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8章 离人心上秋

作品:《大唐奴牙郎

    灞川别苑,湛露院。

    此时的宋若娥,坐在燃香的书房之中,未着粉黛,一身宽袄,随意用一根木簪盘起了头发,正在案台前奋笔疾书。

    门外来了婢女,小心走到书房前,又轻声说道“居士,解都知来了。”

    宋若娥笔耕不辍,说道“让她进来。”

    婢女掀开门帷,解琴矮身走进书房,瞧见宋若娥的模样,开口问道“你这是有几日没出门了”

    宋若娥一边写着字,一边说道“戏本正写到紧要处,哪有功夫出去闲逛”

    解琴将脱下的绒皮坎肩,递给一旁的婢女,坐在宋若娥的身边,说道“写戏本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把身子累坏,我上次来见你,你也是这般拼命。”

    宋若娥终于停下了笔,面朝解琴问道“你这次来,还是为了北里的事情”

    解琴点头道“时近年底,听说灞川街市要再一次扩建,北里原本只占了两处小楼。中曲和南曲的假母和牙头们商量,想要共同筹钱,买下扩建中的一半街区。”

    宋若娥翘着腿,随手拿起案台上摆放的糕点,边吃边说道“买下一半街区说的轻巧灞川这里,没有长安城中那么多的规矩,而且也不用受那官府盘剥,私密和安全也有保证,不少富商官员和商行货栈,都想在这里置办宅子。北里那群老狐,不过是想要先下手买下宅子,或租或卖,做个地主罢了。”

    解琴见宋若娥坐没坐相,吃没吃相,糕点的落渣掉的满身都是,不由皱眉道“你瞧瞧自己现在的样子从前在北里的时候,样貌身段无可挑剔,哪有人能比得上你如今来了灞川,言行举止不思得体,怎么还不如坊间的仆妇”

    宋若娥嗤笑道“从前在北里,那帮牢骚满腹的文人贵客,肚里的墨水没有几两,天天还对女子品头论足。如今来了灞川,再也不用见到那群人,我又何须以色相示人”

    这话说得刺耳,解琴被气的不轻,指着宋若娥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伸出手,用力掐向后者的腰肢,以作解气。

    宋若娥躲着解琴,又笑着问道“莫闹,我问你,北里人想要在灞川购买宅子,后来如何了”

    解琴缓了口气,瞪着宋若娥说道“还能怎样他们知晓我与灞川相熟,便遣了我来做说客。”

    宋若娥“你要为了此事,去见庞公”

    解琴摇头说道“灞川街市,庞公虽然身为主家,但不喜俗务,故而将打理都交给了下人。”

    宋若娥“下人”

    解琴“这些事,本应是周二郎管辖,但他去了凉州职事,所以现在都由他房中的婢女画月,暂为代管。”

    宋若娥“画月,就是那个大食婢女”

    解琴“是。”

    宋若娥“我瞧她年纪尚弱,又是外蕃,灞川街市林林总总的杂事,她一个人能管得过来”

    解琴“你们同处一个宅子之中,怎么还不知她的本事画月虽是大食外蕃,但精通多国语言,又精于账房算术,而且遇事果断、公正无私,再加上她武功也高,所以别苑中人皆信服她。”

    宋若娥听罢,不由轻叹。

    就在解琴还想说话的时候,有婢子急冲冲来到书房门前,气喘吁吁的说道“居士,解都知”

    宋若娥瞧了一眼婢女,没好气的问道“走水了发洪了三清道君显灵了什么事如此慌张”

    婢女长长喘了口气,说道“是,是周二郎他从凉州回到灞川了”

    听见这话,宋若娥和解琴俱是一愣。

    接着,解琴站起身,朝婢女问道“何时的事”

    婢女“就在刚刚,周二郎入了中苑,往庞公那里去了。”

    宋若娥一个激灵,起身想要出门。

    脚下猛地一顿,她又低头看了眼身上的衣服,连忙朝那婢女说道“把螺黛、香蓿、胭脂还有沈麝,统统取来”

