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78 章 兰真

作品:《粉丝每天都在催我发新歌

    和热心的司机告别后,天幕已经渐渐暗下来。

    他们徒步沿着小路走了一段距离后远远地看见有个长头发的年轻女孩站在尽头,像是在等人。

    “是她吗”牛延峰问。

    姜铭书翻了翻刚刚和本次委托人的聊天记录,对方说已经在山下等他们了。

    “应该是。”他得出结论。

    牛延峰没多想,直接朝远处喊“你好”

    兰真本来在为与陌生人见面紧张,听到这声高亢的呼唤急忙抬头,边将视线投射过去边在心里暗想看来来人是个比较豪爽的性格。

    “在这里”

    她冲那边挥手。

    等到人走进了,兰真才借助没彻底黯淡的天光看清他们的样子。

    一个膀大腰圆,看着孔武有力的寸头大叔和一个戴着口罩戴着墨镜背着吉他看起来有中二病的年轻人。

    这组合怎么那么像要去打架的

    让她猜猜难道那架吉他另有玄机,其实里面装着狙击枪以及它的配件

    啊,思想跑火车了。

    回过神来的兰真赶紧开口“你好是寄乐的人吗我是兰真。”

    对方点头确认了身份。

    “好的,呃这里不太方便说话,而且你们应该还没吃饭吧,要不我们先到我寄住的地方去”

    自从来了这里,兰真就很少接触同龄人或者比她年长的人了,习惯了对小孩子的说话语气,现在正常说话还有点不利索。

    三人边走边聊。

    兰真这才知道,会写歌的是年纪轻一点的那位,不由好奇地问“请问你多少岁呀”

    姜铭书不自然地扯了扯口罩,说“快二十了。”

    牛延峰没注意雇主故意模糊的目的,心直口快地说“老板可年轻了还要过几个月才成年呢。然而成就已经这么大了。”

    想要从年纪上更令人信服的姜铭书“”

    罢了。

    听了牛延峰的话,兰真惊讶地望向那个疑似是“中二病”的人。

    太年轻了。

    就连自己都是大他将近十岁的姐姐了。

    她的目光瞬间变得慈祥了起来,仿佛在看班里那些听话的好学生。

    不过姜铭书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好学生”,全黑的装束让他多了几分冷酷放在兰真眼里就是,是个耍帅的小弟弟呢。

    “嗯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要戴口罩和墨镜啊我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就是单纯好奇,如果你有什么不方便说的理由也可以不说的。”她犹豫片刻,还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探究欲,问姜铭书。

    “没什么不方便的。”姜铭书说,顺手摘下墨镜,露出他那双形状漂亮的眼睛,“忘记摘了。”

    说着将口罩挂在耳廓上的线取下。

    原本看他的眉眼就觉得有些眼熟的兰真,在看到他整张脸的时候瞪大了双眼。

    “流年”她惊呼,面上带着不可置信。

    兰真虽然不是姜铭书的粉丝,但会听他的一些歌,也会看剧,算是有好感的路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她见到其本人时不会激动。

    aaadashaaadash仔细一想,如果是流年的话,那么先前一切描述可不就对上了嘛。

    可是为什么没人告诉她aaadquo寄乐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请的人是流年啊

    这也太突然了。

    大脑短路了几秒钟,兰真终于重拾理智,联想一下这个项目的立意,顿时对眼前之人充满了敬意。

    她由衷地说“如果每个有影响力的人都像您一样有觉悟就好了。”

    尤其是那些领着远远大于他们创造价值薪水还要带坏社会风气的人。

    说话间三人到了兰真的住处。

    那是一座土屋,外观是规规整整的方形,边角上钝钝的。

    里面空空荡荡的,除了床再无别的,也没有吊灯,只有一盏小台灯孤零零地利于床头。

    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大概就是很干净,没有很多尘土,为了防止土墙上沾着的灰落到被褥上,四面的墙壁都被用报纸贴了起来。

    随便瞥一眼,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中央报纸,大概是兰真从外边带来的。

    尽管土屋异常简陋,但和周围一圈屋子比起来条件竟然已经算不错了。

    注意到两人打量房子的视线,兰真不好意思地解释“这是我自己盖的,村民们也帮了我很多。”

    她犹豫了一下,又指指另一边,“不知道你们是留宿还是到外边找宾馆住我还是把对面那间空屋理出来了,如果有需要的话今晚你们可以住在那里,不过这里条件并不好。”

