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难得审视

作品:《永昭郡主

    “娘娘, 许也只是巧合呢。”

    郑皇后冷冷看她一眼“这话你自己信吗什么巧合, 这阖宫内外谁不知道皇上前脚斥责本宫, 后脚就有了这旨意。这个时候, 不知多少人看笑话。皇上若非故意的, 又为什么这样给本宫难堪。”

    梁禺顺也没想到, 皇上竟然会下这样的旨意。

    这宫里谁不知道, 惠安公主不得皇后娘娘喜欢,对于这个庶女,皇上这些年怕是都不大记得她长什么样了。

    这突然间, 却亲自给她赐婚,如何能不引人遐想。

    这时,闻着消息的淳嫔和宁德公主也急急赶来了。

    宁德公主一进门就见皇后娘娘冷着脸, 还以为母后这是因为方才听曲儿时父皇大发雷霆, 让母后下不来台。虽她也听说父皇给惠安公主赐婚的旨意,可她知道, 之前母后早就有这样的心思, 左右这结局没变, 母后也犯不着为了这个动怒。

    心里这么想着, 她也就这么说了。

    只是这话才刚说完, 就见郑皇后像是看白痴一样的看着她,若非因为她这些年得皇后

    偏宠, 只怕蠢货这两个字,皇后直接就说出来了。

    淳嫔忙亲自递了茶给皇后, 缓和气氛道“娘娘, 宁德这孩子还小,这些年得您偏宠,心思也简单,您别怪罪她。”

    郑皇后又岂会和一个孩子置气,可心中还是觉得,这到底是庶出的公主,若是她亲生的,断然不会教养的这般没头脑。

    宁德这会儿也晃过神来了,小声道“母后,您别动怒。父皇这么做,那穆氏还敢生了不该有的心思不成她避居长春宫这么些年,难不成还想着东山再起”

    “何况,这口气母后日后有的是机会出,等到太子哥哥登基那一日,阳陵侯府还不任您拿捏,谁敢说什么。”

    郑皇后心思沉重的拿起茶杯,那盖子撇去上面的浮沫,半晌才开口道“你还小,有些事情,你不懂。”

    “这些日子,你看出了多少事情。母后原还想着,用夺情起复这一招顺利让徐次辅留在内阁,可现在,却是惹了一鼻子灰。还有那婳嫔,真把自己当做宫里的贵人了,是啊,她那肚子金贵着呢,若真的生了个皇子,你父皇还不定怎么宠着呢。”

    便是再宠着这个幼子,难不成父皇还想让他取代太子哥哥不成

    宁德公主实在是不解,太子哥哥做了东宫储君这么些年,只要没有大错,父皇即便生了

    废太子的心思,朝臣和天下儒生也不会答应的。

    母后会不会有些多心了。

    郑皇后也乏了,摆了摆手,便让她们下去了。

    等两人离开之后,郑皇后不免感慨一句“你说着孩子,虽说不是自幼教养在本宫身边,可也算是本宫看着长大的。怎么就这么愚钝呢”

    赖嬷嬷缓步上前,给郑皇后捶着肩膀,“娘娘,公主还小,确实是失了些城府。可若非如此,娘娘这些年也不会格外给她体面。”

    “奴婢倒觉得,公主方才那番话,也未必就真的没有道理。之前,娘娘也是想着把惠安公主指给阳陵侯府二少爷的,如今,皇上先了一步,于您来说不过是面儿上有些难看罢了。要奴婢说,皇上也只是在气头上,等太子殿下大婚,太子妃再生个皇孙,谁又想得起今天这事儿来。”

    慈宁宫

    郭太后还没从坤宁宫后花园皇上的雷霆之怒中晃过神来,皇上把惠安公主指给阳陵侯府二公子的消息,又传了过来。

    郭太后看着慈宁宫总管太监李忠明,半晌才喃喃自语道“皇上这是想起了当年穆氏的好啊。”

    李忠明躬身道“太后娘娘,奴才说句僭越的话,若不是皇后娘娘的野心太大,暗中玩那么多手段,许皇上真的留了徐次辅留京,荣升首辅。可皇后娘娘太过心急,朝臣们一道道折子递上前,皇上心里再是想重用徐次辅,也不免生了猜忌。”

    郭太后也不由有些心慌,可她老了,若能劝得住郑皇后,她便是费尽口舌,也要开这口。可郑皇后岂是听劝的。

    今个儿坤宁宫听曲儿,若是碍着孝道,也该知会她一声。可郑皇后却当她这慈宁宫是透明的一般。

    不过是觉得她老了,不中用了。

    加之她不是皇上的生母,郑皇后对她更是少了些敬畏。

    其实这些,郭太后心里都一清二楚,虽说不免有些心寒,可又能如何

    毕竟是自己的外甥女,她还能让皇上废了她不成

    长春宫里,闻着这消息的穆氏也是深深吸了一口气。

    惠安公主见她脸色凝重,坐在她身边,笑道“母妃,这是喜事,您怎么竟然想不明白了。”

