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章 第 115 章

作品:《七十年代富三代

    送走这些知青, 是李队长最开心的事情了。

    可算是走了,从此以后,队里就安生了。

    特别是他闺女, 再也不会想啥了。要不是不允许,他都恨不得放鞭炮了。

    唯一不开心的就是队里的会计了。家里还有个没走呢,人倒是起床了, 但是活也不咋干。每天就板着脸,动不动就哭。

    说两句就瞪眼。

    这日子没法过了。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贪图什么知识分子。娶个知青当儿媳妇。

    看会计这样, 李队长更庆幸了。

    幸好当初自己没找个知青女婿, 要不然人家不情不愿的,自家还要讨好人家, 哄着人家。

    这日子想想就憋屈。

    这一想,李队长又酸了。他实在是嫉妒沈家树的好运气。

    找个知青对象,人家都跑首都去过好日子了。

    听说老丈人就这么一个闺女,连房子都买好了。

    人有本事就算了,运气还这么好。简直就是老天爷亲儿子。

    沈家树正在数钱。

    这几个月光是卖瓜子给电影院那些小贩, 他这边那就赚了不少了。

    之前他还真低估了人家的销售量。预计一周才能卖完的货物,人家两天卖完。

    生意好的时候,一天都能卖完。

    只能说这会儿零食太少了。男女老少闲着的时候就喜欢嗑瓜子。

    好些人就算不嗑瓜子,但是知道哪里有瓜子卖, 也会刻意找过去买点儿。

    所以沈家树是误算了客户来源。

    不过这对他来说是好事。

    首都这边对市场的家管理已经越发的宽松了。看来新的政策已经有了苗头了。

    所以从首都开始慢慢放松。这相当于释放一种信号一样。

    这也让沈家树赚私房钱更便利了。

    他自己赚了钱,也给陈向南发了除工资之外的, 额外的奖金。

    毕竟这人干活太利索了。勤快, 话少。这简直就是理想的打工人。

    沈家树打定主意了,只要这人愿意干,一直保持这种美好的品质, 沈家树愿意让他一直做到退休。

    以后福利政策上来了,五险一金不在话下。

    陈向南拿着钱,心里感激,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他对沈家树很崇拜。

    同样是农村人,同样是娶了知青当媳妇儿。媳妇儿同样是大学生。

    可是人家沈家树就很自信,很有能力。能照顾家庭。给家人好的生活。

    不像自己,就一股子蛮力。没别的能耐了。

    他想,以后自己要更勤快点。这样就能一直在这里做事。

    等以后条件好了,他和雪霞可以把孩子接过来,然后一家团聚。

    “向南啊,你得看书。”

    闲着的时候,沈家树就开始嗑瓜子,然后找陈向南聊天。给他灌鸡汤。

    身边的人进步了,自己这不是能更省心吗

    王者带青铜很累的。

    “你知道我媳妇儿为啥这么在乎我吗就因为我愿意为了她上进。我虽然没考大学,可我也坚持做个文化人。”

    陈向南捏着手,有些彷徨。

    沈家树问他,“你稀罕你媳妇吗”

    陈向南憋红了脸,“嗯。”

    “那你咋就不能稍微改变一下自己呢。你媳妇学的是文科,你也该多看点书,不喜欢看书,就多看报纸也成。反正人要接受新的东西,以后聊天的时候,你也能找更多的话题了。这才是爱自己媳妇,知道不”

    “你说说,你为了你媳妇,连书都不看,也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这算啥爱呢”

    “没事多看看书,晚上你不是在店里休息吗,别省电费。开灯看书。咱没学历,不代表咱没文化,你说是不是”

    “而且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做不做,那就是态度问题了。”

    陈向南大概是被沈家树自信的样子给激励了。

    沈家树也就比他多念两年书呢。

    人家能做到,自己没道理做不到呢。

    而且家树同志说得挺对的。做不做,那真是态度问题。

    自己总要拿出态度来,才能对得起雪霞。

    第二天,沈家树还真去旧货市场,淘弄了一些书回来看。

    不过他看的是武侠小说。

    可算是找到能够娱乐的东西了。

    陈向南看沈家树那么忙的人,每天都叔不离手。更是被带动起来了。每天也拿着书看。

    文学方面的,他看不懂。

    他喜欢看技术类的。

    沈家树竟然淘到了一本修车的书。他觉得很神奇。

    原来车是这么回事啊。

    新学期开始了,这一学期比较特殊。

    上一学期的大一新生还在上大一呢,这一届又来了大一新生了。

    整个学校热闹极了。

    沈家树扶着唐年年报名拿书的手,看着那么多的新生,还有些感慨。

    “咱上次报名也是这个样子的。”唐年年道。

    沈家树道,“你现在都成学姐了。”

    唐年年有点儿激动。她现在都成老生了。

    要不是自己大着肚子,她大概也要和其他人一样,去能帮助这些新生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了,在这些人群里面,两口子竟然还看到了一个熟人。

