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0.死亡 晋江首发

作品:《[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就在京城中对于年羹尧的口诛笔伐最严重的时候, 三月份,原本被年羹尧参奏,又被押解回京办罪的蔡珽终于到达了京城。

    蔡珽原本是四川巡抚, 与年羹尧素有积怨,两人之前你来我往斗得很厉害,但是后来年羹尧捉住了蔡珽的把柄,一举将他参倒,当时皇帝对于年羹尧已经不是十分信任的, 并没有按照部议将他处死。

    而是让人将他押解至京城处置, 没想到就在押解回京路上的这一两个月, 事情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皇帝对于年羹尧彻底的丧失了信任, 并且还要对付年羹尧。

    那蔡珽可就撞上大运了, 一入京不仅免了之前的罪过,还被雍正大力提拔, 授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并且在免掉直隶总督李维钧之后,让蔡珽署直隶总督。

    不仅如此,皇帝又继续开始处置年羹尧的一些亲信,比如甘肃巡抚胡斯恒革职, 署理四川提督的纳泰调回京。

    至于其他和年羹尧过从甚密的官员, 也在这段时间被皇帝拉拢的拉拢, 处置的处置。

    一时间, 年羹尧竟是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就连之前和他配合的亲密无间, 共同平叛青海的岳钟琪,都站到了皇帝这一边。

    年羹尧此时此刻,终于感觉到了害怕。

    他试图从岳钟琪嘴里打听一下皇帝对自己的处置办法, 但是岳钟琪嘴上很严,一句多余的话都没透露。

    他越是这样,年羹尧越是心慌,甚至当着岳钟琪的面流下了眼泪我的身家性命恐怕是不能保全了。

    岳钟琪能怎么办,最后也只是出口安慰了几句。

    可是这份安慰两人都心知肚明,实在是太过苍白,又有谁敢相信呢

    年羹尧的这份惶恐隆科多不知道,不过此时的年羹尧也的确是好日子到头了。

    四月份的时候皇帝终于找到了处置年羹尧的罪证,当年青海蒙古饥荒,年羹尧对朝廷隐瞒灾情。

    因此皇帝不仅据此解除了年羹尧的川陕总督职位,还让他交出了抚远大将军印,将他调任为杭州将军。

    这消息传到西安之后,年羹尧自觉天崩地裂,西北之地可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所,皇帝将他调离此处,可见是真的对他起了杀心。

    自己心里的猜测和真正现实中发生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年羹尧不敢耽搁,急忙用最卑微的语气上了一封奏折“以愚陋之姿,器小易盈,又不能谨言慎行,处己昧于谦卑,办事日多悖谬,是臣之罪责,已无所逃”,请求在仪征听旨。1

    但是皇帝自然不会允许了,此时此刻,面对年羹尧的卑微祈求,皇帝心中只有怒火。

    原来他还知道自己之前所作所为是悖谬啊,只是可惜,知道的太晚了些。

    最后年羹尧只能黯然前往杭州赴任。

    而年羹尧这么一被调走,哪怕是这世上最愚蠢,消息最闭塞的官员都知道年羹尧这是失宠了,因此就在年羹尧还在往杭州去路上的时候,参他的折子又如雪花片一样呈上。

    什么占用国家盐税啦,滥杀无辜啦,反正罪名多种多样,雍正还将这些折子都让人送到年羹尧处,让他知道自己获罪的原因,并且还让年羹尧写折子自辩。

    年羹尧也确实这么做了,只是可惜仍然无法挽回雍正的决心,因此年羹尧人还在路上呢,太傅的衔位便被削掉了。

    皇帝以雷霆之力惩处年羹尧极其同党,也让朝中大臣们都看到了皇帝的手段,一时间大臣们也都是心有戚戚,生怕牵连进去,因此这段时间以来,大臣们对于年羹尧这件事也都十分小心谨慎,尽量迎合皇帝的意思。

    不过年羹尧这个人也挺有意思,他给皇帝的奏折谦卑至极,但是等他到了杭州之后,却依旧不改跋扈本色,还是强撑着他大将军的体面,随从千余人,还得重新修建房屋才住得下。

    这个消息传回朝廷,皇帝给气了个半死,直接找了个借口,把他的杭州将军之职也给免了,降为了闲散章京,让他看守杭州城门。

    这就是纯粹的折辱了,雍正这个皇帝他要恨你的时候,那也是真的恨。

    隆科多听到这事儿也是忍不住感叹,在他看来,年羹尧死就死在他和雍正二人的性格问题上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隆科多能看得出来,皇帝是真的想和他做一个千古君臣的典范的,毕竟雍正皇帝如今手底下还真没几个用的上的将才。

