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4.亏钱的第一百二十四天

作品:《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专业的审核团队来得很快, 苟大头上一天下单,人家买了当天最早的那班飞机第二天中午就到双黄丸公司报到了,上来就冲着苟大头重重握手,并立下军令状表示他们团队一定会在一周内把这个审核工作给解决掉

    娱乐圈寒冬那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虽然你们单看这一百多章发生在双黄丸公司的故事, 会觉得这个娱乐圈繁花似锦, 花团锦簇, 好不热闹, 但实际上,如果真的去影视城转一圈,就会发现不少以前都要排队才能租的到的摄影棚这两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空着的。

    有那么几个月,在影视城拍戏的团队甚至只有三个, 拍的还都是会有政府补助的抗战片就问你这场景凄凉不凄凉。

    所以在苟董联系之前, 这支往年单子都要排期的审核团队, 实际上已经三个月没开张了, 可以想象当他们的负责人接到来自金主爸爸苟大头的电话的那一刻他有多么激动和想要哭泣。

    “交给我们, 您放心我们团队都是专业的每个人钻研影视剧热点的时间都超过十年非常有经验”团队的负责人拍着胸脯打包票。

    随后他报出了几部电视剧的名字。

    “这些电视剧, 那都是经过了我们团队审核修改过的不信您就自己去查,是不是每一部都上过围脖热搜每一部最终都让资方赚到了小钱钱我们团队在业内那也是赫赫有名的”

    那确实是赫赫有名。陪同苟董一同接待这次到来的审核团队的黄制片如丧考妣, 疯狂腹诽。

    就是这个名吧,是声名狼藉的名。起码在导演和制片人那里,这支审核团队着实是没有什么好名声的。

    因为这种团队, 人家就一门心思为了资方服务,是不会顾及作品、以及和作品一起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制作团队本身的。

    你就比如刚才这个团队负责人自己说的那几部电视剧, 你真的上网去搜的话, 能看到除了开头那几个肉眼可见的水军评论之外,观众那里是骂声一片。

    不是骂这部剧的剧情狗得跟什么一样,我用脚写都比这个好, 就是骂好端端一部i剧简直是魔改到连原著作者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书了,连续几次上热搜那也不是网友在夸这部剧,基本上都是在骂骂咧咧,说这剧真的是稀巴烂。

    那真的是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就没有一个不被骂的。

    但这对于资方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笑死,被骂的又不是他们

    在他们看来,这部剧的运行轨迹就很完美

    上架了热搜了更多观众来看了广告费跟着上涨了他们原本能赚到的钱更多了他们赚到了

    至于这部电视剧上热搜是因为拍得太好被夸上热搜的,还是拍得太烂被骂上热搜的,他们不在乎,只要上热搜就行了;

    那些观众看完热搜之后到底是因为觉得这部剧那么多人安利一定很好看才去看的,还是因为好奇这部剧到底烂成了什么样全网吐槽才去看的,他们也不在乎,去看了不就有收视率了嘛

    在乎这些的人是制作方,是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等所有制作团队的里的人。

    他们都是有眼睛有脑子有正常审美的,一部电视剧被改成那个样子,他们难道会不知道这部剧到时候播出会被骂上热搜嘛

    可他们又能怎么对抗资本的力量呢

    当初合作签的协议上都写了,投资人如果对成片有意见,那就是要根据对方的意见无条件修改的,不然就是违约,这个违约金他们可赔不了。

    所以黄制片不喜欢这个团队,这群人啥也不会,就知道毁作品

    但他说服不了苟董,因为苟董代表的就是资方,他想要的就是这部剧能够火起码能够赚到比隔壁考公吧更多的钱

    虽然苟大头本人从来没有对外透露过自己有在和贝总别苗头,但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苟董对这部电视剧给予了厚望,特别是在隔壁考公吧虽闷声发大财但叫好不叫座之后,他更是浑身散发着一股“这个家就靠我了”的意气风发感。

    在公司上下全都知道考公吧一定会回本、且后期能赚不少钱的情况下,众人不得不猜测,苟董之所以会这么亢奋,一定是希望自己投拍的这部电视剧能够在名气上压倒考公吧,弥补这一轮公司在投资方面的名气上的亏损毕竟圈里真的有不少公司认为双黄丸的不败神话被打破了,考公吧这节目要亏。

    在这种前情提要下,黄制片勉为其难理解了苟董花钱请专业审核团队这件事情

    不管他们最后提出的建议会把这部剧给改得多么的面目全非索然无味千篇一律审美降级,就凭他们能让这部剧上热搜能让圈里的同行们看到他们双黄丸公司依旧是那个投什么项目都能在热搜上待着的神一样的投资公司

    这一次,他咬牙,忍了

    另一边,审核团队踌躇满志。

    好不容易在娱乐圈寒冬时节接到了这么一个人傻钱多速来的单子,审核团队全员都非常振奋。等老大见完甲方,得知甲方没什么要求,就是希望他们能够给这部剧全方位的提意见改进之后,这群人撸起袖子那叫一个加油干。

    主打一个希望用这部剧为他们这个审核团队捞捞名气,让娱乐圈更多的资方大佬能看到他们,让他们熬过这个寒冬。

    这种专业的审核,和你们认为的那种业余的审核不是一个概念。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审核其实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一边嗑瓜子一边看剧,每个人发一本小本子,看到剧里面有什么自己很不满意的就用小本本记下来,然后凑凑拢给资方出一份意见书,这份工作就算结束了。

