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49 章 049

作品:《九零之长姐不干了

    买铺的想法元棠是在找房子的过程中滋生的,蔡州市比白县发展的要好,已经成气候的商业中心雏形就有三四个。有些是大棚样式的,菜市场里面,卖吃喝也卖穿用。还有一种是类似于白县贸易园那种步行街,一条街一家生意好就带动的周围都来开店,逐渐形成规模,门店挨着门店,市里人也都知道这几条路热闹,买衣服都往这里来。

    元棠盯上的,是蔡州五中边上的门面。

    她对市里不熟悉,但元家上辈子出了两个在教育系统工作的人,她是知道蔡州五中后来成为了全省的重点高中,白县每年能考上蔡州五中的学生十个不到。但只要进了五中,就意味着一只脚踏入了重点大学的门槛。

    元栋上辈子的老婆为了让儿子考上五中,甚至辞了职专门陪读,最后才堪堪跨入五中的门槛。家里其他的孩子就没这么顺利了,多数是在白县一中读的高中。

    元棠跟胡燕一块找房子时候找到了五中周边,出乎她意料的是,五中如今在蔡州市并不算很出名。她打听了一下,五中今年的高考成绩居然还不如七中。

    五中正对面的几间门面房开着,卖文具的,卖零食的,跟其他中学没有多大区别。

    但走出去不远,侧门边上一排门面关着门。

    元棠问周边的人这是怎么回事,有人就回答她,说这里是学校自己的房子,本来是出租的,可有风声说五中马上从秋季开始就要让学生住校。

    你想啊,学生一住校,平时就出不来了。

    这门面在五中周围,不就是做学生生意

    学生不出来,那还有什么搞头。本来就是暑假寒假不挣钱,这下一算,更划不来。租户一到期,直接就退租走了,学校这边放了空窗。招租招不来,又逢着校长交替,新校长还不知道是个什么脾气。有管着这方面的人就干脆贴出了出售。

    元棠没问价钱,但忍不住心动。

    她对蔡州市知道的不多,但她确定五中未来发展一定很好。

    因为这些人说的那位还未到任的新校长,后来成了本省的十大人物,对方多年资助贫困学生,紧抓教学质量,给蔡州五中拉上了高台,后来再也没下来过。

    元棠一想到这里,就心砰砰直跳。

    上辈子她来过五中,当时是弟妹生病,实在照顾不来儿子,让她来帮着陪读几天。她来了之后,每天给做饭洗衣,到最后弟妹回来,说了一句谢谢就送她走

    元棠努力把记忆集中在那几天的细节上,她绕着五中走了好几圈,去辨认记忆里后来的样子和现在有什么区别。

    几十年发展,五中后来的规模和建设已经远远超出其他学校,除了两条街的名字,校区的围墙都重新建过。

    大门前的路拓宽,正对着大门的门店拆了,变成一条马路,两边的门面对向,汇聚了各种精品店,小摊子,书店,咖啡馆成了远近闻名的一条小街。

    元棠又走回到侧门,侧门这里后来扩宽

    了,跟大门处不同的是,这边的门面没有推翻重盖,而是后来加了几层,往上续了两层。然后顺着门面往另一边

    元棠掐住手掌,上辈子这里的路口被打通了

    她回顾自己的记忆,侧门处这里后来成了一条很顺畅的大路,一路接到工人路。

    工人路

    元棠和胡燕去过,工人路现在虽然不是市里最热闹的路,但也已经有了几十家门店聚集,依稀可见后来的光辉。后来的工人路,是全市著名的一条步行街,在她死前的几年,还有风声说这里要拆迁。

    元棠望向前面围着的围栏,上面写着“道路施工,截止日期八月一号”,下定了决心。

    我要买这个门面。”

    她这样说给胡燕听,胡燕下意识就打个哆嗦。

    买

    她想都不敢想。

    元棠虽然说要买,但她还不知道价格。按照学校贴出来的单子,她找个公用电话打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才有人接,接起来还以为她是学生。

    元棠说是想要咨询下侧门处的门面,对方说去给她找人。

    再接起电话的声音就换了个中年男人,对方说了个价,元棠沉默了一下。

    “价格另外说,我要看看店里。”

    元棠避而不谈,对方反而以为她不差钱,也就同意了,约好了时间。

    挂上电话,胡燕十分紧张“怎么样多少钱”

    元棠比出一个八。

    胡燕倒抽一口凉气“八千”

    怎么敢的啊

    元棠却没吭声,八千是很贵,如果要买,就几乎意味着她要把自己的全部资金全投进去,她手里现在除了还有一千多的货,就只有九千多的现金。

    全部投入意味着,她进货都不能大批量的进,甚至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还要紧巴着过。

    更严重的是,经过元栋投资抬会,元棠知道了一件事。上辈子和这辈子虽然大面上是相同的,但有时候总会有一点细小的不一样。

    如果买了这间门面,后面通路的时间延迟了怎么办

    如果这条路通到工人路,却没有足够的客流量来支撑怎么办

    如果

    那千万种如果,让元棠油然而生一股挫败。

    她面前有个大馅饼,可她不知道第几口才能吃到馅。

    下午看了门面,元棠更失望,门面面宽够,里面却不算大。一间门面就是四十平左右,拆开能做两个小店,但作为大店来讲,就有点不够了。

    而且四十平的房子,开价八千,一平折下来都二百。

    元棠开始纠结,对面的人本来一看是两个小姑娘就没多大劲了,可元棠看的仔细,又一点点问。他索性无事,就加了一句。

    “你要是看中,咱们就去办个土地转让,手续费我们承担。”

