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三十三章 好心办坏事

作品:《锦衣状元

    孙岚听了父亲的话,非常意外。

    初到京师时,两个哥哥都不在,孙岚与父亲算得上是「相依为命」,当时父亲对朱浩的评价可是很不堪的,怎么这才过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对朱浩有了如此大的改观呢

    听孙交的意思,这是要把朱浩培养成接班人啊。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关系

    那是否可以说,因为自己的存在,而让父亲为难了呢

    「回去吧。」

    孙交叹道,「哪怕此番他真的没法留在翰林院,不管到哪个衙门,为父都觉得他能做出一番成就来,仕途前景不亚于为父。不过就怕他年少,以后有了权势,心态失衡,这就需要你在他身边多加提醒,当好你的贤内助。」

    又是尽到之责,又什么当好贤内助。

    孙岚不知该说点什么才好。

    父亲重新当官后,好像比以往更絮叨了。

    孙岚问道「父亲,是否女儿让您为难了其实您不必迁就他。」

    孙交用怜爱的目光望着女儿,微笑道「你别多想,为父对敬道的改观毛病不是因为你,而是跟他相处后,知道他是个做大事的材料,其才华和能力乃为父平生仅见。回去好好过日子,别胡思乱想,影响你们小夫妻和睦。」

    孙交送走女儿。

    心中有些波澜。

    他现在于朝中的确少了一腔热血,心里总在惦记几时能回到安陆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以往对于培养接班人没什么想法,可在认识朱浩后,突然想让朱浩成为自己致仕后在朝的代言人。

    发现人才,谁不想招揽其到门下

    孙交也不能免俗。

    再说了,朱浩可是自己的女婿,把朱浩归到自己这一派,怎么了

    这次他为朱浩出头,要把朱浩留在翰林院,也是顾全这个便宜女婿未来的前途,生怕杨廷和趁机报复,毕竟他觉得既然自己知道朱浩在为新皇做事,那杨廷和那边也可能会得到些风声。

    当晚,他亲自去了杨廷和府上,拜访这位多年老友。

    「志同,没想到你会亲自前来,本想让用修转告你一声便可。」杨廷和对于孙交的造访很无语。

    你孙交先去吏部闹,让吏部尚书为你一个女婿的事单独找我谈,现在竟然还亲自跑到我家里来了

    真是不知道避嫌啊。

    以为大明的臣子,能随便这么私下来往

    别人会怎么想

    会不会以为我杨廷和结党营私,想要祸害大明呢

    孙交道「那介夫你的意思是」

    杨廷和道「有关吏部人事任免,本就不属于内阁管辖范围,有关让敬道去户部之事,不过是外间以讹传讹罢了户部主事之职,一直由陛下钦定。」

    「哦」

    孙交心想,糊弄我这把老骨头很好玩吗

    还陛下钦定

    不会是你去找皇帝施压,让皇帝同意把朱浩调到户部来,到时还说这事跟你没关系逼着我就范

    孙交叹息道「老朽在朝时日无多,这把岁数,应付朝事已是有心无力,陛下总问及老朽家事,甚至还问过有关接替老朽户部尚书人选」

    说道这里,他其实是在暗示杨廷和。

    你帮我把朱浩留在翰林院,我就把户部叫出来,让户部重新归你杨廷和管辖。

    杨廷和对此并不太在意。

    户部以为是你孙志同想交给谁就交给谁的小皇帝难道就不想把财政大权掌握在手里

    你孙老头太把自己

    当回事了

    分明就是夹缝中求存的小人物,却总把自己当成是朝堂能呼风唤雨的大能人,看不清楚形势的只有你孙某人

    杨廷和道「那我说一句,调出翰苑的一定不是朱浩这么说,志同你可满意了」

    「当真」

    孙交瞪着杨廷和。

    随即他意识到,杨廷和既然敢做如此保障,应该不会骗自己。

    所以这问题也就不需要答案了。

    「老朽先谢过了,介夫,你以后再朝中有何事,只管差遣,老朽未打算再朝能做出什么成绩,以后就倚仗这些后辈了犬子难当大任,以后有事,只能靠朱浩望你能理解。」孙交最后的语气变得卑微起来。

    杨廷和笑着点头。

    随后孙交满含歉意地行礼告罪,不顾杨廷和挽留,趁着夜色离开。

    孙交一走。

    杨慎从屏风后走出来,语气有些冲「这孙老部堂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对朱浩的事如此上心难道他真把朱浩当成家人看待了」

