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八十九章 医术传承

作品:《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

    陈文干握住曾文芳的小手,想起汪志坚与沈琅一起去京都人民医院医治病人的事情,也不由感慨“可不是嘛,生活就是这样。无意中做下了一件善事,若干年后可能会有大收获。外公记得那年,文芳说服表哥去京都给一位病人治病吗”

    汪老爷子想了想,才道“好像有些印象,那时候,你表哥还在医学院读书,就说去京都给一位病人治病,我还不太同意。不过,后来他很坚持,我想着他学医也有些年头了,最后才答应让他去。”

    陈文干笑道“外公,就是那一次,表哥认识了沈琅小叔,就是芳芳的亲叔叔。还有,表哥治好了一位老将军的胃病,人家对他感激不尽。以后,表哥去了京都,他们肯定会关照表哥的。”

    汪老爷子不同意这一说法“干儿啊,我们帮别人,并不是要别人回报。你表哥也如此,你让他千万不要挟恩图报。”

    “外公,这道理我懂,我表哥也懂。不过,就如文芳,她受了您的恩,您是不求回报了,可是,她却一定要回报您。战爷爷一家子,也是感恩图报之人。”

    汪老爷子抚着花白胡子,乐呵呵地点头“嗯,说得也是。我们做医生的,赚不了多少钱,但收到的回馈却是不少的。从我们家鸡蛋不断,也可以看出来。”

    曾文芳道“嗯嗯,那是青山镇百姓对外公的回报。”

    汪景辰嘿嘿笑“嘿嘿,爸,您开门诊比我在医院上班强。我们治好了人能得一声谢就不错了。”

    汪老爷子严肃地道“医院收费贵,老百姓没生重病哪里会去住院既然都住院了,哪里还有余钱买礼物送你们唉,如今即使百姓的生活好转,大多数百姓还是生不起病、住不起院啊”

    曾文芳想起后世的医疗政策,干部有医疗保险,农民有合作医疗。老百姓生病住院,能报销六七十,这样的医疗政策,非常得民心。

    再说,后来国家领导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农村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农村的环境也越来越美丽。大城市的那些有钱人,还不时会到农村小住一段时间呢。

    因此,就安慰汪老爷子道“外公,如今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实行了医院保险制度。以后,我们国家也会实行这样的政策。到时候,普通百姓看病也能报销,也就不怕没钱住院了。”

    “真的吗”汪老爷子与汪景辰都惊喜地问。

    曾文芳点头“嗯,国家领导人自是会借鉴别国好的政策,如今,只有国家干部才能享受公费医疗。普通老百姓治病没有保障,如果家里有个人生一场大病,日子都很难过下去了。如果有了医疗保险,生病住院,可以报销60以上,那百姓好歹还能看得起病。”

    汪景辰却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那这样一来,门诊这边不是就没有生意了”

    曾文芳摇头“小病大家自然还是会选择来门诊,一则报销也不是全额,二来,报销应该会设置。比如,住院花费一千元以内,不给办理报销手续。要一千元后面的医疗费,才能报销。如果这样的话,老百姓生个小病小痛的,也不愿意去医院。”

    汪景辰点头“嗯,这样也算合理。不然,随便一点儿感冒发烧的就去医院,医院也忙不过来。”

    陈文干想起一事,问汪景辰“舅舅,外公年岁也大了,如今表哥不可能回来接手这个门诊。您与大舅、舅妈又有工作,不能顾及这个门诊,以后你们有什么打算”

    汪景辰道“唉,我也在为难呢。如今店里虽然请了一个医生,但毕竟人家不是自己人,以后,说不定他会自己开门诊。倒是你青姑,一直在跟你爷爷学。去年她去参加赤脚医生考试,已经拿到了从医资格证。只是,你外公还是不放心她给病人看病,说还要再带她几年。”

