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百三十九章:敬一根粗香(推荐BGM:Overdrive/Far)

作品:《重生09:合成系男神

    “啊”

    哈工大,航天器工程专业,以及数个相关的交叉专业,今天直接放了半天假。

    不过不是让他们去耍的,而是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观看现场直播。

    不但是学生,就连那些老师、教授,也纷纷正襟危坐,拿着小本本记录。

    一开始,画面里是西昌基地紧闭的发射塔内部,右上角还有位置标识。

    “敬天一号”很大,很粗,但在缺乏比例尺的情况下,视觉还不够震撼。

    但当画面切换至了另一边,万户基地的时候,看着那四处涌现出来的金属洪流,教室里疯了。

    “啊”

    “卧槽”

    “这科学么”

    一些学生,忍不住想到

    “还说不是修仙周学长绝对是大乘期修士”

    “诸君且听龙吟”

    “刘伟坐下别捣乱”

    清河县,清河一中,每当一中杰出校友有什么大动作的时候,大家就会组织起来看电视。

    诚然,每个清河一中的学子,都是在周学长的传说中长大的,在周学长捐的实验楼里学习,用周学长的奖学金买淀粉肠。

    但看到画面里这一幕的时候,还是有一种我对周学长不陌生,我对这个世界却陌生了的感觉。

    青涩的高中学子们,看着电视上科幻片一般的场景,又看看左上角cv的标志。

    “妈耶”

    “妈耶,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喽。”

    蓉城,某个老旧小区里的小商店门口,一群老头正聚在一起打麻将,四五张桌子,一二十号人,构建了川渝人民独特的松弛感。

    尤其是退休人员,逍遥自在。

    小商店泛黄的电视里,放着科技频道直播。

    “二饼援朝,该你了。”

    “等一下,我碰。”

    行动比其他人缓慢一点的张援朝瞪了关洪安一眼,莫名被跳过一轮。

    小商店的惊呼引起了他的注意,转头看向电视,却因为老花眼看不太清。

    商店老板咋咋呼呼,叫嚷着外面的世界发展越来越快喽。

    张援朝微微一笑,能不快么

    外面,可是有那位年轻人带领着。

    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无论在哪个领域。

    他们的时代过去了,只需要安心等待。

    自会有人,继续前进。

    这种后继有人的感觉真好

    “八条,援朝要不要”

    “碰”

    张援朝回过神来,麻将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碰”

    桌子上的茶杯被打翻在地。

    “这要不是特效,我头割下来扔进恒河里”

    某东方大国的航天局里,一个深咖色皮肤的专家,将桌板都拍碎了。

    “这种拙劣的特效,完全是为了打击我们的自信心”

    “区区中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们可是世界第三航天大国怎么可能有看不懂的技术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特效像是演唱会、演播厅里那样的特效

    可是,视觉上的反馈是很难骗人的尤其是当那个金属洪流组成了发射塔后,每一个面的反光,每一个结构的光线阴影,每一个边界的透视关系,都无不证明。

    这是真的。

    画面上,泱妈导播很懂得,将西昌基地、万户基地的画面,同频左右结构播放。

    当三米高的“拟态发射塔”,和百米高的真实发射塔同时缓缓展开,露出里面的真火箭和拟态火箭时。

    他们小脑都萎缩了

    良久后,一人说道“我记得他们有个清洁太空联盟会披露一些信息,甚至可以现场观摩是不是可以加入一下。”

    “作为航天大国,我们去指导他们一下,他们应该很高兴吧”

    “局长,我这里有资料。”

    一张申请表,从桌子的一边,推到了另一边。

    尼尔森伸出三根手指,截停了下属推来的资料,略微瞄了一眼,就扔到了一边。

    都是些废话

    外界知道的信息太少了

    这种技术,到底是什么

    nasa会议室,角落里的汉森再度被寄予厚望,他凝视着许久,说道

    “和ugang、卫星捕获器、那个v里面的东西,应该是同一种技术,对了,还有他肩头盘踞的那个”

    汉森沉声道“我们对瑞周的预估还是太保守了,当他选择对外公布的时候,恐怕内部早已经有了更多的进步,就和他们的官方一样做法。”

    “也就是说,瑞周手里可能还有更神秘的技术,才会在电视直播里公布这些东西”

    局长尼尔森问道“具体有什么作用么只是为了在指挥中心构建一个模型”

    “我希望如此,但说实话,这几乎不可能”

    汉森将几样东西并列在脑海里,排了个先后。

    一条清晰的技术升级路线

    和恐怖的提升速度

    尼尔森久久无语,最后只能说道“各位我需要给欧洲航天局打个电话,你们先继续看。”

    “各位,倒计时15分钟”

    万户基地内,周瑞站在众人身前,双手抱胸。

    眼神坚定而专注,看着拟态组成的发射塔。

    单侧耳机内传来声音“启动离塔程序”

    甚至比人类用语言汇报来的更快、更同步,那人还未说完话时,拟态发射塔,就已经从下至上,缓缓打开。

    露出了里面的“敬天一号”。

    有着精妙的比例尺和细节,两米高的敬天一号,缓缓向外横移。

    在现实世界中,“敬天一号”上有着巨大的篆体o,以及自家“开明智能”的简体o。

    不过拟态指挥系统目前只表现结构,不表现颜色,所以指挥中心内看不到。

    但电视画面内,被一切为二的对比,同频率却又是如此一致。

    西昌基地,也同样是忙碌的模样。

    如果没有意外情况,第一阶段发射过程,是以西昌为主。

    千里之外,西昌指挥中心内,这一次车乾站到了众人前方,和单春元分别担任正副指令长。

    “发射倒计时10分钟,遥测情况第四次汇报。”

