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第 四十 章

作品:《太子妃的荣华路

    软塌上小夫妻相拥低语, 渐渐便亲吻在一起, 唇齿相接, 难舍难分。

    由于感情得到升华, 这般亲昵更让人悸动。

    高煦今夜情绪起伏不小,动作幅度也很大, 让纪婉青隐隐生疼, 只是她却主动迎合, 让二人更加畅快。

    “嗯, 殿下。”她轻蹙娥眉。

    “青儿,可是疼了。”

    高煦放缓动作,俯身抱紧她,一只修长大手抬起, 拂开小脸上的一缕发丝。她粉颊泛着异样嫣红,晶莹剔透,美得动魄惊心。

    他垂首亲了亲,关切道“可要孤轻一些。”

    纪婉青美眸微睁,没有说话, 只抬臂抱紧他。

    无意间一个动作,让高煦身躯紧绷,剑眉一蹙, 他见她还好,也不再隐忍, 只放开动作。

    从软塌到大床, 今夜情事前所未有的淋漓尽致。事后, 高煦也没让人伺候梳洗,亲自抱着她入了浴房。

    二人洗的是鸳鸯浴,头回这般的纪婉青根本放不开手脚,全程闭目紧紧搂着他。

    不过这么一种洗法,却很容易让年轻小夫妻洗出火花,二人再出来时,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了。

    纪婉青被放在床榻上,她羞不可抑,扯过锦被打了个滚,将自己卷了起来。

    高煦也不在意,反正榻上锦被不止一床,他将她连人带被搂在怀中,随手扯过另一床锦被盖住。

    后殿地龙烧得很旺,捂着两层锦被的纪婉青受不了了,终于还是钻了出来,狠狠喘了几口气。

    她瞪了他一眼。

    他但笑不语,顺势把视线往下挪了挪。

    纪婉青捂紧被子,她觉得这样很危险,这男人精力十足,看着仍有余力,她很吃亏。

    她忙招呼高煦,把床前小几上的干净寝衣拿过来。

    还是把衣服穿上说话更让人安心些。

    高煦从善如流,今晚折腾有些过了,再来她身子受不了,他就看看,还真没打算继续。

    二人穿好寝衣,纪婉青心里终于踏实了。

    她刚经历过激烈情事,身子很倦怠,照理该倒头就睡的。只不过,今夜她情绪起伏很大,一时却难以入眠。

    暂时睡不着,那就说说话呗。

    二人相拥片刻,纪婉青便捡了安全话题,“殿下,我爹爹给的那些眼线,在坤宁宫的最高位置是二等宫女,魏王陈王府也不近身。”

    还是说正事吧,无法引起暧昧的误会。

    她的心思高煦知道,斜睨了她一眼,他“嗯”地应了一声。

    “这些人获悉日常消息不难,只可惜没能贴身伺候,欲探取机密事,怕是颇为不易。”

    就比方她身边的二等宫女,能进殿伺候,却仅限于外殿,内殿只有何嬷嬷以及大宫女能够涉足。

    坤宁宫的二等宫女崔六娘,也是同等待遇。

    “话可不能这般说。”

    高煦持不同意见,“宫里面哪位主子,对贴身伺候的人不是慎之又慎”特别是有势力的主子,要想安插人近身伺候,几乎毫无可能。

    “二等宫女虽不能近身伺候,但已能窥见不少蛛丝马迹了,只要及时传出来,抽丝剥茧一番,必能察觉不少端倪。”

    说起正事,高煦声音严肃起来,“现今眼线布置极不易,这有赖于靖北侯府与临江侯府的渊源,你父祖亦居功至伟。”

    他对纪家父子表示了肯定,纪婉青听着却颇有几分伤感。

    “从前我爹爹说,皇太子殿下贤能厚德,有大才,当能振兴王朝,如今得了殿下夸奖,想必他是高兴的。”

    纪婉青想起亲爹,美眸泛起晶莹,她低头胡乱抹了抹,“只可惜他已经不能听见了。”

    这个话题很沉重,高煦无言,半响他轻拍了拍她的背,温声安抚道“莫要哭了,你好好的,你爹爹在天之灵,想必也是欣喜的。”