    穆氏有些疑惑的看着她。

    这之前,宁德公主和惠安不对付,也不是没有借着惠安的婚事为难过她。

    宁德公主被皇后宠坏了,可也因此,两人早已经知道,皇后有把惠安指给阳陵侯府的心思。穆氏为着这个,没少忧心。

    皇后这是作孽呢,她避居长春宫,阳陵侯府满门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情。皇后怎这样狠心

    ,让惠安掺和到这浑水中去。

    “母妃,这阖宫都知道,父皇在坤宁宫听曲儿时雷霆大怒,发作了皇后。这前脚有这桩事,后脚父皇指婚的旨意就下来。怕是皇后这会儿也在气头上。这宫里宫外都是人精,不定多少人琢磨,父皇这是把郑皇后和您比较,生了愧疚之心,才有了这旨意。”

    穆氏到底是多年不问世事,听惠安公主这样说,她只感觉自己的指尖都在颤抖。

    就皇上这些年对她的苛责,她怎么敢奢求皇上能有朝一日晃过神来。她以为自己戴罪之身,牵连了阳陵侯府不说,还让惠安难做人。这会儿,让她如何能相信,皇上多年之后竟然想到她的好了。

    不由得,她低泣出声。

    她忍了这么些年的委屈,如今虽也艰难,可皇上若真的是在抬举阳陵侯府,才把惠安指给二公子,她哪怕是现在死了,也瞑目了。

    看母妃哭的伤心,惠安公主紧紧抓了她的手,“母妃,我早就说过,老天爷不会看皇后娘娘这样作孽的。您仔细想一想这半年里发生的事情,皇后有哪一次落了好了。这次更是,为了徐次辅夺情起复一事,父皇第一次把她和您相较,还给了这恩旨。您应该高兴才是。”

    穆氏半晌才晃过神来。

    惠安公主暗暗叹息一声,正想开口再说什么,却见宫女匆匆忙忙进来回禀“公主,乾清宫传了口谕,让您过去和皇上用晚膳。”

    要说不震惊,这是不可能的。

    穆氏更是忍不住握紧惠安公主的手,手上的痛意席卷而来,惠安公主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我知道了,下去吧。”

    她自从被养在穆氏身边,这些年,虽往慈宁宫晨昏定省时,还有逢年过节,见过父皇。

    可她身份尴尬,又哪里比得上宁德公主,会讨父皇的欢心。

    这么些年过去,父皇许都不记得她长什么样了吧。

    长春宫从未有这样的热闹过,平日里侍奉惠安公主的宫女们,这会儿也都忍不住提了心。

    皇上难不成真的想起这个女儿来了

    还好她们往日里因为有慈宁宫太后娘娘身边的景嬷嬷暗中敲打,虽心里瞧不上在长春宫当差,可也从未故意折辱了公主和恭妃娘娘。

    否则,公主一招得意,如何能不发落了她们。

    惠安公主第一次感觉到宫女和太监们对她的敬畏,她不由有些自嘲的勾勾唇角。

    父皇才只是下了口谕让自己过去用晚膳,还未见得就真的想抬举她,宫人们就这样战战兢兢了。可见,在这内廷,权势真的是个好东西。

    否则,皇后娘娘又怎么会这么多年养尊处优。

    为了牢牢的掌控着权势,连内阁都敢插手进去。

    “惠安,一会儿过去之后,你一定要谨言慎行,万不可替母妃觉得委屈。”

    “母妃不敢委屈,不管皇上是恩是罚,皆是恩旨。你一定要记住母妃这些话。”

    知道母妃这些年不容易,可听到母妃这么说,惠安还是不由红了眼睛,点了点头,“母妃放心,这难得的机会,我定会小心翼翼,万不敢御前失仪。”

    宫女们侍奉着惠安公主沐浴更衣,穆氏更是亲自给惠安梳了头,瞧着镜子中的人儿,想到她很小就被养在自己身边,这些年,跟着自己受了不少苦,穆氏拿着梳子的手就有些颤抖。

    惠安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也不由有些恍惚。

    乾清宫东暖阁

    承平帝端坐在那里,思绪也不由飘的有些远。

    当年尚在潜邸那会儿,他和穆氏刚大婚那会儿,两人是怎样一番情景,他确实有些记不得了。

    因为没过多久,他身边就有了郑氏。

    郑氏人生的娇美,又会讨他欢心,若非如此,他又怎么会为了她生了废后的心思。

    这些年,承平帝从未这样的审视过自己。

    可时过境迁,郑皇后都敢一次次的玩弄心机,如今把手都伸到内阁来了,她这是等不及他驾崩,盼着太子能早日登基啊。

    为了她,穆氏避居长春宫,史书上自然不会有记载,可他又如何不知,这事儿不管是在宗亲中,还是在百姓眼中,他都难逃昏聩二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