    杨廷和面色谨慎「为父总觉得他知道一些外人所不知的内情,遮掩得异常严实这不像他平时的行事风格啊」

    「哦」

    杨慎好奇地问道「那您眼中的孙部堂是怎样一个人」

    「他哼,以往在朝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从不攀附和巴结他人,跟他说句话他都能跟你打半天官腔,这种人就算涉及切身利益,也会大讲原则,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死皮赖脸」

    杨廷和明显对孙交有极大的怀疑。

    杨慎道「连切身利益都可以不顾,为了朱浩却如此反常他到底图的是什么」

    杨廷和虽然有怀疑,但显然也没想明白其中缘由。

    杨慎问道「那父亲,是否有可能,他想以如此激进的方式,让人觉得他无心朝堂之事,让陛下和您同意他致仕归乡」

    次问题,杨廷和回答不了。

    「父亲,有关敬道去户部赴任之事」

    杨慎见问不出答案,只能从最现实的问题着手。

    现在孙交对朱浩外调之事如此大反应,那之前的计划还要继续下午吗

    杨廷和叹道「他都拉下脸来见为父了,难道为父能不给他面子暂时让敬道留在翰苑吧,暂且先少给他事做,好好观察一番你也多加留意,能让孙志同如此拉下脸的人,难道是新皇的人吗」

    本来杨廷和后面一句,不是求答案,杨慎却一本正经分析「不会的,父亲,设身处地,若朱浩是陛下的人,那陛下应该很巴望朱浩调去户部才是,何以嗯」

    说到这里,杨慎也是一怔。

    明显有一点他自己也难以逻辑自恰。

    杨廷和道「你也看出问题来了若是孙志同知道朱浩是新皇的人,如此孙志同的作为,是否都合理了呢」

    「啊」

    杨慎听到这里,悚然一惊。

    这解释

    合乎情理

    只有孙交知道朱浩是新皇的人,却不想让朱浩卷入派系之争,才会如此强烈反对让朱浩去户部做主事,不然实在解释不了孙交反常的举动。

    杨慎随即摇头「父亲,若孙部堂真知晓此事,那他更应该避嫌才是。现在不过只是猜测,对敬道或有不公。」

    杨廷和摆摆手「是否公平不要紧,只要他还在翰林院,那就无关大局。」

    「是。」

    杨慎这次对父亲真的心悦诚服了。

    感

    情父亲一直不给朱浩做大事的机会,还是对其抱有怀疑。

    那自己对朱浩的信任,就显得有些盲目了,在做大事上,明显父亲更胜一筹,考虑也更全面。

    杨慎听了杨廷和的话,自然会限制指派朱浩做事。

    但就算是杨廷和这样的老狐狸,也绝对想不到朱浩能给小皇帝做多少事,以至于杨廷和觉得,只要让朱浩留在翰林院中无所事事,那就能极大限制朱浩帮到新皇的忙,也杜绝了朱浩从自己这里探听到什么消息。

    杨廷和料不到的是,朱浩从开始的目的,就不是调去要害衙门。

    朱浩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留在京城,做一个京官。

    只要他在皇帝身边,哪怕不能时时刻刻见到朱四,所产生的影响力也涵盖整个朝廷。

    「你是说,孙部堂一直帮你游说,让你留下翰林院,不是帮你,而是帮了杨阁老」

    这天晚上,朱浩跟唐寅难得坐下来喝茶谈天。

    最近唐寅虽然仍旧负责开矿,但多数时候不用他亲自去西山矿场,留在京城远程指挥就行。

    可当唐寅听了朱浩的分析后,顿时觉得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

    朱浩笑道「没有谁帮谁,其实我这个岳丈,就是想以杨阁老来压制我罢了。」

    唐寅心中翻江倒海。

    之前唐寅一直觉得,孙交一反常态,应该非常认可朱浩的能力才会这么做,却没想到到了朱浩这里却有了另一个版本的解释。

    「会不会是你多心了其实孙部堂并没有要拆台之意」

    唐寅显然难以接受这个说法,但他跟朱浩相处久了,却明白,朱浩不会无的放矢去如此恶意评价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

    朱浩在人情世故上的见识,令唐寅很佩服。

    朱浩道「他在拆台吗没有他也没打算害我,若是想害我的话,大可将我帮陛下做事,还有西山开矿是我在背后谋划,一并告知杨阁老就行。相反,他这么做,还是因为他欣赏我,觉得是在帮我。」

    唐寅摇头苦笑「怎么愈发听不懂了」

    朱浩笑盈盈道「我岳丈有一股近乎偏执的顽固,认为只要能让我安下心做学问,让我处于他人监督和管控下,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他会尽可能令我接触不到实务,不让我开衙,或主持一方事务纯粹是好心办坏事」

    到进行查看

    。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