    “嗯,”此时此刻,说着这些不大合适,纪婉青眨了眨眼眸,努力抛开感伤,仰脸看他,“殿下,你真好。”

    是的,高煦语气动作看着与平时并无二致,但她却能感觉到其中亲昵是多了许多。

    有付出才有收获,这有赖于她今晚的坦诚。

    纪婉青不后悔自己的小防备,但却会更加珍惜他的好。

    她眸光真挚,高煦唇角微挑,二人相视片刻,他笑道“知道孤的好,日后当好生伺候孤才是。”

    这个“伺候”,显然不是一般的伺候,纪婉青嗔了他一眼,“我睡了,不要跟你说话了。”

    “好,那你便好好睡。”

    清宁宫中,小夫妻其乐融融,而皇宫的另一头,却截然相反。

    坤宁宫大殿,皇后心情不虞,挥退了前来请安的宫妃们,刚欲站起返回内殿,便有宫人匆匆来报,“娘娘,两位殿下过来了。”

    “母后。”

    魏王陈王紧接着进了门,兄弟二人急急请了安,魏王扫了殿中一眼,皇后会意,吩咐左右,“都下去吧。”

    “何事”

    一等殿中宫人太监出了门,皇后急不迫待问道“钧儿烨儿,可是梁振轩一案有了新进展”

    临江侯当初说得没错,主审刑官张进确实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行动迅速兼能力足够,短短几日,这个万众瞩目的盗卖官粮案子,便已初见端倪。

    “母后,今日一大早,张进已将吏部左侍郎吕亮,以及户部郎中金立安、吏部郎中曹越都收押了。”魏王落座于皇后左下首,神色凝重。

    六部侍郎是正三品,官职仅次于尚书,是高级官员;而郎中则紧跟侍郎,也是六部要员。

    六部主事官员就那么一些,张进两三天功夫,便收押了四个,由此可窥见,这案件比想象中还要重大太多。

    “母后,这张进为人严谨,恐怕没有把握,是不会这般大动干戈。”

    魏王眉头深锁,“恐怕这梁振轩,盗卖的官粮不是一般的多。”

    这是很明显的,这么多京官要员参与进去了,在加上整个浙西由上至下的地方官员,没有足够的利益,如何能分赃均匀

    又如何让他们满意然后继续铤而走险。

    大殿上母子三人面色阴沉沉,事情已经往最糟糕的方向去了,这案情之大,远超了他们想象。

    梁振轩投靠坤宁宫多年,党派内的交往频繁,人脉势力以及利益,已经纠葛在一起了,届时他这棵大萝卜一旦被拔起,恐怕会带出不少泥土。

    “为今之计,只能按你们舅舅提的法子办了。”

    临江侯的提议是必要时断尾求生,牺牲掉局部利益,保全大局。尽早将与梁振轩交往过密的势力剔除,既保全了余下的大部分,又能及时向昌平帝表示决心。

    这提议是昨日递进宫的,皇后颇有些犹豫,梁振轩是高官,能与他交往过密的官职也不低,这么一割舍,他们必定元气大伤。

    积蓄势力并不容易,尤其是这些中坚力量,昨日案情还不算明朗,皇后便打算多观察两天,看看情况再下决定。

    如今看案情发展,显然是已经到了必要时了,皇后当机立断,立即吩咐道“钧儿烨儿,稍后你们出宫,便立即往临江侯府去,与你们舅舅一同处理这件事。”

    魏王陈王立即应了一声,皇后点了点头,刚要再说话,不想一转眸,却见小儿子面带犹豫之色,欲言又止。

    “烨儿,可是有要事”

    小儿子虽一贯沉默,却并非一个不知轻重的人,他这时候有话说,显然必是重要的,皇后当即道“还不快快说与母后知。”

    皇后与魏王的注意力都放在陈王身上,陈王沉吟半响,方道“只割舍朝中势力,怕是还未能与梁振轩拉开距离。”

    别忘了魏王妃。

    魏王妃正是梁振轩本人的外甥女,母亲梁氏是他的亲姐,姐弟二人一母同胞,也没有其他手足,关系一贯极亲密。

    梁振轩是很疼爱外甥女的,比亲女更甚,这也是魏王妃被选中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只是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

