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5.第 85 章

作品:《重生之山村人家

    大年初五, 雪还没化完,厂里的秋栽棒子便开始出第三批香菇。正是春节,好多人走完亲戚还要忙着接春客,不容易请到工人, 姑姑便带着全家到菇厂帮忙。

    文佳林芬等人早上坐着车, 到香菇厂和佳慧冯小河汇合, 就进棚采香菇, 偶尔把七宝和苗苗也带到厂里。大家说说笑笑地采完一批,中午便开车去漫水桥,奶奶和外婆在家早就做好了饭,等大家热气腾腾地吃完, 还可以再去厂里采一批。

    人多, 干活儿便不觉得无聊, 两个孩子也很乐意跟着去帮忙。下午的香菇若是剪不完, 便提回家, 吃完晚饭后, 大家便围坐在炉边继续修剪。经常是忙到晚上八九点钟,姑爹和文佳才载着一车人回家去。

    年初七这天, 路上的雪化得差不多了,罗子逸这才开着车,带罗玉华母女前来拜年。这天佳慧留在家接待客人, 其他人依旧去了厂里。上午十点多,罗子逸开车到了, 外婆自然是喜不自禁, 拉着几人的手问长问短。奶奶和佳慧也招呼大家进屋里坐,忙着端上茶水点心。

    卢双玉如今预产期将近,身子沉重, 这次便没同来。大家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说笑片刻,奶奶去厨房准备饭菜。外婆见罗子逸一脸倦容,便问他是不是熬夜打过牌。罗子逸见没有外人,便小声向外婆抱怨了几句,说双玉娇气,月份大了之后就不复以前的温柔,经常朝他发脾气。昨晚上她失眠,闹得他也没睡好。

    外婆忙劝慰他,“女人生孩子就仿佛打鬼门关走一遭。你莫跟她生气,当丈夫的这时候不体谅人,还等什么时候体谅等这段日子熬过去就好了。”

    罗子逸打个呵欠道“我又没说她什么,我出来还不行吗”

    佳慧便问“你出来走亲戚,双玉一个人在家”

    “我妈会去看她。”罗子逸说着又打了个呵欠,眼泪都出来了。罗玉华便说“妈,你让子逸到床上去睡会儿。他早上开车就困得不行,这样子下午怎么开得回去”

    罗子逸嘴上推辞说不用,外婆却强拉着他到自己床上躺下,还给他灌了热水袋塞在脚下。那边罗玉华听说香菇厂正忙着采菇,便兴冲冲想过去帮忙,佳慧便带着她妈和吴蕊涵往厂里走。路上几人聊天,佳慧这才知道,原来罗玉华自从上次跟丈夫吵架后,就再也没回超市上班了。

    反正她退休金有一千多块钱,再在外面找份零工,加起来便有两三千块钱,尽够她花了。现在她除了照顾即将读高三的小女儿,主要的精力是写作。

    前段时间她投了篇稿子给沙河县的一家杂志,竟然发表了,这让她喜不自胜,后来又接二连三投了好几篇,被退稿后有些气馁。她本来在县图书馆打扫卫生,认识了一位经常在这里出入的作家,闲谈中得知对方经常发表作品,便诚心诚意向他请教。那人看了她的文章,便指点她几句,让她多看小小说或微小说,学习别人的写法和风格。罗玉华想起佳慧也这么劝过她,便在每天打扫完卫生后,坐在阅览室仔细琢磨别人的小说,又学写了几篇,反复修改打磨,半个月前竟又发表了一篇,还登在一家省级期刊上。

    这让老吴都高看她一眼。她丢下自家超市不管,老吴明里暗里也说过些风凉话。现在看到老婆竟然真的能写文章,也不好意思挖苦她了,只是经常叹气,说自己做生意如何如何辛苦。罗玉华嗤之以鼻,看吴蕊涵走在前面,便跟佳慧小声吐槽“我以前守着超市不辛苦吗怎么不见他来关心我这会儿知道矫情了晚了”

    罗玉华的气色看着好多了。她才五十多岁,身材没发福,比同龄人显年轻。但以前总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怨气,让人亲近不起来。现在她说到自己的写作事业就双眼发光,让人觉得她对生活充满热情。

    或许,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丰足了,便会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罗玉华现在不再关心老吴的前妻和大女儿,甚至也不再关心老吴。当一个人无欲无求,便能百毒不浸。随便那两个女人整什么妖蛾子,罗玉华都能心平气和,“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我又不是不能养活我自己”

    到厂里后,罗玉华跟大家热情洋溢地打了招呼,相互拜着年,还给七宝和苗苗都塞了红包。冯小河牵着七宝,让她叫外婆和小姨。吴蕊涵看她戴着大红蝴蝶结,便笑着问她是不是“小魔女琪琪”,立刻让七宝找到知音,拉着她跟自己一起采香菇,吴蕊涵和文琳采上面的,她和苗苗采下面的。

    罗玉华则提着筐跟在佳慧后面,两人边闲聊边采香菇。佳慧不停夸她,还问她小说有没有链接,她回去要认真看看,罗玉华越发喜滋滋的,告诉她明年自己也想加入县作协。里面的会员经常一起出去采风,相互交流写作心得,她进去可不就找到组织了么

    两人都手脚麻利,聊天也不耽误采香菇,一会儿功夫就摘了两大筐。眼看到了中午,冯小河招呼大家回去吃饭。几个人便走路的走路,开车的开车,一起回到漫水桥。家里外婆和奶奶把饭菜都摆好了,罗子逸小睡片刻,精神也好了很多,跟大家打过招呼,几个人便洗了手,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起饭来。

