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9、推恩令

作品:《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未央宫,后宫。

    入夜,天空星罗密布,俯瞰长安,万家灯光和天空繁星交相辉映。

    柔和的春风拂过面庞,吹的人心旷神怡。

    卫子夫坐在长乐殿内的纺织机前认真的织着丝绸。

    她已经连续织了十余日,终于将丝绸织好。

    这是她亲手给汉武帝织的常服夏衫。

    大汉的手工业纺织技术还不算发达,纺织的时效需要很长。

    等她织好后,便对外道“来人,摆驾椒房殿。”

    椒房殿内。

    卫宁正在认真的对汉武帝道歉。

    汉武帝见他这个样子,也不忍心继续责怪什么,哼道“免礼吧。”

    “下次再如此冲动,朕饶不了你”

    卫宁笑了笑,道“多谢陛下。”

    “陛下,你有心事啊”

    汉武帝叹息道“还不是李敢那废物,朕是真没想到,打个淮南国,他都能打成这个样子”

    卫宁安慰道“迟早会打下来的,这场战争没有什么悬念。”

    淮南王刘安的出兵理由,压根站不住脚,站不住脚他就没办法获取民心。

    汉武帝现在还没到统治末期,还没有昏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好不容易享受这份安稳,谁愿意再看到战火四起

    刘安给出的蹩脚理由,别说欺骗士大夫阶层,就连普通百姓都欺骗不了。

    汉武帝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却不是这么考量的。”

    “你真当这一场战争,朕仅仅把它当战争看”

    卫宁“难道不是吗”

    汉武帝看着卫宁,道“小子,听好了,学好了。”

    “任何一场战争开启,如果在经济、政治上,没有任何好处,那这场战争就是无意义的战争。”

    “君王是治理天下的,不能对任何事赌气。”

    “朕不是赌气淮南王刘安反叛,其实他根本没有反叛,是朕先调李敢去打他,然后他才下发檄文的。”

    “那么朕是不是也可以不调兵去打刘安是不是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的。”

    “那伱有没有想过朕为什么要打他”

    卫宁被汉武帝的话给绕进去了,有些难以理解汉武帝的意思。

    造反了自然要镇压,难道这还要忍那未免太憋屈了,还做什么皇帝

    汉武帝白了他一眼,道“你当做皇帝就能天天那么风光”

    “现在各地方诸侯王势力最大的就是淮南王刘安,朕将他打下来了,就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各诸侯王就不敢在私下里做任何小动作。”

    “这场战争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因为朕要匈奴开启更大一场收复河西走廊之战,那内部就不能出任何差池。”

    “你懂吗”

    “若是你开启战争没有任何目的,那这场战争从出发点来说就是失败的。”

    “朕打南越,是为了控制南方大片富饶土地。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税收补给北方。”

    “这一场战争是为经济服务的。”

    “朕打会稽,是为了掌握东南沿海的渔民之利,依旧为经济服务。”

    “朕打匈奴,是为了政治、经济服务。”

    “打淮南王是为政治服务。”

    “你看,每一场战争如果没有目的,那就是劳民伤财,如此无意义的战争除了消耗国力还能做什么”

    卫宁若有所思的看着汉武帝,点点头“好像还真是这样。”

    汉武帝白了他一眼,道“什么叫真是这样”

    “任何时代的君王,都不能也不该无休止的开启战争,因为一场战争打下来,消耗的国力实在太大了,如果得不到任何好处,那就忍。”

    “适当的忍让并不是懦弱,成年人的世界就没有快意恩仇,真正有城府的人,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事生气。”

    卫宁认真的思考着汉武帝的话,深以为然的点头,想了想,又道“如果不开启这场战争,能不能达到削弱震慑诸侯王的目的呢”

    汉武帝嗤笑道“如果能想到,朕还用这么头疼吗”

    “哪有这种可能”

    从文景开始,到现在了,朝廷明里暗里的都在想方设法一劳永逸的解决诸侯的威胁。

    可是到现在,依旧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去解决他,从而不得不动用战争。

    每一场战争开启,受伤的永远都是老百姓,说不伤及无辜,怎么可能

    百姓一定会在战争波及中死亡,这是历朝历代统治者们都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卫宁沉思了片刻,忽然道“没人对你提过推恩令吗”

    推恩令

    汉武帝不解的看着卫宁,道“什么叫推恩令”

    卫宁解释道“比如一个大地主,他有一千亩地,按照周礼,能继承这一千亩地财富的只有嫡长子。”

    “其他子孙则不行。”

    “那么大地主将千亩地给嫡长子,嫡长子依旧用拥有这一千亩地,以及这一千亩地的佃农。”

    “这些佃农会听令于他。”

    “那如果不用周礼这一套,朝廷的官员强制性的将地主家的一千亩地合理分配给地主的其他儿子。”

    “那是不是就分散了地主的势力”

    汉武帝面色忽然一凝,呆怔的望着卫宁,口干舌燥的道“继续。”

    卫宁道“同样的道理,诸侯王听令于陛下你,你是天下共主,不管他们私下有什么心思,天命都不得不听。”

    “那如果陛下直接下令,不再让诸侯王的儿子去继承诸侯国的所有权力,而是将封地和地方的民、财、兵,分配给其他子嗣,诸侯王其他子嗣也能拥有封地和民、兵、财。”

    “那这样是不是就彻底削弱了未来的诸侯王权力”

    “长久下去,诸侯王对中央朝廷将不会构成任何威胁。”

    等卫宁说完,汉武帝虎目忽然瞪大,不敢置信的盯着卫宁,逐渐倒吸凉气。

    “但这不符合周礼会有人反对”

    卫宁微笑道“那陛下觉得诸侯王那些其他子嗣他们会反对吗”

    “不用陛下去操心这是否符合周礼,这些子嗣会替陛下想到合理的理由。”

    “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只要陛下下达了政令,一定会有无数诸侯王子嗣支持陛下,对吗”

    汉武帝猛地拍向案牍,大叫道“对”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