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7章 帮助

作品:《古代天灾逃生记

    山洞里委实太冷, 不少人围坐在山洞洞口烤火取暖,中间大大的火堆格外瞩目。1

    三十余人躲在山洞两侧,进风的那侧则无人靠近。

    他们把手伸在火堆上方, 以求多多汲取热量。

    而木槿则没有过去凑热闹, 她还有如意吉祥需要看顾。

    带着孩子过去烤火, 总归不大方便, 见家里人都凑过去喝锅里的热水,木槿拿出空间里的暖贴,隔着棉裤棉袄贴在孩子的背面, 如此可以让孩子略微暖和些。

    当初她觉得空间里成箱的暖贴无用净占位置,没想到今天倒给用上了。

    幸好路上为了方便给吉祥如意喂食,木槿很少让家里人沾手孩子的事,所以不必太担心被发现。

    等给他们贴完, 木槿也给自己贴上层。

    孩子正当学习说话的时候, 眼见几日之内无法再次启程, 木槿有意识多和孩子说话。

    虽然由于以前赶路累死累活、和双胞胎语言交流实在有限,双胞胎至今只会咿咿呀呀, 尚且无法蹦出完整的词来, 不过肯开口就是个不错的开端,木槿觉得孩子假以时日定然能够学会说话。

    也正因为孩子无法表达,木槿怕暖贴烫到他们,才隔着棉袄贴的, 她自己只隔着里衣贴在肚子上。

    天气实在太冷,没有热量来源光依靠被子保温的话,作用十分有限,她唯有靠暖贴热量。

    等贴完之后,她才拥住被子继续逗双胞胎说话。

    虽然听不懂说什么, 不过两个孩子都有给她反馈,这至少传递出孩子并没有反感交流,对于木槿来说是个很好的信号。

    时间过得很快,木槿又将水囊里的冲泡奶粉喂给吉祥如意喝。

    前几个月为了方便,木槿都是将盒装袋装牛奶放进水囊里供她三人饮用,但如今气温骤降,喝点热乎的才不至于生病,她便没有继续用常温奶。

    她昨日当着家人的面从铁锅里舀水放进水囊,自己又加上浓度合适的奶粉,所以不用担心家里人有疑问。

    至于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凉,问就是一直把水囊放在被窝里,所以勉强能喝。

    木槿把如意抱起来喂奶,同时不忘训练她说话“喝水,我要喝水”

    孩子还不到能说出复杂句子的程度,她只强调“喝水”两个字,奈何到了如意身上就变成“咿呀”

    吉祥情况同样好不到哪里去,单靠木槿不知疲倦地教他们。

    她说的嘴巴都干了,双胞胎依旧没有蹦出句完整的话出来,不过木槿明白,教孩子说话并非一日之功,她必须长时间坚持才行,现在不过趁着不用赶路先带姐弟俩打基础而已。

    王李氏从洞口烤完火回来,见到闺女还在教两个孩子说话。

    她养过的孩子多,并不像木槿般着急忙慌,恨不得几个月就能让孩子顺利说话。

    在王李氏看来,就有孩子天生说话早或者说话晚,有的一岁就能说话,也有孩子三四岁才会说。

    族里的大喜就是三岁上下才蹦出第一句话来,当初他爹娘甚至没有当回事。

    听完王李氏的安慰,木槿紧张的心情总算稍微缓解些。

    她直接跳过结婚、怀孕、生产的步骤做了母亲,兵荒马乱地适应母亲的角色,但心里其实没有做好准备。

    所以对于育儿知识也是半蒙半猜,能够让吉祥如意活下来就已经耗费她极大的心力,逃荒路上更是时刻面临生死危机,以至于与孩子沟通的时间有限。

    木槿只知道许多孩子到一岁半基本上能蹦出几个词来,见到双胞胎迟迟不说话,她心中很恐慌,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孩子不会说话。

