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6章 第 116 章

作品:《这个男二有点东西[快穿]

    “糖果”

    “是花纸糖果诶”

    “哥哥, 我帮你拔草,你把糖果给我吧。”

    周边的注意力本来就落在这边,除了一些婆子之外自然也有一些不大的孩子, 看着苏霖掏出的糖果立马心动,看糖果的包装纸, 镇上都没得卖,肯定是从城里带来的, 谁不馋

    几个小子连忙冲了过来, 结果还没到就见梁连一把抓了过来, 他扬着下巴驱赶“去去去, 这是我的”

    心中特别庆幸, 好在反应及时, 不然本属于他的糖果就要被其他小子给抢去了。

    跑来的几人一脸可惜, 看到梁连直接往兜里放, 就知道肯定没他们的份了。

    其中一个剃了光头的小子道“哥哥, 你明天要人拔草吗两颗糖果就好。”

    “我也行。”

    “哥哥找我吧, 一颗糖果也行。”

    小伙子们内卷起来, 要不是糖果没法分成一半, 怕是半颗都能应下来。

    没办法,现在正是缺吃的年代,饭都不一定吃饱, 更别说糖果了, 谁家舍得花钱给孩子们买糖果吃

    还是城里带来的糖果,那层包着糖果的花纸就让他们特稀罕, 如果能拥有一颗,糖果吃完,花纸还得好好收藏起来。

    “不用你们。”梁连挺着胸脯, “我就能帮他。”

    其他孩子们不乐意了,怎么能一下包圆呢

    面对他们的不满,梁连反而带着些骄傲,“为什么不行他是我亲戚。”

    “亲戚”

    “这知青和连子认识”

    “我说连子怎么跑来呢,原来是来找这位知青。”

    “可看着他们也不像认识的样子。”

    而这时,苏霖一脸惊讶的样子,“你是梁连梁爷爷的孙子”

    刚刚还骄傲着的梁连突然有些不自在,说好了先偷偷来看看,怎么被他弄成现场认亲了

    然而,还没等他反应,苏霖就一把将他抱住,“我终于找到你了,叔爷爷要是泉下有知,他一定会特高兴。”

    瞧瞧,多么感动的认亲场面,引来了一群人的好奇心,纷纷问着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霖看着地上的野草,“我还得干活呢,哪里有时间说这些。”

    充满八卦心的婆子们纷纷道“又不差你一个人,你的活我们给你干了,你只管说就是。”

    梁连也挺好奇,他只从梁达叔那里听了一嘴,具体的事也搞不清楚,当下就弯腰干起活来,就是想着让苏霖赶紧说。

    那苏霖还拒绝吗

    当然不拒绝了,找了个离着大家不远又阴凉的地方,将之前说给梁达的那些事说了一遍。

    说给梁达的那些是简易版。

    现在是复杂版,不到下工绝不说完。

    没办法,苏霖不知道是原身的这具身体太废,还是之前几个小世界太养尊处优过惯了咸鱼人生,来之前就做好吃苦的打算,可他没想到这也太苦了

    必须想想法子,早点干出些事来。

    知青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

    因为这个身份,他无法去周边城镇找工厂干活,知青本来就是为了下乡建设的,工厂就算是招工也不会招下乡的知青。

    所以,他所能选择做的事的前提,就是必须拉动大队一起做。

    相比起苏霖的废材,比他小几岁的梁连就真的是个干活小能手,一上午的时间直接将苏霖一天的工作量搞定,也就是说下午再来上工时,苏霖全程偷懒都没人会说。

    有点感动,果然有个兄弟就是好。

    到了下工的时候,苏霖让梁连先回去,随后就自己回到了知青屋。

    梁连有些遗憾,他还想邀请苏霖去他家坐坐呢。

    爷爷的结伴兄弟,那位苏爷爷何尝不也是他的叔爷爷,这么算起来,自己家和苏霖家的关系很亲呢。

    心里带着小雀跃,他以后也是有兄弟的人了。

    一路晃荡回家,刚刚进屋就看到在烧菜的母亲,他掏出一颗糖,剥开纸皮就将糖果塞进母亲的嘴里。

    梁盼只感觉嘴里特甜,笑道“哪里来的糖你留下自己吃。”

    “我哥给的。”梁连将苏霖说得那些简单说出来,随后笑眯眼道“娘,我以后也是有兄弟的人了。”

    梁盼听得惊奇,她爹生前说过很多战争时期的事,确实有在那个地方驻扎过,期间也遇到了不少人,但也对不上到底是哪个人。

    不过人家知青知道她爹不少事,显然是真的了,不由叹道“要是你爷爷知道就好了,人家不远千里来看他,他一定特高兴。”

