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第 53 章

作品:《[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这一日陈景书正在给赵载桓瞎吹故事听, 把他后世看过的超级英雄电影改头换面, 变成神仙妖怪之类的,乱七八糟糅杂在一起, 讲出来的东西陈景书自己都认不出本来面目了, 但偏偏赵载桓还听的津津有味。

    这真的叫一个敢讲一个敢听。

    正说着呢,皇帝那里却派人叫陈景书过去。

    陈景书自己尚且不觉得有什么,赵载桓倒是先一步紧张起来“父皇找陈庶子有什么事情”

    那太监哪里会说, 只摇头说不知道。

    陈景书见赵载桓担忧, 便道“无妨,身正不怕影子斜,太子不必担忧我,何况, 皇上传唤哪有不去的道理。”

    赵载桓哦了一声, 嘱咐道“若是父皇生气,你就打发人来告诉我,我立刻去给你求情。”

    陈景书笑着说好。

    当然没提如果皇帝真的要处置他,那根本不是赵载桓可以左右的。

    不过陈景书并不觉得皇帝会在这个时候处置他,毕竟他也没啥可处置的呀。

    这么想着,到了皇帝那里, 发现今日翰林院班房里当值的还是沈纯, 因身后跟着人, 陈景书也不好多问什么, 倒是沈纯对他咧嘴一笑, 陈景书顿时明白肯定没什么大事。

    果然, 这日皇帝的心情似乎很不错,陈景书进去的时候正巧看到卢克思扛着自己的画板出来,顾不上说话,只是略打了个招呼,陈景书便进去了。

    皇帝这回没有端坐在桌前的椅子上,而是倚在靠窗的榻上,陈景书过去行礼问安,皇帝叫了起,然后才道“陈卿近些日子去蜀中了”

    陈景书当然知道这个陈卿说的不是他,而是自家大伯,便点头道“是,前些日子刚来的信。”

    皇帝哦了一声“他也给朕写信了。”

    陈景书丝毫不意外这话,要说陈孝祖和皇帝之间没有联系那才叫不可信。

    不过能把信直接送到皇帝的桌子上,陈孝祖的信恐怕不仅仅是用来闲话家常的,但以陈景书对陈孝祖的了解来说,除非是遇上特殊情况,否则这额外的功能他是半点不会用的,估摸着他平日里和皇帝的通信真的就是闲话家常。

    只是不知皇帝这个时候突然提起陈孝祖是为何。

    陈景书没有说话,皇帝伸手指了指,示意他坐下,陈景书谢过座,皇帝这才道“近些日子又有御史往朕的桌子上送折子,说的是薛家的那个薛蟠又闹了事情。”

    皇帝用了又字,陈景书便知道他很清楚薛蟠以前的事情了,便道“臣倒是知道薛蟠,只是近日并不关心他的事情,倒是没有听说薛蟠又闹出什么事情来了。”

    皇帝嗤了一声道“他难道能闹出好事来”

    说完这话,也不需要陈景书再说什么,皇帝叹道“朕原本念他们也是开国功臣之后,到底留几分情面,却不知朕留了他们的脸面,他们却不留朕的脸面,一而再再而三,把天子脚下当成什么地方了”

    说到这里,他看了眼陈景书“原本都不是什么大事,若犯事的是寻常百姓,何必要往朕的面前说,不过是他们仗着祖上的脸面,肆意妄为罢了,这事明儿会交给太子处置,只是太子尚且年幼,你需得多多帮衬他。”

    陈景书问道“是只有薛家,还是包括了贾家”

    这个问题陈景书是一定要问的。

    当初陈孝祖在的时候就没有瞒过他皇帝对于薛家贾家一类的态度,只是那个时候只说时候未到,可现在皇帝提起这事,陈景书不需要问也明白,皇帝确实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

    按照最近朝堂上听说的,有些人依旧在反对赵载桓做太子,觉得他既年幼又无功劳,远不如裕王。

    如果最初陈景书还觉得这些人是真的支持裕王的话,反对到了如今,陈景书哪里还能看不明白呢

    这些人并不是支持裕王,他们仅仅是反对赵载桓罢了,而反对赵载桓,便是在与皇帝博弈。

    当然,赵载桓确实算个不错的试探。

    赵载桓虽然是皇后所出,但谁都知道皇后身体一直不好,从去年起更是连宫务都不过问了。

    一个连管理后宫都做不到的皇后,其本身就已经失去了大半的地位。

    何况等皇后死了,日后怎样可还不好说呢。

    如今后宫由两位贵妃掌管,其中贾贵妃无子,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且看着她入宫多年,年纪也不小了,却一直没消息,估摸着以后有的可能性也不大。