    元棠“土地转让”

    那人自觉让步许多“手

    续费也不便宜的,但价格是定好的不能动。

    五中的新校长要来,这段时间都盼着给门面卖了,好私底下把钱落袋里。新校长就算是来,定实了也没办法说他们。

    元棠眼睛里逐渐亮起光芒。

    “好,我买。”

    一直到元棠说了准话,胡燕都是晕乎乎的。来给她们看房的是学校的老师,元棠拍板他也蒙着。

    “你不让你家长过来看看这可是大事。”

    元棠又开始胡乱说话“我爸妈都在外地呢,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手续办好了让他们来掏钱就行了。”

    对方没再说话,不知道是从元棠的胡言乱语中猜到什么了,一脸的欲言又止。

    约好时间去过户,两人绕过施工牌子顺着道路走到工人路。

    胡燕简直要疯,元棠就这么草率的买了一间门面

    元棠只说道路八月一号修好,就通到工人路。看路两边的门店,到时候还不是客似云来。

    胡燕满脑袋浆糊“那也不至于就花八千啊”

    贵死了。

    元棠“倒是有便宜的门面,咱们买的着吗不是坐地户自己的,就是搭着这关系那关系的,人眼睛都不瞎,哪儿聚人气都知道往哪儿买。”

    门面是有。关键是,你敢买坐地户的门面吗

    单买门面,人家住楼上。你等着回头拆迁,脸一抹两边去撕扯

    市里现在开发的商业楼盘都没一两个,多的是坐地户自己起房子,起来了之后就卖。产权证都乱七八糟。

    元棠想来想去,就五中自己这边最省事。

    学校出让的,手续齐全,还带土地证。不管是拆迁还是自己再往上加盖几层都好说。

    想来上辈子估计也有这么一出,所以后来这片的门面就是没拆。五中只能干看着。这边的商户们又起了二层和三层,出租出去也是笔收入。

    元棠一口气花了八千,前面一切顺利,唯独过手续时候卡住了。

    她的户口本倒是没人说假,又不联网,她除了年龄其他都是对的,就算查也只能说是真的。

    问题是买卖房屋限制城乡户口。

    元棠傻了眼,她是真没想到户口带来的限制会这么多。好像这时候就是一地一政策,到处都没有个完整的章程。

    正当她以为买不成了的时候,帮着跑手续那位老师给办事人员递了烟,又出去给学校打了电话。不知道关系托关系到谁那儿,反正是松了口。

    元棠心知这是学校那边有人在催,巴不得赶紧见到现钱。

    她唏嘘道,如果学校那些人知道后来这些门面很值钱,再想起今天托关系让人卖房子的事,是不是会感觉后悔呢

    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手续办完了。

    元棠手里拿了两个证,一张是房屋,一张是土地。她觉得不保险,还提议要找个律师咨询下,是不是让学校给她出个证明。

    办事老师都无奈了“出什么证明

    ”

    元棠很是正经出个这个房子和地权利转让,学校让出所有权利的证明。”

    她坚持要,最后还是拿到了手。上面扣着公章,一锤定音。

    元棠拿着证,还如在梦中。

    她就这么着,有了自己的门面了

    “走,咱们吃顿好的去”

    两人去吃鱼,蔡州市有一条穿城而过的大河,叫蔡河。河边总有人在钓鱼,天长日久,居然有人在边上卖起了烤鱼。

    打的名头是从蔡河上游的水库里弄来的鲜鱼,谁知道是不是呢。反正小臂长短的鱼,红烧之后撒芫荽,一人一碗面。

    鱼肉鲜嫩,老板加了好多的辣椒,两人吃的斯哈斯哈,还停不下来。

    她俩来的早,隔着一条河看对面的落日,余晖洒在水面上,橘红色铺开,水面粼粼的水光让人像是做了一个橘色的梦。

    胡燕还有点恍惚。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

    以前在地毯厂时候,总觉得日子过的很快,还没知觉呢,一周就过去了,一月就过去了。

    可跟着元棠来到市里,总有种时间又快又慢的感觉。

    感觉事情发生的太快,那么大的事,只是一个瞬息就做了决定。

    坐下来却又觉得时间好慢,怎么才短短半个月,就发生了那么多的事。

    辞职,决定来市里,摆摊,租房,买门面

    这些几乎是人生大事的决定,突然被挤压在短短数日,让时间有了一种漫长又丰富的错觉。

    元棠夹起鱼肉塞嘴里。

    上辈子她也觉得日子过的快,重复的生活,过上十几年也就是一天。而不重复的人生,过上一天也是一辈子。

    两人大吃一顿,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店里丈量尺寸。

    大钱花掉了,剩下的边角就只能抠着过。

    “咱们自己装,装好久差不多八月了,到时候咱们八月一号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