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用铁锤敲

作品:《锦衣状元

    颜颐寿被逼无奈,只能签发缉捕令。

    当天稍晚一些时候,杨廷仪便从刑部大牢转移到了北镇抚司,晚上要在锦衣卫诏狱过夜了。

    杨廷仪被锦衣卫逮捕,朝野掀起轩然大波。

    杨廷仪的家人赶紧将此事通知杨廷和,而杨廷和不顾此时已入夜,派人去东厂问询案子情况,并以人去户部和大理寺征询有关逮人细节,想以东厂拿人不符合朝廷法度为由,让东厂放人。

    但随着更多消息传到杨廷和耳里,杨廷和才知道,东厂缉办此案时,一切都按照规矩来。

    有人参劾,还在三法司那边留了案底,这才去捕人,而且全程都很客气,没有暴力对待,给了双方台阶下。

    因为此时杨廷和见不到皇帝,也见不到东厂厂公黄锦,此案只能押到第二天朝议时再提。

    当天朱四在宫外过夜。

    他见到朱浩时很兴奋。

    能合理合法把杨廷和的弟弟给办,对朱四来说,简直是在皇位从天而降砸中他后人生取得的又一大胜利,尽管张佐、黄锦等人频频给朱四泼冷水,大概意思是此案适可而止,不能闹得太大,见好就收。

    可朱四还是希望朱浩能把案子一查到底。

    「杨家人不是自诩清正廉明吗连弟弟都看不好,怎么主持朝堂之事以为朕会轻易放过他们朱浩你来说,姓杨的弟弟到底贪墨了多少银子够不够办他个死罪」

    朱四想拿杨廷仪的罪行,来震慑杨廷和以及朝中文武大臣。

    朱浩微微摇头「陛下,有些事不是纸面上所列那么简单,杨廷仪虽然在兵部时口碑不佳,但直接的贪赃枉法证据,很难拿到。」

    「这是怎么回事贪赃枉法,还能没留下证据」

    朱四显得难以理解。

    张佐在旁道「这不是没人敢站出来充作人证吗」

    朱四气愤道「那物证总该有吧从他府上抄不出大批银钱吗如此不能给他定罪」

    此话则是在质问黄锦。

    黄锦为难道「陛下,得朱先生吩咐,未对罪臣杨廷仪的府上行抄没,所以并不清楚他府上到底有多少银钱。」

    「真是」朱四有点无语,随即打量朱浩,「所以这次我们单纯就是敲山震虎,不能杀鸡儆猴,是吧」

    朱浩无奈叹道「能敲山震虎就算不错了,真要杀鸡儆猴的话,不怕把猴子给逼上梁山」

    「狗屁猴子上了梁山,他也扯不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朕还就不信了哼」

    朱四虽然生气,但跟朱浩提到水浒里的内容,语气不自觉便轻松下来。

    毕竟朱四也是一时义愤,并没做好跟杨廷和彻底撕破脸的准备。

    而张佐和黄锦学问不高,听得一愣一愣的,这都哪儿跟哪儿怎么还逼上梁山替天行道这中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典故吗

    正说着话,骆安从外边进来,恭敬行礼道「陛下,杨阁老派人去刑部问询案情,随后又派人往东缉事厂区,想让人将其弟放出,被告知人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后,或会前去要人。」

    朱四怒道「给他脸了被人参劾了还敢跟朕要人不给,不给」

    张佐提醒道「那陛下,明日朝堂上只怕是」

    「朕染风寒在身,明日就不早朝了,辍朝一日明日一早记得通知到每个大臣家里至于杨廷仪的案子,也不着急审算了,一切都听朱浩的」

    朱四说到这里,望向朱浩,「朕想请假一天不上朝,没问题吧」

    朱浩点头「可」

    简单的回答,让张佐很意外。

    朱浩居然鼓励皇帝装病不上朝

    这是不是有违臣子本分

    但朱四和朱浩商议事情,外人很难插嘴,此事如此便定了下来。

    杨廷仪被下了锦衣卫北镇抚司大牢,杨廷和没法直接要人。

    本来要等来日朝堂上提及此事,却被告知皇帝突然染恙,还有太医院开出的诊断,说是因为连日操劳而生病,如此避朝的意思很明显,分明是不想跟大臣探讨杨廷仪的事。

    朱四越是如此,越说明杨廷仪的案子可能会被严厉查办。

    就算以往杨廷和再老谋深算,此时也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这天朱浩如正常时候,早早就去翰林院修书。

    最近没他什么事,跟杨慎见面最多是打个招呼,杨慎不再委托他办事,他正好躲个清闲。

    不想杨慎一反常态,中午时将朱浩叫出翰林院。

    「用修兄,这是有事吗我听说,好像贵府出了点事」

    朱浩装作热心的样子。

    杨慎摇头道「叔父遇到点麻烦有人刻意刁难。」

    朱浩叹道「今日同僚中盛传,说是科道言官参劾,贵叔父罪证确凿,也不知真假,料想杨阁老应该提前知晓此事吧为何还会闹到这般境地」

    在杨慎听来,朱浩很关心杨家事,其实朱浩纯粹就是在说风凉话。

    我不能表示我不知晓,我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就是这么直性子,人设要保持,至于你让不让我办事另说。

