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作品:《老子做菜很好吃![美食]

    “哎,赵老爷子您不能进去,真的不能进”

    “是啊老赵,别动气,就一吃饭的地方与它较什么劲”

    “你们别拦我,我今天非得进去把这荒唐事制止了”

    本来还一片祥和的里间出入口处突然充满了味。

    大灶前的众人都被这喧哗声吸引了,纷纷朝外望去,就见一个身穿棉服头发花白的老头拨开围在一旁的一众服务生,连带着后面跟着的一群小老头,冲了进来。

    赵忠实今年已七十有三,这在寻常人里算是年纪很大了,虽说他表面上身子还算硬朗,可是,大家都担心推搡起来把他伤到了,所以都不敢使劲拦。

    赵忠实一进里间就见果然一群大大小小的后厨人员围在那,中间那清清瘦瘦的人影,一看就年纪不大,是个小年轻,肚子里就来气。

    “哎我说你个钱家小娃娃,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从前你父母还在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懂净爱瞎玩就算了。现在你父母去了,你接手产业了,就该长大成人,学会担待了。这么胡闹,算事吗再这么继续下去,你父母的产业迟早要败光在你手里”

    赵忠实钱少华也是见过的,他印象中父母对这老人家还颇为尊重。

    只是,此番他突然冲进来,钱少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只能赔笑“喲,赵伯呀今天您这是怎么了是有什么菜不行吗我立刻让后厨重做”

    “我说你别跟我扯别的你就说你现在在干啥吧”

    “我我这厨师做菜呢”

    “就这就这小年轻在这做菜”

    “是啊,您别说,他做得很好哩”

    围在身边的众人纷纷点头。

    之前没吃过不敢说,可现在,三个菜做完,大部份人都尝过一个菜或以上了。

    那味道,简直能把人捧到云端里

    都觉得不似在吃人间之食。

    有些来得晚帮忙少的员工,肠子都悔青了,都在后悔怎么没早点来。此时在眼巴巴地等着下一道菜做出来,希望能轮到自己。

    在场这么多人,就没有不维护叶铭忻的。

    赵忠实看周围人等都这个样子,就越发觉得惊疑了“怎么,你们老板傻了,就连你们这么多人也拎不清”

    他看到站在一旁的冯毅,觉得终于看到一个脑子好使点的,于是抓起他的手就说道“冯冯经理,我印象中你为人是最踏实靠谱的,今天怎么也”

    冯毅连忙解释“老爷子,您这是担心这厨师做菜不好吧我跟您讲,我当初也担心这个,可是,人家是有真本事”他现在脸还觉得疼呢。

    “你”

    “您若不信,他下道菜做出来了,您也尝尝不就知道了刚好,您也是老顾客了,最近咱们天福居菜品下滑您也不吝光临,我们感激得很今天这新菜啊首先就让您给尝尝,也希望您把这口碑给传出去”

    在场的所有人中,唯一没被这喧闹所影响的,就只有叶铭忻。

    在钱少华等人与赵忠实争论的同时,他已经开始做第四道菜了。

    鱼蓉继续剁碎,混入面粉中和成面团

    上辈子活了二十多年,这种情况他早就经历过许多次了。

    不就是顾客质疑,实力不被认可嘛。

    首先这种事老板就会帮他挡着,前头永远有一道坚实可靠的屏障。

    而藏在后头的他呢,唯一只需做到的就是把菜做好,扎扎实实做一道好菜来。

    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老板们对他无条件的信任

    第四道菜他参考的也是一道广东地区的特色菜肴鱼皮饺。

    鱼皮饺是一道广东潮州地区的地道美食,其做法是将鲮鱼肉与上等的面粉和在一起做成面皮,最后再包上馅料做成饺子。这样做出来的饺子饺皮鲜美,口感劲道,其独特的味道绝对能让人惊叹一番。

