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28 章

作品:《小哑巴[古穿今]

    可以就是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你试试是什么回答啊。

    巫澄鼓着腮帮子,但不可否认,因为宋泊简这句话生出一丝期望。

    他认真捏着手里的泥团,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控制瓷器捏出大致形状。

    但不管是娇生惯养的上辈子,还是被宋泊简带回家后养着的这半个多月,他都没做过一点活。细长手指沾湿水,捏着手里的泥团,第一下没按下去。巫澄用力,又没轻没重把泥坯压扁。

    其他人还在认真做。

    柳凝丝作为手工博主,动手能力极强,现在已经捏出大致轮廓了。工作人员示意大家看柳凝丝,夸她做得很好。

    巫澄看着柳凝丝手里已经有杯子轮廓的泥坯,微微羡慕。低头若无其事把自己的泥团揉好,重新来过。

    这一次尝试寻找正好可以控制泥团的力道。

    可泥团就是不受控制,在他手里变成一个个奇怪形状。手掌一直放在转盘上,被转盘磨得微微发烫。掌心即使沾了水,也被泥巴磨得不舒服。可就算已经这样了,还是做不好。

    柳凝丝很快把泥坯拉好,细细修正。

    其他嘉宾也陆陆续续把大致形状捏出来了。

    羡慕散去,只剩下别人可以自己不可以的恨铁不成钢。

    巫澄看着自己面前奇形怪状的烂泥,轻轻吐气,再次伸手。

    碰到瓷泥的前一秒,神使鬼差的偏头看宋泊简。

    这个人可讨厌了,自己写字不好看他会笑,自己和别人打招呼不说话他也笑。现在他让自己试试,自己笨手笨脚什么都做不好,他肯定也笑话自己。

    巫澄这么嘀咕,内心却没有抱怨的意思,只是眉眼稍挑,娇娇怯怯看过去。

    正好对上宋泊简看过来的视线。

    目光一如既往的温和包容,没有那种半是戏谑半是揶揄的笑意,看到自己在看他,自然移过来,伸手把他面前的泥巴揉成正常形状,然后再这么一揉,这么一压,泥巴就变成圆筒型。

    手掌沾上泥巴,星星点点的染成一片,开在手掌上的白色小花一般。

    宋泊简把泥坯拉出大致形状,让开位置,轻声告诉巫澄“慢慢来,不着急。”

    巫澄看着已经成了圆筒型的泥坯,听话沾了水,伸手轻轻抚上泥坯,试图拉出水瓶漂亮优雅的弧线。

    手掌和白瓷土一样的光洁,甚至比瓷土还多了几分光泽感,看上去好像上了釉已经烧制出来的极完美的瓷器。白瓷手掌和瓷泥相遇,但刚放上去,完美的圆柱就贴合手掌,扭曲成奇怪形状。

    巫澄“”

    他飞快仰头看宋泊简,眼里几分心虚。

    宋泊简没说话,只是笑着朝他点头。

    留给他们做瓷器的时间就这么一点,其他人都拉完坯拿海绵吸干水分,就剩他俩还在这里拉坯。工作人员在镜头后面挥手,示意他们快点进入下一步。

    巫澄看到工作人员的手势

    ,再低头看自己下半截正常上半截奇怪的泥坯,想再挣扎一下把泥坯拉成正常的,又担心自己一下手又把泥坯整个都毁了。

    他又有点想和自己生闷气了。

    手伸出去又收回来,犹豫再三,不高兴的看向宋泊简。

    宋泊简没帮他把泥坯拉直,只是说“这样也很好看。”

    巫澄看着那个一半正常一半扭曲的泥坯,盯了好久,满脑子都是刚刚在博物馆看到的那些精致漂亮的瓷器,怎么也看不出来这个东西好看在哪儿。

    但宋泊简好像没有帮自己纠正的想法。

    巫澄放弃自己修改,自暴自弃的拿起海绵,小心翼翼吸干水分,把这个奇怪形状的泥坯交上去。

    泥坯做好后要等阴干,阴干得差不多了才可以上彩上釉烧制。但他们时间太短没办法等四五天的阴干时间,所以后续步骤都交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拿来几个经典样式给他们介绍,让他们挑选用在瓷器上的花纹。

    形状已经足够丑了,不能再没有个好看样式。

    巫澄认真听着,仔细挑选。

    其他几个人都选了清丽淡雅的纹路,只有巫澄,他认真挑了个最花哨的图案。

    这个图案他在博物馆的瓶子上看到过,很好看。

    虽然自己的瓷器底子不如别人,但印上去应该也还差不多。

    巫澄在图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工作人员。

    回去的路上还在想自己的瓷器配上那样的花纹会不会好看,又想到博物馆里看到的瓶子,还有自己最喜欢的那个转心瓶。

    身边人的气压越来越低,宋泊简低声问“怎么了”

    巫澄蹙着眉头,小声“很丑。”

