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050 读书艰难

作品:《寒门之士[科举]

    第五十章

    贡院白墙前, 无数士子翘首期待着。

    从童生到秀才似乎只隔着院试一道坎,但对于很多士子而言,仅这一道坎便要耗尽数十年之功, 其中辛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而院试中榜,则意味着童生正式迈入了生员的行列。

    若是不中秀才,哪怕年岁已七老八十, 依然只能称作童生,童生与童生交游, 无论年少年老,都互称小友。

    但一旦考中秀才, 彼此间的称呼就成了老友,因而即便不为功名, 仅为了与人交游时的尊严, 不少士子都竭尽全力。

    柳贺站得离贡院墙有些远, 此刻贡院墙上贴着什么他完全看不见,加上前后的士子拥挤实在厉害, 柳贺干脆往后退了几步,现场这么多人,若是发生踩踏事故可就不妙了。

    反正看榜也不急在这一刻,早看晚看都能看到。

    而就在柳贺往后退的时候, 挤在前面的士子们果然有人发出惊呼声,这声音响起之后,张贴排名的书吏们动作都慢了下来,贡院前则多了一排维持秩序的兵丁。

    “众位考生请向后退, 不要拥挤。”

    “往后退, 不要挤”

    纵然书吏将嗓子喊得干哑, 急于看成绩的士子们却依旧我行我素, 到提学御史耿定向因此也不得不露面,嘱咐左右道“若是谁人再敢拥挤,纵然他榜上有名,我也亲自将他名字从这榜上摘下来”

    耿定向这话一出,在场的士子才渐渐安分下来。

    书吏张了榜,众士子抬头看去,只见榜上书着“甲子年南直隶院试”几个大字,从第二行起,上榜的考生名字按排名依次揭晓

    众士子都在这一刻屏住了呼吸。

    “第一名,常州府武进县唐鹤征,易。”

    “第一名是武进唐鹤征”

    “荆川公的公子果然不凡”

    “第二名,苏州卫刘瑊,书。”

    院试虽然只考了一道五经题,排名却也照乡试的规矩按房取士,各房先选出一名五经魁首,再将五人文章进行对比,进而排定前五的最终名次。

    唐鹤征与刘瑊均是少时便有才名的代表人物,这两人拿下院试的一二名并不叫人意外。

    唐鹤征与刘瑊之后,只见红榜上写着

    “第三名,镇江府丹徒县柳贺,诗。”

    “咦”

    “这柳贺之名以往未曾听过啊”

    “本省之中,治诗的士子千千万,缘何这柳贺能独得诗一房经魁”

    放眼整个南直隶,治诗的士子历年都是最多的,各府之中皆有治诗闻名的士子,这些士子论名气也不比唐鹤征刘瑊弱上多少,放榜前几日,就有不少人猜测,此次这几人中的哪位能独占诗一房的经魁,被列入经魁候选的士子们各有支持者,谁知此时名次揭晓,竟是许多士子未曾听说过的柳贺。

    这也和柳贺性子低调有关,考前考后他都安安稳稳地待着,没有扩展自己在众士子中的人脉,也没有特意彰显自己的才学,因而知晓他名字的人并不多。

    人群中,镇江府的士子们此时不由替柳贺出声“柳贺柳兄是我们镇江府四月府试的第二。”

    柳贺虽然为人低调,但此刻他在榜便是代表镇江一府的士子,绝不能叫人小瞧了去。

    “原来如此。”

    “姜兄与这位柳兄可相熟”院试第二的刘瑊询问着姜士昌,他比姜士昌大上不少岁,但两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两人相处起来倒是格外投缘。

    “不熟。”姜士昌答道,“但他的文章要略胜于我。”

    刘瑊闻言不由愕然。

    姜士昌

    的才学他是很清楚的,对方虽年少,才思却尤其敏捷,于学问国事等都有着非凡的见解,这一点与他的年龄并不相配,且姜士昌年少成名,性子最是骄傲,却能够干脆地承认柳贺的文章比他强,这足以证明姜士昌对柳贺的佩服。

    刘瑊此刻不由对柳贺多了一分关注。

    柳贺虽然站在后面,可排名张榜公布后,各人排名如何也渐渐传入了他耳中。

    听说院试第三是镇江府丹徒县柳贺之后,柳贺紧绷的情绪在这一刻骤然松懈了下来。

    “恭喜柳兄了。”

    “多谢。”

    施允此刻心也是悬着,他知晓自己此次院试发挥不佳,但尽管如此,他心中依旧怀着一份期待。

    但听说柳贺取了院试第三的消息之后,他心中虽然羡慕,却也为柳贺感到高兴。

    在场众人之中,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柳贺,此时有不少人认为柳贺夺了院试第三是冷门,然而在施允看来,柳贺是实至名归,柳贺在外的名声或许没有那么响亮,在内的文章功夫却是实打实的。

