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请客

作品:《穿成知青去种地

    送走了唐建设,姜棉拿了一小包红糖和一把奶糖出了院门。

    五奶奶那里不好总是去麻烦他们。

    姜棉走进村子人家密集的地方,左右转了转,找了两个孩子打听,最后在一户人家那里换了一些鸡蛋和两把青菜回来。

    虽然这些东西姜棉的空间都有,但为了掩人耳目,有些功夫还是不能少的。

    以前她做煲仔饭时所用的佐料不敢拿出来,就简化一些,反正这年代只要有肉,厨艺及格,做出来的东西都差不了。

    何况做煲仔饭对她来说不过小菜一碟。

    不过现在这次的份量有点大。但做好的信心还是有的。

    先把米洗了泡上。

    过一会,再把腊肠和香菇拿出来分别泡上。

    姜棉准备做腊肠煲饭。

    酱油,香油,鸡蛋,葱花也放一边准备好。

    姜棉注意着时间,到了下午五点过的时候,开始准备晚餐。

    用砂锅做煲饭味全,饭就香,但火候不太好掌握。

    姜棉一边看着时间,一边时刻注意火候和锅盖的反应。

    花了大半个小时,成品出来了,效果还不错。咸淡适中,色泽油亮,香味扑鼻。

    另外炒两个青菜,姜棉一个老芯粤省人,光吃饭菜嫌太干,再加一锅鸡蛋蔬菜汤。

    唐建设和和王长军到的时候,姜棉刚好把饭菜端上了桌。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建设哥的时间把握得刚刚好。”王长军手里拿着几个鸡蛋,见了姜棉,笑眯眯地递过去,顺便调侃了唐建设一把。他本来是想早点过来的,但唐建设硬是拖到了现在。

    “是来的刚刚好。可以开饭了。来,坐,别客气。”姜棉把鸡蛋接了过去放好。对这个时代的日常礼节,她也是接受得良好。

    两人也没拿自己当客人,唐建设帮忙把碗筷摆好,王长军一手拿起饭勺,一手打开锅盖。勺子还没放下去,香气一下子就冲腾上来。

    “好香啊。这腊肠还能和饭一起煮”

    “姜知青,这太丰盛了。”

    在姜棉看来极其简单的饭菜,两位客人倒是连连赞叹。

    两位客人原来以为就吃点蛋,谁料好东西在锅里。不但是全白的大米饭,还有肉。

    “一点腊肠,家里带来的,不算什么好东西。再好的我也没有了。到这里的第一顿饭,怎么也要吃点好的不是第一顿吃饱吃高兴了,以后才有心情和力气干活。”姜棉笑嘻嘻的,开始装饭,每个碗都压得实实的,“今天的这一顿饭,虽然不能吃好喝好,但一定要吃饱。今天吃饱了,以后都有饱饭吃,今天没吃饱,以后就有可能难熬。所以不要给我省,饭如果不够的话我再去下一些面条。”

    “还有这说法”王长军问道。

    “这是她自己的说法。”唐建设从来没在别处听过这个,他觉得是姜棉自己的想法。

    “我没说错呀,不是说万事开头难嘛,我把这个头尽量开得好一点,以后就会比这更好。”

    真得是舌灿莲花。

    不过饭是你做的,你怎么说都可以。

    几个人不再多话,开动起来。

    这腊肉焖饭是真的好吃。料好,火候的把握也刚刚好。

    唐建设这样的家境相比周围的人来说已经不错,像这样的饭也不是能经常吃到。

    王长军家里的孩子多,日子比唐建设家的还要再差一点,这会见了荤腥,扒饭的速度恨不得用上平生之最。

    看着客人这么开胃,姜棉手里的筷子动得也比平常快了两分。

    都是没到双十年纪的青少年,肚子就像是个无底洞,不管是饭、菜,还是汤,最后都被三个人扫清光了。

    吃过饭,两人也没多作逗留,约好了明天出门的时间,趁着天色没黑,就告辞了。

    姜棉收拾了残局,把明天的采购清单再过一遍,写了两封信,洗洗就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姜棉就赶到集合点,同去的还有带路的振兴。