    陈王固然于取兄长而代之,让自己成为纪后一党中心,只是,他却没想以重击己方为代价。

    若他能取而代之,这些都是协助他夺嫡的中坚力量,如今必须将损失降到最低。大局当前,这些内部的小矛盾就先放到一边去吧。

    这么重要的一件事,皇后魏王当然不可能忘了。

    “烨儿不错,果然长大了,已经能替母后分忧了。”皇后目带赞许看一眼小儿子,随即,她将视线移到大儿子身上,“钧儿。”

    魏王沉默,抬眸看向皇后。

    他与魏王妃少年夫妻,成婚至今已有一年多。魏王妃虽有些骄纵,但性情爽朗,爱憎分明,比掩藏心思者更合魏王之意。

    说句老实话,小夫妻之间感情还颇为不错。

    魏王知道皇后想说什么,但他没有立即吭声。

    都说知子莫若母,这话不假,皇后十分不悦,淡淡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钧儿,你知道我们部署了十多年,为的是什么吗”

    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皇位了。

    皇后盯着他,缓缓说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为大业计,钧儿你当有所取舍。”

    魏王心中一震,他自懂事以来,便欣然接受了夺嫡之念,并为此孜孜不倦已十多年,当然无法退让。

    他目光坚定起来,握了握拳,道“请母后放心,儿子懂的。”

    “好”

    皇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诸般事务宜早不宜迟,你们兄弟赶紧出宫去吧。”

    魏王定了定神,与陈王一起站起,告退后匆匆出了坤宁宫,打马先往临江侯府去了。

    母子三人闭门商议之时,殿外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胡嬷嬷领着几个身穿青色比甲的宫女来到大门前,宫女们手上捧着账册,她正要进门向皇后禀事。

    岁末正是宫务繁忙的时候,哪怕皇后近日心不在焉,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处理。

    胡嬷嬷步履匆匆直奔大殿,不想到了门前却被拦下,守门的大宫女翡翠微微福身,悄声说道“嬷嬷,娘娘与两位殿下正在里头说话。”

    她的意思是不可打搅,不过胡嬷嬷身份不同,她说话相当客气有礼。

    其实如今大殿门前,诸多宫人太监已被驱赶开了,以防听见里面动静,也就是胡嬷嬷,大家不敢阻拦,留下给翡翠而已。

    胡嬷嬷一听立即明白,点了点头,转头要吩咐后面宫女退下。

    不想正在这时候,恰逢皇后不悦之下,提高声音说了那句,“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为大业计,钧儿你当有所取舍。”

    这声音并未压低,殿门外隐隐能听见,胡嬷嬷心中一震,忙抬眸去看身后几名宫女。

    好在这几名宫女都是老人了,尤其头一位,还是从临江侯府出来的,胡嬷嬷心中才定了定。

    “明月,你领她们先回去,稍后等娘娘得了空闲,我再叫你们过来。”

    她话里明月,正那个临江侯府出来的老人,是几名二等宫女的领头一位,她一贯稳重知事,闻言也不吭声,立即福了福身,领着后面几人转身离开。

    差事被耽搁,看来有好一阵子都不能轮上,天气又冷,宫女们不想在外面多待,于是便有人提议先回房。

    房里有炭盆,这提议得到众人一直认可,于是,大家加快脚步回了后房,一同进门烤火去了。

    烤了一会火,有人要回屋取点瓜子零嘴来,明月也站起响应。

    二等宫女是两人一间,像明月这种老人却有优待,能自己分了一间。她返回自己的房间后,立即掩上房门,快速取了纸笔,匆匆将方才听到皇后说的那句话写了下来,然后立即塞进某个隐蔽的位置处。

    二等宫女也有小宫女帮忙整理洗衣,负责她这个房间的,也是自己人,稍后就会把纸条传出去。

    飞快整理妥当后,明月回身取了一包蜜饯,掩上房门出去了。

    哦,明月这名儿是主子赐的,她还有一个本名,叫崔六娘。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