    再说了,就算有,等孩子长大也得十几年呢。

    另一位就是裕王的生母俞贵妃了。

    照着这个势头看,等皇后死了,俞贵妃是下一任皇后的可能性很大啊。

    这么一算,如果要推出一个人来反对赵载桓,裕王不就是最好的选择吗

    而皇帝选在这个时候对薛家贾家动手,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薛蟠又犯了事,激起了皇帝的新仇旧恨,让他觉得忍无可忍了。

    皇帝能忍那么多年,也就不在乎这一日两日的功夫。

    真正让人在意的,是这几家又犯了当年的老毛病,开始跟着某些宗室权贵们的后头当拉拉队了。

    皇帝要处置他们,不过是杀鸡给猴看罢了。

    果然,听到陈景书的问题,皇帝看他一眼“这有很大区别吗”

    当然没区别

    因为就在陈景书回去之后,黛玉便告诉他“宝姐姐的婚事定下了,已经选好了日子,才打发人送帖子来,到时候请咱们过去呢。”

    陈景书的心中突然冒出个人选来“薛家大姑娘的婚事嫁了哪家”

    黛玉笑道“还能是哪家,自然是贾家。”

    陈景书哦了一声“贾宝玉”

    黛玉见他脸上没有半点轻松的神色,不由问道“怎么了有哪里不妥当”

    陈景书摇摇头“只是听说前些日子薛家大爷又犯了事儿,如今还没解决呢,却没想到薛家大姑娘会在这个当口出嫁。”

    心里却明白了皇帝那句话的含义。

    嗯,现在看来,确实没有太大区别。

    薛家在贾家住了那么多年,又接连往贾家填了那么多的银子,这会儿两家又结了亲,既然如此,若要动手自然没有区别。

    只是看着黛玉脸上真心为薛宝钗高兴的表情,陈景书一时不知该怎么告诉她,先不说这婚事来不来及成,就算成了,她的宝姐姐恐怕也不能过的好。

    当然,如果薛宝钗不在意家世不家世的问题,那倒是没什么可说的了。

    毕竟皇帝虽然是要杀鸡给猴看,却也没打算真的把鸡满门杀光。

    这么想着,陈景书对黛玉道“贺礼你看着准备,只是如果近些日子他们几家往咱们家里送东西,你不要收。”

    黛玉奇道“这事咱们送礼也就罢了,哪有他们还给咱们送礼的道理。”

    话刚说完又觉得不对“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陈景书摇摇头“不算大事,也不是小事,天阴了而已。”

    这可算不上什么雷霆暴雨。

    黛玉迟疑一下还是点头答应。

    陈景书这才安心。

    这可不是他多担心黛玉贪财,而是当初甄家出事的时候便往贾家送了不少东西,说是先存在他们家的,贾家居然也收下了。

    若说这些年贾家干的事情中哪哪一笔黑账在皇帝那里最大,陈景书敢打包票一定是这事。

    这是硬生生从皇帝口袋里抠钱啊

    若说他们最开始不知道,等甄家出事了,却也不见贾家又任何行动,也没说把这些钱上交国家,他们反倒是捂的更紧了,自然,最后这些银子也都进了贾家的口袋。

    反正甄家是再不能翻身了嘛,难道还能来向他们讨要不成

    如今轮到了贾家,陈景书知道,但凡遇上这种事,哪怕贾家再怎么不靠谱,事先得到一点消息还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对于贾家来说,往黛玉这里送东西不是最好的选择,往史家又或者北静王府送东西才是,但人急了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黛玉又很少管外头的事情,万一被人以过去的的什么情谊说动,暂时帮着存点东西,那可是平白被拉下了水。

    因最近赵载桓已经开始跟着处理一些事务,第二日的时候果然是把薛家和贾家的事情转到了东宫来。

    陈景书只看着赵载桓那里突然多出的一堆告状的折子就知道了。

    赵载桓自己倒是有些为难,陈景书不由有些奇怪“殿下在为难什么”

    赵载桓道“是和薛家有关的。”

    陈景书道“此事只需调查清楚,依法办了就是。”

    赵载桓摇头道“但薛家和俞家有旧,今日早朝我见着二哥的时候,二哥说他晚点来我这里,我那时候还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看到这些折子倒是明白了。”

    薛家和俞家有旧,以目前薛家的情况他们不一定会知道这些折子的事情,但俞家肯定知道。

    陈景书想了想道“那就等裕王来了再与他说,我想裕王也不会是不讲道理的人才对。”

    他这话才刚说完,就听外头一个少年的笑声“本王当然不是那般不讲道理的人。”

    陈景书便见一个华服少年走了进来,少年看起来比似乎还是半大孩子的赵载桓成熟不少,眉眼间有些许相似,相貌却更加秀美。

    那种用如花似玉的字面意思来形容完全不觉得过分的秀美

    裕王赵载楧。

    赵载桓惊讶道“二哥”

