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9章 后世番外完

作品:《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正宁帝手札出土的消息, 不仅是华国人的盛事,随着消息传来, 在全世界各地都引起轩然大波。

    自正宁朝起, 才出现大批华国人由官方组织出海的操作,这些散落世界各域的华国人就地生根发芽,逐渐成为当地的原住民乃至主人。

    哪怕已在外传承千百年, 依旧以安人自居,对祖籍感情深厚。

    即便大安亡国, 对后来与其一脉相承的皇朝,与现代的华国, 仍旧极具归属感。

    这就是承华大帝早在民间推广的思想,朝代更迭的事情无可避免,可是所有大安所在这片国土,是所有大安百姓与其子孙后代的根。

    大安人无论身在哪里, 都会铭记大安的传统文化与思想。

    毕竟除了思想文化传承方面的因素, 有承华大帝留下的各种政策方针在前,大安与后来的朝代,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安裔也都十分照顾, 是他们背后最大的靠山。

    不仅直接帮助世界各地的安裔避开多场种族屠杀类的战乱, 还因华国的威名在外, 忌惮于华国对这些安裔的照顾态度, 安裔可谓是在世界各地都享有较高地位。

    正是以这些思想观念为基础, 在后来形成大安人所特有思想文化传承, 由此诞生出融合多国、多族的大安民族, 各自原本的民族成为原生族。

    摘录正宁帝手札中的内容编写出的圣皇语录上市后,不仅华国内的百姓争相抢购,外国也有无数人关注并抢购。

    放到网上的电子版本的阅读量, 以史无前例的空前速度增长,更直观地展现出圣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

    在世界最大论坛上,与此事相关的话题,也以喷涌的速度不断刷新。

    “幸好我的安语已考过九级,大安史的成绩也很优秀,可以看得懂,要不然,会感到十分遗憾,感谢华国,愿意将这么珍贵的知识公开出来,让全世界共享。”

    “我在多前就曾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承华大帝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心理学家,这本圣皇语录充分证明了我的观点。”

    “那么多人都在议论兔子宴,只有我的关注重点是渣爹吗这个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聪明伟大的人呢”

    “我要为此前针对正宁大帝的语言道歉,圣皇语录让我认识到一位性格、品性十分完美的正宁帝,我得承认,他的确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存在,是位当之无愧的圣皇。”

    “看完圣皇语录,我最大的感想,就是这世上能做到有始有终,不改初衷的人,实在太少,圣都做到了,所以他们的伟大功绩,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撼。”

    “圣皇高贵的品格,再次洗涤了我的灵魂,他们是全人类的精神导师,感谢华国的无私”

    “正宁帝的品格,实在让人钦佩,承华大帝的强大,再次让我受到震撼,圣皇语录的出现,是个奇迹。”

    “我从圣皇语录感受最深的是亲情,父女之间没有丝毫的猜疑与隔阂,只有全心地信任与包容,世间最为真挚与美好的亲情,虽然我不曾有幸亲历,但它确实存在,这让我对这个原本让人绝望的世界,再次生出希望。”

    “这一家子是真的很优秀,正宁帝不仅勇于正视自身不足,还能明辨是非、英明果决,他的皇后也是史上少有的贤后,做事大公无私、济贫怜弱,真正实现了母仪天下,都很令人钦佩。”

    看到网上这些讨论声,华国的何氏族人都松了口气,顾虑到影响,何家人不方便直接出面干涉,只在私下里表了个态,希望不要直接公开全文。

    虽在看到圣皇语录的样稿时,认为公开的仍有些多,但也没有阻止。

    好在世人的反响大多都正面的,少数的质疑与否定,不仅没能扭转主流舆论风向,还为他们自身引去许多麻烦。

    圣皇语录所引发热议刚要退去,瑞国突然宣布他们国内发掘出瑞国的开国女功臣,瑞国首任律政大臣风姬的回忆录。

    这个消息一出,顿让一些看过圣皇语录后,对传说中的圣时代正无比向往人们,都生出极大兴趣。

    与华国在圣时代后,又历经过几次朝代更迭不同,瑞国虽也曾发生过内乱,但是瑞国皇室的传承始终未断。

    直到这千百年后,瑞王依旧是开国何氏的嫡系后辈,哪怕到近代后,皇室的统治权大降,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

    而瑞国与华国之间的关系,则是从瑞国开国后,一直保持到近代。

    瑞国的许多政策法规制度,可以说是直接照搬当年的大安,瑞国防卫工作,则是一直由华国负责。

    中间不是没人试图取消这种将国防外包的操作,可是华国只有撤离,瑞国内部就会出现内乱,各方皆损失惨重,这般折腾了几次,连老百姓都不愿让华国的水军撤离。

    有何殊留下的遗旨在,哪怕大安已亡,后来的朝代也只能坚持执行她所留下相关原则,就是可在友邦驻防,却不可干涉极内政,不可剥削与伤害他国百姓的利益。

    因承华大帝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圣之后所出的再怎么昏庸无道的皇帝,也不敢擅自改变这些原则。