    杨慎好像早就知道朱浩如此「耿直」,而跟直性子的人说话,完全不用兜圈子,当即单刀直入问道「朱浩,听说唐伯虎也就是你先生,前日刚回京城,不如你去问问他对此案有何看法」

    「这不太好吧涉及到诏狱之事,我一个翰林院的人牵涉进去,会不会再说了,就算唐先生之前做过陛下的先生,以他如今的官品也未必会知晓此等大案,找他有用吗」

    朱浩还是那么直接。

    你让我办事,我就去那我成什么人了你们本来也没把我当自己人不是吗凭什么你有事,我就要不辞辛劳一定给你完成呢

    你是翰林修撰,我也是翰林修撰,你有不是我的上司,我凭什么听你的吩咐办事办的还是这种去探听诏狱案子的闹心事

    杨慎好像早就知道朱浩会明哲保身不肯去,当下道「事成之后,定有重谢。」

    朱浩装出很苦恼的样子「用修兄,不是我矫情非要拒绝,而是此案分明另有隐情,听闻昨日朝堂内对于刑部尚书和总宪人选,多有争锋,随后就发生这种事涉及朝堂之争,我一个小人物,牵扯其中恐难收场。」

    你们文官派系不会看不出来,皇帝就是故意拿刑狱说事吧

    杨慎道「可是朝堂上廷推而出的刑部尚书,那也是陛下亲自下旨启用的老臣,怎就涉及到朝堂争锋陛下此举,实在是令人愤慨。」

    朱浩迟疑了一下,问道「那杨侍郎乃是被冤屈的我可听闻,从去年到现在,参劾杨侍郎的奏本不少。会不会先从这方面入手此等事,怕是无风不起浪。」

    「敬道,你什么意思」

    杨慎瞪着朱浩,好似觉得朱浩在恶意中伤他叔叔一般。

    朱浩耸耸肩道「就事论事,就算我要去见唐先生,你也要告诉我,我去问些什么吧杨侍郎下狱的原因很清楚,至于东厂和锦衣卫怎么缉办,估计唐先生也不知道那还能问出什么结果来」

    「能问什么就问什么。」

    杨慎有些不耐烦,本要拂袖而去,突然想到什么,回过头略显歉意道「不要去听信朝中对家叔的中伤之言,他以为是未做出过成绩,但绝对不会跟朝中女干佞同流合污。不过你说得也对,无风不起浪,你能问出什么,就帮忙问问迟些时候,再来问你话。」

    杨慎对朱浩的态度,经历了一个转折过程。

    但总体来说

    杨慎还是把朱浩当成朋友了,态度不太好的说话,或是听到朱浩一些不中听话语的时候,也会生气,但冷静下来,却会放下脸面向朱浩道歉。

    朱浩不求得到杨慎的尊重,只是想获得一种对等的权力。

    你可以找我办事,但不能甩脸色,弄得好像我要依托于你一般,咱可以讲交情,但不能给我讲上下级关系。

    朱浩去见了唐寅。

    唐寅得知朱浩的来意后,很是惊讶「案子本来就是你做的,有什么,你回答他便是,非要装模作样来请示我」

    此事上唐寅根本就不知情。

    昨日朱浩跟朱四、黄锦他们布局的时候,唐寅正忙着处理皇庄的事。

    唐寅正觉得自己当一份差,却干两份活,累得要命,却发现朱浩还跑来「捣乱」,自然对朱浩没好脸色。

    朱浩道「装样子嘛,万一杨用修派人跟着我,看看我是否真的来问你呢本来我也没打算理会他先生回来后,没去跟宁王妃见上一见」

    「注意你的称呼。」

    唐寅板着脸教训一句,下意识地往窗口外看了看,此时他俩正在只有他二人的小茶肆里,这茶肆没有二楼,也不见外面有什么陌生可疑人等,唐寅松了口气之余,摇头叹息,「这么忙,顾不上了」

    「呵呵呵」

    朱浩一直在笑。

    唐寅听了有些发毛,终于忍不住道「你小子,到底怎么想的办杨家的人,就算只是杨阁老的弟弟,但到底血脉相连,你这样很容易玩火」

    朱浩笑道「我又没让人对杨廷仪用刑,朝中有人参劾,东厂去查证一下,还杨廷仪个清白,,不是好事吗难道非要有人攻讦,还不闻不问,就是对朝中老臣尊重了我这可是在帮杨阁老和他弟弟,怎么就是玩火了」

    「回头我让锦衣卫派人去跟杨阁老知会一声,说是只要查问无误,就把人送回府上敲山震虎,可不一定非要用铁锤敲打才行」

    到进行查看

    888897131100889ht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