    梁连点了点头,这会正低头舔着糖纸。

    真甜,比他以前吃过得糖还要甜。

    口袋里不是没糖果,给娘吃他舍得,但自己吃他舍不得,剩下的糖果得装在铁皮盒里,好好保存着。

    “你怎么没叫他过来算了,还是下回吧,家里没备好饭菜,没法接客。”梁盼看着桌面上放着的咸菜红薯,确实没法招待客人。

    村子里谁都知道他们娘两干活很拼,其实家中就两个人,稍微做些轻松的活也不是养不起两人。

    只是前些年老爷子病重,找大队长支了一些药钱,前两个月才刚刚还清。

    现在家里几乎没什么积蓄,眼瞅着儿子这么大,再过个两三年就得结婚生子,这些都得花钱。

    再来,她亏了自家的小子。

    老爷子在的时候还送他去上了小学,后来只能辍学回家帮忙,等以后要是有了小孙子、小孙女,她希望能供着孩子们多读读书。

    所以啊,她得趁着现在有把力气,能多干活就多干活。

    就现在的咸菜红薯肯定没法招待人,梁盼知道自家小子一直想要个兄弟,现在有了,自然得好好招待着,便道“明天我想想办法换些吃食,你将他请到家里来吃饭。”

    梁连哪里不同意,连着点了点头。

    两母子啃着红薯、吃着咸菜,吃完没多久,院子外面就传来喊声。

    梁连听了两声,眼睛瞬间发亮“是苏大哥”

    起身跳起,赶着去开门。

    梁盼没跟着一起,先是回屋翻了翻柜子,柜子老里面有个小罐,罐里装着些红糖,红糖不多,就剩下薄薄的一层。

    她没多想,拿着勺子将里面的红糖全刮出来,给来的人冲了一碗红糖水。

    等她端着红糖水出来,苏霖已经被请到屋里,梁连站在他身边,有些无措“娘,你看苏大哥”

    苏霖身侧放了两个包,拎着包来到她家,这些东西自然是送礼了。

    可谁来送礼会拎这么多东西啊

    梁盼不由道“你这是做什么”

    “从家里给你们带得东西,婶子你可一定要收,叔爷爷当时就交代了,找到你们一定要把原先的礼都补上。”苏霖笑着,“只是我一个人来这里,拿不了太多东西,就先给你们带一些。”

    在原身的记忆里,他也挺感谢面前这位梁婶子。

    梁婶子人好,原身见到自己心爱的人和其他男人在一起后,整个人都是恍惚的,一次经过小溪也不知道怎么就掉下去了,还是经过的梁婶子跳下去救了他。

    原身年纪轻,休息两天就好了。

    反而梁婶子得了一场病,又因为不想拖累家里没去医院,肺炎越拖越狠,晚年的生活离不开咳嗽。

    等家里条件好点,想治又没法治了。

    梁婶子去世后,原身看着伤心欲绝的梁连,都忍不住想着要是没有他的话,或许梁婶子一家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除了救他一命之外,梁家人还帮了他很多很多,而他就一直在给梁家拖后腿。

    就连老年后,梁家的子嗣还多了一份时不时来照顾他的责任。

    原身想要偿还最多的,除了他的家人之外就是梁家了。

    “不行不行,怎么能要你这么多东西。”梁盼摆着手,哪里会接受,不清楚包里装着什么,但其中一角露出军绿的布料,看着居然是一件衣服。

    一件军装,这可不是用钱用票就能买到的。

    哪家小子要是有件军装,那得多稀罕啊

    光是一件军装就是重礼了。

    “婶子,你要不收岂不是不认我这门亲戚了”苏霖一脸难过的样子,“我这次上门,还想着让您帮我一个忙呢。”

    “干活吗你那点活两个小时我就能搞定,以后你的活我包了。”梁连拍着胸脯,别看他现在还是个少年,但干起活来还是很有力。

    倒不是不觉得累,而是已经习惯了累。

    “那倒不用。”苏霖摇头笑着,“今天是不习惯,等习惯了还是得自己做,怎么能让你天天帮我。”

    梁连没觉得有什么不行。

    都是自家兄弟嘛,帮帮忙有什么的。

    苏霖将来意说明,“知青那边吃饭不是太方便,我能不能带着粮食跟你们搭伙”

    想自己做饭不现实,买锅买罐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再加上一伙人待在一个房间里,就算他想偷偷开小灶也没地方。

    倒不如将粮食拿到梁家来。

    和其他人分享食物他不舍得,和梁家人就没什么舍不得了。

    “当然没问题。”梁盼一口就应下来。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知青和乡亲们搭伙吃饭,甚至有些知青不愿意住在知青房那边,便付了房租给一些家中有空房的人。