    在兰真的设想中,“寄乐”的人大概只要待个一两天,了解一下情况,就可以回去了,完全没必要住在条件艰苦的村里吃苦。但她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喜欢方方面面都做好准备保不齐用得上呢这才将屋子收拾出来。

    不过看到来的人居然是姜铭书,即使知道他和一般的明星不同,她仍然倾向于认为,“似水流年”是个善良但是不一定吃得起苦的人,很可能接受不了这里糟糕的环境。

    然而,出乎她的意料,面前的少年听完她的话后直接说“我们就住在这吧。”

    “诶”兰真没忍住。

    牛延峰回想起之前在出租车上雇主与司机的对话,嘿然一笑,自豪地冲女孩示意“老板说了要在这里支教一段时间呢可不得离得近一些,方便去学校嘛。”

    兰真瞪大了双眼,更加惊讶了。

    姜铭书则是又好笑又无奈。

    虽然他心中确实升起过这个念头,但毕竟没跟相关人员打过招呼,贸贸然说出非板上钉钉的事并不符合他的性格。

    不过算了。

    他说“具体情况还得跟校方沟通一下吧。”

    兰真拍了一下手,高兴道“你找我呀,我跟胡校长熟。依我看胡校长不会拒绝的。”

    牛延峰“为啥嘞”

    “咳,其实我们学校总共就两位老师,在我没来之前就胡校长一个人,什么课都教。我来了之后,胡校长才轻松下来,现在因为年纪也比较大了,就教教语文,其他课基本上都是我在上,他正发愁学校招不到老师呢。”兰真解释。

    随着她的介绍,两人终于了解到这边的一些情况。

    三石村因为地理位置不好,常常发生自然灾害,经济十分落后。

    全村上下总共就五百多号人,其中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村里。考虑到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且离这里距离最近的村镇学校都要十几公里,孩子们上学非常辛苦,很多干脆就不上学了,胡校长意外了解到这里的情况,忧心忡忡,就办了一所三石中学,专门教村里的小孩。

    三石中学说说是个中学,其实就是几个小土屋的集合体,因为人员紧凑总共只开设了一个班。不收学费,不论多少岁的小孩只要想听课就能来,因此这唯一的班里聚集了年龄跨度非常大的一堆人,很难管,又因为家长不在家十分淘气,胡校长以前经常被气到。

    兰真不是三石村人,但她是g省其他地方的,家境也不好,可是比之三石村的条件还是要好上不少。

    她是首都一所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大学期间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时第一次来到三石村,和胡校长交流了很多,感触也很多。

    胡校长身上那种对于学生的关爱和对偏远地区教育事业的重视,令她动容。

    回首都后她便一直在思考着三石村的事,思考着自己未来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思想近乎脱胎换骨。在经过慎重的考量后,她发现比起优渥的物质生活,自己果然更在意精神上的富足、人生的使命感以及成就感。

    所以她放弃了去东部一所还不错的初中任教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三石村,同胡校长一起成为了大山里一个默默无闻的村老师,坚持着终其一生或许都不会被人知晓、所理解的事业。

    “我还记得我回来的时候,胡校长正在他那间破屋子里喝茶,看见我险些将茶水洒出来、弄脏他最心爱的语文课本。”兰真回忆,脸上挂着不可抑制的笑,“你这丫头怎么回来了来看望我的吗他这么说。然后我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我向他宣布我要成为他的同事这个事情。”

    姜铭书静静地听着。

    就连不大聪明还喜欢叭叭赖赖的牛延峰都没说话,只用仰视的目光看着面前的女孩。

    她并不高,也不漂亮,皮肤因为这边水质不好透着黯淡,但是讲话时那双眼睛像在发光,闪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我刚开始也觉得自己会坚持不下来,但是没成想,这一呆就是五年,有感情了,想走也走不掉了。”兰真摸摸脑袋,笑了一下,“所以我现在在打胡校长的位置。嗯等他退休了,这校长横竖得我当吧再怎么说我也是老员工了。”

    牛延峰附和“应该的。”

    受到肯定的兰真又笑了一下,谈到“寄乐”这个项目“我其实是希望能写一首给山区孩子的歌,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地区孩子们的现状,不管有没有效果吧,但至少能带来一定影响。这样也方便我们找新老师老实说一个人兼顾数学、英语和科学的教学真不容易。备课时间太紧了。”

    姜铭书点点头,缓缓说“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帮你分担一些数学上面的压力。以及,假如胡校长同意了我的请求,我能加上音乐课吗”

    他的手指轻轻敲了敲背后的吉他。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