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三十九章 青山镇之行

作品:《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

    青山镇之行

    虽然婚礼不用曾文芳操心,可是,新娘子哪有不累的呢并且,面对的还是这样隆重的婚礼,京都又来了这么多人。曾文芳的累,主要是心累。看到黑压压的这么多人,她就觉得心累。

    幸亏不同的宾客,都安排好了作陪的人。如那些初中同学,午饭后,便由吴友敬安排大家去外面玩,晚上唱歌、住宿,直到第二天早上自由散去。

    如大学同学,便交由张亮安排,就如小型的同学聚会差不多。曾文芳因为孕吐,只与他们分别聊了一两个小时,没能按之前所计划陪着他们一起胡闹。

    第二天早餐后,送走了剩下的客人,陈文干与曾文芳带着一行人去了青山镇。

    到了青山镇回了寨下村之后,一行人则兵分几路。汪志坚回家探爷奶,曾国生夫妻带着曾文雪忙着去探亲,陈文干与陈猛等人去了陈家村探师傅及拜祭师祖。

    而曾文芳与曾文峰姐弟刚是带着众人参观青山镇,他们把去年沈琅兄弟去过的地方,一一走了一遍。而最主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参观石阶村,则是谢书记、张市等领导全程作陪。

    曾文芳这次回来,主要的目的是带着众人去石阶古村,还请了石阶村有名望的老者给大家介绍古村建筑的来由、特点、其中的趣事。

    曾文芳微微笑着,如古代江南温婉端庄的大家闺秀,说话时,却又充满的现代职业女性沉稳干练“战爷爷,青山镇的旅游发展,不能只依靠石阶村的古村文化。还得有相配套的设施,比如说,以前青源江就有一个古码头,可以还原这个古码头建筑。沿着青源江两岸,建古人送别所用的亭子,江两旁种上柳树,江上放置游船,可供游客游玩。

    这样既可以再现古人折柳送别的情形,又可以形成一个供旅人休憩、漫步的江岸。由江岸到古村,建设一条步行街,销售各色客家特色小食及客家特产。如此一来,古村与古码头两者相连,自然形成一个颇具

    文化内涵,古色古香的旅游景点。

    人们在这里参观、游玩、吃客家美食,一天下来也不会乏闷。累了,晚上可以去泡温泉。

    对了,据有关资料记载,阳光县好几个地方都有古驿道。我们青山镇与古山镇之间便有一条古驿道,可以修一条路至古驿道处,供游客漫步其中,感受古人送别、出游的情形。与我们古村、其他地方的温泉连成一连旅游线路。

    这样一来,定能吸引众多游客,带动整个县的经济发展。”

    战老爷子原本就对古村的建筑、文化很感兴趣,听到曾文芳这番话,连连点头赞赏“嗯,文芳说得不错,被她这么一说,我都能想象往后再游青山镇的情形了。这个地方确实不错,很适合发展旅游业。

    不是说旅游兴国吗我看青山镇这个地方就可以按文芳所说,发展旅游业。你们研究挖掘一下,可以整体规划一番,把这个穷山沟的旅游业发展起来。”

    谢书记与张市自然连连点头,看着曾文芳的目光深

    邃了不少。之前,谢书记就听张市说了不少有关曾文芳的事,没想到这一趟,能亲眼见证这位姑娘的能力与魄力。

    他想这沈家孩子,果然不是吃素的。一场婚宴,还连带着把青山镇、阳光县往后的发展规划好了。这样有政治敏感性的人,不从政实在可惜了。

    谢书记跟着大家走了一遍下来,立刻给张市派了任务,大力发展阳光县的旅游业,让专家给青山镇的古村评级,争取把青山镇的石阶古村打造成国家级古村落。从而带动其他各镇的旅游,发展山区经济。

    谢书记看着沈泽铭与曾文峰,笑道“沈大公子与沈小公子一个搞设计,一个搞建筑,加上文芳姑娘的策划,这个规划交给她们姐弟仨人,省里会拨款给青山镇镇镇府,专款专用,市里负责监督,务必尽快把青山镇的旅游业搞起来。”

    省委重视青山镇,就等于重视整个东湖,张市高兴得咧开嘴,连连点头“嗯、嗯,我一定尽快落实这项工作。”

    谢书记拍拍张市的肩膀,道“我本来打算尽快把你调到省里做我的副手,不过,如今这件事交到你手里我才放心。如今,只能把这事做好之后,再考虑你的调职问题。”