    只不过,后来陆陆续续闹了些矛盾,就不了了之。

    梁盼倒也不仅仅因为苏霖是爹友人的孩子才松口,而是短短相处下来,第一印象觉得苏霖眼里很诚恳,不像是品性不好的人。

    就算看错眼也不怕。

    她也不是一个忍气吞声的性子,不然也不会独自将儿子养大成人,一个寡妇带着儿子,期间的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如果性子不彪一点,怕是会被某些人吃得死死。

    红糖水没那么烫嘴,梁盼让他先润润嘴,问道“中午吃了没要不婶子给你热点吃食”

    “吃了。”

    和其他知青一起搭伙吃的饭,还闹了些矛盾。

    新来的知青都带着粮食,或许坚持不了多久,但现在还是拿得出来。

    可也就只能拿出粮食,青菜这些都是老知青们自己种的,谁愿意拿出来给别人吃白食

    不会说得太直白,但也会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倒不是不能拿钱出来换,但苏霖觉得没必要,这次后还会有下次,吵吵闹闹没意思。

    倒不如和梁家为伴。

    其实提起这件事时,苏霖是挺脸皮厚的,搭伙关系到粮食,不可能分得一清二楚。

    但这样也显得亲近,而且他也不是为了占便宜来的。

    聊过之后,苏霖就回去将粮食带过来,梁连难得多了个兄弟,都不想分开了,自然要跟着一起。

    等他们一走,梁盼就开始看苏霖带来的东西。

    他有诚意,自家也不能亏了他,打算算算这些东西大概值多少钱,以后再还回去。

    结果一打开,就被里面的东西惊到了。

    一套春秋穿的军装,两个小罐子,一罐子里面装的红糖、一罐子里面是白花花的猪油,还有一些看着就在镇上买不到的物件。

    这也太贵重了。

    梁盼想着,晚上该弄点什么,苏霖第一次在他们家吃饭,自然得弄些好菜。

    新鲜肉肯定是不可能了。

    就是拿的出钱和票也买不到,买肉得去供销社,能不能抢到全看运气。

    想了想,梁盼决定擀些白面做面条,里面窝两个鸡蛋,再多蒸些红薯,家里的条件没法让苏霖吃好,但吃饱还是没问题。

    就这样,苏霖和梁家搭伙,他们两家的关系没两天就传遍了整个大队。

    农家生活没那么多娱乐,八卦就是其一。

    “没想到齐友叔在城里还有结拜兄弟,我记得他那年退伍回来,也时不时跟外面的人通过信,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都没了消息。”

    “还真巧,偏偏就遇到一块了。”

    “哪里是巧,人家是寻了关系,专门来咱们这里下乡知青。”

    “那苏知青家里情况应该挺好的吧”

    “好不好就不知道了,不过人家第一次去连子家,那是大包带着小包,听说还专门给连子送了一件军装。”

    “军装连子那小子不得高兴坏了”

    那是自然,高兴到嘴角都快咧到耳边了。

    要不是现在的天气不适合穿,他恨不得当天就穿出去。

    除了军装之外,苏大哥对他可不是一般好,先是给糖果后来又给麻花,反正跟在他身边就没缺零嘴吃。

    梁连也不仅仅只会吃,这几天他也帮了苏大哥不少忙。

    苏大哥其他都挺好,就是身体太弱了,村里小童都能做得活,苏大哥做起来都气喘吁吁,第二天全身酸痛。

    本想着陪着苏大哥去镇上发电报,结果腿软到走不到,还是他去镇上给苏大哥家里报平安。

    这天,苏霖对着前面的小伙道“你明天能不能换个活,空下几个小时陪我去趟山脚。”

    “行啊。”梁连也不问为什么,立马就应了下来。

    苏霖看着这么干脆的梁连,突然觉得自己很像一个损友,他没来之前,梁连还是一个向上奋斗的大好青年,等他来了后,以往不到起不来就不请假的梁连已经摆烂了好几次,现在又得请假。

    他真的是一个坏兄弟。

    不过,苏霖带着他也是有原因的。

    第二天,在梁连的帮助下,早早干完了活,苏霖便带着他来到了山脚。

    “哥,你跑这里来干嘛”梁连直接叫着哥,没办法,他给的饼干实在是太香了,这个哥哥是真的好。

    “这边都是一些窑洞,没什么好看的,咱们大队不靠大山,不然还能去山里打猎,隔壁大队要是运气好,能在山里碰到不少猎物呢。”

