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5章:朝堂之辩

作品:《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在各地当兵头的人,可都算是当地的地头蛇。

    毕竟,手里面有兵有人,有几个不想着欺负人谋私利的

    而这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一句话说得好,打了一辈子仗,还不能让我快活快活吗

    可这些人的快活,都乃是压在百姓的身上的担子。

    故而,李承乾可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

    毕竟曾几何时,就算他李承乾自己,都在这些人的手上吃过亏。

    那一次,那个姓蔡的家伙,着实是给他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呢。

    或许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让李承乾打定了主意,要改变大唐的现状。

    李世民直朝着李承乾道“若是换掉全国的将领,岂不是让全国的军队都失去了头领吗”

    “是啊殿下。”

    之前就站出来过的那名御史也跟着说道“如若真是如此的话,搞不好会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啊。”

    “乱又能如何”

    “唯有乱,才能治之。”

    李承乾望着李世民道“父皇,当下的时代已经不是父皇那时提着一杆长弓就能打遍天下的时代了。”

    “我们有了蒸汽机,有了天火雷,有了火炮,有了击发枪,有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而这些都足以说明,火器时代已经到来。”

    “如若将领不能在战场上将火器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的话”

    李承乾直言不讳道“那要这个将领,还有什么用”

    听见这话,还不等别人开口,那御史便朝着李承乾道“殿下此言差矣。”

    “难道,军中将领就非得会使用火器才行吗”

    “难道,不会用火器,就打不了胜仗了吗”

    “我大唐天威,所过之处,有谁不服”

    闻言,李承乾都快被气笑了。

    他这一次终于转过头去看那人。

    他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禀太子。”

    那御史满面正气的说道“吾乃御史姚剑”

    “姚剑”

    李承乾细细的咀嚼了一下这个名字。

    “我且问你,如若我大唐真的有天威,真的如你说的那般,倭国岂会入侵”

    闻言,姚剑被噎了一下,不过他却依旧强硬道“自是那些倭人不开眼。”

    “可是我大唐的甲士依旧,将他们杀的落花流水。”

    “而且参与这场战争的,多数都是太子殿下口中那些不会用火器的人。”

    这倒也是实情。

    毕竟,击发枪造出来的数量真就不多。

    全军上下也就只有李承乾的身边配备了八千人而已。

    李恪那边也好,李道宗那边也罢,通通都是没有的。

    而最后的结果是李承乾也打赢了,李恪同样也打赢了。

    这不还是说明,击发枪的问世与否,其实也没提高多少吗

    “没错。”

    “你这话说的太对了。”

    李承乾挑眉看着姚剑道“可你知道,我军有多少人吗”

    “这”

    显然,这姚剑并没有记住。

    见状,李承乾的笑声更大了。

    “既然你不知道,那就让我告诉你。”

    “我军总共出动兵马,有凉州军十万,幽州军五万,襄阳军五万,徐州军三万。”

    “而除此之外还有当地的地方军,以及后续父皇派上战场的河间王一众水师。”

    李承乾直伸出三根手指道“前前后后,我军投入战场的兵力,足有三十几万人,更有十几万人在后面负责后勤。”

    “可你知道,倭军有多少人”

    李承乾挑着嘴角望着那已经开始没词了的姚剑道“前前后后加在一起的,总共也就十五万人。”

    “三十几万人,打十五万人,打赢了,很光荣吗”

    李承乾直环视众人道“三十几万人,打十五万人,还被对方打残了两支整编军,让足足十万大唐甲士死在战场。”

    “如此战役,你们真特娘的觉得这很光荣吗”

    “我告诉你们。”

    “这一战是我李承乾打的。”

    “可我李承乾都不好意思面对长安父老的目光。”

    “昨日我都是偷偷摸摸的进的城,生怕有人戳着我的脊梁骨骂我。”

    李承乾看向姚剑,道“你说火器不重要,那我且问你,难道还要用十万将士的英魂来告诉你火器的重要性吗”

    “火器用不好。”

    “连李靖李将军这个素有战神称号的人都被逼的走投无路。”

    “难道,还有人在冷兵器战争当中,比得过李靖李将军吗”

    李承乾抬头看向李世民,道“恐怕,就算是父皇也不能言之凿凿的说一定能胜过卫国公吧”

    闻言,李世民也是陷入了沉思当中。

    李勣的战绩有多彪炳已经无需赘述。

    若论冷兵器当中的步战,这天底下李靖是堪称独一档的存在。

    而李世民自是也很厉害,但跟李靖相比的话,两人就是五五开,不一定谁赢谁输。

    只不过,连李靖这般的人物,都在火器的运用上吃了大亏,被倭军打的那般惨痛,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当下,也不等旁人说话。

    长孙无忌便率先站了出来。

    “陛下,臣觉得,殿下说的十分有理。”

    “当下,这一场对倭战争已经足以说明我朝军制当中的诸多弊端。”

    “而且也足以说明,我朝将领当中的确有许多人都应该好好的适应一下火器时代了。”

    长孙无忌直朝着李世民拱手道“所以臣觉得,应仔细思量殿下之言论。”

    长孙无忌的话刚说完。

    一旁的魏征也站出来了。

    他直道“臣虽说不赞成太子殿下的一些话。”

    “但臣却知道,当下在将领阶层中有许多都是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

    “之前朝廷一直都在肃查文官技能,如今也到了好好考察一下武将的时候了。”

    听见这二人发言,李世民点了点头。

    随后,他看向李承乾道“那你觉得,当下应该如何做”

    “正是儿臣先前提到的。”

    “改革军制将全国各地的军兵都集中在一起登记造册,统一交由兵部。”

    “随后,再看人心意愿,募集兵士,以后兵民分家,兵是兵,民是民。”

    “两者不得混为一谈,更不得相互参杂。”

    “而兵贵在精,而不贵在多,就算一道只募得五万,三万军士。”

    “那也要精兵,不留混吃等死的蛀虫。”

    “除此之外,还要将个道将领逐一调回长安城进行考试培训。”

    “如若能够适应火器时代,自是能够委以重任。”

    “若是不能适应新时代,那么对不起,朝廷不养闲人。”

    “而空缺,自是要选用新的人才顶上。”

    李承乾直拱手道“若父皇恩准,儿臣便草拟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呈递给父皇。”

    “如此甚好。”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你就详细的写下来吧”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