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4、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作品:《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未央宫,麒麟殿外。

    掌灯时分,刘焕端着饭菜和美酒走来。

    苏文拦住了刘焕,轻声道“长公子,别进去了。”

    他摇摇头,道“陛下今天心情很糟糕,进去恐会让他更加厌烦。”

    刘焕嗯了一声,对苏文道“好。”

    他刚打算走,似乎想到什么,对苏文道“如果卫宁来了,不要阻止他,想办法让他进去。”

    苏文微笑道“老奴心里有分寸,长公子放心吧。”

    “好”

    等刘焕走后没多久,苏文诧异的发现卫宁真来了。

    长公子还真料事如神,这么缜密的心机,他若最后不当皇帝,谁能当

    卫宁的一举一动,都在长公子意料之内啊

    长公子太厉害了。

    “劳烦去通知一下陛下。”卫宁恭敬对苏文抱拳。

    苏文点点头,道“镇北侯稍等。”

    他硬着头皮来到麒麟殿外,小声道“陛下,镇北侯求见。”

    汉武帝怒道“不是对你说了,谁都不见”

    稍稍沉默,汉武帝又高声道“让他进来”

    “喏。”

    苏文长舒一口气,对卫宁道“镇北侯,陛下让你进去。”

    “嗯。”

    卫宁踏步进了麒麟殿,将大门关好,走上前抱拳对汉武帝道“臣参见陛下。”

    汉武帝没理他,卫宁也不客气的起身。

    “陛下,再有什么事,也没身子要紧,听说你一天没进食喝水了。”

    “身子垮了明年怎么打匈奴人”

    汉武帝气愤的道“还打个屁已经输了一半了”

    “这大汉,有很多反骨,他们就不想让朕好,看不得大汉崛起”

    卫宁认同道“是有这么一部分人在,但不能因为这些事就丧失斗志啊。”

    “不就是丢了一些武器嘛,不算什么。”

    汉武帝道“伱不知道这批武器会给匈奴人增加多少战斗力,会有多少大汉士卒死在我们自己制的武器上。”

    “朕哪里能吃得下饭,喝的下水”

    卫宁思忖片刻,道“这不是什么大事。”

    汉武帝道“这还不算大事”

    卫宁摇头道“不算。”

    “明天,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你先吃点喝点。”

    汉武帝瞥了一眼卫宁,见他脸上带着严肃和关心,也不忍再说什么重话,道“来人,弄点食物和酒来。”

    他知道卫宁是为自己着想。

    卫宁见汉武帝吃了食物,喝了酒水后,便也不再打扰,他对汉武帝道“陛下好好歇一歇,今晚早点睡。”

    “嗯。”

    卫宁抱拳道“臣告退了。”

    “去吧。”汉武帝挥挥手。

    卫宁回到了镇北侯府。

    其实在卫青府上,卫宁就开始想怎么弥补这次损失。

    想查出来究竟是谁勾结匈奴人运输武器出去,这不切实际,也查不到。

    而且武器已经到了匈奴人手中,除非战争把他们打败,不然这批武器拿不回来。

    这个想法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卫宁就换了一种思考方式,如果大汉生产出另外一种武器,可以战胜丢失的这批武器,那不就行了

    大汉从汉初到现在,已经全面进入铁器时代。

    历史上的钢是要在西汉后期才会出现。

    那如果现在就将钢制武器给生产出来,再对付传统武器,不就行了

    回到府上,卫宁便查看了系统商城,他找到了炒钢法的制造过程。

    简单点说就是把生铁用煤炭或焦炭、杠炭、木炭等炭火加热至半液态、液态,并像炒菜一不断搅拌铁水,同时用鼓风炉鼓风,并撒入适量矿粉,让碳量降低到钢的成分范围。

    这种钢因为含碳量高,杂质少,无比坚硬锋利,百炼钢甚至可以达到削铁如泥的状态。

    如果汉朝军队装备的都是百炼钢,那在武器上就有了足够优势。

    即便匈奴人得到了大汉的铁制武器,在面对百炼钢刀依旧会落于下风。

    现在距离明年开春还有小半年时间,时间足够,只要将百炼钢给制出来,装备到大汉士卒的武器盔甲上就行。

    方法卫宁找到了,至于怎么炼制,能不能炼制成功,他就不得而知。

    他虽然知道方法,但具体冶炼,还是要靠大汉的工匠们。

    第二日一早,卫宁早起,他先去了未央宫宗正大农府的衙署。

    宗正大农府卫宁是可以随意进出的,之前在制造纸张的时候,汉武帝给了他随意进去宗正大农府的权力。

    卫宁先去找到了负责冶炼生铁的工匠。

    他将炒钢法的制造过程交给对方看。

    那匠人起初有些不理解,反复看了一会儿,眼神从起初的迷茫,渐渐开始明亮,最后竟激动的哆嗦起来。

    “这侯爷,这”

    卫宁问他道“有没有办法能冶炼出来”

    卫宁其实不担心这群工匠的技术,他们没问题。

    他担心的是温度。

    炒钢需要一千多度的温度,他们有办法将温度控制在这么高吗

    那宫廷工匠听了卫宁的话,稍稍沉思了一会儿,才道“倒也不是不能实现。”

    “可以试着在炉体上加装“橐”,由羊皮、牛皮制成皮囊,用来鼓风,冶铁时用来鼓风,提高炉内温度。”

    “高大的火炉下在用鹅卵石、炭末、矿石粉用板筑法夯筑起来的,保证炉内温度不流失”

    这名工匠很熟悉高温冶炼的技艺,卫宁听不懂,但不妨碍他感慨古人智慧之高。

    这可是几千年前的汉朝啊就能实现上千温度的高温。

    老祖宗的智慧真不可小觑,我华夏文明传承这么久,想想都觉得了不起

    既然工匠有思路了,那卫宁也就不打扰他。

    卫宁道“那就劳烦你们了,让工匠们都抓紧时间,若是制成,我亲自替你们请功。”

    “你叫什么名字”

    老工匠激动的对卫宁行礼,道“老朽谢谢侯爷,谢谢侯爷呀”

    这些工匠一辈子都在这里,也没什么发展可言,更不是什么官,俸禄低廉。

    如今听到镇北侯要亲自为他们请功,还问自己名讳,如何不激动。

    “老朽吴六州。”

    卫宁“好名字,我记得你了。”

    “有什么进展就去侯府找我,一会我会告知宗正大农府的长官,尊许你随时出宫。”

    “多谢侯爷”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