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作品:《穿成白月光皇后(清穿)

    雍正十一年, 高流素的父亲高斌担任江南河道总督一职。高斌在任上干了一年, 政绩出众,深得雍正赞赏。

    雍正想着高斌的女儿是弘历府里的一个格格, 又想着弘历已经封王, 府里只有嫡福晋没有侧福晋,于是作为对高斌的嘉奖, 他便下旨将高流素从格格提拔为侧福晋。

    高斌自然知晓宝亲王的侧福晋意味着什么, 受宠若金之余, 给雍正上了一道谢恩的折子,大意是天恩浩荡, 自己女儿微贱至极,却被选为侧福晋。

    弘历对选谁做自己侧福晋一事并不由自己做主,不过听父亲下旨将高流素提拔为自己的侧福晋, 却觉得十分和自己心意。

    他想着傅莹平日与高流素亲近,若选高流素为侧福晋,协助自己的妻子, 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高流素身为弘历的格格, 能参与的社交十分有限。每日除了陪傅莹聊聊天之外,基本上就是呆在屋中研究琴棋书画, 或者同几个要好的格格坐一会儿。

    一日, 傅莹同弘历一起来她这里,因两人一起来她这里也不是什么少见的事情,高流素并没有太多的意外。但见傅莹脸上笑意大不同往日,心里猜测她定有难得的喜事,

    难不成傅莹又有身孕了高流素心想。

    高流素给傅莹和弘历行过礼之后,傅莹就拉着她坐到一边,笑着对她说道“我有天大的喜事要恭喜妹妹了。”

    “喜事”高流素想不明白自己还能有什么喜事,怀孕是不可能的,但除了怀孕她也猜不出什么是“天大的喜事”。

    傅莹接着道“昨日皇上下了旨,封妹妹为侧福晋,我一得知此喜讯,便赶过来告知妹妹了。”

    高流素听到这个消息大感意外,她知道一般亲王的侧福晋多是由皇帝选秀时直接指定,或者因生子有功从格格选拔上来,自己皆不属于上面两种情况,这“凭空而来”的侧福晋,让高流素有些懵。

    等傅莹说完之后,弘历就接着解释道“你父亲治水有功,汗阿玛便将你升为侧福晋了。”

    高流素对家中之事也不甚了解,听弘历说出这是雍正之意,忙道“还是皇恩浩荡,家父为国效力,不过是本职而已。”

    弘历道“什么本职不本职的,此事终归于众人有利。我总惦记着这里只有婉仪一个嫡福晋,处理诸多事宜难免受累,如今你被提拔成了侧福晋,再帮着婉仪做事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弘历不过是为妻子多了一个帮手而高兴,傅莹却实实在在地为自己的挚友开心,她拉着高流素的手道“如今你成了侧福晋,也别整日呆在屋里了,常常到贵妃那里坐坐也好,贵妃最和善不过,相信你也能得贵妃的喜欢。”

    高流素对人际应酬一事并不是太喜欢,想着若熹贵妃召见她,她去见她便是,可要她主动往熹贵妃身边凑,她也做不到。

    于是说道“姐姐,你也知道我拙嘴笨舌,若常常在贵妃面前说话,搞不好就被贵妃嫌弃了呢。”

    傅莹知道高流素这不过是谦逊之言,她只是想着这些宫里的女子整日呆在屋里未免太无趣了些,多出去走走挺好的。

    从高流素那里出来之后,弘历见傅莹脸上的笑意仍未褪去,忍不住对她说道“你这人倒也奇怪,高流素封了侧福晋,你怎么比她还高兴呢”

    傅莹想自自己嫁过来,一直对高流素另眼相看,待她比别人也不同。更让傅莹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因傅莹的关系,弘历与高流素也常常碰面,但高流素从来没有利用这种机会去为自己“谋福利”。

    傅莹道“高妹妹德才出众,我私下心想若要是选一人做四阿哥的侧福晋,那高妹妹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弘历点头道“原来你是这么想的,倒真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傅莹不知他话中之意,反问道“这有什么出乎意料的我平日与高妹妹亲近,这四阿哥也是知晓的。”

    弘历笑道“我自然知道你同高流素走近,但是却不曾料到你却巴望着她来做侧福晋,可见是我低估你的贤德了。”

    傅莹心想,这算什么贤德呢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好友有更好的“职位”相助自己罢了,说来也是自己的私心。

    于是否认道“四阿哥别夸奖我了,我没那么好,只怕以后做得不好,还让四阿哥你失望了呢。”

    弘历立刻回道“你从未曾让我失望。”