    唐年年是知道程向阳考上首都大学的。就是没想到这么快能遇上。

    毕竟学校这么大呢,毕业都遇不上也有可能的。

    报到这天竟然能碰上。

    程向阳也看到两人了,三人打了个照面,他有些尴尬的收回了视线,又对着两人点点头就走了。

    唐年年小声和沈家树道,“我感觉他和以前有点儿不一样。”

    身上那股子傲气没了。

    以前看人的时候,哪里会尴尬,就感觉拿下巴看人的。现在不一样了。

    沈家树道,“现实总会教做人的。”比如他自己。对此沈家树太深有体会了。

    另外一边,程向阳正在被热情的学姐接待。

    他这人甭管性格怎么样,但是形象还是不错的。

    最起码胡晶一看他,就被吸引了。

    自从上次说唐年年坏话的事儿在学校传开之后。她在学校里面就很难找到对象了。

    特别是优秀的男同学,基本上都不搭理她。

    胡晶没办法了,只能降低标准。

    以前是找才貌双全还要家庭条件好的。现在她降低了标准,只准备找一个有才貌,但是家庭一般的。

    这样就算别人知道她做的事情,也不会嫌弃她 。

    毕竟她舅舅还是学校的教授。光这一点,就能吸引很多家境不好的同学了。

    所以这次开学,她难得的热情起来,在这边帮着接待新生。

    也是准备在别人进校园之前,就先把人给拿下来。

    “同学,我是上一届的,我叫胡晶。你呢”

    “我叫程向阳。”

    “你也是文学系的”

    “嗯。”

    就这么一小段路,胡晶就把程向阳的家庭背景摸清楚了。家里是普通的工人家庭。

    也还算好,总比农村人强。

    她就怕找一个沈家树那样的,外表看着光鲜,结果是个泥腿子。

    “你怎么一个人来上学啊,你对象没来送你”

    程向阳“我没有。”

    胡晶心里就满意了。

    当然,程向阳也不是她唯一的选择,等这几天再看看,然后从中间挑一个最好的。

    开学后,唐年年的肚子就大得越来越快了。

    这是因为月份越来越大,孩子在里面发育得快。

    沈家树有些着急,听说孩子太大不好生,他每天都要接唐年年放学,然后在住的房子附近走动,让唐年年坚持运动,不至于让孩子长得太大了。

    这会儿,唐年年其实已经开始发愁了。

    担心孩子出来之后没人带。“家树,你能行吗”

    沈家树道,“这有什么不行的,大不了先请个阿姨帮我们带着,然后等孩子满一岁好带了,我们自己带。”把孩子完全交给阿姨,沈家树是不愿意的。他爸妈当初虽然没有怎么管他,但是他也是有爷爷奶奶陪伴的。所以家庭的温暖他不缺。

    他爷奶把他捧在手心里养大的。

    所以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扔给外人养,肯定要自己带的。

    沈家树安慰道,“等孩子两三岁了,还能送托儿所去。这都好安排。等孩子生下来之后,你就只管好好念书吧。”

    唐年年摸着肚子,“她一定很好带的,孩子特别乖。”

    沈家树道,“那可不,随你了。”

    唐年年笑眯眯的。

    她爸也这么说,说她小时候特别乖巧好带呢。

    就在沈家树等着孩子出生的时候,老家那边终于传来了消息了。

    洪社长调走了。

    新来了一个领导,从县里调过来的。

    这消息还是刘主任打电话告诉沈家树的。

    自从沈家树不做综合办公室的副主任之后,两人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关系倒是比之前要好。

    现在来了个新领导,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怎么样,刘主任也想找点儿小伙伴。要是有个什么事情,也好互相照应。

    “开会第一天,新领导就提了你这个瓜子厂。说你在首都那么远,管理瓜子厂是很不方便的。虽然没明说,但是我瞅着那意思,是要换人。”

    沈家树早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个情况。

    他确实离得远。

    任何领导都会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如果领导深入了解他对这个厂的管理,就不能以这个为由的换掉他。

    厂是他一手建起来的。当初公社拨款都没怎么拨款,那么点本钱,现在成了公社建设的钱袋子,全公社都没能说能替代他的位置。

    二来就是他虽然在首都,但是他也把厂里管的很好。这边的市场打开了。以后市场行情好了,自然会继续扩张的。

    总比别的厂长在办公室看报纸强吧。

    但是沈家树的劣势也摆在这里了,他离得远,没办法据理力争。

    而对方如果看中了他的瓜子厂,他就算特意回去也没用。

    好在之前已经做了准备了。

    离好时机的到来也就差几个月的时间而已。

    后面李满福和张前进也都打了电话过来了,说是这领导来了之后,就对砖瓦窑和瓜子厂很有兴趣,来看许多次了。

    还查了瓜子厂的账。

    还调了个财务过来了。

    张前进有点慌,总觉得这不对劲儿。

    沈家树道,“慌什么,还记得我和你们说的话吗,优势在咱们。大不了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回头我带你们去更好的地方开厂。你可得把那些配方都留着,还有那些做事靠得住的工人,你也留意着,回头愿意走的,咱都带上。”

    张前进见沈家树有想法,立马就不慌了,“树哥,我听你的。我立马安排去。”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