    在柳贺与施允站立位置的附近,有几个镇江府的士子认出他来,此刻都冲他拱了拱手“恭喜柳兄”

    “柳兄大才,此次又助我镇江府士子扬名”

    “柳兄之才终于为人所知”

    不少士子都认识唐鹤征和刘瑊,却并不认识柳贺,听见有人喊出了柳贺的名字,都纷纷朝柳贺的方向看过去。

    只见贡院外稍远的一处位置,一位身着长衫的少年对众人施了施礼,虽取了院试第三,对方面上却并无得色,只有一派读书人的清雅气度。

    “那便是院试第三的柳贺”

    “听说这位柳兄才一十六岁。”

    “一十六岁便能中院试第三,我等读书读到三十三,此次却依旧落榜。”一位士子自嘲道,“得意者一朝成名天下知,我等失意者呢,又有何人知”

    “陈兄莫要气馁,此次不中,下榜再来便是。”

    “诸位有所不知,这已是我第六回来考院试了,大宗师我都见过四位之多了。”

    院试长案此时已经张贴完毕,在前排的士子渐渐往后退,柳贺他们这些在后排等着的也能往前挪上几步。

    等候了一段时间之后,两人终于站在了红榜前。

    柳贺确认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和考号,之后便不再关注其他排名的士子,而是一个一个名字地往下看,待看到榜单中间靠后一个名字时,他猛地晃了施允一下“施兄”

    施允循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只见柳贺所指的那一行,赫然有“镇江府丹徒县施允”这几个字,此人的本经也是诗。

    平素没什么情感波动的施允此刻也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但他发现,柳贺居然比他还要激动,对方的眼神真可以用闪闪发光一模一样,像极了他家的滚团。

    两人关系逐渐亲近起来也有滚团一份功劳。

    施允平日并不爱去同窗家拜访,柳贺搬到城中之后,他便不时地前去“讨教学问”,探讨学问的同时顺便再摸一摸猫。

    猫嘛,便是越摸越上瘾、越上瘾越摸之神物,施允对此体会极深。

    “恭喜施兄了。”柳贺笑容灿烂,“明年我们便可同赴乡试了。”

    施允深深点了点头“是啊。”

    院试发挥失利这事着实让施允沮丧了几日,好在结果并不坏,他在院试上的名次虽落后了一些,但能通过便是件大好事。

    为了庆祝院试通过,两人又在路边店里喝了一碗鸭汤,省城里的鸭子的确比他们府城里的更香一些。

    等两人回了客栈,掌柜笑吟吟地迎上来,柳贺和施允都有些茫然

    ,这几天客栈掌柜对两人都是爱答不理的态度,偶尔甚至会说一两句酸话,此刻见对方笑容满面,柳贺抬头望了望天,太阳也没从西边出来啊

    “两位公子,报录人刚刚来过了,两位都在红榜之上,实在是小店的荣幸啊。”

    “多谢掌柜。”

    “小店这就为两位置办一桌上好的席面,以贺两位公子高中。”

    柳贺将掌柜拦住“这就不必了,我们还要赶回镇江府去。”

    “明年乡试两位公子可要入住本店,小店可以打个折”

    不待掌柜说完,柳贺就和施允一起上了楼,这家店他们是绝对不会再住了。

    “中了秀才连桌席面都舍不得住,外地人就是外地人。”掌柜拨着算盘嘀咕道,“就这还想考举人哪有这么抠的举人”

    此次院试,在这家客栈投宿的士子中上榜的并不多,因而掌柜并未收到几分赏钱,本以为上了榜的柳贺和施允会慷慨一些,谁知这两人竟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柳贺和施允是没听见掌柜的腹诽,如果听见了两人恐怕也是无语。

    什么叫前倨后恭,这家客栈的掌柜便是如此,因两人没去秦淮河上散钱,这几日两人算是受尽了冷脸,如果不是临时换客栈不方便,两人怎么说也得换家店住的。

    不说柳贺和施允本身就穷,就算有钱,两人也绝不会给自己讨厌的人一分打赏。

    刚刚在城里两人已约了车,等东西收完,两人便一同返回镇江府。

    去时仍是童生,回来时便是秀才了,且柳贺此次院试在镇江府众士子中排名第一,府学与县学皆可去得,且必然能获得一个廪膳生的名额。

    他爹当年是廪生,他也是廪生。

    柳贺迫不及待把这个消息告诉纪娘子,他娘知晓了想必会很高兴。

    柳贺自己也有一种心愿达成的感觉。

    刚开始读书时,他只能从千字文开始背,读四书时连四书义都搞不清,那时候他觉得考秀才难如登天,但仅用了四年时间,他也考上秀才了。

    柳贺脑海中不禁浮现了读书时的种种景象。

    初入社学时孙夫子的教诲,丁氏求学时丁先生的谆谆指导,夏日写文章时落在竹纸上的汗渍,冬季皲裂的脚踵读书艰难,但读书有回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