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8章 第 128 章

作品:《七十年代富三代

    南方的工程进行得很快, 沈家树琢磨着年底就能完工了。

    平日里他就两边跑,家庭事业都顾上。辛苦是辛苦一点的,但是沈家树觉得这感觉也挺不错的。

    临近年关, 沈家树和唐年年商量了一下, 决定回老家过年去。

    唐年年早就想回去了。

    她还准备带儿子去看看自己和家树定情的地方呢, 就那割猪草的半山坡。

    她要告诉儿子, 当初家树辛苦帮她割猪草的事迹。

    要让儿子学他爸那样,以后对小姑娘好。

    而且这几年没回去,孩子都没见过爷爷奶奶呢, 唐年年心里其实觉得挺对不起婆婆的。当初怀着孩子的时候, 婆婆对她多好啊。

    两人一拍即合, 这事儿就定了。

    沈家树抽空给家里打了电话。

    电话也是沈家树出钱找关系装起来的。

    毕竟建筑队的人经常要和家里人联系, 离得这么远不方便,在家里装个电话也方便联系。

    刘桂花一听儿子媳妇要带着孙子回来过年, 高兴的牙不见眼, “我大孙子咋样了是不是越发聪明了他姥爷和妈可都是大知识分子呢。”

    有这么个亲家和儿媳妇, 刘桂花可嘚瑟了。

    “别提多聪明了,回头您看到了就知道了。”沈家树夸赞着儿子。心里想着, 如果说怼人的话, 那是真的挺聪明的。

    每次让人忍不住想动手。

    幸好他反对家庭暴力。

    甭管沈家树咋想的, 反正刘桂花是盼着他们一家三口回来的。

    挂了电话之后就在村里开始吹了。

    “我们家老四要回来过年了。”

    “啥,大老板家树要回来了”

    “还有大知识分子呢,听说唐年年同志还在念啥研究生, 我儿子在南方听人说的。说可厉害了。”

    “

    整个村里都传得热热闹闹的。

    老李家正好也要年底办喜事, 听到这消息, 就和李青翠说了。让她也给沈家树他们打电话邀请一下。别回头等人回来了临时通知。

    李青翠本来是不打算请沈家树的, 毕竟沈家树他们之前几年没回来呢。

    也不好让人特地为自己这事儿跑一趟。

    现在听了这话, 立马就沈家树打电话过去了。

    “沈家树,我要结婚了,邀请你和年年回来喝喜酒啊。”李青翠语气里满是嘚瑟。

    沈家树道,“总算是等着喜酒了。找的是哪个啊”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肯定是我们家老程啊。”李青翠道。

    “咋还是他啊,你真不怕以后人家有外心啊。”沈家树道。

    李青翠顿时怒了,“我说沈家树,你这是瞧不起谁呢,我和你说,我现在变化可大了。我们单位多少人追我呢。”

    沈家树“”

    “我们家老程足足追求我四年,我才回头呢。再说了,要是他敢对不为其,我立马蹬了他。这年头有个好工作,还担心找不到好对象”

    有了学历又有了工作的李青翠可硬气了。

    “我们家老程说了,结婚后让我继续深造呢。到时候我学历更高,还怕个啥”

    听到这话,沈家树还真放心了。能替李青翠的未来计划,那是真的上心了。

    加上想起程向阳这几年不间断的给李青翠写信,后来寒暑假也往人家那边跑,这是用心了。

    既然用心了,那自然会更珍惜。

    沈家树立马献上祝福。

    李青翠嘿嘿的笑了笑,然后和沈家树道,“家树,我知道你担心啥。可我也是考虑很清楚的。我就担心

    我选了别人,回头要后悔。这年头谁又能一眼看一辈子呢我干嘛不找一个对我最用心,条件最好的,我又看中的呢就算以后闹掰了,咱心里也舒坦点,是不是”

