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0章 200

作品:《千金归来(重生)

    陆家分宗的消息以不可抵挡之势在最短时间内传遍了整个京城, 并以最快速度向周边地区蔓延开来。

    如果这会儿有人询问陆明廉高调回京、执掌工部,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答案怕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因为陆明廉最想回答的是这四个字

    苦逼, 憋屈。

    作为官场老油子,陆明廉在地方州郡任职时,曾令多少豪门大族折戟沉沙, 在他手里栽了大跟头, 这次回到京城, 更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满心想着压下长房, 取代后来居上的堂弟陆明熙,让天下人仰望。

    却是再没有想到, 会在堂侄陆瑄这里撞了个头晕眼花,头破血流,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 说的就是眼下的陆明廉吧

    更可气的是做为受害者,陆明廉却收获了最多的谩骂和不齿,硬是打落牙齿和血吞, 连个能喊冤的地方都没有。

    毕竟文官最看重的就是“气节”二字, 陆明熙做为文官之首的名头可不是说着好玩儿的。很多人或主动或被动聚集在陆明廉的周围,冲的可不是他的才学, 或即将入内阁的传闻, 而是陆明熙的兄长, 陆家当家人的身份。

    骤然听说陆明廉甫一执掌陆家,就过河拆桥,迫不及待的把没了阁老陆明熙支撑的长房给踢了出去,一时舆论哗然。

    即便官场哲学是明哲保身,有些人更是擅长捧高踩低,可同情弱者也是人类本性,更遑论陆明熙这才倒下多久啊,旁人难免会起兔死狐悲之感。陆明廉温文尔雅的人设瞬时崩塌,一上朝,就接受了一番来自同僚白眼的洗礼,连带的,高高低低的“伪君子”“白眼狼”“真小人”的议论不绝于耳。

    把个陆明廉给堵得,恨不得来个以死明志才好

    你们他妈的知道什么,老子真的冤枉的,老子真是被陆瑄那个兔崽子下了套。算计成这样的啊

    太过愤怒,没认真看路的后果就是险些撞到人,陆明廉忙往旁边闪了一下,本想礼让对方先过去,不想对方却在自己面前停了下来

    “听闻古有英雄能脚踹妇孺,拳打老弱,某本当做笑谈,今日观陆公所为,信之”

    陆明廉脚下一踉跄,好险没摔倒,气的鼻子都要歪了

    “你,你”

    将要骂出口的话却在看清说话的人是谁后又咽了回去,心头已是汹涌而过一万头草泥马

    对着身高九尺、威风凛凛,还握着拳头,一副随时都会暴起揍人的武安侯,陆明廉到底有多想不开,才会上赶着和他动手啊。

    强忍住满腔的悲怆和委屈,

    “我不和你这等武夫一般见识。”

    一拂袖子,转身走了。

    武安侯在朝中本就是忠心耿耿的武力担当,再没想到竟还有言辞如刀的激情时刻。一时在广大文官中颇刷了一波存在感。

    和以往文武对峙时,文官一窝蜂为同类代言,唾沫横飞的指责谩骂武将不同,这次竟是一窝蜂的向袁烈表露膜拜之情。

    武安侯有生以来,第一次接收到来自文官的善意,收获了无数的赞誉之词。

    甚至本朝史书有关武安侯的列传上,还详细记载了这件事,除了赞叹袁烈的识英雄于末路的识人之明外,更是对其节义大加褒扬。

    也有人不以为然

    “听说武安侯和陆家长房可是姻亲,他那女儿很快就会嫁入陆家,眼下所为,分明是亲亲相护罢了”

    却被一大票文官嗤笑了回去

    “陆家长房遭难,武安侯不过因为长辈之间一句戏言,便毫无推诿履行婚约,还是在陆家这般艰难的时候,真真是大丈夫所为。就是亲亲相护又如何照样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须知这之前大家已然得到消息,说是阁老陆明熙病倒后,陆瑄便即登门求亲,武安侯当场慨然应允,要说之前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可眼下却无疑是陆家大大的高攀了。

    毕竟这般时候,别说还没有婚约,就是已然定亲的,说不好也会想法子推诿拖延,哪里比得上袁家不独同意在陆家最艰难的时候定下亲事,还同意立马依着陆家所请,初六就把女儿给嫁过去。

    这般雪中送炭的高风亮节,如何不让人感动莫名

    殊不知接受了一番高度礼赞,又亲眼瞧见昨日还端着架子,一副高高在上模样的工部尚书陆明廉如落水狗一般狼狈而去的模样,袁烈不觉按了按胸口

    这般助纣为虐,帮着欺负老实人,良心真的会痛啊。

    虽然和陆瑄打交道不多,可哪次但凡有交集,女婿不是持之以恒的走在坑人坑人再坑人的道路上

    忆起那些一次又一次无一例外栽在陆瑄手里的人,袁烈真的抱以深刻的同情。

    可同情也没办法啊,谁让陆瑄是自己女婿呢,老子不疼女婿,可也得疼女儿啊,就是昏了头,也不会心疼你们这些跟老子毛关系都没有的王八羔子不是

    成功插刀,功成身退。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

    引得后面围观的人,又是一阵感佩

    “武安侯才是真君子、大丈夫,仗义执言,说出了我辈心声”

