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26 动迁欲来风满楼

作品:《橙红年代

    高土坡地块的承包开发商是大开发。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按理说这么大的标的。起码需要十几个回合才能决出胜负。但是这次为了旧城区改造。为了江北市的市容市貌和gd增长。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特事特办。只用了三个工作日就完成了竞标。反正符合条件的只有大开发一家。花落谁家不言自明。

    巷口头已经贴上了白纸黑字的大布告。落款用的是市规划局的公章。言辞泛泛。无非是动员大家配合拆迁而已。居民们围在动迁公告前忿忿不平。但是却七嘴八舌沒个主心骨。有人说要当钉子户。有人说要集体上访。乱哄哄一片义愤填膺。谁也拿不出个建设性的意见。

    动迁的不止是高土坡棚户区。连带着附近几座楼房也要拆迁。这几座楼是八十年代晨光厂如日中天之时兴建的筒子楼。专供科级干部居住的宿舍楼。卓力家就在这里。筒子楼的居民们也早就盼着拆迁了。本以为自家是楼房。补偿款可以多一些。哪知道和棚户区一样。也是每平方一千五。多一毛都沒有。

    这样讨论也沒有办法。有人嚷了一句。到居委会要说法去。让韩主任给咱们撑腰。一群三姑六婆顿时涌到了居委会。正好韩主任他们去街道办事处开会去了。等了一会儿才回來。韩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妇女。家也住在这一带。她的脸色有些难看。只是尽力安抚大家激愤的情绪“大家不要急。要相信组织。相信政府。一定会有妥善解决办法的。大不了我这个主任不当了。也会给大家要个说法。”

    众人纷纷鼓掌。议论了一番后渐渐散去。几个和韩主任关系比较好的积极分子留了下來。打听小道消息“韩主任。街道有什么方针。”

    韩主任无奈地说“我也不清楚。刚才街道找我们开会。传达的内容和动迁公告上是一样的。”

    一帮妇女们只得默默离开。回到家后连晚饭也沒心思做了。到处串门打听消息。商量怎么应对。

    刘子光也回到家里。老爸老妈神情有些落寞。晚饭还沒动。他们家是暂时不用愁了。本來就决定年底搬新房的。可是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就这样拆了。总共才给几万块的安置费。这笔账怎么算怎么亏啊。

    “唉。要是早年厂里领导下狠心。集资建房就好了。都盖成楼房。也不会拆的这么便宜。”老妈叹气说。

    “算了吧。那几栋宿舍楼还是说拆就拆。电视上说。外地才建了五六年的楼房都照样拆迁卖地呢。”老爸说。

    “小光。你看看能不能找熟人打听一下。还有沒有其他政策。这个拆迁价也太低了。本來至少还有个地方趴着。房子破点就破点吧。好歹是自己家。现在拆迁了连房子都租不起。高土坡这么多人家可怎么办啊。”老妈说。

    刘子光也沒办法。同行是冤家。大开发和至诚集团可沒什么交情。他只能说“我想想办法吧。”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刘子光周文家拜访。开门的刘晓静。见是老同学來了赶紧让进屋里。倒茶削苹果。刘子光注意到刘晓静的气色比以前好了不少。脸色红润。荣光焕发。身上也穿了名牌衣服。整个人的气度比以往显得高贵了许多。

    这人当了官就是不一样啊。连老婆都跟着精神起來了。刘晓静说“來找周文的吧。唉。别说是你找他了。就是我现在想找他都不容易。天天一大早就上班去。半夜里才回家。上床就着。这个家都快变成旅馆了。”

    话虽这样说。刘晓静脸上却有一种炫耀的表情。市长秘书嘛。忙一些是正常的。越忙表示领导越重视嘛。

    “这样啊。他手机号多少。原來的号码停机了。”刘子光问道。

    刘晓静报了一个数字。然后说“也就是老同学你。我告诉你号码。这些天找周文的人太多了。他不得不换了手机号码。不过你也别打。打了也沒用。八成是在开会。”

    刘子光不信。当即拨通了周文的号码。果然被转到了秘书台。他沒办法。站起來要告辞。刘晓静也站起來说“再坐一会吧。”话虽这样说。脸上却是送客的表情。

    刘子光摇摇头要出门。忽然刘晓静又说“你找周文是打听拆迁的事情吧。这事我听说了一些。高土坡旧城改造项目是李书记亲自挂帅督办的。听说动迁力度将会很大。反正你现在也不缺钱。赶紧搬了吧。这是为你好。”

    刘子光点点头“谢了。”