    到了地方,已经有好几个人等在那里了。原来这天是岭山公社的集市日。

    虽然目前实施的是计划经济,个人做买卖受到严格的限制,但每个公社还是会有固定的集市日的。只不过交易的货品和方式要严格按规定。

    从铃木生产队到公社的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车,有时候还不一定有得坐。

    对于坐牛车,姜棉并不热衷。

    经过了昨天的验证,她目前的这副身体看着娇小,但并不娇气。

    徒步走了那么久,不但第一天没有疲惫感,第二天也没有那种运动过后的酸痛感。经过了一个晚上的睡眠之后,立马就神采奕奕,活力四射的。

    她其实还想再验证验证的,测试一下自己的极限能到哪里。不过想到明天就要上工,今天要办的事不少,光靠双腿走路耽误的时间太多。衡量之后,就放弃这一打算。

    唐建设和王长军也很快就到了集合点。

    看着牛车旁边挤挤压压的一堆人,几个人一商量,最终还是决定走路去。

    他们年轻力盛,没必要跟那么多人挤。跟他们一样打算的,还有村里的两个青壮年。

    牛车悠悠地上路了,几个徒步的也紧跟在后。

    几人刚出村子,突然后面传来“突突突”的声音。这声音,非拖拉机莫属了。

    几个人惊喜不已,一边朝路边靠一边回头。

    “国栋,是你小子啊拖拉机修好啦”同行的一个青年朝着拖拉机手喊了起来。

    “上面来人了,昨天就修好啦到公社去吗上后面去,捎你们一段。”

    拖拉机手看着也就20多岁,有着一副大嗓门。就是不知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练成的。毕竟他手上的铁家伙的噪音不是一般的大。

    几个本来打算徒步的人,呼啦一下全爬到车斗里去了,原来坐在牛车上面的人也跟着过来了一大半,瞬间拖拉机斗里就塞满了人。

    虽然一路都有噪音伴随,不过好处也是实打实的,时间一下子节省了一大半。

    姜棉和唐建设三个人下了车,问了路,先去了邮电局把信寄了,然后直奔供销社。

    还没到供销社,先看到了食品站,不大的地方,已经有不少人在那排着队了。不用说,都是在等着买肉的。

    幸好遇到了拖拉机,否则等他们到了这,猪毛都没一根了。

    姜棉拉住了唐建设,问道“你们打不打算买肉啊买的话,现在去排队应该还可以买到。”

    “买一点吧。”唐建设手里有钱也有票,而且出来一趟不容易,能买到肉的话,当然要买点回去。

    为了不耽误时间,三人决定兵分两路,王长军留下来排队买肉,唐建设和姜棉则先去供销社。

    给王长军留下钱和票,姜棉想到了五奶奶,特别交代王成军,如果有猪肝,就买一些。

    王长军去排队买肉了,剩下的两个人继续去供销社。

    手里拿着票和钱,心里装着采购单子,像脸盆,热水壶,肥皂,大件小件,零零碎碎的,买了一堆。

    姜棉下手买的都是一些年代特征比较明显的东西。不过像牙膏香皂之类的小件,她之前就买过了,就没再买,其他没有的,也只是买个单件,这基本就是当摆设用的。日常使用的东西,跟空间里的物品相重叠的,就悄悄用了再放回去收好。

    现在她不但能自己拥有一个单独的房间,连吃饭也是单独的,这就大大方便了她从空间里面偷渡东西出来。

    想到以后的小日子,姜棉心里莫名升起一种踏实感。

    两个人从供销社出来,手里的东西都不少。特别是唐建设,他俩缺的东西比姜棉多多了。

    他俩的住处,房间就只有各自的一张床。厨房更简陋,没有正经的房子,是以前的住户在靠墙的地方用稻草和黄泥糊了一个棚子,勉强能挡住雨,在里面打了个土灶,就这样将就着当厨房用。他俩接手的时候,里面是空空如也。而且他们做饭还得先挑水,不像姜棉那开门就有水井。

    他俩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用的水都是借隔壁的老知青的水桶挑的。

    姜棉出来的时候,王成军已经等在门口了,见到姜棉,面露喜色。提着到手的肉一看,还真的买到猪肝了。

    三个人提着一堆东西走在路上,很是引人注目。

    姜棉想起刚才来的时候好像听人说过,集市就在附近。便想去看看,看有没有箩筐之类的,买上一两个,一来可以装着东西回去,二来平时也可以留着装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旦在一个地方住下去,东西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姜棉把自己的想法跟其他两个人说了。两个人立马同意。但谁去买筐,谁留下来看守东西,三人的意见又不一致。

    “还是我去吧,你们两个男同志,去了肯定不好跟人家讨价还价。讨价还价我很在行的,而且以前我也是跟外公外婆在农村生活过的,筐怎么挑,我也清楚。”

    唐建设和王长军最后还是被姜棉说服了。

    姜棉问了路,很快就找到了集市的所在地。随意走了走,看到的大多是农产品或是农副产品,她也没多大逛的心思,找到了卖竹制品的小摊位,买了四个筐,以及四个能和筐口相配合盖住的竹匾,顺便还买了两根扁担。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