 再不知是怎么回事该白瞎活了这么多年。

    这很明显就是中宫的报复,而且一点都不迂回,直接了当就来了,一丝想隐藏的意思都无。

    可再看看司礼监那位正当红的秉笔太监,除了打落牙齿和血吞,刘家和张家也不敢做什么。

    张家也就罢, 那两个官不过是旁枝,本身官位也不高,只是中阶官员,没伤到命脉。可刘家就不一样了,一个正三品的堂官能撑起一个大家族,人家挥挥手就卸了你一条臂膀,刘家可谓是元气大伤。

    这几日刘淑妃罕见得笑不出来了,再在慈宁宫碰见晚香,也多是皮笑肉不笑,眼中藏着的阴影任谁都能看端倪。

    可看出来又能怎样你敢在宫里下手害人,人家就敢在前朝打回来。后宫和前朝很多时候都是相辅相成的,位份到四妃这种地步,皇帝的宠爱对她们来说已然无用,能撑起她们的除了儿子,就是娘家在前朝的势力。

    很明显刘家这次的打击也影响到了齐王,这种影响是潜在的,暂时还看不出具体,但要不了多久就能从方方面面体会到。

    暗中有没有人骂晚香,反正晚香不知道,不过倒是有不少人骂问玉。

    所谓阉党,所谓清流,向来都是对立了,不过问玉只出手了这么两次,还做得十分隐晦,这般情况都有人骂,骂得声势还不小,很明显就是有人反击。

    晚香知道后,有些担心。

    她倒不是担心问玉的安全问题,而是担心他会不会受到影响,很明显问玉一点影响都没受到,他只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处理,把骂他最响的那个人贬出了京。

    事情一出,哗然。

    众所周知,在朝堂上,骂人可不仅仅只是为了侮辱诋毁,它还是一种武器。当有人想攻击谁了,他就会先骂你,从道德礼仪各种层面上寻找可以骂的途径,致力于搞臭你的名声,当你的名声被搞臭后,那就简单了,以后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你干什么,天然就比别人低上一等。

    就好比文官们骂太监,只一句阉人误国,就能归纳总结所有问题。他可以骂你,但你不能还嘴,因为对方身份天然占领制高点,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怎么这才刚起了个头儿,对方就下这么狠的手

    他竟然敢

    他怎么敢

    可问玉就是做了,还做得毫不心虚,这不禁让那被贬官员的同伴更上头了,又在有心人刻意推波助澜下,骂问玉的声势越发浩大。

    就在所有人等着问玉怎么出招时,他反而没动静了,而骂着骂着,人家不光不以为然,也懒得搭理你们,那些人自己都骂得无趣了,可偏偏又在这个时候,问玉又找了由头处置了一个带头的。

    这又激起了一些朝臣的义愤填膺,解阉的名头也越来越响。

    在有心人的撺掇下,问玉甚至成了阉党首恶,不光滥用私刑,还巧言惑主,以至于蒙蔽了圣上,在朝堂上一手遮天,残害朝臣。

    “怎么就传成这样了你也没干什么啊”

    现在晚香总算知道前世问玉名声为何那么差了,身份是原罪为其一,再来就是以讹传讹了。

    不管这以讹传讹是有人故意推波助澜,还是有些话传着传着就走了样,反正就是挺有水分的。

    不过这事倒也不全然是坏处,至少朝堂上有人几次想再提立太子之事,都被骂解阉的风头盖过,以至于最后不了了之。至于建仁帝那边就更省心了,现在他都成了被阉党蒙蔽的君王,善元子的事被悄无声息的盖了过去,也没人天天折腾想立太子了,给他省了不少事。

    “其实一开始处置刘家和张家是陛下下的命令。”

    只是问玉背了锅。

    这事晚香是知道的,至于后面这两个倒是问玉下的手,不过他也没搞出什么构陷残害的手段,只是把人调出京城。

    你不是骂我吗我让你出京去骂,反正我也听不见,一举两得。所以她才会有这么一说。

    “司礼监本来就是给陛下背锅的。”

    这话曾经问玉跟晚香说过,也就是背锅那次。以前孙宏茂就是这么个角色,现在这个角色轮到问玉去充当。

    “一个背不好锅的权宦,也没有存在的必要。”问玉神色淡淡地道。

    自打进入了司礼监后,他就似乎开始了急速成长,不光人长大了许多,已经没有以前还是少年的样子,而是成了一个青年,气质变化也极大,颇有些前世解公的架势。

    “当初孙宏茂就是这么失势的吗”晚香笑着问道。

    问玉点了点头,又道“所以你倒不用担心我做这些会惹来陛下厌恶,我想陛下应该不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晚香能说什么

    她什么也不能说,其实她也是受益者之一。问玉在旁人嘴里越是肆无忌惮、恶形恶状,害怕她、忌惮她的人就越多。

    因为在那有些人的嘴里,解阉是杜皇后养的狗。

    明明前一世的命运早已改变,偏偏有些事又全然重合,就好像这一世问玉的崛起,就好像这个劳什子解阉。

    但也不得不说雷霆手段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至少在刘家人和张家人被处置以后,最近刘淑妃和张贤妃那些人罕见的消停。