    既然都祝福了,哪里还能让人家心里想着闹掰这事儿呢“啥闹掰啊,这不存在的,他好歹是个文化人,听年年说他要留校呢,为人师表的,那可不能干坏事。你就放心吧。我看他这几年在学校里也努力,也没沾花惹草的,人品倒是行的。”

    “那可不,也不看是谁选的。”李青翠又开始嘚瑟了。

    最后挂电话的时候,她和沈家树道了谢。

    “我知道我要是没进步,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底气,老程也不会回头。家树啊,我心里特感谢你,真的。”

    挂了电话,沈家树挺感慨的。

    没想到这两人还真走一起来了。

    不过程向阳那目中无人的人,还真要和李青翠综合一下。

    知道李青翠要结婚,唐年年也高兴,立马就去给李青翠准备了结婚礼物。只等着到时候回去就送的。

    至于新郎官是程向阳,唐年年倒是没那么担心了。

    她在学校的日子多,也知道程向阳的风评。

    这人以前性子是挺怪的,现在倒是也算靠得住。

    至于以后过日子能不能长久,那是两个人的事儿了。

    自从决定年底回去,这时间似乎也过得特别快。

    沈家树南方的工程也完成了。

    一大片的厂房,充满了设计感,锐利的线条让人有一种奋进的心情。

    沈家树都有点儿舍不得租出去了。但是瓜子厂那位置也挺好,他也不想换。干脆就挂了牌,对外出租了。

    也不担心租不出去。

    给工人们结算工资,他就要回首都去接老婆孩子了。

    工人们拿着比往常还多的工钱,一个个也是喜笑颜开的。知道沈家树今年要回老家去,还打算着到时候好好热闹热闹呢。

    再次踏上回老家的火车的时候,首都已经下雪了。

    一家三口连带着三嫂陈小云母子两人都裹成了球,被司机送去上火车。

    汽车也是要托运回去的,要不然回老家去了不方便。

    坐在火车上,孩子起先还有些蔫儿吧唧的,舍不得姥爷,也舍不得狗妹妹。

    但是爸爸说了,姥爷年纪大了,又有老寒腿,不能受冻。狗妹妹要在家里陪伴姥爷。

    他也只能委委屈屈的同意了。

    很快,他就来劲儿了。

    看着车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象,才有了孩子对外界那种好奇的心思。

    时不时的拉着沈家树问这问那的。

    两口子耐心的应了。愣是口干舌燥了,这小宝贝才消停,去找他那小堂哥玩了。

    两孩子虽然都在首都,但是平时见面机会其实不多。

    毕竟三嫂的孩子沈有星当初两岁多就送托儿所去了,晚上放学的时候,陈小云又直接接回她住的那地方去了。

    等后来小有光也去上托儿所了,有星又比他大了一届。见面机会更少了。放假的时候三嫂也放假,她也不愿意来家里打扰,所以两孩子还真不熟悉。

    要不是这样,沈家树也不至于给儿子找个狗妹妹陪伴了。

    现在两人难得能玩一起去,当爹妈的还挺开心的。也省心很多。

    沈家树感慨,“果然还是孩子带孩子比较容易。”

    一家人在一起,这旅途也不算辛苦了。

    似乎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司机去取了车,然后接沈家树一家人。有沈家树给他指路,倒是也不担心迷路。

    唐年年满脸崇拜的看着沈家树,“家树,你怎么这

    么厉害,这么久了还记得回家里的路。”

    沈家树嘚瑟道,“那可不,我早就说了,我这脑子就是好。”

    陈小云笑道,“也只有老三这脑子,才能有能耐创下这么大的事业呢。

    反正这会儿三嫂陈小云对老四是服气了的。

    谁也没想到,老四竟然发展的这么快,这么好。

    这简直是他们在村里的时候都想象不到的程度了。

    陈小云也特别感激老四,自从沈家梁跟着老四在南方做事之后,家里收入就越来越多。两口子今年已经商量着在首都买房了。

    以后就要做真正的首都人。

    再次回到老家的时候,家乡已经大变样了。

    队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了。而且都是砖瓦房,泥土房子已经极少了。

    这种变化在这个时代还是很稀罕的景象。

    虽然改开几年了,但是对农村的影响非常少,这会儿农民普遍还是很穷的。也只有长兴生产队有这样大的变化了。

    这当然是离不开沈家树的带动。

    这两年队里开荒种葵花,全都是沈家树接收的。然后队里的男人们基本上有力气的,也跟着去了南方干活。日子自然越发的富足起来。

    沈家树的小车进了队里,就有好些孩子跟着跑了起来,“回来了,大老板回来了”