    十七岁的赵载楧笑道“我方才似乎听见有人提起我”

    这

    赵载桓看了眼陈景书,介绍道“这是我的左庶子陈景书。”

    陈景书行礼道“臣陈景书拜见裕王。”

    赵载楧摆摆手道“免礼免礼,你就是兆源公的侄子,同样六元及第的陈景书”

    陈景书道“兆源公正是臣的伯父。”

    赵载楧点点头,这才对赵载桓道“你方才担心我什么事儿来着”

    赵载桓下意识的看向陈景书,却见陈景书面带微笑,便定了心思,干脆说道“因有人状告薛家,我听说薛家与俞家有旧,这才担心二哥为他们家说情。”

    赵载楧道“原来是为了这事,这事我也听说了,不过你却不必担心,我可不会给人求情。”

    赵载桓惊讶的看向赵载楧,赵载楧道“不请我坐下再说”

    赵载桓这才反应过来“是了,二哥快坐,郭思,还不上茶”

    郭思愣了一下刚要走,陈景书却道“去拿我桌上那盒,原本就是带来要送给殿下的,这会儿也刚好。”

    赵载桓好奇道“陈庶子有又得了好茶”

    陈景书笑道“大伯送的,我想起上回和殿下说起茶,殿下提起的蜀中名茶我那里刚好有,便给殿下带来了。”

    赵载桓顿时很高兴的样子“多谢左庶子费心啦,我就是随口一说,难为你特意记得呢。”

    一旁的赵载楧看着赵载桓与陈景书之间的言语,心道这陈景书果然有几分本事,他与赵载桓相处才多久赵载桓竟对他如此亲密了。

    想起当年陈孝祖与自己父皇之间的关系,赵载楧不由细细打量陈景书,顺便思考这陈家的人到底是哪里最好,居然这么得他们赵家的喜欢

    最后发现陈景书除了年轻和长得好看,似乎并没有特别之处。

    若说哄人,自赵载桓成了太子,在他身后等着说好话的人多着呢,说的比陈景书好听的也大有人在,怎么不见赵载桓对旁人如此亲密

    正想着呢,就听见赵载桓问他“二哥今天来找我是为什么事情呀”

    赵载楧道“总归不是你担心的薛家的事情。”

    赵载桓笑的腼腆。

    赵载楧道“薛家若是没有不好的,难道我还怕你冤枉了他们若是有,我这会儿来找你说情,让你枉顾父皇的期待和大晋的律法,我又成什么人了”

    这么说着,他拿出一卷随身带着的画卷来“我听说你最近在收集兆源公的字画,刚巧我那里得了一副这才巴巴的给你送来”

    赵载桓当下惊喜道“兆源公的”

    陈孝祖的字画因皇帝的喜爱而备受推崇,再加上他本身水平确实过硬,多少人说与历代名家相比也毫不逊色的,但陈孝祖本身不缺钱,也不爱画什么应酬之作,因此他的作品在外流传的极少。

    少而精的东西自然更加难得。

    陈景书看着赵载楧在一旁的画案上展开带来的那副画,却是一副山水画作,最边上题几行小字,大致记录了这幅画是什么时候画的,顺便加上署名。

    赵载桓看了惊喜道“不亏是兆源公,旁人画来多有艳俗的青绿山水在他笔下竟也有淡薄高雅的意境。”

    然后陈景书就听赵载楧和赵载桓两人就着这幅画夸了好半天。

    顺便发现其实赵载楧也说得上是陈孝祖的狂热粉丝了,对陈孝祖的无论是字是画是诗文全都如数家珍,甚至自己也收藏了不少。

    此时说起来更是滔滔不绝。

    两人正说的热闹呢,赵载桓却突然发现陈景书好半晌都没有说话,不由问道“陈庶子怎么不说话”

    陈景书道“臣不知该说什么。”

    赵载桓道“陈庶子才是最该说话的人呀,你的画是兆源公亲自指点的,看他的画作当然比我们更有感受,我还想听你说一说呢。”

    听到他这样说,就连赵载楧也不由看了过来。

    他相貌秀美精致,一双眼睛也如星子一般,看人的时候很容易传达出自己的心情来。

    这会儿他看着陈景书的样子任谁也不忍心拒绝他的“太子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之前一时得意竟忘了若论兆源公的画作,陈庶子才是最有资格说话的人呢,还请陈庶子指点。”

    陈景书忙道“指点不敢当,只是有一句话臣觉得一定要说出来。”

    赵载楧好奇道“什么话”

    陈景书迟疑了一下,这才缓缓道“这幅青绿山水,臣家里有一副一模一样的。”

    赵载楧“”

    不,等等,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这副是假的”

    这就很尴尬了啊

    两个才刚对着这幅画夸奖了好半天的皇子对视一眼同时这么想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