    不过,叶铭忻要做的也当然不是饺子,他要做的,是一碗被揉进了刀鱼肉的清汤面条。

    鱼蓉经姜水去腥,再撒上少许食盐调味。鱼蓉按比例揉入面团里,面团反复拉伸拍打,最后再醒发上一小会,做面条的面团便算做好了。

    因为今天是现场做,面团醒发的时间次数不足,若想用拉面法做出来会比较难,所以叶铭忻采取的是切面法。

    他取来一擀面杖将面团擀薄,待面团厚度薄如蝉翼后,再用长刀切细。一条条宽厚均匀的细面便被做了出来。

    因为争吵时并没有留意灶前的人影在做什么,待到被安抚下来后,赵忠实这才开始瞧叶铭忻的动作。他瞧这边看的时候,叶铭忻正好做到了长刀切面的这一步。

    因为后厨擀出来的面皮都是极大一张,所以切面时用的都不是小刀,而是起码半米长的大刀。

    这种大刀刀身再薄,其本身的重量也极重,普通人又或是刚进后厨的新手是根本拿不好的,又或是会拿了,也切不出好面来。

    可叶铭忻呢,此时他拿的是一把将近七十厘米长的长刀,拿在手上却仍如拿寻常小刀一样,“笃笃笃笃”数十下,就把手下面皮切好了。

    再朝案上一看,一整张面皮被均匀地切成了一片的两三毫米宽的细长条,恐怕就算连拿尺子量也很难挑出毛病来。

    就这刀工,说他拿刀拿了七八年也没毛病,与相貌明显不符啊

    赵老头子也开始认真看了起来。

    苏面中的下面也很有讲究,讲求的是一个三点凉水。所谓点凉水,就是在锅中下面的水沸腾后,立刻倒入凉水控制水温,直至再次沸腾后再加凉水,如此反复三次。

    在水第三次沸腾后,下到水中的面才算是煮好了,然后再立刻从沸水中捞出放到另一盘凉水中过水,这样下出来的苏面软硬适中,韧而不硬,软而不烂。

    叶铭忻做这面时也严格遵守这一下面准则,他的一套流程操作下来极为精准,水温的控制、时间的把握,不差分毫。赵忠实看着面前的这一连串下面画面,脑海中竟不知不觉地蹦出了一个四字词来赏心悦目。

    怎么回事,面前这人似乎不简单

    可待到叶铭忻做面条的汤时,赵忠实就极为不认同了。

    前文说过,阳春面,最重汤头。而总的来说,不只是阳春面最重汤头,是所有的苏式面都最重汤头。

    在苏式面里,若把一碗面里各个部分的重要程度排个序,那绝对永远是浇头小于面,面又小于汤的。

    叶铭忻做的这面呢,面应该是不错的,毕竟他做面的手法与下面的手法都没有错,可是,他汤不行啊。

    赵忠实看到了,叶铭忻将面条勺出放进碗中后,直接往面中倒入的是白开水虽说他是往白开水中加了点盐,可是,就算是白开水中加了盐,那也只是盐开水。

    那不是汤啊哪有人这么做面汤,又哪有人这么做面的

    失去了汤的苏面,就如失去了灵魂的活人,还有什么可吃的

    本来神情已经缓和了下来的赵忠实,立刻又黑起了脸来。

    那边又往面中放了点热猪油跟葱末,一后厨人员就已经把其中的一碗面端了过来。成本原因,那碗面仍旧如之前的三道菜一样小,就只有一口。

    赵忠实朝那小碗撇了一眼,神情中满是狐疑与不屑。

    因为太气,他已经基本忘记了服务员之前跟他说过的这是一道以江刀为主打的江刀菜。他还以为这只是一碗寻寻常常的阳春面。

    你想想,一个吃了二十几年的老顾客,你请他试菜,却只给一碗只有一口的阳春面,那像样吗换谁不狐疑啊那不是隔应人吗

    赵忠实觉得这家酒楼、钱家小子,对他有看法,不尊重

    既然你不尊重我,那我也不会尊重你。赵老爷子狠狠咬了下牙关,把头一撇,不吃了

    可因为大家对这第四道菜都太过期待了,面一出锅,其他人已全围了上去。此时,除了站他面前的那个后厨人员,没人关注到他的反应。

    赵忠实被晾在原位,面上好不尴尬。没法,只好又抬眼偷瞄那人堆里的状况。

    只见人群的最中央,黄兴源首先拿起了属于自己的那碗汤面。他是今天的主要受讨好对象,一切待遇都是最先的,仅次于赵老爷子。

    他拿起那碗汤面,只稍稍吹凉了点,就吸溜一口将整碗面连带汤喝了下去。

    面到嘴里,他一下一下地嚼着,本已十分享受的神情,却是越来越陶醉,越来越陶醉到最后,他猛地一睁眼,咕咚一声将整口面吞下肚,随即仰天长叹“好,实在是太好了”

    他面吃完还不算完,吃完后还一脸惆怅地砸着嘴,目光直盯着别处还没被吃掉的汤面去看,似乎恨不得将全场吃个精光,这一举动让赵忠实感到十分奇怪

    怎么回事啊不就是一碗盐开水猪油葱花烫面嘛,有什么好吃的这黄兴源也是个地地道道的江南人,什么时候对面这么不追求了吃这个都能吃出这副样子

    可接下来,每一个端起面来吃过的人,脸上都是这副神情,甚至有的更加夸张,这就让赵忠实怀疑人生了。

    究竟是他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错了

    终于,当他看到第九碗汤面也被吃完,其他吃完了和没吃到的人都朝他这看过来的时候,他忍不住了。

    “别看了,这碗面,我的,不给”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没有长篇唠叨,就放个小剧场吧

    作者蠢蠢欲动地朝藏鲜面伸出了咸猪手

    赵老头,这碗面不要的话就给我吧

    赵老头一把护住小面碗哼,你们谁都不能抢我吃的别想欺负我这个老人家

    赵忠实就是一个傲娇小老头啊,不希望写太多的坏人

    话说今天周末,不用上课,本来想激励自己写六千的,然后早上写了一千字好厉害啊比平时快了一倍奖励自己休息一会再写

    然后休息了两个多小时,下午两点,我要继续好困啊,睡会,三点起来写。

    到五点码完三千字好厉害啊晚上都没到就码完今天该有的量了然后又咸鱼了两个多小时

    打下这段话的时候我只写了比三千多两百五十的字,二百五,仿佛在嘲笑我自己我啥时候才能做一个日六的咕咕啊

    s说的不是这章,我一般写作话的时候都是在为已经写完了的章节写作话,我还是有那么几章滴存稿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