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0章 第 100 章

作品:《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差点儿摔个狗啃泥的孙睿翔被李云龙恶狠狠地拍了下肩膀“练你的去”

    孙睿翔怂了下, 然后恋恋不舍地看着梁华生和苏凉在的方向,努力地多瞥了几眼, 这才转身回到自己训练的地方。

    边上的林永胜和周奇奇看他内样儿都觉得有些没眼看这一副吃瓜猹的样子, 真是绝了。

    不过这口瓜也没在陆训馆停留多久,苏凉被梁华生软磨硬泡地带去了对面的花滑馆里。

    没办法,人家花滑队的总教练这么低声下气地跟他一个短道速滑的队员这样说话,两支队伍的关系原本也挺好, 况且也只是让苏凉过去看看节目训练的情况, 苏凉也不好说什么。

    因为花滑队这里也在备战世锦赛的选拔赛, 花滑馆现在几乎从白天早上8点到晚上24点都不闭馆了。

    没办法, 花滑队这里的冰上训练情况和短道速滑那里还不太一样,在选手需要排练具体节目内容时, 总得使用一个完整的冰面。

    就不说一个选手使用一个冰面了,至少这冰面上不能真的塞个四五个选手一起练。

    特别是合乐训练的阶段, 那才真的是一个冰面上只能有一个训练的选手。

    而花滑队这里,男单、女单、双人滑、冰舞这一连串的选手都需要训练呢,花滑馆这里又只有一块冰面, 那时间可不得是从一大早排到大晚上的

    所以哪怕这会儿照理来说还是上午的陆上训练时间段, 梁华生也还是直接把人领到了对面的花滑馆馆里正有几个选手分别在冰上占了一块区域在训练呢。

    巧的是,男单这里, 正是跟苏凉比较熟悉的姚若愚和刘洲在冰面上, 其中姚若愚练的正是之前苏凉给出的萨洛夫幻想曲和木偶之歌的部分。

    也怪不得梁华生非得把他给拽过来了。

    “苏凉, 你来了”

    姚若愚这会儿刚刚完成了一小段的练习,在看到苏凉之后, 当即眼睛一亮, 把人给叫了过来。

    “太好了, 你可算来了。”

    之前苏凉要参加全锦赛, 花滑队这里也不好意思打扰苏凉,就只有苏凉下午会固定时间过来带一带滑行训练,别的也不敢指望什么。

    这会儿苏凉在非滑行训练时间被喊了过来,当然意味着苏凉这会儿有时间可以给他们带一带非滑行之外的内容了。

    “若愚。”

    苏凉跟姚若愚、刘洲还有在场的教练、编舞老师们都问了个好。

    在场的这些教练和苏凉也早就熟悉了,看到苏凉来了之后,也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样,赶紧跟他打了个招呼“哎呀,小凉你可算来了。”

    这说的话,跟姚若愚简直一模一样。

    苏凉知道他们这大概是遇到了什么问题,于是问道“怎么了”

    大约是觉得不太好说明,于是在场的教练直接点了点姚若愚“若愚,就刚刚那一段,你重新滑一遍给苏凉看看。”

    “好。”

    姚若愚二话不说,转身就到了冰上,给苏凉单独上了一段编排步伐和跳跃、旋转等动作的衔接。

    虽然没有音乐,不过苏凉对萨洛夫幻想曲和木偶之歌那两个节目算是十分熟悉的,所以只看姚若愚的滑行,他也知道这呈现的是萨洛夫幻想曲中情感表现最激烈的片段。

    但是他一边看着姚若愚的表演,一边就默默地拧起了眉头。

    不太对。

    眼前姚若愚的每一个动作,都和苏凉脑海之中的音乐与情感无法匹配。

    萨洛夫幻想曲传递的浪漫而细

    腻的情绪,这是一段与深海有关的浪漫狂想,姚若愚当前的这一段表演,应该是要被海浪卷入深海之中的部分,前序的一连串步伐都是主角和深海的纠缠,最终到顶峰时是一种仿佛要被海浪卷入深海的威胁以及主角打破海浪最终挣脱深海束缚的。

    但是眼前的姚若愚

    怎么看感觉都不太对劲。

    苏凉拧着眉头,看了很久之后,等到姚若愚滑到他的眼前,他才略带疑惑地问“你在模仿模仿的是谁”

    姚若愚愣了一下,然后非常坦率地道“是你。”

    苏凉闻言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他刚刚在看姚若愚的表现时,只觉得有一种熟悉但违和的感觉,他可以感受到姚若愚试图在向某一种标准靠近,所以他直接问了姚若愚是不是在模仿谁。