    陈文干转向汪老爷子,道“外公,那你让青姑去卫校进修半年一年的,回来就能接您的班了。你都八十多了,可不能一直带着她。明年或后年,我与表哥就把您与外婆带到京都去享福。”

    汪老爷子眉头紧皱,苦笑道“是啊,我早就让你青姑去系统学习了。可是,她家里走不开,她公公身体不好,婆婆又不经事。你青姑父一年到头都在外面打工,她那个家不得全靠着你青姑支撑啊。唉,你那些堂表哥堂表姐,没有一个肯学医,我都担心,待我百年之后,这个门诊会开不下去了。”

    曾文芳安慰老爷子“外公,医学传承不是看形式,而是要看内涵。如两个舅舅,还有阿坚表哥,还有我,可都是传承了汪家医术。即使这个门诊不再开了,也不能说我们汪家没有弟子传承了吧”

    陈文干看了一眼媳妇,眼里满是赞赏。自家这个媳妇多聪明啊,总是能从别人一句两句话中,就知道人家心里想了什么。外公迟迟不肯放下门诊,不就是因为觉得这个门诊是汪家医术的象征吗

    他也对汪老爷子道“外公,我觉得芳芳说得对。您看京都汪家,有人学医,有人学文,有人学做生意。我觉得,汪家医术的传承确实不是看门诊有没有开,而是看咱们汪家人有没有学到您的本事。”

    其实,汪老爷子从去年开始确实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他也想休息,可是,又丢不下来找他的病人。他也想尽快把堂叔的小女儿阿青教出来,可是,阿青偏偏家里事务多,学东西也有些毛躁。他实在是放心不下让她单独开这个门诊。

    汪老爷子沉吟半晌,道“那我找你青姑聊一聊,如果她能下定决心去进修,那这个门诊我就还帮着守一年。如果她下不了决心,我也不能就这样把门诊交到她手里。那到时候,就让她到别的门诊打工,我就把门诊收了。”

    汪景辰笑着问“爸爸真的舍得”

    汪老爷子白了他一眼,道“不舍得又怎么样有时让你们周末的时候来帮帮我,你们都抽不出时间。门诊打开了门,就得接病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每天来的病人确实太多,我又不能厚此薄彼。天天这样折腾,我确实受不了。”

    汪景辰不好意思地道“爸,我一周得上五天半的班,好不容易才能休息一天半天的,你又让我来这里帮忙。再说,我也得交朋接友,与朋友聊聊天、聚聚餐,打打牌。文芳刚才不是对那个学生说了吗读书要劳逸结合,我们医生也一样,也得工作、生活、娱乐三不误。”

    汪老爷子轻哼一声,道“哼,我还不知道你你就是懒,加上本来就不想我继续开门诊,当然不愿意回来帮忙了。”

    陈文干笑道“外公,舅舅管着一家医院已经够辛苦了,确实不能再利用休息时间回诊所工作。我看啊,您就按我刚才说的办法去做,如果青姑总是下不了决心,静不下心来学习工作,那她就是打工的命,您也用不着遗憾。毕竟,一个不合格的医生出来开门诊,您也不会放心。”

    “好,医术传承是很严肃的事,不能因为你青姑情况特殊,我就对她特殊。记得你表哥读初中那会儿,学的东西就能独当一面了。可是,我还是希望他去学一些当代的、先进的医学知识。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得与时俱进,不能固步自封。再说,如果你青姑能学到有你表哥初中那会和一半的医术,那我也就放心些了。可是,唉”

    老爷子的言下之意谁都听得明白,那个阿青到了如今,所学到的医学知识还比不起汪志坚读初中时的一半。如果这样,也怪不得汪老爷子不愿意把门交到她手里了。

    汪景辰也道“爸,你不用担心阿青找不到工作。如果门诊不开了,她到医院去当个护士或医生助理,还是绰绰有余的。”

    汪老爷子长叹一声,道“好,那我再考虑考虑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