    好些人听着动静都出来看热闹了。然后跟着往老沈家去。

    村子中央的地方,老沈家的新宅子屹立在此。

    两层楼的房子,带小院儿的。

    这是沈家树给两老盖的。自家回老家的时候也能有个地方住一住。旁边是其他几个兄弟盖的新房,挨着很近。刘桂花和沈金山早已听着动静出来了,看着开来的小车,两人眼里都闪过光芒。

    这可是小车啊。

    沈金山倒是还能端着老爹的架子,一副淡定的样子,刘桂花却早已激动的跑过去,不等儿子下车,就开了车门,“我两个大孙子是不是回来了”

    有星和有光都赶紧喊奶奶。

    刘桂花高兴的应了一声,然后摸摸有星的脑袋,又去摸有光那漂亮的小脸蛋,“和你爸一个样儿,打小儿就好看。”

    有光难得害羞。他其实知道自己长得好,但是被人当面这么说了,还是有点儿不好意思的。

    刘桂花又看看儿子儿媳妇,听着两人喊自己妈,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这可都是她的骄傲啊。大知识分子的儿媳妇,大富翁的儿子,就说还有谁比她更骄傲

    “回家,先回家说话,别冻着了。”

    回了屋里,嫂子们和侄子们也都过来了。

    一家人都很欢喜。毕竟沈家树和唐年年可都好几年没回来了,一家人难得能团聚。

    等几天沈家其他兄弟们也要回来过年了,到时候真的是一家团圆。

    刘桂花进屋就把最小的孙子有光抱在身上。

    毕竟老三家的孩子前两年还回来了。老四家的这乖乖还真是第一次回老家见人呢。

    虽然不和自家姓,但是看着这乖巧可爱的样子,老太太都没办法说不爱的。

    算了,甭管姓啥,这不是都喊自己一声奶奶吗

    有光回了村里,那可真是热闹了。

    有光在奶奶身上坐了一会儿,就被哥哥姐姐们抱出去嘚瑟了。这些孙子孙女们都长大了,懂事了。但是老太太还是不放心,叮嘱着,“可别乱跑,摔了弟弟。”

    十几岁的大孙子沈有明道,“奶,放心吧,我盯着呢。”

    孩子们一走,大人们也开始聊了起来。

    李队长也跑了过来,好奇和沈家树聊起村里的变化,语气里都是感激。

    不止

    李队长感激,门外看热闹的人也是这样的想法。

    如今沈家树的形象可再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同村年轻人了,而是带着大家奔向美好生活的领路人。谁要是敢说沈家树一句坏话,那是要被人吐唾沫的。说不得还要来老沈家告状。

    说实在的,沈家树自己这会儿心里都不算特别平静的。他还真没想到如今村里变化这么大的。

    他当时是抱着带大家出去赚点钱的想法的,就是没想到,自己真的能给村里带这么大的变化。

    一想到这个村子因为自己而变得富裕了,沈家树心里那自豪和骄傲就有点儿压不住了。

    特别是唐年年在边上眼睛发亮的看着他,那眼里的崇拜神色火热的让沈家树浑身都飘起来了。

    他咳了咳,“都是靠着大家自己勤劳肯干,只要勤快,日子不会差的。”

    好不容易大伙儿回去了,刘桂花又拉着儿子儿媳妇,两口子才有时间回房间里面换一身衣服,洗个热水脸舒坦舒坦。

    屋子里的家具都是新做的。

    唐年年从背后搂着沈家树,“不知道咱们在镇上的房子怎么样了。”