    即便之前和武安侯并无多大交集的人家,也下决心,武安侯嫁女那一日,必要备上厚礼,亲自登门道贺,以示对武安侯的仰慕之情。

    消息同时传到了胡家。

    早在知悉陆明熙昏迷的第一时间,胡敏蓉就慌了,毕竟当初打动太后,唯一理由就是把陆明熙拉过来,现在突然出了这样的事,怕是婚事会出波折,果然太后那里再没有提起陆家,好在梁春表示,会帮自己达成心愿。

    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如坐针毡,却得到了陆瑄已经和袁蕴宁定亲的消息,胡敏蓉人都木了

    袁蕴宁要嫁陆瑄,那自己算什么更甚者,死了的妹妹胡敏君,又算什么

    也有人替武安侯小姐感到惋惜

    之前总听人说,武安侯如何宠爱失而复得的嫡女,现在瞧着,也不过尔尔。

    毕竟,陆家长房的衰落已是势在必然。但凡有一点点疼女儿的意思,怕是都不会允下这门亲事。

    眼下武安侯倒是名声大震,他这女儿这辈子却是没啥指望了。

    抱着这样想法的不止一家,便是蕴宁外家,安庆伯府丁家可不也是这般认为的

    自打听说这个消息,伯夫人吴太夫人镇日里长吁短叹。

    从当初知道一向看不上眼的庶女养的程氏蕴宁才是嫡嫡亲的外孙女儿后,吴太夫人恨极了庶女之外,更是心痛女儿丁芳华。

    想着这对母女以后在袁家日子不定如何艰难呢。

    好在蕴宁回袁家后迅速站稳了脚跟。本是回来一回就在母亲怀里哭倒一回,好险没被愧疚和心痛压垮的女儿丁芳华,脸上笑容也越来越多,日日说的最多的也从原来的“我对不起宁姐儿啊”变成现在的骄傲

    “我们宁姐儿不知道多乖。”

    “还聪明的不得了”

    “啊呀,就没见过这么孝顺贴心的孩子”

    言谈中更是对女儿的婚姻充满期待。一再申明,定会帮宁姐儿选一个家世好、人品好、有才华、长相好的如意郎君。

    可现在瞧瞧那陆家的九公子陆瑄,家世好那是从前,人品好则是未知,有才华更不可考,毕竟春闱刚结束,谁知道他能考出一个什么样的成绩呀数来数去,就剩下“长相好”这一条了,这可不是典型的吃软饭的标准配置吗

    又心疼外孙女儿,真真是可人疼。那孩子虽说懂事坚强,可摊上这样的事儿,少不得会受不住。至于说那个瞧着豁达的女儿,其实最过心软,这会儿不定哭成什么样了呢。

    思来想去,决定还是亲自去一趟武安侯府。即便这桩婚事已是无可更改,可自己过去一趟,也算是标明态度

    不管外孙女儿嫁的什么人,自己这个外祖母总会护着她的。

    虽然已是做足了心理准备,可到了袁家时,吴老夫人还是被川流不息、贺客盈门的场面给惊住了

    这还没到出嫁那一天呢,怎么就这么多人道贺

    转而又有些唏嘘,这样的风光于宁姐儿而言,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毕竟成亲乃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得到所有人的祝贺,风风光光嫁出去自然再好不过。

    宁姐儿却是不同,这样的荣光很有可能这一辈子也就这一次了。而真的嫁入陆家,还是刚被工部尚书陆明廉踢到一边的陆家,说不好想再起来都艰难的紧

    如此巨大的落差,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轻易接受的。

    听说吴太夫人来了,丁芳华亲自接了出来。

    一眼瞧见女儿红红的眼睛,吴太夫人也有些难过,拍了拍丁芳华的胳膊

    “罢了,儿女自有儿女福”

    正要接着说些安慰的话,便有轻快的脚步声传来,连带着蕴宁温婉而欢快的声音随即响起

    “外祖母”

    吴太夫人抬头,正好瞧见小跑着接出来的外孙女,忙张开手臂接住

    “慢些,慢些,快要成亲的人了,仔细磕着碰着”

    心里更是暗暗诧异

    宁姐儿脸上有待嫁的娇羞,有对未来的希冀,也有对这个家的留恋,唯一没有的,则是自己最担心的对所嫁非人的怨怼

    这就好,这就好,毕竟是要过一辈子的人,如果不能接受现实,总是不甘心,开局第一步可不就错了想要有个美满的结果,却是万万不能了。

    叹了一口气,拍了拍蕴宁的手

    “宁姐儿是个好的,日子好不好,都是自己过的。你也别怨你爹,给你定下这样一桩婚事,你爹说不得也有他的苦衷”

    袁烈正好走过来,听岳母如此说,身形登时一趔趄

    岳母,小婿冤枉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