    但是人家专业的审核团队不是这么干的。

    人家是有技能分工的。

    负责人很快就给下面人做了分组。

    有的是要把整部电视剧都给看完的这个组的主要工作是捋主角人设,就是男女主和若干配角的人设。

    人设这个东西其实是很有讲究的,特别是在如今磕c大行其道的今天,有的动漫有的剧有的电影虽然剧情拉跨,但只要里面人物的人设带感,网友们同人小作文照样可以把剧给带飞

    有关人设到底怎么样才能火,实际上之前好莱坞那边都已经总结过了,一部剧里面重要人物必须要有一个是搞笑担当,有一个是智力担当,有一个是面瘫和有一个闯祸担当之类的,电影是如此,电视剧也是一样。

    人设审核小组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就是把这部剧整部给看一遍,梳理里面每个主要出场人物都是什么人设,然后按照公式把他们给代进去。

    如果最后发现有两个人人设重了,就建议删掉一个;

    如果有个人设公式里有但剧里面没有,那就建议再往里面加一个这个人设的角色进去;

    如果有个主人公的人设出现了冲突,一个人身上出现了好几个人设,那就要点出来修改

    另一个分组则是剧情组。

    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分析剧情的。

    不过人家的分析剧情不是上来所有小组成员都一起看一部剧,这样效率太低,也没必要,他们就是很干脆,直接把四十二集的镜中人分成三个部分,每个人分个十四集。

    人家看剧也不是看内容,人家就是拿个秒表,电视剧开始了,他开始掐表计时,比如这一段是男女主角通过镜子相互见面聊天打情骂俏,那他在场景切换之后就会停表,在本子上记录,男女主角感情戏,一共多少分钟,里面有多少个亲密举动。

    把所有片段按照男女主角感情戏、男主角事业线、女主角事业线、男主角友情线、女主角友情线之类的做好划分,然后把每一段掐表归类记录,三个人全部看完自己的部分之后,再把记录下来的数据放在一起算个总数。

    白编剧在创作剧本的时候想到了偶像爱情剧的剧本公式,但她脑海里只是有这样一个概念,却不知道实际上这种东西是真的存在的。

    起码这个审核团队手里就有一份他们分析整理过的偶像爱情剧拍摄公式,都是他们根据亚洲地区最火的那些个电视剧大数据算出来的,非常好用,无往不利。

    这回你别管镜中人这部剧里面的设定有多么科幻,不重要

    说到底这不就是个男女主角谈恋爱的故事嘛

    那既然是谈恋爱的故事,那他们就拿这个公式去套不就行了吗

    剧情时长不够的部分,就建议增加;

    剧情部分太长的,就建议删减;

    男女主角在亲密互动中缺少的必备要件,就建议再补拍进去;

    配角们这么多居然没有一条感性先,那就建议拉郎配

    主打一个要把这部剧的一切内容都按照公式改

    整个提建议的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

    审核团队写得非常认真。

    他们在每一条建议下面都写了建议说明,引经据典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建议人设要做这种修改,为什么剧情一定要改成那样。

    就这么一条一条的罗列完,基本上就是把这部剧建议重拍了。

    但审核团队很淡定,一点也不慌。

    在他们看来,自己的所作所为那都是在为这部剧好,你这种原创的格式能不能火不知道,但我手里这个可是根据几十甚至几百个曾经火过的偶像剧总结出来的精华,你说是你这套比较安全还是我这套比较安全

    而且这只是建议而已,接不接受其实还是要综合考量的。

    就比如他们这次对镜中人的提议,那基本就是把这部剧从头到脚建议他们重新拍一遍,但资方不可能真的按照他们的建议来的,毕竟重拍是要加钱的。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资方会看着这里面的建议,酌情采纳部分不需要怎么花钱的,把剧情酌情修改。

    这样他们作为审核团队的能力也得到体现了,制作团队也没有增加太多工作量,最终的成片也会比他们现在看到的要更容易火一点。

    这不是 嘛

    然后审核团队的负责人把整个建议报告给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核对了一下字体,确认了一下里面没有错别字,然后就盖上团队的公章,一键df发送给了给他们下单的荀董。

    等了一个星期终于等到了审核建议的苟大头这边回复得特别快。

    他先是连着发了三个类似“你好棒棒哦”的表情对这个审核团队进行了虚假的赞美,表示尾款过两天应该就能到账了,让他们注意查收,然后就假装不经意的提了个非常不起眼的小要求

    “能顺便把ord电子稿也一起发我不”

    甲方爸爸有要求,审核团队自然无有不应的,立刻当场秒发。

    于是另一边,破天荒坐在办公室里没有偷偷摸摸看小说的苟大头打开了某红书,做了一套他珍藏已久的“手痛操”,磨拳擦踵,顺便把自己下单买回来很久一直没有用的键盘手托也给放到办公桌上。

    然后一脸严肃的打开了审核团队发来的ord电子稿。

    鼠标右键,新建ord文档,创建空白页面。

    鼠标拖动,复制原建议稿的开头,从文件名到冒段部分,再到第一条建议的前一行,粘贴到空白页面中。

    然后掏出手机,对照df稿,苟大头开始创作。

    原文里的第一条建议是建议增加男女主角的感情戏份。

    人家理由写得很清楚,因为这部剧说到底还是一部爱情偶像剧,爱情的戏份必须要是最重的,所有的事业线不过是为了感情线递进的的工具而已,在这方面一定要清楚什么才是故事的重点。

    镜中人这部剧经过测算,里面感情戏的部分和男女主事业线的部分算一算比例都达到一比一了,这个比重不合适,不是会火的套路,所以建议再删掉一部分事业线,全部填充成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

    建议感情戏份和事业戏份比例控制在九比一。

    苟大头面无表情,在新建的文档里“造假”。

    建议一

    删除男女主角感情戏,建议用男女主角的事业线填充男女主角的感情线,把整部剧的故事重点转移到男女主角各自的事业发展上面,做到有始有终,事无巨细。

    建议感情戏份和事业戏份比例控制在一比九。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