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第 32 章

作品:《七十年代富三代

    沈家树骑着车子, 从道上进村的时候,好多社员们都从地里抬起头来看着他。

    “沈老四又出去啦, 今天又没上工”

    “看那样子估计是去县里了, ”

    “别是去县里玩的吧,这几天都是往那边跑。”

    “桂花两口子也不管管,这以后咋能顶门立户啊, 现在还能吃爹妈一口饭,爹妈不在了, 得饿死了。”

    好些人都议论纷纷的。觉得沈家树真的没救了。

    以前还还, 懒是懒,好歹人还老实。也每天去割猪草, 赚的少点儿, 但是多少能补贴一下。

    现在好了,不上工了,还出去玩了。

    早晚得学坏。不, 是已经学坏了。以前是懒汉, 现在就和混子一样了。

    李队长看着来还车的沈家树,心里也是感慨万分。对自己曾经竟然还想找沈家树当女婿而觉得自己眼瞎。

    真是看人太不准了。

    沈家树高兴道, “谢谢叔, 改天再来借。”

    李队长劝道, “家树啊, 听叔一句话,别学坏了。”

    “知道了, 谢谢叔。我肯定不学坏。我是专门学好的。”沈家树嘿嘿就走,走半道上, 他又转回来了, “叔, 你家要布料吗”

    李队长眉头一挑,“干啥,你还要给我送东西啊,你有吗”

    沈家树翻白眼,“叔,你是个正直的好队长,我给你送东西那是害你,也是侮辱你的品格”

    李队长“”

    “我不是在城里认识了兄弟吗,人家在纺织厂干的,有内部的布料,知道咱们队里富裕,就想拜托我回来换一些鸡蛋。”

    这种操作在农村是很正常的,因为鸡蛋换东西,不涉及到钱财方面的,一般也不属于投机倒把。

    社员更是拿着鸡蛋去供销社换东西也有的。

    李队长对他这话不信,“我咋听着你这不靠谱儿呢,你还能认识这样的人物”

    “瞧不起人了吧,我好歹是个中学生,高学历分子”

    沈家树拎着袋子就过来,“看到没,就这。你看在外面能买到吗”

    李队长斜着眼睛看了一眼,看完之后眼睛就愣住了。还真有

    “这么多啊,哪里来的”

    “刚不是说了吗,我兄弟的,难道是我偷的”

    李队长看了看沈家树,琢磨着这人没这胆量。这要是有这胆量,早就在队里偷鸡摸狗了。

    别的不说,这人懒是懒了点,还没到那份上。

    “你咋认识这种人物的”

    “我都说了,我初中学历,认识人的机会那不是多的是对方惊讶于我的谈吐,屈服于我的气质。愿意和我结交。前几天我家还煮红烧肉了,就是人家送的。”

    李队长“”听着玄乎,但是竟然找不到别的理由了。

    要不然沈家树哪里来的这些东西

    沈家树道,“队长,你要不要啊。你要是不要,我去找别人了。我嫂子娘家没准能换。”

    “等等,我回去问你婶子去。”李队长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家里还有闺女呢。

    得买点料子当嫁妆。

    这会儿李队长心里又叹气了。这沈家树看着也不是那么没用。认识懒了点,命挺好啊。

    竟然还能遇着城里这么厉害的人。

    队长媳妇一听说有布料,而且要用鸡蛋换,二话不说就让队长给拿下来。

    这会儿供销社的鸡蛋是五毛钱一斤。但是农民如果去供销社换钱,肯定是能原价换的,只能按照四毛钱换。

    这会儿和沈家树换布料,当然也得按照四毛钱一斤这个价值来换。

    沈

    家树这布料五毛钱收的,卖一块钱一尺。

    两斤半的鸡蛋,在市面上价值一块二毛钱,还要票才能买到。这些鸡蛋只能在沈家树手里换一尺布。

    关键是如果沈家树将这些鸡蛋拿去卖,因为不要票,价格还得涨。

    沈家树一边算这笔账,一边觉得,难怪要抓投机倒把,信息的不对等,让倒卖贩子真的和捡钱一样儿的。

    李队长家里鸡蛋不够,弄完了也才换了四尺布料,勉强才能做一身衣服。

    队长媳妇问道,“家树啊,你能不能给婶儿留着,婶儿再去弄鸡蛋。”

    沈家树道,“我倒是愿意,可人家不愿意啊,到时候还以为我拿着布料跑路了。”

    队长媳妇心里郁闷不已。咬咬牙,“那我现在再去弄去。”

    沈家树道,“婶儿,你快点儿啊,我这边还有其他人换呢。”

    过了一会儿,队里几个干部家里家属也找来了。

    每人又是换了几尺布料走了,愣是和抢一样的。

    等沈家人知道的时候,刘桂花差点把他给揍了。“你个败家子,有好东西不想着家里啊。咱家也有鸡蛋”

    刘桂花道,“你爸一条裤子破了,我都找不到料子缝。你咋就不给家里留呢”

