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作品:《穿成白月光皇后(清穿)

    侍疾回来之后, 傅莹多了个心眼。她别有用心地笼络了不少底层干活的宫女、太监。这些宫中最低阶的奴才,往往一般人瞧不上, 像她这般身边尊贵之人,与他们说上一句话, 他们就感恩戴德了。

    论起“折节下交”, 对傅莹这个在现代生活过的人来说, 根本没有多少心理障碍。她没事就和那些下面干活的小太监、宫女说上几句话, 将他们的名字有心记住, 等下回再聊起来,将他们的名字说出, 他们便个个都是惊喜之态。

    傅莹笼络这些人也没别的意思,毕竟她和她的心腹不过几人几双眼,偌大的乾西二所那么多人, 他们也不可能盯过来。这些下等宫女、太监在外围活动范围广,她也可以从他们身上了解不少消息。

    冬去春来,傅莹在清朝又过了一个年。

    开春不久之后,雍正设立军机处,最主要的意图还是对西北用兵。

    准葛尔乃是清朝多年的心腹之患,当年圣祖康熙三征噶尔丹都未能将此大患铲除,雍正有意延续父志,打算一鼓作气平掉准噶尔。

    军机处设立之后,雍正命自己的两个儿子弘历、弘昼皆参与其中,并让他们二人向怡亲王允祥、大臣张廷玉、鄂尔泰等人学习议事。

    弘历听闻父亲要对准噶尔用兵,也是高兴不已。虽然他清楚朝中大臣对此多不赞同, 但他知父亲为此筹谋多年,甚至为稳定后方,不惜与沙俄议和谈判。

    因要时不时去军机处,弘历自然比平日忙出许多。他向来是有事便与妻子说,故而傅莹也不奇怪他为何常常晚归。

    如今有了女儿外加一个庶子,傅莹要操心事情也比之前多了些。想到弘历以后横竖是要做皇帝的,到时候恐怕比现在忙碌多了。

    作为一国之君,生活的重心自然多在国事上,后宫不过是休憩之所。依傅莹之见,皇帝未必真有功夫每日陪着后宫佳丽们玩什么“宫心计”,至少雍正皇帝是没功夫的。

    弘历嘛,反正当阿哥的时候,不是忙于学习,就是被亲爹逼着学处理政事,也少有功夫“流连美色”,多不过和自己在一处玩闹一会儿,倒真是可惜了他身边那数位才貌双全的女子。

    当然,这样的结果,傅莹很是乐见。

    一日,弘历回来之后,和她兴高采烈地说,雍正打算派岳钟琪等人出兵准噶尔。

    傅莹对准噶尔也不算十分陌生,毕竟原主在父亲的指点下学过一些,知道这准噶尔乃是一剽悍部落。可惜她没见过地图,具体准噶尔在哪里也不清楚。加上其父并不提倡女子知晓国事太多,故而只是粗略了解。

    知道弘历向来和她说这些政事是不避讳的,傅莹虽并不关心这些事,见他开心,也还是十分高兴地说道“皇上圣明,若能得胜,大清的疆域又想必多了不少。”

    弘历听傅莹提起“疆域”一事,不由得想起一些旧事,很是不平地说道“若不是为专心平定准噶尔,汗阿玛也不会与俄国签什么条约,害得大清损失了多少土地,还要与那俄国通商贸。”

    关于“割地、通商”傅莹记得只有清末才会有这种丢人的事情,这康乾盛世间应该不会有吧。但弘历如此说,定然是真的,不然给自己亲爹编个“割地求和”的事迹,恐怕依雍正的性子,能把弘历给弄死。

    想到“割地”一事不算光彩,但“通商”却大有好处,于是傅莹对弘历说道“通商之事,也并无多少坏处,与俄国互通有无也算是对大清有利。”

    “有利大清物产丰富,何需与旁国通商。他国不过是借了通商的便利,对我大清别有图谋。你到底是妇人之见,不懂这些。”弘历听傅莹所言不合自己之意,忍不住说道。

    弘历的此番言论,倒实实在在地把傅莹吓了一跳,她知乾隆皇帝信守“闭关锁国”策略,导致国家落后世界许多。但她没想到,还是阿哥的乾隆就已经排斥通商了。

    这可不行。虽说傅莹现在不过是一小小皇子福晋,就算以后成了皇后,估计也不允许干涉前朝政事,但她总要勉力一试,不能看着历史悲剧发生。特别想到那么美丽的圆明园以后将要变成一片瓦砾之所,傅莹就心疼不已。

    她知道一旦弘历认定的事情,就不会那么轻易改变,所以也不急着去劝他。想着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再转变他的想法也不迟。

    于是傅莹笑着说道“我能有多少见识,每日呆在这四方天地里,能有见识才怪。”

    弘历笑着说道“既然你想出去,那以后得机会便领你出去转转便是。”

    傅莹忽又想起一事,对弘历说道“过几日五阿哥大婚,你交代之事,我都准备妥当。想来五阿哥成亲之后,必然是会收心不少。想四阿哥你之前悄悄和我说的那些晦气之事,估计五阿哥也不会去做了。”

    弘历冷笑道“那可未必,他那性子,就算是成亲之后,也不定能收敛呢。”

    说完又道“弘昼之前还和我抱怨,说他的嫡福晋不过是一副都统之女,不及婉仪你的出身,说汗阿玛偏心呢。”

