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文秀的思量

作品:《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

    曾文芳整个春节期间都没去找村里的同伴玩,有时呆在房里用功读书,有时会去学校后山的秘密基地看书。只有一个学期就要中招考试了,“复习功课”这个借口再好用不过了。

    这个春节,曾老爷子根村里人说家里的电视机坏了,没有人来看电视,曾家的气压特别低。幸亏,村里已经有两家人买回了电视,其中一家,就是曾晓如家里。

    村里人每到晚上,就一窝蜂跑去看电视了。也没人打听曾家老爷子为啥整个春节都板起脸,好像谁得罪了他们一样。

    而造成这种低气压的罪魁祸首曾文芳,还是乐呵呵的,像没事人一样,偶尔还会辅导曾文婷、曾文峰、曾文雪的功课,当然还有曾文波的功课。

    曾文芳也不知道文波堂弟中什么邪了,这几个月来,一直主动要求曾文芳帮忙补课。

    其实,自从上次试探过曾文芳之后,曾文波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决定认真学习,要靠自己创出一条路来。

    因此,这个春节,他虽然从家里的气氛嗅到爷爷可能与堂姐摊牌了,而堂姐并没有答应爷爷。他心里并没有多开心,也不肯告诉父母实情,他想这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对这个堂弟的变化,曾文芳非常高兴,辅导也特别用心。期考时,曾文波的成绩已经前进了十名左右,下学期有望考上青山中学。

    其实,曾文芳不知道的是,知道了这件事情的还有大堂姐曾文秀。那天晚上,曾文秀想找曾文芳问镇上毛织厂的事情,她自从前年与曾文芳聊过之后,就对这个堂妹刮目相看。

    她想,如果明年结婚,再一过年就有可能生下了孩子,估计那时就不能外出打工了。如果留在婆家种田,她是不愿意的,她想问问堂妹,她可不可以在毛织厂里上班。

    谁料,她竟然在门外听到爷爷与堂妹的这一番对话。当时,她刚听到这事时,还想去说服堂妹,让她嫁进叶家。后来一想,爷爷都拿她没办法,自己又用什么理由说服她呢

    她等爷爷回到上房后,又特意跑到爷爷的窗户底下听墙角。结果却听到了爷爷与奶奶这样的一番话

    “怎么样芳丫头答应了吗”奶奶问。

    曾文秀没有听到爷爷回答,估计爷爷摇头了。还是奶奶的话“那就算了吧,这丫头有多倔强,你早就知道了。当初,因为慧丫头给的一块布,她宁愿摔伤也不肯把布让给她二伯娘,我就知道这丫头轻易不肯折腰。”

    爷爷的声音“那时候,芳丫头并不出色,叶家也不一定就会选她。”

    “其实说起来,文秀比叶家小子也只不过大一岁。”

    “叶老爷子嫌弃文秀个子矮小,当时他还说,怎么文秀的个子就像她娘了呢。”

    “文兰的个子比文芳还高,我倒觉得叶大哥肯定会觉得文兰更合适的。选择文芳,只不过是因为文芳的成绩好。文芳不肯放弃学业,叶家没办法,也只好选择文兰了。”

    “我心里也觉得文兰合适,只是如果文兰嫁进去,叶家不知道肯不肯答案安排所有孙子的工作。如果他家只答应安排文理、文波的工作,那也情有可原。”

    “其实,我们可以先让他们家安排文辉与文理的工作,文波还小,他这个学期期末考试不是有进步吗文芳说如果他肯努力,以后肯定可以考上青山中学呢。”

    “唉,如果文芳肯答应,说不定连其他孙女的工作都能安排。我古山镇有个朋友,他说他村里有一户人家,一家人的户口都转成非农,后来,连三十多岁的儿媳妇都安排进了环卫所上班。一家人都吃国家粮,那是多荣耀的事情啊”

    “老头子,你也别愁了。叶大哥也没说如果文兰嫁过去,就不给我们家人安排工作呀。都是孙女,哪有厚此薄彼的,何况,芳丫头读书再厉害又怎么样叶家还不是不让她继续读书我觉得兰丫头更好,长得好、家务活干得好,孝顺、懂事,除了读书,名声什么的,哪一样比不上芳丫头下次如果叶大哥再来说这事,我跟他唠唠。”