    时光如流水般划过,值得一提的是和嫔还是死了。

    晚香已经记不清上一世这个默默无闻的妃嫔是何时死的了,似乎比这一世要早一些,在和嫔七七之后,刚加冠没多久的七皇子突然上折自请前去藩地就藩。

    大昌是有分封就藩制度的,只是视当朝皇帝心情而定,有些觉得儿子留在身边好,就都留在京城里,待到新帝登基后,这些封王弟兄们都要前去封地。也有觉得把儿子都拢在京里,会造成朝廷动荡、兄弟阋墙,早早就把除了储君以外的儿子都分封出去。

    已经有两代都没有皇子成年便就藩的事情了,七皇子突来的这么一出,无疑是一石惊起千层浪。

    朝臣们都还好,觉得这是陛下的家事,没过多插言,反倒是皇子们及其背后的势力反应格外大。

    这其中又以齐王的反应最大。

    因为目前除了四皇子安王外,他是皇子中年纪最长的,如果七皇子前去就藩,他这个排行六的皇子怎么办

    不管下面如何反应,关于答允七皇子前去藩地的诏书很快就下了,同时下来的还有七皇子的封号慧。

    这个封号让人觉得意味深长,难道说陛下这是在赞赏慧王做得对

    只有晚香想到了和嫔,那个病体孱弱却十分聪慧的女子,也许这一切就是出自于和嫔的安排,其实远离也好,远离了这里才能活得安然顺遂。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慧王自请就藩没多久,安王也上了折子自请就藩,同样也被准了。

    等慧王离开京城时,已经是冬天了。

    其实他本可以过了年再离京,是他自己知道封地的王府已经建成后,就自请离京的。

    慧王走得悄无声息,去送的人并不多,等慧王出京后一个月,建仁帝又下了一道诏喻,命齐王前去藩地就藩。

    这道诏书下得十分突然,毫无先兆。

    诏书发下去后,据说刘淑妃当场就昏倒了,齐王是何反应不得而知,总之隔了两日齐王才进宫谢恩。

    先是慧王、安王,再是齐王,虽然慧王和安王是自请前去藩地的,可齐王却是建仁帝下的命令,自此所有皇子都岌岌可危。

    明明是寒冬腊月,晚香却有一种空气要被烧糊了感觉,她觉得要出事了。

    果然不出她所料,就在大年三十这天年夜宴上出了事。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当时晚香不在,她在前去乾清宫赴宴时,突然被人拦下了,小孩也没去成。

    具体当时乾清宫发生了什么,晚香并不知道,只知道没过多久就听说方贵妃和八皇子谋反了。

    叛军闯入了皇宫中,外面一片大乱。

    晚香坐在坤宁宫里抱着小孩,听着外面的动静,侍书几个脸色苍白却强忍着恐惧,幸运的是那些动静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被平息了。

    问玉卷着一身黑色披风,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其实晚香并不意外方家会有动作,四皇子六皇子七皇子都就藩了,接下来自然轮到了八皇子。再加上方贵妃一直被禁足着,逢年过节都不能出来,仿佛被人遗忘了,会狗急跳墙也不意外。

    对于宫里其他人来说极为漫长的一夜,对于晚香来说,似乎好像也没发生什么事,一直到次日天明,看到宫里一些还未清理掉的痕迹,才略微呈现了昨夜惨烈的景象。

    太后病了。

    自那日开始,太后就病了。

    晚香知道太后病得并不单纯,因为当日的事除了方家和八皇子外,九皇子、十皇子、十一皇子都被牵扯在内。

    九皇子是张贤妃所出,也快到了加冠封王的年纪,会担忧被遣去藩地可以理解,十一皇子是宜嫔所出,宜嫔一直是附庸方贵妃的,所以晚香倒不意外他们,让她意外的是十皇子,是林贤妃和太后。

    在晚香的印象中,林贤妃和太后一直是那种很聪明的人。

    就好比林贤妃,她从来不会去做那些故意得罪人的事,在宫里的人缘不错,为人也十分低调。还有太后,晚香不信能在宫里刀山火海中走到太后位置的人会去犯这种错误。

    后来经过事后问玉的解释,晚香才知道太后是被林家给坑了。

    不知方家是怎么说动林家的,总之那天的谋反林家也出了手,可太后却不知道,但是林家人利用了太后的身份。

    按问玉所言,一开始是没料到慈宁宫会牵扯在内,本来方贵妃一脉已经被镇压,那日叛军会闯到后宫来,很大一部分是慈宁宫的原因。

    所以太后的病其实就是在和建仁帝做交易,用太后的不理世事来保全林家最后一点香火。

    除了林家外,表面上林贤妃也没受到牵连,只是十皇子很快就被赐了封地和封号,并定下前去藩地的日子。

    至于方家就没那么好了,方家被抄了家,方贵妃的父兄被斩立决,方贵妃被赐死,八皇子并未被圈禁,而是即刻被送往藩地。

    明面上是就藩,但可以料到未来他会被一生。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