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52 大收购

作品:《橙红年代

    省城。淮江路一号。这里曾经是国民党高级官员的别墅。解放后就一直是省委主要领导的居所。至今已经换了十余个主人。如今住在这里的是省委书记郑杰夫。

    淮江路地处幽静。常青灌木郁郁葱葱。整洁的道路两侧是高大的法国梧桐。每到夏天遮天蔽日。阴凉无比。和省委家属大院不同的是。这里停的基本上都是低调的奥迪。以及一些外市县牌照的公车。

    省委组织部长白铭的八号车匀速驶到一号院口。白部长在下车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看到路边停着一辆牌号为江b00002的奥迪a6。不禁浮起一丝笑意。进了一号院。郑杰夫趿拉着一双毛拖鞋迎了出來“老白。就知道你要來。”

    白部长笑着说“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给你带來一篇奇文。”说着拿出一份报纸來。郑杰夫接过來扫了一眼。笑道“这个我已经看过了。來。里边情。”

    客厅里已经坐着一个人了。正是江北市的市长胡跃进。看到白部长进來。他赶忙起身致意“白部长好。”

    白部长和他热情握手。关切的询问了几句。三人落座。小保姆送上茶水之后悄然离开。轻轻关上了屋门。

    郑杰夫挥了挥手中的报纸说“老胡也看到了这篇文章。特地拿來给我看。我仔仔细细看了两遍。现在想听听你们二位的看法。”

    胡跃进和白部长对视了一眼。白部长笑道“周文是你手下的县长。你比较了解他。还是老胡先说。”

    “好吧。我谈谈看法。就这篇文章來说。写的确实不错。如果能把文中一些要点落到实处的话。工业园项目指日可待。不过文章归文章。落实归落实。纸上谈兵的事情谁都会做。我们缺的不是理论家。而是真抓实干的一线干部。”

    郑杰夫点点头“老白。你的看法呢。”

    白部长道“胡市长说到点子上去了。就文章本身來说。确实不错。但是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南泰县这个地方的情况就比较复杂。矛盾也容易激化。我觉得还是先放一放比较好。”

    郑杰夫笑了笑。说道“周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很强的。在当地居民中的影响力和口碑都很好。我曾经看到过一张照片。南泰县有个村子叫下马坡。是当地最穷的地方。老百姓把周文的相片放在神龛里供奉。我觉得这很能说明问題。”

    说完他就低头喝茶。不再说话了。

    白部长和胡跃进面面相觑。不明白郑书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南泰县和玄武集团合作工业园项目。是麦省长拍板定案的。郑书记虽然并未明确反对。但也是保留意见的。而作为郑书记提拔起來的干部。周文的表现就有些不正常了。胡跃进为此提点了他好几次。结果这个愣头青还是一根筋的往上冲。

    胡跃进干咳一声道“周文还在党校上学。我看这个方案可以让其他同志先上。开展不起來的话。再让周文上。”

    郑杰夫说“老白。你的意见呢。”

    白部长说“玄武集团的摊子铺的比较大。不光是一个工业园的问題。还有江北市两个国营老厂的收购、搬迁、安置。以及大规模的廉租房项目。牵扯到的单位相当之多。工作极其繁琐。整个周期长达五年以上。不是靠一两个人的推动就能解决的。牵扯到具体带头人的话。麦省长的意见也很重要。”

    郑杰夫说“你们两个滑头。说了和沒说一样。放着有能力有干劲有思想的同志不用。难道用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两人就都嘿嘿地笑。端起茶杯掩饰尴尬。心中却腹诽不止我们这也不是顺着您的路子说嘛。

    郑杰夫大手一挥“让周文辛苦点。学业不能耽误。工业园的担子也要挑起來。年轻人就要多吃点苦才行。好了。我们说另一个问題”

    郑杰夫沒有留客人吃饭的习惯。将近十二点的时候。白部长起身告辞。和胡跃进一起离开了一号院。见领导出來。站在一块抽烟的司机赶紧上车发动。白部长却不上车。向胡跃进发出邀请“一起走走。”

    “好。”胡跃进欣然答应。两人在路上并肩走着。脚下的积雪吱吱呀呀的响。两辆奥迪车慢腾腾的跟在后面。

    “白部长。郑书记要放弃周文了。这个年轻人可惜了。不懂审时度势啊。”胡跃进感叹道。忽然停下脚步。望着天上黯淡的太阳。嘴里呼出一股白气。

    白部长却摇了摇头“我看未必。咱们这位郑书记。行事作风和一般人不同。如果你看过他的履历的话。就会明白了。”

    胡跃进明白白部长说的这个履历不是官方意义上的履历表。他一怔。问道“怎么讲。”