    “改天去看看。”

    “嗯,带孩子去看看,那可是咱们的家呢。”

    在唐年年心里,那才是他们两人的小家,属于他们的家。

    在这边反而更像是客人一样。

    无忧无虑,最快乐的还是孩子的。小有光跟着哥哥姐姐们出去跑了一圈之后,回来可精神了。

    回来洗脸洗手的时候,还在和自己爸妈念叨着村里多少小朋友,他看到了多少小动物。说村里的狗狗别家里的旺旺要大好多,而且也很听话。

    说还看到大肥猪和小猪仔了,还有牛牛。有放牛的哥哥还抱着他坐在了牛背上面。

    说着说着,才打起了哈欠。

    沈家树和唐年年就在边上听着。

    唐年年给给孩子脱衣服,沈家树则撑着脑袋侧躺在床上,看着自家儿子晕晕乎乎的模样。

    然后和唐年年笑话道,“也就这会儿高兴,真让他在这边待着,要不了几天就要喊了。他这么懒,可过不来村里的日子。”

    唐年年也忍不住笑了,“得亏他不用下乡,要不然我真担心他在乡下赚不了工分养活自己。”

    “不担心,找个有钱媳妇儿,就和他爹一样。”沈家树道。

    唐年年笑着拍他,“别瞎说。”

    沈家树嘀咕着,可真没瞎说。他儿子要是真的没用,他一定要教会儿子如何吃软饭。

    毕竟脸还是很好看的。吃软饭不丢人,只要别软饭硬吃就成了。

    总比没饭吃强。

    当然了,这话还是不能和媳妇说多了,不能破坏自己在媳妇心里的形象。

    第二天唐年年和沈家树就去了一趟李队长家里,给李青翠送礼物。

    再次看到李青翠,沈家树和唐年年都明显的感觉到了李青翠的变化。

    比以前自信,气质看着也沉稳一些。

    就是性子还是爽利,看着两人来了,高兴的哈哈大笑。

    李队长道,“这么大的姑娘了,注意一点。”

    李青翠道,“注意啥啊,我们家老程都不嫌弃我,就喜欢我这耿直的样子。”

    李队长“”说起这女婿,他就烦。大闺女愣是拖到这个年纪才出嫁,他都算在了程向阳的身上了。

    要不是闺女主意大,他还真不同意这门亲事。

    而且心里也时常后悔,要是早知道还是和这姓程的结婚,他就该早点同意这门婚事的。

    反正李队长觉得自己在找女婿这事儿上面,总是容易糊涂和眼瞎。

    这话他没和闺女说,倒是等李青翠拉着

    唐年年去房间说悄悄话的时候,和沈家树抱怨了。

    沈家树道,“这么想就不对了,早点结婚,那就是错的时候遇到对的人,现在才是对的时候对的人。”

    他可不觉得有感情就成了,夫妻之间,如果只有一个人进步了,另外一个人停留在原地,其实这日子也过不长。

    人心也没那么纯粹。

    比如青翠如果没进步,只是那个乡村傻姑娘,程向阳真的会回头吗

    沈家树认为不会。从当初程向阳盯上年年,他就看得出来,这人眼光还是很高的。

    他认为最终让程向阳动心的,是那个变得自信的李青翠,因为只有那个上进了的李青翠,才最终将他从低谷里拉了出来。

    后来青翠考上中专,估摸着也让程向阳心里明白,其实两人之间的距离是可可以变短的。

    这是基于沈家树对程向阳这个人的分析的出来的结论。

    但是即便如此,沈家树也不觉得程向阳错了。因为婚姻是过日子,如果真的差距太大,两人聊都聊不到一起去,这日子过得还真的有点儿艰难。

    就比如他,他虽然在这个世界没念大学,但是他和年年交流完全没问题,为啥因为上辈子读过大学啊,也有见识啊。

    屋里,李青翠也在和唐年年聊学习的话题。

    她也是找唐年年打听,想问问首都那边学校的情况。

    李青翠现在可有上进心了,心里也有自己的骄傲。既然自己找了个大学生,按自己以后也要再提升一下学历才行。

    唐年年见她愿意学习,也挺为她高兴的。

    “你这样想是对的,婚后也要保持进步。学无止境。”