    事实也确实是的。

    姚若愚模仿的是他,或者准确来说,是他之前留下的录制影像,不过因为国家队这里的编舞老师还是根据他已有的节目内容做了一些编排与动作上的修改,所以才让他觉得熟悉但是又有一些陌生。

    不过苏凉看出了姚若愚是在模仿之后,在场的教练以及姚若愚都点了点头。

    “问题就出在这里,其实目前这一套的节目,若愚已经比较熟悉了,在之前的世界杯分站赛上也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但是最终成绩和我们的预期还是有所差距。”

    边上,姚若愚的主管教练跟苏凉解释起了目前的情况。

    “我们反复对比若愚的比赛视频和你之前留下的视频,虽然已经尽可能地向你的方向靠拢,但是始终还是有一些感觉上的不同。”

    其实不止是姚若愚,采用了全新编排的几个选手,或多或少成绩上都有提升,但是始终没能提升到他们原本预想的高度,只是姚若愚因为有苏凉原本两个节目的参考视频,所以教练组这里看出的问题会更为明显一些。

    听到这里,苏凉多少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了。

    国内的各个队伍机构,其实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唯专家论,认为专家的、标准的制式就是最好的。

    换到花滑队这里也是一样的情况。

    看花滑队以前的编排也能知道,花滑队这里是严格地按照isu给出的评分手册做出的各种节目内容的编排,当时所有编排的目标都是最高效的得分方式组合,甚至最极端的情况下,还能够做出将技术和表演的部分完全切分开来的编排方式,而完全不顾艺术性,让人在看表演时能够一头雾水。

    苏凉之前就曾经看到过有一位选手的滑行是这样的表现,最终的技术分数还不错,但是艺术分真的是不堪入目。

    这一回其实也是类似的情况。

    因为苏凉之前的编排得到了教练组的高度认可,以至于姚若愚等人在训练时,都会朝着苏凉的感觉靠拢。

    其他人因为有各自不同的选曲和编排,所以还没那么明显,姚若愚这个,因为直接用的就是萨洛夫幻想曲和木偶之歌,于是对于苏凉模仿的痕迹就更重了。

    “不能够这样。”

    苏凉斩钉截铁地给出了这个回复。

    “不同的选手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不一样的,同样是与深海的纠缠,我有我的情绪起伏,若愚也会有他的情绪起伏。”

    “萨洛夫幻想曲是由细腻的情感表达所支撑起来的乐曲,如果在表演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是模仿别人的情绪,是无法表达出这首乐曲真正的情感的。”

    苏凉平时的话不多,但是在解释这些事情的时候,丝毫没有平时那种惜字如金的感觉,而是把

    问题剖开了揉碎了跟花滑队这里的教练组讨论。

    其实花滑队的教练组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花滑队的小孩儿里面,女队那里还好,女队的姑娘们原本对于音乐情感的体会就要更加敏锐一些,但是男队这里,让选手自己去体会音乐情感,通常给出的都是硬邦邦的反馈。

    其实花滑队的这些男选手,这几年训练的时候也都芭蕾什么的练着了,但是让他们模仿某一种情绪时,他们知道应该使用哪一种肢体动作表达情绪细节,可是让他们自己去理解、传递情感时,往往就一头雾水。

    这也是教练组宁可叫他们模仿苏凉的情感表达和的理由。

    所以这么说起来,这事情还真是不好办。

    姚若愚也在一边听着拧着眉头。

    他知道这事情如果不解决,问题不出在苏凉,而是出在他自己的身上,可是他目前对于音乐的理解确实还不够到位

    在场的众人一时陷入了静默之中,苏凉也在沉默地思考着,应该怎样解决姚若愚当前遇到的这个问题。

    “或者这样。”

    在众人的沉默中,苏凉突然开了口,周围所有人的视线都同时集中到了苏凉的方向,只见他道“既然已经模仿了,那就模仿到底吧。”

    听到苏凉的话,所有人都是一愣刚刚不是还说模仿不太行呢吗

    苏凉没有管众人疑惑的视线,而是道“若愚目前的表演,其实已经非常熟悉,只是有一种无法融入情感的感觉,既然如此,我会把我对音乐的每一个细节理解都和若愚沟通过。”

    “他之前的别扭感来自于无法理解的别扭和僵硬、错位,那么在理解了为什么我在某一个部分要传递哪一种情绪之后,我的理解,也同样可以成为他的理解。”