    “这个周文。就是郑书记年轻时候的翻版啊。”白部长爽朗的笑起來。

    不出所料。周文的文章也被麦省长看到。并且在常委会上提出。让周文担纲主持工业园项目。提议顺利通过。周文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被省里以文件形式下发。作为解决苦水井乡征地赔偿方案的指导方针。

    与此同时。晨光机械厂和红旗钢铁厂的收购搬迁安置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玄武集团提出的方案相当宏大。在晨光机械厂的原址上建设高档住宅区和店铺。在红旗钢铁厂的原址上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市政府规划的廉租房公租房连成一片。届时江北城东将建成规模最大的居民社区。加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高达数十万平方。由此带动的gd增长将会是个天文数字。

    这是有史以來江北市历史上最大的一个项目。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专门成立了项目组。由市委秦书记挂帅。胡市长担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尹部长。公安局韩局长、以及建设局、规划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一把手担任项目组成员。每周一次现场办公会。以最大的热情和力度支持玄武集团把这个项目做好。

    力度大。是因为阻力大。晨光厂和红旗厂都是几十年历史的国营大厂。向心力和凝聚力都不容小觑。收购工厂和拆迁居民区有异曲同工之处。深谙此道的陈汝宁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这两家厂子的现状可谓了如指掌。

    晨光机械厂位于市中心偏东的位置。五十年代上项目的时候这里还比较偏僻。随着城市的扩展。优势位置凸显。事实上陈汝宁十年前就打过晨光厂的主意。后來权衡利弊还是决定向红旗钢铁厂下手。玩了个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把红旗长分割并购。有价值的铁矿煤矿炼焦厂剥离出去。亏损严重的主厂一脚踢开。从此以后。本來尚能苟延残喘的红旗厂便一蹶不振。工人们谈及玄武集团莫不咬牙切齿。

    时光荏苒。玄武集团卷土重來。如果说上次并购之时。玄武集团是条恶狼的话。那现在就是一头气势汹汹的猛虎。在丛林法则的王者面前。一切抵抗都是徒劳而可笑的。

    晨光厂之所以难啃。是因为有个庞大的宿舍区。现在宿舍区地块已经分割销售。并且建起了 cbd。收购难度就小了许多。陈汝宁和晨光厂的陆总进行了接触。双方基本上达成了合作意向。采取换地的方式将这块地皮拿下。

    红旗厂那边就麻烦一些。抛开工人的反感情绪不说。钢铁厂现在的生意如火如荼。从上到下谁也不愿意被收购。卫总更是拒接自己的电话。不过陈汝宁另有高招 红旗厂的法人代表并不是卫淑敏。而是一直在省城治病的王总。陈汝宁已经用一套省城的房子外加一辆宝马将他搞定。再加上国资委李主任的大力支持。事实上红旗钢铁厂已经是玄武集团的囊中之物了。

    昔日的大开发大厦。今天已经成为玄武集团江北分公司。但大开发三个霓虹灯组成的大字依然伫立在大厦楼顶。

    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清晨七点钟。江北分公司的中层干部们已经全都站在了大厦天台上。公司被收购后。陈汝宁安插了大量嫡系人马。已经牢牢将聂万龙父子经营多年的大开发吸收消化掉。现在公司里充满了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玄武精神。七点钟的例会就是一个例子。

    董事局主席陈汝宁年轻时候是京剧团的武生。有早起练功的好习惯。后來他把这个习惯带到了公司里。每天早上都要在天台上站着给员工开例会。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据说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废话。事实证明陈总是对的。玄武集团的晨会制度就是他们企业文化的缩影。

    员工们穿着统一制式的藏青色西装站成三排。昂首挺胸。同样打扮的陈汝宁走上前去。扫视着大家。众人的腰杆挺得更加笔直了。以雄赳赳的目光回应着陈总的检阅。

    “对于我们玄武集团來说。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陈汝宁开始讲话。所有人都凝神聆听。

    忽然一阵脚步声传來。陈总的儿子。身为集团总经理的陈玄武出现在楼梯口。一只手还在领口整理着领带。瞅见会议已经开始。陈玄武伸了伸舌头。就要往队伍里钻。

    “陈玄武。你为什么迟到。”陈汝宁厉声质问道。

    陈玄武低头道“沒有理由。”

    “再说一遍。我听不到。”

    “沒有理由。”

    “尹总。依照公司制度。应该怎么处罚。”陈汝宁的目光投向了集团常务副总兼项目负责人尹志坚。

    “公司制度第三条规定。晨会迟到者。罚当月工资。做俯卧撑一百个。”尹志坚说道。

    “听见了沒有。”陈汝宁威风凛凛的对儿子说道。

    玄武集团的少东家陈玄武。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慢的趴在了地上。开始做俯卧撑。

    陈汝宁看也不看他。继续讲道“今天。我们即将开始万里长征第一步。接管红旗钢铁厂在出征前夕。我想领着大家唱一首红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