    “那可不,要不我咋找我们家老程呢,我这不也指着他带我进步吗”李青翠直白的说道。

    唐年年“”

    “你惊讶啥啊,我当时结婚的时候就考虑了,要是找个本地工人家庭,结婚了就只能继续上班带孩子了,可我们家老程就不一样了,他就愿意带我进步。他也希望我是一个进步青年。”她觉得沈家树当初说的没错,找一个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人,咋样都不亏。

    唐年年见她嘴里这么说,但是笑得甜蜜,心里也就放心了。“这样挺好的,当初没高考之前,家树就一直要求我进步,要求我学习。一个愿意让自己伴侣进步的男人,总不会差的。就算现在,家树也总是带我学习,他学外语特别厉害,我有时候还要找他呢。”

    “我们家老程外语也不错,回头我也要学。”

    “肯定没我们家家树好。”唐年年道。

    “那可说不准,老程还会给我念过英文情诗呢。”李青翠立马道。

    唐年年这个还真比不上,不过她也不酸,因为家树每天情话不断呢。

    说着,唐年年自己的脸都红了。

    因为程家和李家离得远,所以婚礼要分开办的。

    先在李家这边办一场,然后再去城里程家那边办一场。

    不过这边办的时候,程家人也会来。

    对于程向阳找一个小县城的女工人做媳妇,程家人开始是有点不乐意,觉得程向阳好歹是大学生,在学校里随便找一个都是女大学生了。但是程向阳坚持,而且也说明了自己当初在乡下的时候受到的照顾。

    知道这些,程家人这才理解了程向阳的选择。

    想着李青翠能靠着自己考上中专,去了厂里当工人,本身也是个有本事的,于是接受了这个儿媳妇。

    李青翠也是感觉到程家这边的态度的,不过她不在意。因为结婚之后两人是去首都生活的,和婆家接触不多。

    程向阳不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当初却下乡了,和家里也不见得就亲密无间了。

    特别是其他人也都成了家了,各有各的家庭,互相不影响。

    婚礼上面,沈家树和唐年年看着一对新人,都回忆起了当初李青翠傻傻追程向阳的日子。

    时间过得还挺快的。

    吃酒席的时候,李青翠愣是拉着程向阳过来给沈家树和唐年年敬酒。“还真的必须敬。”李青翠很坚定道。

    要知道,如果不是当初沈家树的教导,她和程向阳还真不一定能成呢。

    程向阳现在已经没那么不自在了。他也有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事业,马上也要有美满的家庭了,年轻那会儿的年少轻狂也都过去了。

    他笑着对两人敬酒,“谢谢你们对青翠的照顾。”

    沈家树哈哈的笑了笑,“青翠以前都喊我哥的,你以后也跟着喊就成了,都不是外人。”

    程向阳“”

    他想了想,还是喊了一声。

    沈家树更高兴了,“以后好好和青翠过日子,咱都在首都,到时候多走动,都是亲戚呢。”

    程向阳笑着点头。

    这场婚礼办得十分热闹,大家都是轮着上酒席的。

    沈家树和唐年年吃完之后,就抱着孩子下席了。

    给孩子擦了擦嘴上的油光,唐年年道,“咱去哪里”

    “去镇上看看吧,不是要去家里吗”

