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 变天

作品:《开封府美食探案录

    城门失守, 非同小可。

    谢钰立刻进宫面圣,皇帝听罢,一把掀翻了御案。

    那御案由整块檀木打磨而成, 重近百斤,平时撞上去都不会晃一晃, 现在却被推翻在地, 可见皇帝着实气极。

    桌角坠地, 伴着雷鸣般的闷响, 但听“咔嚓嚓”几声, 地上结实的石板砖都被撞出细纹,一道道灰白色的裂痕瞬间门蔓延出去。

    被打发到外面的王中和几个小内侍都惊得一哆嗦, 大气不敢出。

    多久没见陛下这样失态了

    早前要将驸马申轩凌迟处死时, 也未曾如此动怒。

    城门城墙乃拱卫都城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次他们能放一辆马车出入,那下次呢

    是不是就要放叛军进城了

    “下面的士卒暂且不必管,免得打草惊蛇。”皇帝的面色阴沉,几乎能挤出水来, “只抓着高级官员盘查即可。”

    夜间门守城门的将士人数数倍于白天, 且手续也更为严苛,需要士卒、将领和当日值守的官员三人一同核查, 核对无误的,才予以放行。

    而那么大一辆马车,众目睽睽之下, 但凡有一人没打点到位就出不去。

    若只是下头的将士,绝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也没有这么通天的本事

    等皇帝的盛怒稍过,谢钰才道“同一盘查,动静太大, 是否先查东城的”

    进宫前,他和宋推官进一步盘问过负责调教女孩子的嬷嬷。

    她承认自己确实会在接到上面消息后,给指定的女孩子下迷药,等晚上有人来接。

    但具体谁的命令,谁来接,接了去哪里,一概不知。

    谁的命令,大约就是肃亲王的,因为放眼整个大禄,除了皇帝之外,再无人比他更有权势地位,更嚣张。

    谁来接,恐怕也不重要。

    做这种脏活儿的,必然是无名小卒,就像之前被抓到的跟踪小黄和马冰的“死士”,抓到之后也会在第一时间门求自尽。

    就算死不成,也审问不出更多内幕。

    因为他们就只是棋子,虽然培养出来确实要花点功夫,但自始至终都掌握不来太多内幕,随时可以被替换。

    眼下最关键的就是“去哪里”,而那里又是做什么的。

    对这一点,常年混迹官场的人都不会太乐观。

    女孩子,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下场往往好不到哪里去。

    那嬷嬷虽然不晓得马车去往哪里,但仔细回忆之后,却非常肯定地说“往东去了。”

    肃亲王府占地颇广,足足盘踞了半条街,而嬷嬷每次交付小姑娘都是从后角门,出了角门就是十字街口,四通八达。

    那灰篷马车接了小姑娘之后,从不停留。

    而每次关门之后,嬷嬷都会听见马蹄声渐渐往东去。

    “没有例外”宋推官追问。

    嬷嬷又想了一回,很肯定地点头,“没有。”

    所以今天谢钰才有此一说。

    马车往东,后面有可能改道吗

    有这种可能性,但不高。

    因为据那几位管事说,肃亲王府做此事已经有许多年,从没出过差错,自然一路上各个环节都打点好了的。

    既然如此,他们就没必要浪费时间门,冒着被更多人发现的风险特意绕路。

    皇帝略一沉吟,“王中,着东、南、北司城官即刻入宫”

    大禄朝设立外城司和皇城司,前者专管外城数十座水陆城门,后者则负责皇城守卫,二者合并,统称司城衙门,统领整座开封的防御治安。

    其中皇城司完全听命于皇帝本人,而外城司则更像普通朝廷职位,分设东南西北四位司城官,相互监督。

    谢钰马上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往东,确实最后可能从东面几座城门出城,但也有可能就近拐入东南和东北几座小门。

    尤其开封城东南方足足有普济水门、上善水门和通津门三座大型水门,东北也有一座善利水门,专司货运,每日吞吐量巨大。

    对方极有可能在这里弃车乘船,沿途北上、南下,抑或是东流入海,都畅通无阻。

    夜间门随意放身份不明的人出入城,往小了说,是滥用职权,往大了说,却可被定为通敌叛国,可诛九族。

    涉事的中高层官员们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的风险,但他们还是做了,究其原因,不外乎几个个

    第一,对方位高权重,容不得他们拒绝。

    第二,对方给的太多,名利动人心。

    第三,对方手里抓着他们的把柄,那把柄足够令他们身败名裂,为保全自身,他们不得不答应,并且尽可能拉更多人垫背。

    底层士卒或许了解,或许不了解,但肯定也是收了银子的。

    因为守城门这项差事确实很苦,尤其是底层将士,冬冷夏热,整日杵在那里风吹日晒,基本没什么立功的可能不说,一不留神还容易得罪人。

    而因为官阶低,他们的俸禄也相当有限。

    这就导致许多底层士卒会在出入城盘查时,借机发挥,偷偷向百姓勒索财物。

    而对付这类人,给银子堵嘴是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法子。

    在他们看来,不过就是放一辆马车过去嘛,隔三差五就来,肯定不是杀人放火。

    那些个达官显贵们见不得人的事儿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桩。

    我们只需装作看不见,什么都不用干,就白白有银子拿,上官也是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盘问外城司中高级官员的事儿,直接没经过开封府和刑部。

    皇帝批了一道手令给谢钰,命他立刻调拨禁军拿人。为防哗变,皇帝甚至还连夜召了裴戎入宫,让他带一队马军从旁协助。

    老头儿有年月没接到这样的大活儿了,一时兴奋异常,急乎乎冲去军营,“兔崽子们,都起来干活儿”