    在听到苏凉的解释之后,所有人先是一愣,然后都明白了过来。

    姚若愚现在是只有其形没有其神,按照苏凉原本的说法,姚若愚最好是有自己的理解,就是通过自己的情感理解去做情绪上的表达,但是现在在难以做到这点的情况下,苏凉就干脆送佛送到西,把他对于音乐细节的理解都灌输给姚若愚。

    这样一来,姚若愚对于每一个动作和情感上的表达都能够有了对应的情绪理解,之前的那种纯粹模仿的僵硬感自然会削减不少。

    姚若愚的主管教练还有边上的编舞老师都点了点头这是个好办法。

    其实他们之前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但是他们都不是苏凉,无法像是苏凉那样细致而完整地讲解这些细节,有的部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苏凉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这就造就了姚若愚之前在表演之中有部分情感和整体感觉产生违和脱节的部分。

    现在有苏凉亲自来讲解这些细节,可以说是再好不过了。

    解决了一个姚若愚,后面还有刘洲等其他选手。

    这些花滑队的选手都跟着苏凉训练过滑行,这会儿看到苏凉,都嘻嘻哈哈地叫他小苏教练。

    哪怕是一开始对于苏凉带他们滑行训练感到抗拒的选手,现在也已经感受到了滑行能力提升所带来的好处,对于苏凉已经都是满满的一片感谢。

    这些选手的节目,其实除了姚若愚那一个之外,余下的选手中,已经没有完全采用苏凉模板内容的选手了,不过教练组仍旧是每一个节目都会征询苏凉的意见,丝毫没有轻视苏凉意见的意思。

    没别的原因,苏凉对于这些节目的审美,仿佛超出了他们一整个时代。

    这些节目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教练组在参考了苏凉的表演内容之后,再做的调整组合部分了,可是在苏凉的观察之下,

    仍旧得到了不少能够调整改进的部分。

    “这个部分的内刃大一字可以考虑调整为变刃大一字,恰好可以匹配跳跃过后那种激荡情感以及音乐上的转换延续。”

    “这里的鲍步如果有可能,身体向下弯曲的程度是不是再加强一些会更好灵雅姐的身体柔韧度非常好,鲍步对于她的柔韧性展示是非常好的一个动作,和音乐情感上的抒发也比较契合。”

    “这部分的直线接续步”

    “这里的转三衔接是不是有点问题”

    从苏凉被梁华生绑架到花滑馆开始,接下来一天,已经完成自己恢复性训练内容的苏凉,几乎就在花滑馆这里没有挪过窝了。

    花滑馆这里的教练和编舞也抓着苏凉跟他讨论为什么这里用转三会更合适同样的动作分数,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更困难的这个而不是选择相对简单的这个

    其实在跟苏凉多聊几次之后,这些教练也明白了,苏凉之前也跟他们说过萨洛夫幻想曲和木偶之歌的编排方案和思路。

    但是今天再这样细节地讨论了一整天下来之后,他们对于苏凉的思路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分数和技术难度的排布之后,接下来苏凉的思考方式就是技术动作服务于情感和美感上的艺术表达。

    在今天的沟通过程中,苏凉许多次地提到了难性美。

    花样滑冰的表演过程中,这种难性美感正是体现在每一个花滑动作的难度美感的呈现上,在冰面上滑行、跳跃、旋转的难度以及其中配合音乐、舞蹈动作所传递出来的对艺术和美的呈现,正是花滑的关键。

    过于的华国队固有的思路里,还是将花滑的竞技性排在首位,这也是教练们在对选手进行训练时的倾向性根源,也是导致目前华国花滑选手们艺术性普遍不足的根源。

    正是因为对于竞技性的过度看重,在训练过程中,对于选手的跳跃、旋转等技术动作,教练组都会抓得比较紧。

    只看华国队之前退役的两位前辈都具备四周跳能力,完全达到了当前国际上一线水准的跳跃能力就知道。

    也就是花滑队的总教练梁华生始终不停地在强调滑行基础的重要性,否则目前国家队内的训练方向,恐怕也还是强跳跃性质的。

    也是各种综合原因的存在,导致了过往华国花滑编排节目时的一些倾向和弱点,有些甚至都不好说是纯粹的弱点,而是干脆就是教练组当初不够重视。

    一天的编排讨论下来,苏凉也说得有些口干舌燥了起来,众人正缓了一会儿呢,就见边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蹲了胡侃他们几个人在。

    其实胡侃从中午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花滑馆这里,他们中午原本先是去的速滑馆,结果速滑馆里没见着苏凉,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苏凉恢复性训练期间,上冰训练的时间也很少,这会儿人在花滑馆呢。

