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3章 第 313 章

作品:《马大妞进城记[六零]

    回到家, 大妞发现家里几位长辈都在爷爷屋子后边新开的菜园子里,种地呢,郑森拿着一袋子黑色的土往菜池子里倒。

    东边后院的菜池子被做成天窗了, 给地下采光, 家里一定要有一块菜地的,爷爷就让人在屋后开了地, 地方不小。

    “这土是从那里弄来的,看着真不错。”大妞蹲在菜池子旁边看着郑森干活。

    “我找花匠特意弄来的。”爷爷说到这里有点得意,他现在在这片还是很有名气的, 经常出门遛弯结识不少朋友, 至于他说的花匠, 是花鸟鱼市的一位老板听说也是从东北来的,说话一股子东北味,老爷子听着就亲切,有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俩人没多久就熟悉了。

    这人也不错,家里院子大,需要不少植物,这位专门养花养草的,家里除了那些有年头的树需要去专门的地方买,一些简单的花种花枝都是从他家里弄的,那位花匠还到家里帮着种了, 现在长势都很好。尤其给家里弄来一些芭蕉树,去年就种了一年, 天冷了还过来帮着修理搭简单的暖房,让植物过冬,这不是开春了家里的不太耐寒的植物都活的好好的。

    这人挺会做生意, 每过一段时间就过来帮着收拾一下,教老爷子剪剪花枝,看看家里植物有没有生虫什么的,虽然他也是为了挣钱,但是这种把事情放在心里不用他们操心的劲,很让人喜欢。

    “今天准备种些什么菜”大妞问。

    “什么都种点,争取家里不用去外面买菜。”老爷子说道,“我还弄了一些鱼苗,放到池子里了,多大都有,想吃就去捞,家里锦鲤倒是好看,不过就是不能吃。”

    “咱们家的锦鲤花色都长得好了,我听说还有那种锦鲤比赛,如果得奖能卖不少钱呢。”大妞记得这种带特别花纹的锦鲤,很值钱,她家里的这些锦鲤买来的时候还看不出来,但是现在养了这么些年,都越长越漂亮色彩鲜艳,图案多样,有单色双色三色,金色白色银色。什么样的都有。

    “比那个干啥,咱家的锦鲤不卖。就这么养着,这可是咱们家的宝贝,就是小心点别让它们繁殖了。”他没忘了当年那次繁殖的那么老些锦鲤,都送人了,后来他去鱼市听人说这锦鲤不少人买去,说是锦鲤象征着吉祥好运,这鱼寿命长,长得越大越灵验。他不知道这是不是迷信,但是自那以后家里锦鲤再也不送人了。现在家里两池子鱼就是他的宝贝。

    大妞笑笑自己也就随口一说,知道多少钱做什么。家里有价值的东西多了,也没必要知到到底值多少钱。

    天气一暖和,奶奶的腿也好了,时不时的就出去溜达一下,也不走远就去淑芬那边去看一看,淑芬已经怀孕九个月了,眼看就要生了,工作早就不去了,这次孩子着床位置有点危险,不过怀像还是不错的,能吃能睡的,九婶子已经搬去淑芬家里,麻三很努力,现在帮着郑森管着车队的事情,郑森进了不少大车,弄了个车队,专门运输货物,现在京城已经有三家大卖场开业了,光是卖场需要的货物,就够车队忙活的了。听说还要继续扩张。

    麻三现在做事越来越沉稳,郑森私底下跟大妞说,没想到麻三进步这么快,将来物流这一块都可以交给他了。

    麻三给郑森办事待遇也不低,手上有点钱了,就把前面的一进院子买下来,也是三间屋,不过院子大些,他也没盖房子,收拾了屋子,收拾了院子,弄得漂漂亮亮的,让奶奶搬了过去,宽宽敞敞的,媳妇怀孕老太太岁数大,他就找了个保姆,专门照顾,还给老丈人丈母娘留了一间屋子,既然都到京城了,没事过来住住也挺好的。

    九婶子对这个女婿也越来越满意,人实在对淑芬好,也真心带他们,淑芬怀孕后,不能来回跑,女婿就没事过去看看,到家里也不客气帮着干活啥的,越看越喜欢。弄得他们两口子心里也畅快了,心想什么儿子女儿的,能跟自己贴心的才是好的。这女婿比儿子还贴心呢。自此也就不想回去的事了,真的踏踏实实在这边生活了。

    至于四爷爷心情更是豁达,儿子媳妇孝顺,哥哥住的地方不远,想了到门口一会就有三轮车过来,坐着车就去了,不然接了重孙女过来,爷俩老小孩小小孩能玩到一起去,整天乐呵呵的。

    家里最近很热闹,大奎哥和嫂子已经住过来一段时间了,虽然这里上班稍微远一点,但是这年代还没堵车,大奎哥骑着自行车也就是多个十分八分的事,嫂子也调到这边工作了,上下班都不用十分钟。