    爷爷与奶奶说话虽然不大声,但曾文秀伏在窗外,把这些话听了个真真切切。担心别人发现,曾文秀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就偷偷回房了。

    曾文秀虽然遗憾自己没能入叶家人的眼,但这事已成定局,如今她只能思量,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也可以从中得到好处。

    无论是文芳还是文兰嫁入叶家,自己都可以说服爷爷,让叶家给自己安排一份工作。如果,自己有了工作,再嫁一位有工作的丈夫,婆家说不定也是城里的,那么,自己就会成为城里人,不用下田干活,这才是自己梦中想了几百遍的幸福生活。

    曾文秀心里暗暗盘算,幸亏,自己的婚礼定在下一个春节。如今也没有办手续,还来得及。如果自己能安排工作,她就与男朋友分手。反正她对如今的男朋友也不是十分满意,家里兄弟三个,只有两间水泥楼,一人一间都分摊不过来。男朋友还说再努力一年,建起第二层再摆酒席。

    这个时候,曾文秀无比庆幸,男朋友家里不富裕,如果富裕一些,说不定今年她们就摆酒席了。爷爷再心疼她,也不可能帮一个已经出嫁的孙女安排工作。

    如果她嫁了,安排工作的事情,怎么也轮不到她身上。如果要轮,那也是先安排工作给小姑,爷爷奶奶除了疼爱孙子外,最疼爱的还是小姑,何况小姑还是初中毕业生,自己却初中没有毕业呢。

    如果她没有出嫁,家里只有她与大哥文辉、堂哥文理,合起来也只有三人,安排三人的工作,要求并不过分。文芳要继续读书,文静比她小,即使不读书也越不过她去,家里其他弟妹都还小。

    曾文秀心里盘算良久,感觉自己说服爷爷的机会很大。

    曾文秀自从外出打工,也给爷爷奶奶买了不少东西。像时兴的暖水袋,她就一下子买了三个,妈妈一个,爷爷奶奶各一个。宿舍的工友们织毛线手袜,自己也学着织,给爷爷奶奶都织了一双。

    还有,她还用厂里不要的碎布给奶奶缝了很多袖套、围裙,也给小姑的小娃娃裁剪、缝纫了很多小裤子。

    所谓“爱屋及乌”嘛,她才不会像文芳堂妹那么傻,明知爷爷奶奶最疼小姑,她还偏生与小姑作对,弄得小姑总在爷爷奶奶面前说她的不是。

    曾文秀想到这里,又多了一重自信,她觉得在爷爷奶奶的心目中,自己还是有点位置的。

    大不了,这段时间再讨好讨好爷爷奶奶,自己到了厂里,看看再给爷爷奶奶买点什么寄回来。等暑假堂妹出嫁时,自己也要准备好礼物,争取让叶家人记住自己,这样,自己再提出安排工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得不说曾文秀想得很周到。如果曾文芳知道有这茬,就明白为什么上一世,在这么多兄弟姐妹中,唯有堂姐的事业有发展,日子过得最红火。

    曾家的这个年表面平平静静,实质内里波澜不断。大家各有心思,曾国卫建好了新房,家里客人不断,夫妻二人喜等着五月儿子娶媳妇。

    曾国章夫妻则在知道儿子已经存了好几百元后,商议好下半年自家也要建新房子。他们自己这边积攒了三百多元,加上借给大哥的两百元,三弟那边可以借五百元。而曾国章再出门打半年工,就辞工回来建新房。

    文兰还有半年就能毕业,下半年就可以出门打工。即使不不出远门,也可以在文芳的毛织厂里干活。家里人再努力一把,明年自家也可以娶儿媳妇了。

    虽然,妻子还在唠叨,嫌弃自家没本事,比不过三弟,人家开店开厂,生活越过越好,都快可以评万元户了,自家还什么也没有。可是,曾国章还是觉得这生活越过越顺,生出了一种满足感。

    于是,他看什么都觉得顺眼,根本没有觉察家里老爷子有些阴沉的脸色,女儿文兰心不在焉,以及儿子文波用功读书的各种变化。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