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 存款

作品:《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

    只是,满意是满意,夫妻俩还是担心他们学这学那,又不挣钱,会加重家里的经济负担。

    曾文芳理解父母的担心,他们一辈子勤俭节约惯了,一旦过上这样只花钱不赚钱的生活,难免会担心。

    “爸、妈,你们看看,这是我们家的家业、存款,多着呢,担保你们一辈子也花不完。”

    曾文芳干脆把一大袋的房产证、银行存折等东西搬出来。

    “啊,怎么买了这么多房子存折里的钱也不少,芳儿,你不是刚买了房子和车子吗怎么还有这么多存款”

    曾国生与王娟英翻看着这些东西,又惊又喜。

    “爸、妈,这里其中一本存折里钱是近段时间毛织厂、服装店、还有休闲农庄的收益。另外一本,是我为你们存的养老钱、还有弟弟娶媳妇的聘礼、妹妹的嫁妆。从读高中开始,每个月我都会存上一笔,以后还会一直存。”

    “啊,还要存这里已经不少了。”

    批发部的账目,都是王娟英在结,但是,她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大的一笔钱,她一个零一个零在数“1,2,3,4哇,竟然七个零,芳儿,到底是50万还是500万”

    “妈,是500万”曾文芳笑道,50万她都不屑于存。其实,这其中的350万,是她上次买了两个股票,然后抛掉拿出来的钱。

    投入50万,拿出来时就变成了350万。这种一本万利的事情,她还在等机会多做几次。之前,是因为本钱太少,后来,是因为太多地方要用钱,她没有多少闲钱。除了第一次买原始股,之后,她都只是偶尔把一些闲钱投在股市里。

    这笔钱,她不打算动,她想着,做生意毕竟有风险,她也不能把所有的钱都投资进去,家里有老有小,总得留有存款。

    也正是因为如此,上次建厂不够钱,她才宁愿卖掉一块地,也不愿意动这笔钱。

    “芳儿,我们家有这么多产业吗”

    王娟英疑惑,就是再开十年批发部,也赚不了这么多钱。毛织厂那边,她也有些了解,肯定赚不了那么多钱。

    曾文芳知道父母对自家的产业没有多少了解,更不知道她在股市上捞了好几笔大钱。不过,只要父母知道自已家里存款足够,他们不干活也没什么关系就行了。

    “爸、妈,这些产业还不包括弟弟公司挣的。文峰自从在省城读大学,也与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听说也挣了不少钱,不过那些钱都用在拓展公司上了。

    如今,他与文权还组建了两个工程队,这事你们不是知道吗自从组建以来,他们工程队的活一直不断。再经营一年,就能成规模了,到时候,就可能会成立一个小型的房地产公司。

    爸、妈,这些年最热门的就是房地产业了,如果发展得好,以后弟弟的房地产公司会比家里所有的工厂都挣钱。”

    王娟英更为惊讶了“啊那我们不是要成为千万富翁”

    曾国生听着她母女的对话,笑了“如今我们家的产业何止千万存款就500万,那张存折的流动资金也有几百万,还有渔港、荔园的房子、地皮。咦”

    曾国生说着说着,拿着一本房产证惊讶不已“芳儿,你在京都也置下了房子”

    “是啊,我买下了几套不值钱旧房子,房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京都的地皮。我们到时候可以选个合适的地方拆了重建,建一栋跟青山镇家里那栋一样的来。也可以卖掉,换了钱在别的小区另外买两套房子。”

    “难道你早就知道沈家这事”

    曾国生觉得,如果女儿不知道沈家的事,怎么可能去那么远的地方买房子

    “爸,之前,我买房子并不是想在那里住,而是一种投资。前几年,京都有些比较偏僻一些的房子很便宜。但是,以后,京都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那些原来偏僻的地方,因为被规划成区,那里的房子与地皮也会随之升值。