    他们俩回来母亲最高兴,变着法给大奎做喜欢吃的东西,结果大奎只一个月就胖了好几斤,不得不增加一些运动,免得真的胖的不成样子,怎么下去带兵。

    马红梅每天也很忙碌,食品厂开发了许多新产品,她负责开发新产品,新味道,原来的卤肉店她已经不去管了,她开发了卤肉调料包,只要按照她的方法处理肉,加老汤加调料包,有固定的配方,弄好了味道就不会错,所以这个事情她已经交出去,让九婶子天翔媳妇志强媳妇三人一起管理,每人负责一块,最近半年发展的很快已经有十多个门店了。

    九婶子的加盟是关键,她原先在百货公司工作,本身就有一定的经验,郑森在香港那边请了人,过来教她们如何经营连锁店,还有管理什么的,她学的最快,可以说之所以开这么多门店,她是居功至伟。

    有了她马红梅就轻松了很多,一心管着产品开发就好了,弄出来的东西一部分可以放到卤肉店卖,大多数都是进入郑森的大卖场的,现在有专门的妈妈牌已经是很有名气的牌子了。除了销售到大卖场,各个服务社小卖部都有售卖,听说已经有外地人过来进货了。

    与母亲事业风风火火的状态不同,父亲宋云成就有点佛系了,不过他也是个远近闻名的名人,谁都知道拾光书店的老板,是个文化人,喜欢交友,拾光书店也不是简单的一家书店,那里也是文人喜欢去的雅地。书店后院修建工作已经结束了,两层的小楼将院子围成一个圈,中间的小院,是个开放的茶座,小楼的一楼是开放的书店,楼上则是安静的书馆。

    很多人喜欢在这里看书工作,甚至无所事事的坐在窗边感受着文化气息。楼下的位置是免费的,楼上就要交一些钱,或者办个会员,并不是宋云成想挣这个钱,实在是位置有限,无法供应那么多人使用。就是这样因为价格便宜,所以位置依然供不应求,闹市中的寂静。

    大妞听说有一位特别有名的作家,直接在宋父这里办了一个超级会员,然后定了一个固定的位置,每天早上跟上班似的,开门报道,然后晚上结束离开,后来干脆要求晚上也留下说晚上工作更有感觉,宋父也不在意,反正店里有个小伙计,直接住在店里。也没什么不方便。

    那位大作家,最近正写一本书,好像就叫拾光,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位白天里跟一些朋友在书店下边的院子里谈天说地,灵感来了,就上去写作,有好茶,吃饭的时候,或是让小伙计去买点,或是自己溜达溜达,店铺前面就是最豪华的街道,什么小吃没有,日子过得一个逍遥,听宋云成说,最近又有一位作家想要过来。

    拾光书店好像越来越不像一个书店了。

    家里人都很忙碌,不过最近最忙碌的就是小翠了,大妞这位妹妹果然能干,现在一边买着南方来的服装,一边开始尝试自己找工厂来制作服装。

    小顾回来之后也升职了调到东城区做了刑侦三队的队长,虽然刑侦三队主要是负责小案子,属于一个新建立的队伍,但是小顾最近做的不错。就是两口子有些忙了。

    家里的双胞胎由家里老太太和保姆带,时不时的也送到大妞他们这边住两天,两个小姑娘性格不同,一个精明,一个憨憨,十分可爱,长得还一模一样,非常受家人喜爱。

    因为小翠做生意日子过得风风火火,小顾的二嫂就有了心思,也办了停薪留职,想要跟着一起做生意,小翠也不是吝啬的,也帮着带了两回货,不过她二嫂不是个会做生意的,眼高手低,一开始就想做大的,买东西的时候还不想让利,一分一毫都不少,时间长了就没有顾客愿意去她那里买,回来还近一些廉价货充当好货卖,一下子将声誉都弄坏了,反倒说小翠给的货不好。

    不过没等小翠去处理这个事情,小翠婆婆直接把老二骂了个狗血喷头,她不想跟自己儿媳妇掰扯,直接找了儿子,把事情说的清清楚楚,自己媳妇不会做生意,赚了是自己的,赔了就是别人的错那有那样的好事,老太太现在跟着小儿媳妇,吃穿不愁,兜里还有钱,很有底气,几下子就把人给压住了。后来没闹出什么事情。

    因为这个小翠给老太太买了一个老粗的金手镯子,给老太太美的,也不带,就是每天晚上拿出来摸摸看看。心里十分舒服,走路都带风。带孩子特别用心,跟邻居唠嗑从来都说儿媳妇这么好那么好的,现在婆媳关系好的社区都拿出来当典型。

    小翠拿自己教育妹妹,女人还要自己立得起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