    他的声音有点发颤,以前是习惯站在涛哥身后,之后是习惯站在老板身后。

    妈妈,我出息过头了

    单春元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他了一个鼓励的眼神。

    整个指挥中心,也不会给他继续感慨的时间。

    “各级各系统遥测均正常”

    “智能原件自检正常,组网信号稳定。”

    “发射倒计时五分钟,燃料注入情况汇报”

    “全子级,燃料注入达到标准。”

    不算漫长,但绝对高度集中的几分钟过去了。

    车乾深吸了一口气。

    “发射倒计时一分钟摆杆摆开”

    西昌基地二号发射塔,“敬天一号”顶端,用于注入燃料和稳定箭体的摆杆朝两侧打开。

    等待着最后的指令。

    车乾“发射准备就绪,请指示”

    略微的停顿后,西昌指挥中心内,响彻着万户基地传来的声音。

    “准许发射,祝各位好运”

    老板沉着的声音,让车乾精神一震。

    凝神看着时间

    而后,郎声道

    “各部就位发射倒计时十秒10、9”

    “5、4、3、2、1点火”

    “点火”

    下一刻,无数慕名而来,聚集在西昌基地观景台的游客,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

    “敬天一号”,以一往无前的威势,直冲云霄

    有人疯狂拍照,有人欢呼雀跃,有人突然跳到了观景台边缘,开始仰着头做深蹲。

    并将错位的角度,拍成了视频,好像火箭发射到了他的

    不过很快,又从他嘴里飞了出来。

    朝着湛蓝的深空而去。

    “起飞成功”

    “起飞时间京北时间11点25分037毫秒”

    周瑞凝视着面前的拟态火箭,这东西自然不会真的飞起来,但背后的发射井在逐渐落下,营造一种起飞的视觉落差。

    从起飞时间来看,果然全智能火箭,大大减少了系统时间冗余,以往发射一般滞后都是300毫秒起步,老型号的动力系统,甚至有可能滞后数秒。

    周瑞将视线从拟态火箭,转移到了后方的水墨大屏。

    现阶段,万户基地只需要看着就成,大厅内响彻着西昌基地的各项汇报。

    起飞后17秒,开始程序转弯。

    起飞后170秒,助推器关闭,智能连接点启动分离程序。

    作为一枚全回收火箭,敬天一号的四枚助推器,也是可以回收的。

    但往日,因为缺乏视角,在如此高的空间,地面人员只能通过数据,模糊在脑海里构建相关姿态。

    并且即便数据有什么波动,也很难及时做出调整。

    但今天却不相同。

    万户基地内,拟态火箭的助推器同步脱落,被四个支撑点带着分离,消失在主体下方。

    但很快,白色空间的另外半边,升起了四枚单独的助推器结构,它们一开始是倾斜着的,甚至微微打转,如实的反映着数万米高空,助推器的实时状态。

    “助推器姿态调节启动。”

    拟态助推器,逐渐开始抵消自转,摆正姿态,最后调控风板展开,垂直的向下。

    很快,落区的反馈也抵达“落区一观测到助推器,回收姿态正常。”

    周瑞暗自点点头。

    拟态指挥模式,果然更直观,更高效。

    当然,与敬天一号自身的智能组网更先进、更优秀也有很大关系。

    这枚火箭,除了最不值钱的整流罩,一根爆炸螺丝都不会浪费。

    哦对了,敬天一号没有爆炸螺丝了,而是智能连接件,同步率比爆炸螺丝还高。

    这是全球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火箭回收发射,但与它代表的其他意义相比,这只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

    很快,一二子级分离,整流罩分离,所有的变化,都直观的反应在了万户基地指挥中心。

    也展现在了电视机、电脑前千千万万观众面前。

    以前大家看火箭发射,基本就看前十几秒。

    这往后啊,全凭脑补。

    找也找不到,屏幕上的数据看也看不懂,就听着“这个成功”、“那个启动”。

    和盲人听戏差不多。

    但这一次,他们清楚看到了,火箭是如何分离各部件的,运动姿态又是如何从垂直变为切线,整流罩是竖着裂开而不是向矿泉水瓶一样打开。

    航天,在他们的脑海里,第一次有了清晰的模样。

    就连一些专业人士,也有了更直观的概念,哪些书本上描绘的东西,终于可以被肉眼观测到了

    万户基地内,因为主体越来越小,拟态模型开始逐渐放大了比例尺。

    载荷仓内,被整齐堆放成矩形的“乘客”,清晰可见。

    新的汇报响起

    “进入近地轨道,载荷仓分离,载荷进入目标区域”

    从此时起,发射阶段正式宣告取得圆满成功。

    重达22吨的载荷,被成功送至了既定高度。

    除了小部分人员,还需要继续关注回收部件的情况,大部分人,已经转移了注意力。

    在那个以6:1比例尺,拟态出来的载荷整体上。

    周瑞沉声道“一阶段结束,进入二阶段。”

    而后说出了那句,令无数人记忆深刻,流传许久的话。

    “南天门计划,启动”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