    手握承华大帝遗诏的那些分散在海外各国的水师舰队,在大安江山一再易主时,都不曾回国勤王。

    皆因何殊曾在遗诏中强调,只要大安不是被异族入侵,民生没有遭受什么重挫,国内政局动荡,乃至改朝换代都是寻常事,后继者无能,丢了江山也活该。

    在相关遗诏的内容被公开后,曾一度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可是大安江山虽然易主,大安民族却已强势崛起,成为在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团结、最具影响力的民族事实,已让后世人逐渐看出,承华大帝会在当年留下那些遗诏的目的。

    这种为民族大义,可将自家的皇位都看淡的态度,让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承华大帝确实是位心存大爱,真正一心为民的帝王。

    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将国防外包给大安的国家,连由承华帝的女儿所开创的新安国在内,在过去的千百年中都发展得极好,何姓皇室世代相承,对华国的依赖程度都非常高。

    到了近代,任由那些西方势力再怎么渗透,也无法突破华国在自家周围布置的共和联盟,而这,也正是后世人提起承华大帝,都不得不尊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人家早在千百年前为大安做的布局与谋划,直接影响到千百年后的世界格局,无论这些是承华大帝有心为之,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谁都只能佩服。

    作为距离大安较近,却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瑞国算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在国际上也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瑞国的一些历史名人,尤其是与圣同期的那些,在近代的名声也不小。

    在当时有着第一美人之称的风姬,更是其中名声最大的一位。

    她凭借弑夫的功劳,在瑞国开国后,被封为律政大臣,成为瑞国首位手握大权的女官,为后世留下无数传说。

    这些传说中,不仅包括风姬早前辗转在多位幕浮时期的大人物身边,引发多场争抢战的内容,还不乏在她成为律政大臣后,传出的一些真真假假的桃色绯闻。

    近代的瑞国人以她的经历,编写出许多书,还拍出许多部以她为原型的电视电影。

    由风姬亲笔书写的回忆录,虽然注定不可能产生像正宁帝手札般,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轰动,影响力也不小,除了瑞国人,最多的关注是来自华国人。

    毕竟全世界都知道瑞国的开国皇帝,是正宁帝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这份关系,既让瑞国皇室世代都为之感到引以为傲,也是他们最大的底气与依仗。

    正宁帝手札中也曾提及,是承华帝不忍看到无故被重罚的瑞王一脉就此没落,才会生出将他们送到海外的建议。

    不仅如此,还从各方面帮助,让他们成功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能有机会施展才华,不负一生所学。

    这份关系本就让华国与瑞国之间,也存在一些天然的亲近感,何况瑞国还是受大安思想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

    风姬的回忆录,大半都是用安这书写的事实,就能充分证明,这份影响,早在瑞国开国就,就已有着明显体现。

    为给生前死后背负许多争议的风姬正名,瑞国官方在译文出现前,就将风姬的回忆录的原稿内容公开在网上。

    与正宁帝手札被保存得十分完好不同,风姬回忆录存在部分内容被损毁的现象,好在关键内容大多还在。

    通过这本回忆录,人们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因生得尤为美貌的女子,所能遭遇到的那些痛苦与绝望,还能看到女子的心理变化历程。

    若没有瑞王等人的出现,风姬只能继续辗转在不同的男子怀中,哪怕她在暗地里蛊惑与拉拢人手,试图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也未必能在当时的大环境中,成功取得一席之地。

    她在回忆录中,如实写下自己曾试图接近瑞王,想成为王的女人,却被告知,她不必再依赖男人,可以堂堂正正地成为实权在握的女官的过程。

    而她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个机会,只因在瑞王的故乡大安,女子也可光明正大地读书出仕,女子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免税田地份额。

    这让风姬对遥远的大安,生出无比向往之心。

    在后来的岁月里,她甘心成为瑞王这位外来统治手中最锋利的刀,一边清理国内的反对势力,极力维护国法的公平、公正,一边致力于提升女子的地位与待遇,完善瑞国的各项法规制度。

    也是通过风姬回忆录,世人才确定一件事,就是大安派兵为瑞国驻防一事,确实是当时的瑞国向当时的大安奉上大批礼物,凭借瑞王的私人关系求来的。

    并不像后世某些人所揣测的那样,是承华帝从一开始就怀着殖民的目的,强势派兵驻守瑞国。

    如此看来,两国关系在后来的发展,不仅是大安的顺势而为,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瑞国主动送上门的情况下,承华帝都只是派兵帮瑞国驻防,不仅没有将对方收为附属国的想法,还明令不得干涉瑞国内政。

    这种重情重义的做法,所透露出的真挚情谊,让人对承华大帝的推崇再次加深。

    而风姬在回忆录中,所描述的她曾先后四次随使团前往大安,在大安看到的盛世繁华景象,以使者身份面见正宁帝与承华帝,得到他们的亲自招待时的经历与体会,则让所有读者都感到心潮澎湃,恨不能以身相代。

    这本回忆录的出现,不仅洗清风姬自己当上律政大臣后,传出的那些有损她声望的桃色绯闻,也从侧面佐证了的正宁帝手札中记录一些事。

    除此之外,还印证了历史记载中的大安,在当时所做的一些为后世带来巨大影响的事,以亲历者的身份告诉后世人,当时的大安有多么的强大与富庶,在全世界享有多么崇高的地位。

    让人不得不感慨,正宁帝与承华帝二圣的品格,是这世上最能经得起考验的存在。

    即便是在历经千百年后,二人身上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依旧能让他们这些后世人从中深受启发与影响,绝对不负他们的圣誉。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