    省城的西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海州最旺的地方是东区的老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去了省城,东区根本容不下那么多人,便只好往西区发展。

    因为规划好、小区的配套设施也比老城更好,又有许多市政单位迁到西区,所以,西区的房子反而比起东区那边更贵。只可惜那个时候我们家没有那么多资金,不然,我肯定会在西区那里买块地皮。

    我在渔港、荔园的一些乡镇买地,也是因为如此。因为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渔港市中心与荔园市区的容量不够,一样得往周边乡镇发展。

    你看,如今我们芳华家具厂那边,工厂多了、工人多了、街道繁荣了,房子、地皮当然会升值。京都那边,也是一样的道理。”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事先知道我们是沈家人呢。”

    “爸,我又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怎么会事先知道沈家的事情呢。那次去京都,能与堂妹结下缘分,这已经很幸运了。”

    “嗯,也是。那这样,我与你妈就放心在你这里住下,不干活只花钱啰”

    “荣幸之至”

    曾文芳调皮地眨了眨眼睛,高兴地抱着母亲,撒娇道“妈,你还担心不够钱花吗我们姐弟三人都能挣钱了,还用得着你们二老操心吗你就安安心心地学习,到时候给沈琅叔叔一个大惊喜”

    “好好好,妈知道我女儿是个能人。”

    “可不是吗一谁有你女儿厉害14岁就开始发家致富,如今也不过24岁,就创下千万家产。”

    王娟英很为女儿这不谦虚模样担心,她点着女儿的鼻尖,嗔怪道“你呀,就不能谦虚点吗”

    曾国生却哈哈大笑,大女儿可是他最值得骄傲的杰作。

    曾国生夫妻有了女儿给的定心丸,学习起来更有劲头了。他们私下来聊天,说儿女都这么优秀,他们也得努力学习,变得优秀起来,千万不能给儿女丢脸。

    到了周末,王娟英果然带来一个优雅漂亮的少妇,跟着少妇一起来的,还有一位熟人,你猜是谁原来是吴雨泽那个小屁孩。

    “雨泽小朋友”

    “大姐姐,怎么是你”

    两人互相指着对方,又惊又喜。

    漂亮少妇与王娟英面面相觑,王娟英问“芳儿,你认识这孩子”

    漂亮少妇问“泽儿,你认识这位姐姐”

    曾文芳与吴雨泽不由相视而笑,异口同声地道“我们认识”

    大家坐下之后,吴雨泽就叽叽喳喳地说起上次在客家山庄发生的事情。

    漂亮少妇笑盈盈地道“娟姐,没想到我们还有这个缘分。上次泽儿说有个姐姐给我们那桌送了玉米汁,还说,只要报上泽儿的名字,我们以后去吃饭,就给我们打折。

    不瞒您说,我们家很喜欢那个山庄的口味,经常去那边吃饭。并且,只要带上泽儿,山庄就会自动给我们打折。”

    漂亮少妇转向曾文芳,感激地道“你叫文芳吧我叫刘纤秀,今年三十一岁,因为已经认了你妈妈为姐姐,如今你就只能叫我秀姨了。再说,泽儿叫你姐姐,这样辈分刚好不会乱。”

    “秀姨好”

    曾文芳笑盈盈地应着,想起吴俏丽,如果按着这人叫法,她岂不是要叫吴俏丽姑姑幸亏各人交各人的,她与吴俏丽也没有什么交集。

    文雪昨晚就已经回了家,跟省幼师的几位同学出去玩了,说好今天不回来吃饭。

    家里就只有曾国生夫妻与文芳三人,如今加上刘纤秀母子,也不过五人。

    曾国生夫妻本就喜欢孩子,王娟英又与刘纤秀谈得来,老老少少的,竟然也相谈甚欢。

    曾文芳因为知道母亲会带朋友回来,早就准备好了菜,知道他们经常去山庄吃饭,就改变了一些菜的做法,做出一桌别具风味的菜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