    唐年年立马高兴的点头,然后抱着孩子,“乖乖,爸爸妈妈带你回家看看。”两人也没开小车,而是选择走路。因为想让孩子多看看老家的景色。

    也讲讲爸爸妈妈以前处对象那会儿的事情。

    经过路口已经推倒的土房子的时候,唐年年就说起了以前他们就住这屋,那会儿还是借住呢。

    有光同情的看着爸爸妈妈。原来家里以前真的这么穷啊,连房子都没住的。

    难怪爸爸说为了给他省下奶粉钱,都不生弟弟妹妹呢。

    又路过山脚的时候,唐年年告诉他,以前爸爸妈妈就在那一片割猪草呢。

    每天都有任务,要是干不完,就没饭吃了。

    妈妈不习惯啊,每次都做不完,都是爸爸帮着做的。爸爸就和从天而降的英雄一样。

    有光看着爸爸的眼神也带着崇拜。他也不会割猪草,就算是他,也没办法帮助妈妈呢。

    去镇上的这一路,小有光就听了一路的故事。

    故事里的爸爸勤劳努力,还特别有本事。他是无所不能的英雄。

    妈妈是落难的公主,但是公主很温柔,也很坚强。也没有瞧不起农村的爸爸。

    沈家树道,“所以啊,不管以后你过上怎样的好日子,都不能瞧不起别人。”

    唐年年则道,“不管遇到怎样的困境都不要放弃,因为希望就在前方。”

    有光似懂非懂的摸摸脑袋。

    因为要过年了,镇上这会儿特别热闹。

    到处都是摆摊做生意的人。人来人往,特别拥挤。

    变化可真大啊。

    沈家树感慨。

    路过瓜子厂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萧条。

    这是沈家树的第一感觉。和那喧闹的接到完全不同。

    按道理,这会儿正是瓜子厂忙碌的时候呢,可这会儿瓜子厂里面已经没有工作的声音了。

    这也在沈家树当初的预料之内,只是看到这个场景,还是不免唏嘘。

    他也听到一些消息,第一批老工人离开后,进来很多关系户,氛围开始改变。

    努力的人越来越少,逢迎拍马的人越来越多。

    加上业务一直没跟上,效益自然越来越差,最后连老本都吃不上了。

    特别是田书记退休之后,厂里更是开始亏钱了。

    唐年年握了握沈家树的手,无声的安慰。

    沈家树笑道,“没事,我能为这难受”

    正说着,刘主任如今的刘厂长丧气的从里面走出来。迎面也看到了沈家树,他似乎想说什么,但是又觉得难堪,所以干脆当没看到,直接走了。

    沈家树无声的笑了一下,拉着妻儿离开。

    只是心里在感慨,人还是要进步啊。都今年了,刘主任还是那个刘主任,而自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难以想象,自己如果和老熟人见面,别人都冲到前面了,自己还停留在原地,那种感觉太难受了。

    停留在原地还不算最可怕,最可怕的还是倒退了。比如曾经风光的刘厂长,如今要干不下去的刘厂长。

    一家三口回到了曾经盖的新房子。

    房子长期没人住,就容易坏。

    比如沈家树他们盖的这个房子,因为几年没人住,也没维护,所以房子外面看着就已经很荒凉了。这里已经不适合居住了。

    唐年年还有些失落,特别是沈家树开门之后,里面萧条的样子,更是让人难受。

    小有光越发的同情他们了,原来这就是妈妈念念不忘的家啊。

    他决定以后还是要努力赚钱好了,妈妈太可怜了。以后要给妈妈买个漂亮的家。

    他这会儿完全忘了,他们早已拥有了漂亮的家了。

    沈家树倒是想得开,默默的抱着唐年年和孩子,“傻瓜,我们一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啊。以后我们会去更多的城市,但是不管去哪里,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好。”就像来了这个世界,他本来也没家了,但是遇着年年了,也就扎根了。

    唐年年这才恍然,是啊,哪里有家树,哪里就有家啊。

    过去她也不曾有家,是因为和家树在一起,才有了现在的家。有了现在的幸福。

    现在还有了孩子。

    只要家树和孩子在,他们的家就一直在。

    有光伸手搂着爸爸妈妈的脖子,和他们亲密的挨在一起,“爸爸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啊,我想旺旺了和外公了。”

    沈家树和唐年年顿时相视一笑。

    看看,有牵挂的地方,就是家。

    正文完结。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