    解琴闻言,站在一旁,嘴角含笑的瞧向宋若娥,只把后者瞧的面红耳赤。

    恼羞成怒的宋若娥推了一把解琴,说道“笑什么,你也来帮我”

    堂中,庞忠和看向面前躬身施礼的周钧,一边努力坐直身体,一边拍着后者的胳膊,大笑着说道“好好”

    周钧抬起头来,看向庞公。

    或许是放下了寿王的心结,庞公半年未见,整个人发福了一些,精气神也要好上了许多。

    周钧接过玉萍递来的姜汤,喝了一口,暖了暖身体。

    庞公朝周钧欣慰说道“二郎在凉州的事,咱家都知晓了。王忠嗣在折子里,难得不吝赞美之词,就连圣人见了,也连连称奇。”

    周钧拱手说道“钧解决那粮荒之事,也是机缘巧合。”

    庞公笑道“莫要过谦。”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殷大荣人未至,声音却先传了过来“二郎回来了”

    周钧看向门口,刚想行礼,瞧见殷大荣的一瞬间,不由一愣。

    以往印象中那个白白胖胖、宛若笑佛一般的殷大荣,如今却瘦了一大圈,气色也瞧着憔悴了许多。

    周钧心中吃惊,但礼数依旧不减。

    殷大荣绕着周钧走了一圈,口中啧啧道“二郎去了一趟凉州,人又高了些,也壮了些。”

    庞公朝殷大荣说道“外面天寒地冻,你不在宅中好好养病,出来作甚”

    殷大荣笑道“二郎好不容易才回来一趟,我总要来看看。”

    周钧听见,向殷大荣问道“殷公身体不适可请了大夫”

    殷大荣摆手说道“瞧过了,不碍事。”

    周钧见状,也不好再问。

    三人在书房中说了一会儿话,庞公让周钧先回去休息。

    周钧应了,便出了院子。

    走出院门,没走几步,周钧瞧见别苑的中街上,站着两位貌美女子,走近一看,原来是宋若娥和解琴。

    周钧有半年未见这二女,今日相见,颇有几分感慨,开口说道“别时花如锦,人归暮雪时,二位好久不见。”

    宋若娥立在雪中,瞧见周钧,原本口齿伶俐的她,微微张开嘴巴,纵然心中有百般心思,真的见了面,却又不知该先说哪一句。

    解琴见状,对周钧问道“二郎此番回长安,打算逗留多少日子”

    周钧想了想,回道“大概要留到明年三月吧。”

    解琴拍手笑道“那便好寻个日子,妾身做东,还望二郎来吃一杯酒。”

    周钧点头说道“那是一定。”

    宋若娥犹豫了许久,终于说道“临行前,你赠我观世奇谈,其中的故事,倒是有大半,我已经写成了戏本。闲暇之时,你拿去瞧瞧,再说些意见,我也好修改一番。”

    周钧又点头应了。

    出了中苑,周钧走到外苑之中。

    来来往往,有认出他的人,停下脚步,躬身行礼,称他一声周二郎。

    周钧走走停停,终于来到自己小院的门口。

    站在门口,朝内看去,周钧见院内空无一人,不禁有些失望。

    刚想抬脚,忽然背后悄无声息来了一人,伸出双手遮住了周钧的眼睛。

    周钧目不能视,仔细嗅了嗅,开口笑道“画月。”

    站在周钧身后的画月,松开双手,好奇问道“你怎知是我”

    周钧“大食贵女自幼服食香料,难不成你忘了”

    画月无奈,只能走到周钧的面前。

    周钧朝她看去,许久未见,或许是练武的关系,画月的身子骨渐渐长开,再也不是从前的一团孩气,却是隐隐有了几分美人胚子的意味。

    但最让周钧感到惊奇的,却是画月的双眼。

    原本宛如琥珀一般的眼眸,随着年龄的渐长,隐隐开始泛着些许闪烁的光芒,不似从前那般沉寂无波,如今看上去,更加贴近于倒映在湖水中的明月一般。

    画月站定在周钧的面前,先是清了清嗓子,接着效仿唐人的礼节,行了万福,最后开口说道“妾身恭迎二郎。”

    周钧被画月的此举给逗乐了,笑着说道“我回来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