    沈家树赶紧儿道,“留了留了,还剩下点呢,要是不够,回头我再去问问我兄弟就行了。我早说了,人家是有大本事的人。”

    听到这话,刘桂花才满意了。

    沈家梁看到沈家树真的弄布料回来了,欣喜的不得了。

    “老四,哥的呢”

    “给你留着呢。”沈家树给他留了四尺布料。“看看我多照顾你,人家都得拿鸡蛋才能换,你这是只给钱就行的。回头我还要和我兄弟说好话。”

    沈家梁拿着布料笑的牙不见眼。

    大嫂周红和二嫂孙艳也过来了,眼热的不得了。

    这年头村里最难见的就是布料了。

    他们每年都分不到几尺布票。

    两个嫂子把沈家树拉屋里偷偷问话。

    周红问道,“老四啊,非得要鸡蛋吗光给钱不成”

    “人家城里人,不稀罕钱。就想换点吃的。要不然何必来咱村里换呢”

    沈家树打了个哈欠,“但是嫂子,咱好歹是一家人,你们平时也挺照顾我的,这样吧,我下次帮你们留意一下,看能不能让我兄弟帮个忙。你看你们要多少,我问问我兄弟能不能弄。”

    两人顿时心花怒放,立马报两个数。

    一人最都想要十尺布料。没办法,几年都没做新衣服了,家里孩子也是穿大人改小的衣服。

    刘桂花立马问,“儿子,能要到吗”

    “这个我得看看。不过说实在的,要是不是鸡蛋,很难和人家说啊。到时候可能要比市面上贵个一毛钱。”沈家树觉得自己这是良心价了,要不然按自己现在赚的价格,至少还能多赚两毛。

    “贵就贵一毛钱,咱认了”孙艳立马道。她有钱啊,男人有手艺,娘家也宽裕。关键是这东西平时买不着,有钱也买不着,没票

    周红见老二家的都开口了,也不犹豫,“对,贵点儿没事。”

    沈家树还是犹豫,“这给钱感觉就和投机倒把一样的,我不敢啊。万一被人知道了,我岂不是要被抓”

    家里人顿时脸色大变,沈金山道,“别乱说。”

    “咋乱说了,你们只给钱,到时候传出去了,我要命了。”沈家树一脸不情愿道。

    两个嫂子赶紧说好话,劝他一定要接受。

    刘桂花道,“咱自家的事儿烂肚子里,就说咱家鸡蛋换的。成不成”

    “那行吧,要是吐露了一点风

    声,我就说是你们让我干的。”

    “”

    全家人保证守口如瓶。

    很快别家的又偷偷上门来找沈家树。

    沈家树都怼回去了,“我又不是做生意的,哪里那么多啊。咱不搞投机倒把的事儿”

    “一个队里的,帮个忙不成”乡亲们还不高兴了。

    沈家树道,“帮啥啊,我就给人跑腿的。能帮啥忙,太抬举我了。”

    然后把人弄走了。笑话,这种事儿当然是打游击战了。真要是一个劲儿往队里卖,傻子都知道他干啥的啦。要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在城里确实有朋友,天天去城里是去找朋友玩了,他都不打算给队里换的。

    队里人就传闲话了,这个沈家树不像样,去城里给人当狗腿子去了。

    这话让刚放学回来的大侄子沈有明气坏了,他大声道,“我四叔那是为了干大事儿。是为了让那些人在城里给他找工作”

    这些人真是鼠目寸光沈有明脑子里立马冒出这个词儿来了。

    沈家树听到自家侄子说起来的时候,摆摆手,“狗腿子就狗腿子吧,他们想给人家当狗腿子都没机会呢。”

    反正他收了那么多鸡蛋呢。

    沈家树都嘴馋了,但是不能让家里人知道,要不然说不清。晚上就起来偷偷的跑沈家梁抓鱼那地儿煮了两个鸡蛋。

    第二天上工的时候,他就给唐年年塞了一个鸡蛋。

    唐年年听了村里的闲话了,挺担心他的。

    “你受委屈了。”

    沈家树道,“受委屈怕啥,只要能过好日子就成。年年,我和你说,别怕我受委屈。我不计较这些,只要能过好日子就成。”

    唐年年眼睛一红,伸手拉了拉他的手,“我还有点儿钱。”

    “我知道,你肯定有钱啊。但是那现在是你的。”沈家树叹气道。又没结婚。

    唐年年以为他说的是这钱是自己的,他不要。

    顿时感慨,这个男人多真诚啊。

    甭管沈家树真不真诚,反正沈家树在队里的名声算是坏了,

    他那异想天开的想法,让村里人都开始笑话他了。

    “城里工作那么好找的给人跑腿就能换个工作,那别人腿都宁愿跑断了。”

    “难怪天天往城里去呢。要是去混,还说得过去。好歹是个聪明的。现在这就和傻了一样。”

    “老沈家这老四完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