    傅莹之前听弘历起起,雍正给弘昼选的嫡福晋姓吴扎库,名什么她暂且不知道,古代女子闺名实在捂得严实,提起来也只说某某人之女。

    至于这出身,傅莹想,弘历毕竟是雍正内定的接班人,弘历的嫡福晋以后会是皇后,雍正多考虑一些,也在情理之中。另外,若是给一位非帝王候选的皇子,选一个背景强大的嫡福晋,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想的这些话可不能这么说出口,傅莹听了,也只是谦虚道“我家里也算不得多显贵,不过是圣上开恩罢了。”

    弘历走到她面前,捧着她的脸说道“是汗阿玛开恩也好,是你出身好也罢。总之,你是我的嫡福晋,此生便再难逃了。”

    傅莹听他刚刚还在和自己慷慨激昂地谈论国家大事,现在转头就说起这甜蜜语,耳根红了之余,拂去他的手尴尬道“我突然想起有事要去高妹妹那里一趟,四阿哥该去学习了。”

    说完,傅莹匆匆出了屋子。等迈出了门之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下,长出一口气。平复了些心中的起伏,方才朝着高流素的屋子走去。

    进了高流素的屋子,傅莹见高流素正在作画,她的贴身侍女知书正给她弄颜料。

    因过于专注,高流素并未留意傅莹过来。加上傅莹不让旁人通传,唯恐扰了高流素作画,故而等画完了叶子,准备换笔时,高流素方才注意到傅莹。

    见傅莹来自己这里,高流素慌忙将笔搁好,然后给傅莹行过礼。无论平日里傅莹与高流素再怎么亲密,该行的礼高流素都不会落下。

    傅莹示意她礼毕之后,走到她的书案前,见她只是涂了一片墨绿,也不知她打算画些什么,于是好奇地问身边的高流素道“不知高妹妹这回要作什么画呢”

    高流素回道“闲来无事,打算画那水芙蓉呢。”

    傅莹仔细去看那叶子,方才认出那墨绿一片是荷叶,于是笑着说道“妹妹与荷花甚是有缘,想咱们当初写诗,妹妹抽中的就是荷花呢。”

    说完又念起周敦颐的爱莲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如此倒真与高妹妹品行相似。”

    高流素垂首道“姐姐谬赞了,我不过是一笨拙之人,又怎堪配荷花高洁品行。”

    傅莹道“妹妹何必自谦,这府中的格格、侍妾论才学又有几人比得上你别的不说,这绘画定是吾辈翘楚。”

    高流素道“姐姐此言差矣,别的不说,金妹妹的画作可是极好的,我远远不及。”

    原来高流素不是轻易服输之人,自视甚高,府中除了对傅莹诚心敬佩之外,旁人并不放在眼中。

    后来听其他格格说金蓉画得好,她便有意去看个究竟。本以为是别人见识短浅,不知好坏,但见金蓉果然画功非凡,便真心敬佩。

    高流素本性就是如此,若想得自己青睐,必须得有过人之才,无论出身怎样、地位如何,她皆不放在眼里。

    “金蓉她竟然还会作画”傅莹想起金蓉,脑子里总是浮现出那个漂亮却不多语的少女。

    自有了宝珠之后,她和这些格格们的互动就更加少了,不知金蓉会作画,也在情理之中。

    正打算邀请高流素何时去金蓉那里赏画时,见赵琛过来回她,说内务府已送来她在弘昼大婚时穿的吉服,要她回去试试是否合身。

    傅莹听了对高流素说道“正好高妹妹你过去帮我看看。”

    高流素听罢,便跟着傅莹来到她屋里。

    傅莹见弘历不在屋中,也是松了一口气,她是真怕他说那些“肉麻”之语。

    玉净和玉枝帮着把那吉服套到傅莹身上,傅莹转身问高流素是否合适,她知高流素是甚少说奉承之语的。

    高流素道“很是合身,若姐姐没有什么不适之处,想必也不用改了。”

    傅莹点点头,对赵琛说道“你去回内务府的来人,说吉服合适,不必改了。”

    脱了礼服之后,傅莹叹气道“如今我有了宝珠,处理事情也是乏术了。”说完,心想若是高流素能被提拔成侧福晋,帮自己分些忧就好了。

    可这种话也就是想想罢了,毕竟选谁做弘历的侧福晋也是得由雍正皇帝去定。

    高流素不知傅莹心中所想,以为她是厌恶事多繁杂,于是劝道“姐姐位尊事多也是难免的,只是光生个格格还是不够的。”

    听高流素这么说,傅莹叹道“我岂不知这子嗣的利害,只是儿女之事终究还得看天意。”

    高流素道“姐姐莫急,凭四阿哥对姐姐这般,子嗣不愁的。”

    傅莹没料到一向清高的高流素竟然也讨论起生孩子的事情,不免尴尬起来,想起高流素还有画没画完,便以此为借口将高流素支走了。

    想到古代女子一个个视儿子为命,傅莹就觉得没意思起来。虽说她明白生子的重要性,但她若真生了儿子,那也不是未来的皇帝啊。

    清朝立储君向来是“立贤”,估计自己的儿子太平庸,弘历看不上,才会选择能力出众的嘉庆为继承者。

    生个平庸的儿子,傅莹想想也是够郁闷的,毕竟“望子成龙”的心,每个母亲都有。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读者“逝水流年轻染尘”,灌溉营养液2

    文中提到的准噶尔直到乾隆二十年才被彻底平定,在康熙、雍正期间都是比较强悍的存在。平定准噶尔被乾隆划为自己的“十全武功”之一。原谅女主之前以为乾隆自封“十全老人”是以为乾隆自认为自己“十全十美”,毕竟“史盲”工科女一枚。

    另外在文里还提到雍正与沙俄签订的议和条约,这个是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

    对以上历史感兴趣的小天使们可以上网查喔,小米就不在这里多啰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