    午饭过后,其他人就要回菇厂,姑姑却无论如何不让佳慧和她妈过去,“亲家母是来做客的,不是来做活的佳慧,你在家里陪他们说说话儿,我们过去就行了。”

    等他们走后,罗玉华便从手机上搜出她写的文章,拿给佳慧看。佳慧仔细读完,点评几句,又跑去告诉外婆奶奶,奶奶自然夸了又夸,还说“怪不得我们佳慧写了好几本书,原来根子在您这儿”

    几人闲坐到两点多钟,罗子逸便带着人告辞。临出门时,外婆给吴蕊涵塞了压岁钱,又拉着罗子逸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耐烦些,好好待双玉,两口子和和气气过日子。罗子逸也让外婆和奶奶有空去沙河县玩,几个人说了半天话,罗子逸才开车走了。

    晚饭是佳慧做的。两位老人这两天忙进忙出,也很辛苦,她便让她们去歇着,自己到菜园里拨了些小葱和小青菜。掐着大家回来的钟点,炒了几道菜,煮了个清汤疙瘩汤,又有个美名叫作“水上漂”,盛起来时碗里加几根青菜,再点两滴麻油,搁点小葱,看着格外清爽。

    这几天大鱼大肉吃腻了,几个人洗了手进厨房,闻到面食清淡的香味儿,都纷纷喊着拿大碗盛。各人端着碗坐在桌边,唏里呼噜地吃了起来。冯小河和文佳吃了两大碗,放下筷子时,各自摸着肚子一脸满足。

    吃完了饭,大家便抓紧时间修剪香菇,佳慧和林芬带着两个孩子去洗澡。这两天他们早来晚走,林芬便让苗苗住在这边。等两人安排孩子们上了床,佳慧跟林芬回厨房,走到堂屋时,林芬便说“姐,妈和爸前两天劝我们不再出去做事了,你觉得呢”

    佳慧倒也不意外,只是问“你们自己是怎么打算的呢”

    林芬也说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她和文佳的这个豆腐作坊,是四五年前花三万块钱从别人手里转过来的。虽然干得辛苦,但一年下来两口子能挣十万块,在石桥南村已经非常让人羡慕了。尤其去年林芬还学了腐豆腐的手艺,生意比从前好,挣了十三四万。这么高的收入,现在说放弃,让林芬备感很纠结。

    前几天有闲暇的时候,她也向佳慧请教过怎么做电商。佳慧掰开揉碎跟她说了一遍,林芬很聪明,很快便明白了。这不跟自己做生意是一样的么不过是买货的人更多而已。自己卖豆腐面对的是一个菜场的人,把生意搬到网上,面对的是全国各地的人。但是,顾客固然是多了,卖家更多。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小店被人看到才是最重要的。

    电商要做起来,且得熬呢。大嫂是通过写那个什么公主号,把流量往网店带,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网店生意红火起来。她林芬自从高中毕业后就再没拿过笔了,她能做火一个公主号或别的什么号吗

    何况她回来卖什么呢豆腐可没法拿到网上卖。卖腐豆腐吗这东西跟超市卖的腐乳不一样,它不经搁,做好后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要吃掉,时间长了可不成。而且回来后还得另外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呢,想想就麻烦。

    然而她也确实想回来。这一年多来,每每听到爸妈说大哥的香菇厂经营得如何如何好,大嫂在网上卖货如何如何厉害,林芬都很心动,觉得回来跟着他们干,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在外漂泊,何时是个头人累倒是其次,再离家几年,说不定女儿都不跟自己亲了。

    佳慧看她苦恼得很,便说“你若想回来跟着我做电商,那再好也没有。冯小河那边的香菇厂今年也要扩张,到处都需要人,跟着他干也行。但我觉得,你们两口子自己做了好几年生意,或许更愿意单干。我有个事想让你和文佳去做,就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了。”

    这话顿时说到林芬心坎上了,她忙站住脚道“姐,你说你说了我听听看。”

    佳慧便说“茏山镇的电商发展起来是迟早的事,远的不说,香菇厂扩建以后,肯定要把电商做起来的。但茏山镇现在的物流不行。镇上只有两个代收点,快递收发不及时,每次有快递,我还得到镇上取。去年我们卖肥料,还得把货拖到市里租仓库,买家退货也不方便。你们要是到镇上开个快递代理点就好了,镇上的居民们每天的快递量不算少,熬个一年,你哥要是把电商做起来了,这个大客户肯定也是你们的。”

    林芬听完,眼睛都亮了,直觉这门生意有赚头,忙问“做这个需要什么条件要准备什么要么我跟谁联系好呢”

    佳慧见她说风便是雨,笑了起来,“我也不清楚,但我认识市里一家快递公司的老总。你跟文佳商量了看看,要是两人都有这个想法,我介绍你去孙总公司上两个月班,跟着去看去学习。回来咱们就把这个代理公司开起来”

    林芬听了默默点头,她本来对回家的决定有些惶恐,现在有了方向,顿时就有了决心。做生意不就是熬么不就是要多吃苦么她又不是没熬过又不是不能吃苦

    她便朝佳慧笑,“好的,姐,等过几天我让文佳回去把豆腐摊转了,我们两口子都去孙总的公司里上班去”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