    他的那些夸赞和亲厚年羹尧的夸张之语,虽然不能说百分百真实吧,但是起码也有百分之五十的真实度。

    只是可惜,雍正皇帝信任一个人的时候,用词太过夸张,宠信也太过,而年羹尧又是一个很容易被吹捧和权力冲昏头脑的人,最后君臣二人,竟落得这个结果。

    隆科多知道,皇帝现在肯定是万分后悔,只希望这件事没有发生过,隆科多甚至还听说,皇帝命人去追回了他之前给年羹尧的朱批奏折。

    不过现在搞这些东西都已经是毫无用处了。

    年羹尧如今被降无可降,皇帝却依旧没有放过他的意思。在皇帝眼中,他就是自己政治生涯中的污点,自己信错了人,这样的结果,在雍正皇帝这样性情偏执的人身上,不啻于是一种羞辱,他是绝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年羹尧身上的世职也随着这一次次被弹劾,被一贬再贬,最后被尽数剥夺干净,到九月二十二日,年羹尧的官职爵位都已经被尽数革去。

    而朝中的大臣们也很会看眼色,因此立刻,内阁、九卿、詹事、科道,都联合起来多次上奏,要严惩年羹尧。

    皇帝看起来不置可否,可是他却又令内阁下旨,询问各省将军、督抚的意见,看看他们对年羹尧案的态度,这些人还能有什么态度皇帝你都图穷匕见了,这些人还能跟年羹尧作对不成而且年羹尧也的确做错了事。

    因此这些人也一同公开上奏,年羹尧的罪过罄竹难书,一定要严惩。

    皇帝看到时机终于成熟,因此在十月初五正式下令,让散佚大臣拉锡逮捕年羹尧及其家属。

    其实拉锡早在九月二十八日就奉皇帝密令到达了杭州,也早就将年羹尧和他的家属控制住了,现在终于接到明旨,他也不耽搁,押解着年羹尧出发前往北京。

    听说年羹尧这一路上竟也丝毫不畏惧,与看守他的人谈笑风生,还对自己的家人说自己清白,日后可明。

    但是不管他如何强撑镇定,他自己心里都明白,自己这一去,只怕是回不来了。

    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京城里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贝子胤禟又犯事儿了。

    他之前因为家中奴仆犯事儿,就被皇帝派人过去训斥了一顿,但是这个胤禟却是死性不改,人家钦差大臣都来了,他压根就不出去见人家,还赌起了气。

    隆科多都有点无语了,你说你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要不然就不做,要不然就做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候,还赌气,你除了能爽快一时,还能有什么用

    皇帝当时就给气坏了,只是那会儿没腾出手来收拾他,如今他又跑出去和乱七八糟的人胡混,还口出狂言,皇帝这怒火就到顶了,直接削了他的爵位。

    得,这连个贝子也无了。

    胤禟气的不成,被削掉爵位的当天晚上就病了,听说这几天天天在家里长吁短叹。

    皇帝也因为这事儿很头疼。

    他这段时间因为对付年羹尧,对廉亲王那一党人就有所放松,没想到一放松就出了错了。

    这一日他将隆科多叫进宫里来说起此事,不由道“当年我想将胤禟送到西北去,幸好你拦住了我,年羹尧此人早对朕有不敬之心,他又与胤禟是亲戚,要是朕真把胤禟送过去,只怕他根本不会好好看管胤禟,反倒叫他越发宽纵了。”

    皇帝这话虽然说的有些强词夺理,但是隆科多一想,还真觉得年羹尧能做出这种事儿。

    胤禟再怎么说也是个皇子,而且和年家也是沾亲带故,年羹尧之前也是给九阿哥府上送过礼的,他不一定能拉下脸来针对九阿哥。

    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用,隆科多只能笑笑道“臣当时也没能想到会有今日。”

    皇帝却是又叹息一声“只是如今,这个胤禟朕却不知如何处置了。”

    现在的胤禟,虽然也是小错不断,但是却没有和历史上一样犯下大错,你皇帝就算是想要处置弟弟,也得找个像样的理由,否则也不行。

    隆科多见他这般担忧,却是心下一动,急忙进言“皇上,您之前不是还在为派谁前往西洋出使而忧心吗不如就派九阿哥去,我听圣祖皇帝说,九阿哥擅长西洋语言,也曾与西洋传教士交际,而且他的西学仿佛也学得不错。”

    隆科多这话一说出来,皇帝确实神色一动,若是能把这个倒霉弟弟一脚踢出大清那真是再好不过了,而且从大清前往西洋,这一路千难万险,谁知道路上会出什么事儿呢

    而且自己这么做,也是抬举胤禟,给他一个差事,他要是不愿意,那对付他也是手到擒来。

    皇帝这个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他立刻笑着拉着隆科多的手道“舅舅之言果真胜过其他人万千。”