    他的一句“从未曾让我失望”,让傅莹顿觉得压力极大,她知道自己真的没有他想得那般好。

    为了给自己找个后路,免得以后做事不达他预期惹来麻烦。傅莹站在他面前,郑重地行了个礼,道“四阿哥这般看重妾身,妾身真是诚惶诚恐,只是常言道人无完人,我只怕以后做了不合四阿哥心意之事,故而不敢承受四阿哥这般称赞。”

    弘历见她这样,忙扶起她道“我也不是那吹毛求疵之人,你依你本心去做便是,偶有小过,我不会计较的。”

    傅莹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自己得居安思危,别看自己现在在弘历的“后宫”中一时风光无限,无人能及,若真不小心惹恼了他,那后果不堪设想。

    该有的分寸,她得有,该给他“打”的“预防针”也得“打”,毕竟是活了三十多年的人,她明白生活中充满变数,万万不能因眼前平和,就掉以轻心。

    就在傅莹告知高流素她被雍正封为弘历侧福晋的第二日,礼部就有人来莲花馆,当众宣读册封的旨意,还带去侧福晋穿的礼服。

    如此大的动静,其他格格们一时间都已知晓此事,纷纷对高流素羡慕不已,毕竟侧福晋的地位是要高出这些格格们的。

    因自己的父亲不像高流素父亲那般“争气”,而且自己也没生下孩子,对于高流素被封为侧福晋一事,除乌林珠之外,众人也没有不服的。

    乌林珠本以为弘历的两个侧福晋之位,自己因有生育长子的功劳,必然有自己的一份,如今不曾料到倒被高流素“抢先”了。加上平日高流素和自己关系也算不上好,她自然不想高流素高自己一头。

    特别是傅莹要她们这些格格给高流素行礼,乌林珠心里就更不痛快了。想着自己好歹是弘历长子的生母,凭什么让她给这个没有子嗣的人行礼,只凭着她有个能干的父亲吗

    心里不服也没办法,她只盼望着自己能成为弘历的另一位侧福晋,这样同高流素平起平坐,也算“出人头地”了。

    人本性都有势利的一面,下面的一众小宫女、太监们自从得知高流素被封为侧福晋之后,对高流素也殷勤了些。

    虽然高流素不像傅莹那般,喜欢和他们这些底层的宫人打交道,但挡不住高流素的地位在那里,一时想办法讨好高流素身边的人也变得多了起来。

    知书察觉出这些人的变化,便忍不住对高流素说道“福晋,你不知这些宫人有多势利眼,往日我从他们身边走过时,不指望他们问好打招呼之类的,但也别视而不见啊。这下福晋成了侧福晋,他们一个个都殷勤地赶过来,一口一个知书姑娘的,叫得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呢。”

    高流素听了倒不以为意,依旧坐在榻上捧着书,连眼都不抬地说道“管他们的呢,横竖讨好我也不见得能从我这里得什么好处,你只管记得之前对咱们上心的人的好就是,谁稀罕这些锦上添花的殷勤呢。”

    知书点头道“福晋放心罢,我心里清楚着呢。这些人就是看碟下菜,哪个格格得了上边的好,他们就去巴结谁,之前是乌林珠格格,现在是福晋。不曾想乌林珠格格没被封上侧福晋,他们就转头讨好咱们了。”

    高流素翻着书页道“这些人也糊涂,他们这般急急地转了态度,也不怕乌林珠记恨,这还有一个侧福晋呢,说不一定另一侧福晋之位就归了乌林珠呢。”

    知书估摸着高流素身边茶盏里的茶已经凉了,便命人撤下,另换了温的茶水上来。虽然自家格格还是以前那个格格,可一想到如今格格变成侧福晋,知书难免比之前更谨慎了些。

    换好茶水之后,知书接着道“也有不糊涂的,咱们这边和乌林珠那边两头讨好,谁都不落下呢。”

    “我不知别人怎么想的,若是我见了这种两头讨好的人,只觉得比那些墙头草更可恶呢。”高流素说道。

    大约是觉得知书说得有些多,高流素说完之后,终于看了一眼自己的丫鬟道“今日你话可多了。”

    知书明白高流素意思,一下子住了嘴。见知书不再说话,高流素把注意力再次放到书上。边看边想着自己成为侧福晋又如何照样不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她是从来不在意这些名分的。

    自高流素被封了侧福晋之后,傅莹也有意将一些事情交给高流素处理。她倒不是故意让高流素替自己干活,只是她还得带两个孩子。作为永璜的嫡母,永璜的一些事情,傅莹也要操心些,有时难免力不从心,不得不让高流素帮忙。

    高流素有经验,对于这些事情处理起来也得心应手,不需傅莹过问。

    有了高流素的分担之后,傅莹真觉得自己轻松不少,她打心眼了感谢雍正将高流素升为侧福晋的这个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