    “娘,这几日你也多教教如意跟吉祥吧,说话太晚总归不如现在慢慢教起来。”

    王李氏漫不经心地答应,她觉得闺女太大惊小怪,三四岁说话的孩子有很多,在王李氏看来,说话晚并不算大事。

    不过打今日开始,王李氏的确开始慢慢教孩子叫娘、叫姥娘。

    在木槿和王李氏的不懈努力之下,几个月之后如意吉祥先后开始了说话。

    与此同时,山洞门口却并不太平。

    幸存的灾民陆陆续续来到山洞里避灾,最大的山洞已经被车队占去,里头挤的满满当当,所以后头来的只好躲去旁的山洞。

    现在还能赶过来委实算命大。

    有王李氏帮忙照看孩子,木槿终于有空档去烤烤火。

    她腹部贴着暖贴还好,就是手上着实太冷,现在冰凉冰凉的。

    木槿见到刚过来的灾民里头居然还有只穿单衣的,脚上穿着草鞋,露出冻的通红的脚趾头。

    方圆数十里没有可供躲避的村落,要想有个遮挡,只能找到这处山洞,而外头的雪已经下了一天一夜,他们估计也在外头冻了这么久。

    有部分人恐怕被冻死了,能顺利到达山洞躲避的人都是命大的。

    “在外头两天还能活着,可真不容易呐。”有心软的妇人看着零星过来的灾民说。

    若非族里人多,他们肯定没胆子分成两部分,分别干看守家当和找栖身之地的活计。

    车队之所以能在下雹子时找到躲避的地儿,与人多势众脱不开干系。

    有人接茬“老天爷不给人活路哩,外头这般冷,雪它还不肯停,不晓得啥时候才能继续往南走”

    他们对外面来的灾民感情很复杂,既害怕对方抢自个儿东西,又对他们心怀怜悯。

    如若没有遇见糯米砖,或者没有刘半仙两次跟神仙求到水,他们或许连外面的灾民也不如。

    大家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背井离乡往别处逃命的苦命人罢了。

    所以当有人哆哆嗦嗦过来想跟他们求碗热水喝的时候,王宝兴罕见地同意他的请求。

    木槿望向王宝兴,他眼皮耷拉着,看不清情绪。

    不过她明白王宝兴以及车队里族人们的心思。

    大家在路上固然见到不少因为缺乏粮食和水源的惨烈景象,如果有人在自己手里粮食和水有限的情形下过来讨要,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拒绝。

    可当水不再珍贵,对方冻到哆嗦甚至可能冻死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愿意施以援手。

    毕竟许多灾民没有铁锅,连碗也没有,渴了就吃地上的雪,在极端寒冷情况下那可是会要命的。

    越来越多灾民过来同他们求碗热水喝。

    木槿担心出乱子,站起身看向附近几个山洞。

    虽看着逃过来避雪的人不少,其实因为他们零零星星过来显得多,加上最前头那波人,顶多大几十人而已,对车队的威胁尚且不算大。

    这也是王宝兴允许给他们水的原因。

    不然外头要有比车队人数多得多的灾民,车队肯定不会同意对方的请求,因为那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木槿不反对这时候给人碗热水喝,对于在外头冻了一天一夜身体快要冻僵的人来说,热水就是能用来续命的东西,如果不给他们热水,加之柴火不容易打,他们迟早会冻死在山里。

    毕竟在出来逃荒时,大伙皆为良民,被逼到没办法才拖家带口往异乡寻个活命的机会。

    接下来数日雪不会化掉,估计那群人还要受些苦楚。

    不过这般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木槿能想到,七窍玲珑心的王宝兴当然不会漏下。

    帮人一回还成,但日日下去不是办法,有句老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车队可以在灾民们濒临绝境之际搭把手,却不好天天这般下去。

    木槿看着衣衫褴褛瑟缩着过来的灾民,看见他们瘦弱的身体,陷入沉思之中。

    王宝兴瞅着侄女的模样,问她“你可有什么法子”