    张惠民怔忡了好一会,半晌才反应过来谢书记这是想升他的职可是,就因为青山镇这一行,他的升职就要往后推了

    谢书记待他反应过来,又朝他笑道“迟一两年也无妨,待青山镇建设好,可能你连省里都不用去,直接去京都了。”

    张惠民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道“只要能做好我的份内工作,其他一切都顺其自然。”

    “嗯,你有这个觉悟就好,如今青山镇入了几个老领导的眼,对东湖的发展大有好处。我看,你还是待在东湖吧我会与省委班子商量,把东湖的书记调到别的市区,东湖就交给你了。”

    “啊”张惠民吃惊地挠了挠头,一脸不敢置信,他如今还只是副市长,怎么可能直接升职为市委书记

    谢书记看向不远处挽着战老爷子的曾文芳,感慨道“你慧眼识珠,提携了一个刚毕业的下属,不但成就了你自己,也成就了青山镇。”

    曾文芳也没想到,一群老人的青山镇这行,会把十多年后的旅游策划方案提前实行。上一世,古村落虽然也得以建设、维护,可是,资金不到位,政府也不重视,青山镇古村的旅游开发得并不好。

    如今,有了京都这群老人监督,有了省委书记发话,有了张市这个拼命三郎把关,有了她的策划方案,还有大堂哥、唐冬阳一起配合设计,弟弟曾文峰实地落实,她自然有信心把青山镇的旅游业发展起来。

    陈家村这边,比起过年还要热闹几分。因为,陈正纯的孙子回来了。年轻一代的人得知陈老叔公还有子嗣,吃惊地捂住嘴,不可置信。年纪大些的人,听说过陈正纯曾经娶个媳妇,不过,媳妇跑了,陈正纯就没有再结婚。

    但是,见过陈正纯媳妇的人,也已白发苍苍,他们

    都没有料到,当年陈正纯娶的那个媳妇,离开的时候,竟然有了孩子,还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如今,陈家子嗣回来祭拜了,陈家村能不热闹吗

    陈文干是带着陈学胜一家三口,还有刘江勇、殷文立等人去陈家村的。当然,陈猛与及住到了街镇的陈家子孙也一起回了陈家村。

    大家听说了老叔公陈正纯的孙子回来了,除了最初的惊讶之外,便都放下手里的活,年纪大些的,提着米油鸡鸭之类的物品登门,年轻小些的则一窝蜂地跑去看热闹。

    陈学胜在京都就带了不少东西过来,到了东湖之后,又借了陈文干的车,根据陈猛所说的陈家村众人,给各家备了礼物。

    这会儿,他带了妻儿回来,收敛了在京都的公子哥儿脾气,对陈家村众人礼貌有加,一边派送礼物,一边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

    村里人自动自发地备好了宴席,用来招待京都来的贵客。而村长与陈茂才等人带着陈学胜一家几口,还

    有一干徒子徒孙,去陈正纯墓前祭拜。

    陈茂才站在陈正纯的墓前,热泪盈眶,他怎么会想到,自己担心陈家拳术没有传承人,教外孙习武,然后顺带收的陈文干这个徒弟这么有出息。不但事业有成,还完成了叔公的遗愿,真的把叔公的子孙带回了陈家村。

    听说自家外孙也要去京都工作了,还是因为同习陈家武术的刘江勇推荐。那种如中了几百万彩票、飘飘然的感觉,陈茂才终于品尝到了。

    “好,真好啊我们陈家武术以后定能发扬光大,我们家阿猛也会越来越有出息的。”

    陈学斌神采飞扬,外甥有出息,他这个做舅舅的自然开心“那当然,他们俩那年寒假来陈家村小住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非池中之物,他们啊,就是天上的老鹰,迟早要展翅高飞的。”

    陈茂才没好气地白了儿子一眼,道“你这臭小子,自己不肯习武,还说这么多有的没的。”

    陈学斌嘿嘿笑道“爸,你想啊,如果我习了武,

    那你就不会想着去收阿猛做徒弟,就没有收阿干做徒弟的机会。也就不会有如今老叔公的孙子、曾孙回来认祖归宗的事了。爸,你要感谢我才对,就是老叔公在天有灵,也会感谢我呢”

    “你这臭小子,不肯习武还有理了。你看阿猛与阿干,人家有了武艺,家都要迁到京都去了。就你这么没出息,没有大气。”

    “爸,与我来比,你才更没大气。我起码还走出了陈家村,而你,如今还不肯从村里出来呢。”

    “你”

    陈茂才想再训斥儿子一顿,不过想想儿子的话,说得也有道理,就没再说什么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