    胡侃他们也是知道苏凉被聘为花滑队特殊顾问的,但是听说苏凉从上午就被花滑队的总教练请走指导教学,多少也还是有些惊讶上午就去了花滑队那这会儿都下午训练的点了呀

    于是他们迅速地摸到了隔壁的花滑馆,一看嘿,苏凉还真在花滑馆这里

    不仅是在,而且是被花滑馆这里的教练组给包围了,里一层外一层的,都在听苏凉做讲解呢。

    胡侃几人还是第一回见这阵仗,感觉花滑队的那些教练恨不得人手一个小本本,专门盯着苏凉听他讲话,然后手里唰唰唰地记笔记。

    还有夸张的,花滑组这里为了记录选手的表演,边上是有两台摄像机的,其中一台干脆被对着苏

    凉的方向拍了起来,把苏凉介绍的各种内容都全部记录在案了。

    进了花滑馆之后,胡侃几人可算是面面相觑都说苏凉在花滑队这里做指导,之前他们还觉得应该夸张了,现在一看,哪里是夸张啊之前短道速滑那里的人跟他们说的还保守了不少呢

    于是在教练们疯狂用手里的小本本记笔记的同时,胡侃他们也开始灵感狂涌,也拿着手里的素材记录簿疯狂地记录了起来。

    当天下午,冰雪王国花滑版块,先前爆料过的冬训中心工作人员又冒出来开了个帖子。

    主题苏凉今天一天都泡在了花滑馆。

    所有花滑的冰迷看到这个标题都是一愣怎么回事苏凉在花滑馆泡了一天难不成他要转项目到花滑

    这当然是个玩笑话。

    就苏凉当前这个成绩,花滑冰迷们哪怕再馋苏凉也知道,苏凉八成是不可能转项目去花滑了,否则短道速滑上到国家队教练下到冰迷,都不可能放过他们花滑的人的。

    如果苏凉真的转项目到花滑,那最开心的人大概就是南韩小棒子了吧没有人再对他们的短道速滑1500米产生威胁了。

    总之,花滑的冰迷们心里挺有数,知道没什么可能了,但是看到这个标题后,不少人还是心里一动咦苏凉在花滑馆泡了一天干嘛呢

    所幸这个楼主也不是标题党,在主楼里他就把事情给说清楚了,苏凉这是被拉去做艺术指导的,主要针对花滑选手们的各种节目内容做一些更加符合艺术审美趋向的调整。

    说到这里,这个楼主还感慨了一会儿我中途听了几组苏凉的建议,女队那里有选手领悟力比较好的,当场按照苏凉的提议进行了动作上的调整修正,艺术效果确实提升不少,是真的厉害。现在就期待这些选手们在全员调整之后,能够呈现出怎样的最终效果了。

    这话题一出,当场点进这栋楼的冰迷都两眼一亮。

    3口真的假的苏凉的审美这么厉害

    6之前只听说姚若愚的萨洛夫幻想曲和木偶之歌的节目编排是由苏凉的,当时就有考虑过苏凉在花滑的艺术审美这一块儿上应该不弱,但是没想到真的能给国家队的教练们做指导之前以为他只是对自己的一些节目内容比较有想法,结果他居然连女队的节目也能指导

    10虽然看起来有些离谱,但是我信了。毕竟萨洛夫幻想曲和木偶之歌之前在世界杯上首演的时候,那一场的裁判在艺术分上真是破天荒的高,算是咱们拿到的艺术分最高峰之一了吧

    花滑版块的冰迷们盯着这栋楼聊了半晌,可惜楼主只放了个料然后就又跑了,很显然这事情就只是单纯的苏凉去指导一波,没能有什么后续。

    在这栋楼聊成了个数百楼的高楼之后,花滑版块的冰迷又默默地开了个新的楼。

    主题日常想拐骗苏凉来花滑,这么好的苗子,这么好的选手和审美,他为什么就不能是咱们花滑项目的人呢

    这栋楼迅速地被一群花滑冰迷们1、2地加到了一两百楼。

    然后被短道速滑那里过来随便吃瓜的冰迷给看到了,于是在第200楼,这位短道速滑的冰迷得意洋洋地路过,最后留下了一句话

    200想得美苏凉是我们短道速滑的人

    当即,一群短道速滑的冰迷们在这200楼的号召下,杀到了花滑版块耀武扬威。

    今天的冰雪王国花滑和短道速滑的冰迷们,仍旧是非常和谐友爱的一天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