    木槿主意不少,逃荒路上出的主意都算靠谱,所以王宝兴对她的信任远超族里其他子弟。

    “我看过来的人尚且不多,但我们总不能天天接济他们,就算都是良民,时间久了胃口也会被养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咱们干脆出几个人带他们打柴火去,既能救人又不至于让自个陷进危险里。”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寒冷,寒冷的气候所带来的威胁远远超过饥饿。

    饿肚子还能多撑几日,但在严寒中,却很快会被冻死。

    眼瞧十来天内没办法出发,车队总不能把接济人当成习惯,这样风险实在太大了。

    王宝兴并不愚钝,还没等木槿把下面的话说完,他就有了主意。

    他先把车队里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后生叫过来“等下你们带那群人打柴火去,记得带好家伙。凡事机灵点,若见到有人心存歹意,不必手下留情。”

    良知让他和族人们没办法眼睁睁看着有人冻死在自己面前,毕竟对方只需要一碗热水就能暂且活命,他们也愿意力所能及的帮助。

    然而这并不意味自己的善心可以被利用,一旦有人心存歹意,他们就能拿家伙上去跟人厮杀。

    他又着重与崇远和崇文嘱咐了遍。

    直到十几人再三说知晓了,王宝兴才走出去。

    周边数个山洞,零零星星的灾民不必像王家村车队般找个大的山洞,对灾民来说,只要能躲开风雪就成。

    因为彼此互不相识,所以他们没有聚集在同个山洞,王宝兴挨个进去叫他们。

    几十个灾民大多喝过车队里给的热水,所以他们对王宝兴倒算客气。

    王宝兴向灾民们说明来意“风雪恐怕还要持续数日,你们若能信过我,我便让后生们带你打柴火去,到时候总归多条活路,不至于被冻死在此地。”

    有脑袋灵光的人,从周边捡来枯掉的树枝,暂时取暖。

    可大多数人没有他运道好,到处被白雪覆盖,哪能找到树枝,所以唯有缩在墙角以求暖和点。

    听见王宝兴的话,除却那等糊涂人,大多数愿意同他过去。

    光凭借恩人们给的热水他们勉强回来半条命,可人家就算心善,也不能日日接济他。

    出来逃荒这么久,尚活着的人早就明白靠人不如靠己的道理,所以十分乐意能出去砍柴火。

    他们明白,如果没有眼前人施以援手,自己拖着快被冻僵的身子来到山洞,还不晓得是何情形呢,也肯定不会有力气出来打柴火,所以路上对崇文他们格外尊敬。

    崇文早就得了王宝兴的嘱咐,时刻不敢懈怠。

    虽说自己和族里兄弟更加强壮且手里有家伙,但人数上并不占优势,所以他每步道都走的小心翼翼。

    崇文让灾民们走在前头,他和族人们在后头走,如此还能防备偷袭。

    灾民们能剩下把菜刀已经了不起,几十人中居然没有一个锄头。

    所以崇文把自己手中的锄头递给他们。

    其实他们带着十来个锄头,但那是用来防身的,如果都给了对方,人家过来击打你,你压根不会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再三犹豫之下,崇文决定只给他们一把,轮着来,即使花费时间久些,却更能保证安全。

    崇远他们也不敢懈怠,纷纷握紧手中的家伙,若有不测也好提前应对。

    距离旱灾到来已经两年,林中大多树木已经枯死,砍伐时倒不算太费力气。

    灾民们清楚人家总不能日日带自己过来,所以几乎每家人都砍了一棵枯死的树,省着烧烧个十天半月不成问题。

    等他们各自砍完,崇文和族里兄弟便没有继续逗留,他们回去跟王宝兴交差了。

    在崇文看来,自己已经把该做的都给做了,帮不上更多忙,接下来能不能活命就看他们的运道如何。

    见到族人们一个不落地返回,木槿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