    隆科多见他应了,心里也松了口气,他记得历史上的这位九阿哥的确是有些偏门的才能的,这次就看他能不能抓住机会了。

    不过皇帝也不放心让胤禟为正使,害怕他搞出什么乱子来,因此他很快在宗室中找了个德高望重的长辈为正使,又找了个朝中自己信得过的人与胤禟同为副使,几人一同前往西洋出使。

    当然了,隆科多也是说话算话,将几个佟家人中学西洋语言学得好的人也送进了使团之中,仔细叮嘱了一番他们让他们多多收集西洋的书籍和人才,同时也是为了让他们见见世面。

    但是这件事一开始朝中大臣们是不同意的,外邦使臣来我大清朝见皇帝这是理所应当,我堂堂天朝上国,怎么能派使臣去其他国家呢

    不过这话也很好反驳,当年明成祖也令郑和下西洋扬我国威,如今皇帝怎么就不能去了,而且这次去也不用耗费多少,直接就近将之前广州水军缴获的西洋海盗的船休整一下,然后再带上点大清的茶叶丝绸,这一来一回一倒手,指不定还有的赚。

    当然了,这样铜臭味十足的话自然不能明说,只是咬死了一条,听说西洋那边也有个皇帝,所以想要去打探一下情况。

    至于具体有什么任务,那肯定是私底下都叮嘱好了的。

    等京城这边折腾好了出使西洋的事儿,年羹尧也终于到达了京城。

    十一月初五,天格外的冷,这一日,隆科多就站在入京必经之路上的一家酒楼的二楼,看着押解着年羹尧一家人的队伍缓缓入京。

    昨个他就听人说,宫里的年贵妃病了。

    年贵妃自打入了雍亲王府到现在,皇帝都是极为宠幸,她曾诞下过三子一女,可惜现在就死的剩下一个福惠阿哥了。

    这次年羹尧入罪,宫里也未曾传出来什么年贵妃为兄求情的事儿来,也不知道是真的没有求,还是消息被掩盖住了。

    但是年贵妃自己本人肯定不是冷血无情之人,只看她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时候病就能知道。

    只怕是她心里也清楚,他们的这个皇帝,一旦下定决心,旁人是很难改变的,有时候你越求情,越坏事。

    再说了,现在年贵妃的父亲年遐龄和大哥年希尧都没有因为此事而一同入罪,只是被革了官职,甚至连年遐龄的一等公爵都还在呢。

    可见皇帝对于年家人并没有株连的意思,那年贵妃更没有这个必要冒险了。

    只是隆科多有时候也会想,或许历史上的年贵妃早逝,也有因为此事的缘故吧,毕竟谁处在这样的境况下,都会觉得憋屈难受。

    年羹尧被押解到京城之后,就被关在了刑部大牢,等待审问。

    皇帝这边还得忙着给圣祖仁皇帝搞三周年祭祀呢。

    他十一月初八就起驾前往景陵,一直到十一月十四搞完之后,这才回京。

    他忙得脚不沾地,但是在一回京之后,却又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年贵妃病重,只怕久不于人世。

    十一月十五日,皇帝下旨,晋封年贵妃为皇贵妃。

    隆科多一听这个消息便明白,年贵妃这只怕是不成了。

    按照清朝的规矩,一般皇后还在的时候,是不会有皇贵妃的,一旦皇帝册封了皇贵妃,那不是皇后死了,就是被晋封为皇贵妃的这个人快死了,在她死前晋封,只是安抚性质的礼遇。

    而年皇贵妃的下场也果然没有出乎隆科多的意料,十一月二十三日,年皇贵妃薨于圆明园,谥号敦肃皇贵妃。

    皇帝对敦肃皇贵妃的身后事那是一点都没含糊,辍朝五日,为敦肃皇贵妃举行了丧礼。

    丧礼的仪仗规模也比之前的定例要隆重许多,可见皇帝对于敦肃皇贵妃的宠爱。

    可是这万般的宠爱,那也是抵不过皇帝的帝王心术,十二月十一日,就在敦肃皇贵妃去世之后短短半个多月,部议裁决出年羹尧九十二条大罪上奏给皇帝。

    这些大罪隆科多自然也是过了目的,虽然有一些有充数的嫌疑,但是大半也的确都是确有其罪,不是随便罗织的。

    同日,皇帝派遣几个大臣,前往年羹尧处宣布死刑,并且告诉他,他犯得这些大罪本应该立斩不赦,但是念及他平定青海有功,赐他自尽。

    年羹尧迟迟不肯自尽,想再面见一次雍正皇帝,最后是蔡珽这个年羹尧的政敌,厉声斥责他,他这才自尽。

    至于年羹尧的其他家属,父亲和哥哥夺了官,但是免了他们的罪责,长子年富被处斩,剩下的儿子中,只要超过十五岁的都被发配到了云贵广西。

    一代名将,就这么黯然退场,哪怕隆科多与他关系不睦,也并不怎么欣赏他的性格,听说此事之后也只是唏嘘感叹。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