    “我就是来看看窑洞。”苏霖看着前方。

    为什么没去富拉大队他给王诺出了主意,完全也能靠着这条线让他在乡下的生活更好一些,来到梁家大队,一来是因为这个村子里有对原身好的人,再来就是这些窑洞了。

    这些窑洞已经荒废很久,在百年前一位大地主专门在这片土地修建很多个窑洞,专门以烧砖为生,积攒了不少家产。

    后来不太平,这位大地主一家也没了消息,窑洞全部被封。

    梁家大队的家家户户,都是后来迁过来的,他们都不懂得烧窑,这片地方也没人在意,一片窑洞荒废了很多年。

    在原身中年的时候,村子里出了一个很有出息的孩子,他大学毕业后回村,打起了这片窑洞的主意,靠着从外头摸索来的本事,带着村子里的人烧窑。

    可惜的是,技术不是太到家,反复摸索了好久,最后还是以失败为终,那孩子没放弃又去折腾起其他事业,虽然没让村子里的大富大贵,但生活条件也不会太差。

    “哥,窑洞有什么好看的”梁连不是太明白,这里就一些年纪小的孩子爱好,一群人在这里躲猫猫挺有意思,年纪大后就很少往这里跑了。

    苏霖走到最近的一个窑洞,在里面转悠两圈。

    这些窑洞虽然已经荒废很久,但既然十几年后能用,现在肯定也能用,只要好好收拾一番就行,“以前梁爷爷跟叔爷爷聊天的时候,就有提起这些窑洞,说要是能知道烧制的方法就不会浪费了,叔爷爷还和他约定过,说是会帮着找找烧制的法子。”

    “啊”梁连不是太懂,爷爷有想过烧窑吗

    应该有吧,或许他以前听过只是没在意罢了,“烧窑应该很难吧,我听老人们说过,有人好奇弄了弄,结果根本烧不好。”

    “难。”苏霖说着,“要是不难的话,不就人人都能烧了”

    “对哦。”

    “但要是了解烧窑的诀窍,就没那么难了。”苏霖拍了拍窑洞的内壁,他笑着“正好,叔爷爷还真找到了一些法子,也全都教给了我。”

    那真没有。

    还是多亏了上辈子看得书多,包括一些很杂的书,其中就有关于烧窑的方法。

    步骤记在脑子里,但从没有操作过。

    所以苏霖没打算广而告之,说得再多不如拿出东西有重量。

    梁连瞪大眼,一时之间有些回不过神。

    哥会烧窑这也太厉害了吧

    想想也是,哥可是高中生,一定是所有高中生里面最聪明的那个,不然其他知青怎么就不知道呢

    梁连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哥,你会烧什么烧砖吗”

    苏霖摇了摇头,“先不烧砖,先给你家烧制几个陶具吧。”

    烧出来的陶具可以用来腌菜,烧水炖汤,还可以弄几个小号些的当碗具。

    这些东西在供销社有得卖,有钱有票就能买。

    但梁家缺得就是钱和票,家里唯有的几个碗具都缺了口,稍不注意些都有可能划破嘴。

    第一批东西,自然得便宜自家人。

    梁连越听越激动,恨不得立马就来,他迫不及待的道“那咱们该准备些啥需要花钱吗”

    他对哥是百分百信任,如果真的缺钱,他就算拿不出来也会厚着脸皮跟大队借一借。

    “钱的事你不用操心,原料都有现成的,你帮着出力就好。”苏霖望着某一处的山坡,这里原先就能烧砖,就代表着附近有适合烧砖的土。

    烧砖和烧陶瓷的原料基本一致,后期会经过一些加工,需要钱的地方不会太多。

    只是过程会非常的繁琐,如果他们上全天的工,很有可能抽不出时间来烧窑。

    所以,他和梁连有必要在大队长那里请一段时间假。

    请假这种事其实不难,只要不在意工分,全天躺在家里都没人说,不过来年就别想从大队那分到粮食。

    这种偷懒的生活适合家里有存粮的人,不管是梁连还是苏霖,都不是家里有粮的人,大队长听到后,一开始并没有赞同,最后好说歹说两人必须上半天的工才准假。

    为此,大队里不少人在议论着。

    觉得这个新来的知青把梁连都带坏了。

    瞧瞧以前,梁连连八个工分的活都不愿意干,硬要干满分的活,大队里能拿满分的未成年除了梁连找不出第二个人。

    可苏霖来了后呢

    梁连非但没好好上工,现在居然还要请假,空闲的时候也见不到人影,也不知道是去干什么了。

    这么下去,他们娘两明年还能分到够吃的粮食吗

    绝对是苏知青把梁连给带坏了  请牢记:,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