    回到高土坡。刘子光赫然发现巷口头原來的一家小超市已经开始搬迁了。几辆大卡车将货物和货架子一扫而空。门头大牌子也拆了下來。几个男子将一块竖长的木牌子挂在了门口。上面白底黑字临江cbd项目动迁办公室。

    那几个人刘子光认识。是街道的几个小干部。以前办幼儿园的时候打过交道。于是刘子光便上前搭话“马科长。牛科长。忙着呢。”

    两人见是刘子光。说“刘经理回來了。正想找你说事呢。”

    “啥事。说吧。”

    “是这样的。区里下了指示。让咱们街道干部深入到动迁第一线。动员一切积极分子。配合拆迁。刘经理人头广。帮我们说说吧。早搬早好。”

    刘子光说“我可沒那么大能耐。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说拆就拆啊。至少赔偿款得让人家过得去才行啊。这事我帮补來。”

    两位科长也是一脸的无奈“那再说吧。”

    动迁办公室成立了。主任由街道主任兼任。每天带着一帮手下到居民家里去做说服动员工作。还有几个建设单位的人员。拿着尺子和测距仪到处丈量。拿着白灰桶和大刷子。在墙壁上写下一个个大大的拆字。

    一上午功夫。高土坡到处就都写着这种拆字。外面还罩了一个圆圈。看起來气势不凡。老百姓们成群的聚集着。议论着。愁容满面却又无计可施。

    他们能做的唯有拖而已。别管动迁的人怎么磨破嘴皮子。就是不搬。你还能强拆么。街道干部们组成的工作队也是无计可施。只能徒劳的浪费着口水。其实他们自己也明白。拆迁款给的太少。动迁谈何容易。

    江北市郊。多瑙河风情园。这里是大开发房地产集团最近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今天是开盘销售的第一天。

    售楼处盖得极其奢华美观。典型的欧陆风情建筑。虽然是初冬季节。但是外面依然绿草茵茵。泉水淙淙。玻璃旋转门旁边。是穿着红色旗袍和银狐披肩的迎宾小姐。一个个身材高挑。媲美空姐。还有大批黑色制服的保安员。精神紧张的注视着外面汹涌的人流。

    等在售楼处外面的是等待购房的群众。他们都是排了一夜队才拿到摇号的。并且也都缴纳了少则一万。多则五万的定金。寒风凛冽。大家却兴致高涨。现在房价每天一个价。电视上不停地报道。同比增长多少多少百分点。按照这个形式下去。现在买不起房子的人。将來更买不起。

    现场不少人是等待结婚的年轻人。现在社会风气就是如此。沒房子不结婚。男女双方家庭倾其所有凑出首付。然后小两口每月从牙缝里省出钱來还贷。供养着昂贵的房子。痛并快乐着。毕竟他们花天价买下的房子还是在不停的增值当中。

    当然购房者中也不乏买第二套房子的投机者。现在房价涨的那么快。做什么生意也不如炒房來钱快啊。于是他们生意也不做了。一咬牙抽出所有资金。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房市之中。

    开盘时间还沒到。大家在寒风中兴高采烈的议论着房价走势。

    “看这形势。还得涨。下半年均价肯定要过五千。”

    “那肯定。听说京沪的房价已经沒有低于两万的了。咱们江北市好歹也是个大中型城市。上八千是板上钉钉的。”

    “涨的那么快。吓人啊。万一哪天跌了怎么办。”

    “不会的。你放心好了。房价绝对掉不了。掉下來国家经济就垮了。所以政府一定会救市。”

    “对啊。买房子总比炒股好。我买的中石油到现在还沒解套呢。看样子要等到我孙子那一辈呢。买房子起码能住。自己不住还能租。实在不行还能留给儿子孙子结婚用。到那时候房价指不定几万块一平方呢。”

    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着。交换着看法。都对房地产市场的未來充满了信心。这次多瑙河风情园发售价格还在大家的承受范围之内。因为地势稍偏。每平方四千八的均价咬咬牙也能接受。

    忽然前面一阵嘈杂。开盘了。刚才还凑在一起讨论的购房者们赶紧丢下烟头。拼了命的往里面挤。生怕买不到房子。

    保安们在汹涌的人海中拼死维持着秩序。就这样还是挤坏了旋转玻璃门和几块展示牌。为了保证购房秩序。保安们放进了第一批购房者。便拉起了人墙。将剩下的人拦在了门外。

    冲进购房大厅的人们都兴奋的等待着。手里的号码纸都被汗水浸湿了。忽然主席台上走來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拿起话筒说“注意了。现在宣布一件事。鉴于周边市场行情波动。多瑙河风情园的发售价进行调整。现为每平方五千四百元。”

    此言一出。下面顿时哗然。大开发居然临时涨价。简直太无耻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