    他没头没尾,但宋泊简听明白了。

    那个杯子坏了,很丑。

    巫澄没办法接受自己的无能。比如写字丑,比如没办法说出流畅的句子,比如不会做好看的瓷器。好像他就应该很厉害,所以没办法接受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情自己做不到。他不会嫉妒别人,只会和自己生闷气,然后一遍遍尝试。现在没有尝试的机会,只能自己呕着。

    宋泊简沉默两秒,没说什么。

    节目一共十二期,每期不同主题要去不同的地方,时间安排很紧凑。

    今天拍了瓷器的这一期,给他们留了一上午的休息时间,明天下午就出发去下一期录制现场。

    这天宋泊简早早起床,把酒店的行李收拾好,带巫澄出了门。

    巫澄从来不问他要去哪儿,总是乖乖跟着他。

    宋泊简带他去吃了早饭。

    不是昨天的冷粉,而是这里的其他特色美食。

    依旧是开车没多久,在巷子口停下。

    宋泊简带巫澄走进去,找到店铺,排队点餐。

    刚出锅的油条热气腾腾酥脆有韧劲,一剪两半,中间包上q弹软糯的麻糍,再撒上一层黑芝麻碎,香气扑鼻。

    买了油条

    ,又去旁边的另一家店排队,买饺子粑。米皮做的饺子皮晶莹剔透,包上馅料蒸熟,表皮柔滑馅料咸香。

    再买上一份瓦罐汤,坐下气定神闲的吃了早饭。

    巫澄喜欢今天的早饭,虽然昨天的也咸香可口,但实在是太辣了。今天的就正正好,油条油香麻糍软糯,加上芝麻的香味,好吃得恨不得连舌头一起吞下去。饺子粑也很有风味,加上瓦罐汤,满足得不得了。

    以为宋泊简带自己出来就是为了吃早饭,吃得饱饱的就想回酒店看粉红熊。再坐上车的时候却发现不是刚刚过来的路。

    车子转了两个弯,到了巫澄熟悉的路。

    马路尽头,赫然就是昨天的博物馆。

    刷身份证进入博物馆,今天的博物馆很多人,入口有讲解员带着一群游客,看到他们过去,询问“需要讲解吗十分钟后有免费讲解。”

    宋泊简摇头,带着巫澄走进去。

    昨天跟着宗平晓看了最重要的那些文物,今天则是从一开始慢慢看过去。

    青瓷黑瓷,黑陶彩陶,陶瓷正式出现,官窑设立。

    宋泊简结合博物馆上面的详细介绍,仔细给巫澄介绍每尊瓷器。什么年代什么种类什么窑,上面的花纹是什么,怎么造就这样的颜色和花纹。

    他离得很近,巫澄能闻到他身上清淡的香味,在博物馆有些冷寂的味道里很独特。

    宋泊简带着他接着往前走。

    从国画等工艺上吸取特点,加之以金属氧化物低温烧制,釉料熔融温度降低并向四处扩散,色釉交融才会出现唐三彩。

    “窑变无双”的钧瓷一开始也因为不可控被认为是残次品,后来却也是因为不可控,成就了独一无二的美。

    再之后的每一次瓷器发展,都是当时审美风尚和、技术发展、材料更变等多方面元素推动的。

    巫澄一个个看过去,听宋泊简小声告诉他,这个颜色这么漂亮是因为烧制的时候使用了呈色剂。同样的红色,窑洞里铁元素和铜元素的多少,明显影响瓷器呈色。之后佛教盛行,人们开始用瓷器烧制佛像,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工艺,复杂到极致,往往数十年才得到烧成一尊来。

    巫澄一开始只是听着。

    等后面宋泊简说呈色剂着色剂金属元素后,就开始听不懂。

    他一边看展品,一边听宋泊简说话,听了一会儿意识到,宋泊简知道自己听不懂。

    可宋泊简还在一直说。

    巫澄后知后觉意识到不对劲,站停,看向宋泊简。

    宋泊简摸摸他的头“没事,你接着看。”

    一直往前走,最后还是来到那尊转心瓶前。

    昨天已经看过了,但今天再看依旧很惊艳。又因为昨天做过尝试,自己做出了很丑的瓷器,现在这个漂亮的转心瓶就更加可望而不可即。

    巫澄站着不动,隔着玻璃目不转睛的看着。

    身边宋泊简还在说话,细致讲解转心瓶的由来。

    皇帝喜欢艺术重视瓷器发展,网罗能工巧匠烧制瓷器。在皇帝的高标准严要求下,瓷器烧制越发精美华丽,造型也越来越奇特。

    为了满足皇帝的需求,督陶官和众多工匠殚精竭虑再三尝试,才终于研发出转心瓶。转心瓶由内瓶外瓶底座三部分组合而成,三部分分别烧制再通过复杂工艺粘合组装,稍有差池就只能重新来过。因为过于耗费人力财力,成品极少。

    巫澄终于听出点言外之意,侧头看宋泊简。

    不同于以往的透亮却懵懂,少年的眼睛好像竹叶上的晨露,清清粼粼。

    宋泊简低声告诉他“这是一代又一代的工匠终其一生才做到的。你看到作品觉得惊艳,因为这个作品后面有太多人的心血。所以”

    “你不需要用你自己来和这么多人比。”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