    裴戎一口气挑了三百精壮军士,与谢钰带的禁军步卒一起,气势汹汹前去拿人。

    外城司的四位司长官居三品,位高权重,如今虽被扣在在宫中,但其下的副司长也是四品大员,平时又带兵,很有些趾高气昂。

    见谢钰深夜前来,初时并不服气,带着一群人就出来了。

    “我等奉皇命守城,无故不得擅离小侯爷请回吧”

    口口声声小侯爷,俨然并不将他当个官儿。

    谢钰也不恼,往后一抬手,牛高马大的霍平就出列,直接将金灿灿的令牌举到他脸上去,声若洪钟道“说得好,我等也是奉旨拿人,还不束手就擒”

    裴戎就在后面眼馋。

    这样的好身板,着实是块猛将坯子,合该来我们马军衙门啊

    那副司长一看,面色煞白,慌忙跪下请罪。

    谢钰一摆手,霍平就带兵将人下了。

    裴戎就很意犹未尽。

    这就下了

    你不反抗下

    多好的灭九族的机会啊

    谢钰看出老头儿浑身刺挠,不觉好气又好笑,去后面两处时,索性先让他带马军打头阵,将外城司分设在东、南两侧的小衙门围了。

    那两位副司长倒是识时务,见外面军马齐整,擦得闪闪发亮的甲胄和兵器在火光下闪闪发亮,立刻束手就擒。

    十几名大小官员串了一串儿,放眼望去也有老长,倒也不必担心一时没了官员,外城无法正常运转。

    跟拿人的旨意同时下来的,还有另一道调整官员部署的旨意。

    一时间门,升的升,调的调,不过短短几个时辰,大半个外城司就换了天地,外面却悄然无声,似乎一切照旧。

    外城司都能被人腐蚀了,难保刑部干净,所以这些官员既没入刑部,也没进开封府,而是直接押送到禁军直辖的一处地牢内。

    三个副司长一看地方,胆都快吓破了。

    刑部也好,开封府也罢,好歹都还是见光的地方。

    但这里做的都是不好拿到大庭广众之下细说的。

    俗称,见不得人的辛秘。

    而既然是辛秘,自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所以并不常年启用,而一旦动了,牵扯到的不是谋逆就是通敌叛国,基本只进不出。

    非但出不去,一个闹不好,外头的九族都给你扬了。

    在外城转了一圈,又拿了人后,裴戎心满意足。

    做完这些事,他还不能回去,而是将挑出来的人分了两拨,一拨安插在外城司几道城门外监视,另一拨自己带着,就驻扎在禁军大牢这边,防止肃亲王及其爪牙狗急跳墙,哗变。

    马冰一觉醒来,去集市买菜时,隐隐觉得气氛不太对。

    但具体哪里不对,她说不大上来。

    买完菜往回走,迎面碰到巡街的衙役,马冰愣了下,终于意识到哪里不对

    巡街的人换了。

    开封府内有两位军巡使,谢钰和方保,平时负责城内治安,并协助开封府维持秩序。

    他们日常巡逻都是有迹可循的,几个月相处下来,马冰基本上把衙门到菜市场这一路的巡街衙役都混了个脸熟。

    但今天,她看到的却不是平时谢钰手下的那一批。

    出什么事了

    说起来,今天早上也没看见谢钰。

    不光没见谢钰,连平时雷打不动会去演武场活动手脚的霍平和元培等人也不见,出门前经过演武场时,里面静悄悄的。

    这么想着,马冰就下意识往出城的方向走去。

    乍一看,好像没什么变故。

    城门还是大开,行人们出入有序,内外繁华依旧。

    可等她细看时,却愕然发现少了许多熟面孔,而且守城盘查的人数似乎也有所增加。

    办案少不得频繁出入城门,而守城的人都是固定的,她基本都有印象。

    可今天,有的人却不见了。

    是巧合吗

    应该不会。

    一定是出大事了。

    马冰抓着菜篮子的手紧了紧,才要转身回衙门,却见一个老头儿拄着长长的竹棍,一点一点的,从城门外摸摸索索进来。

    早上出入城的人格外多些,他似乎看不见,路也不熟,走起来磕磕绊绊的,伸出去的竹棍时不时碰到什么东西。

    有人见他是个瞎子,少不得自认倒霉,而性格急躁的,难免张口就骂。

    一开始老汉还陪笑道歉,可次数一多,难免窘迫起来。

    他慢吞吞收回竹棍,无措地站在街上,不敢进也不敢退,两只瞎眼茫然四顾,缩着肩膀,不知该往哪里去。

    “劳驾”

    他努力侧着耳朵,试图向路人询问,但无人停留。

    马冰见了,略一迟疑便走过去,“老人家,您要去哪儿啊,我送您去吧。”

    老汉愣了下,“啊”

    这种人声嘈杂的街道对瞎子极其不友好,因为他们完全没办法在第一时间门分辨声音从哪里来,是不是对自己。

    马冰拿起竹棍另一头,先把老汉带到路边茶棚里,免得被人撞了,这才将刚才的话重复了遍。

    这次老汉听清了。

    “姑娘啊,我,我去开封府,开封府怎么走”

    开封府

    马冰道“我就在开封府做事,您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吗”

    “不,不是,”老汉先把竹棍搂在怀里,这才哆哆嗦嗦从腰间门摸出一张纸片,“有人托我带封信”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