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59

作品:《终宋

    第1157章 无名小卒求推荐求收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星光照在张弘范的脸上。

    他仰着头,不仅能看到北面的唐军旗帜,还能看到更北面贺兰山上的积雪。

    「战场就先不清理了,准备一下,吃了干粮就马上攻山。」

    随着这句吩咐,各个将领已经同时作出了手势,让那些还在搬运尸体的士卒停下。

    这些士卒于是停下动作,用还带着血的手拿出干粮就蹲在地上啃起来。

    张弘范又转向后方一直没上战场的士卒,点了一千人。

    「你们从官道走,支援史公。并告诉他我们虽已拿下红井沟,但唐军的后续兵马不日即到,需他火速支援。」「喏」

    这是他打仗最利害之处,愿意与其他人配合。张弘范这才走向了还在啃干粮的士卒,提高了音量,激励士气。

    「将士们我等有幸,上天把建功立业的机会落在我们头上。」

    一个个捧着干粮的士卒看向了张弘范。「看到那个山包了吗」张弘范抬手一指,道「唐军已经扎好了营地,我们今夜就驻扎到那里。吃他们的粮,睡他们的帐篷。今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是大

    元一统天下的开国功臣,封妻荫子、荣华富贵」

    「万胜万胜」

    吃过了干粮,元军便开始攻山。

    夜里攻山,有坏处也有好处,虽然看不清崎岖难走的山路,但也更方便偷袭,而且唐军也是抵达不久,防线还没有建立起来。

    张弘范先是派了一支数十人的精锐绕后上山准备偷袭,之后又命士卒在山沟中点起篝火,假装已经开始安营下寨。

    待过了将近一个时辰,只听得小山头上杀声震天,大股的元军开始正面攻山。

    这山其实不算险要,如果再修一道长城、增建一个关隘倒是能成为一夫当关的险要,可惜唐军已经没有这个时间了日必时尚。

    张弘范攻山队分为五支,除了偷袭的先锋,另外四队人则是从两路轮番攻山。

    然而,那唐军将领皮丰却有点战略眼光,利用山上一个丈余高的石体,塔了个小垒,安排箭手在里面放箭、抛掷手雷,元军攻不上那个石体,不得不冒着箭矢与爆炸仰攻。

    「不愧是云顶山城出来的将领。」张弘范竟是了解过敌将的情报,眼看着第一轮的攻势不顺,下令让士卒稍作休整。

    他弃马攀了一段山坡,大步绕了小半圈,不断观测着地势,又招过向导询问,终于有了发现。

    这座小山的北坡虽然更高,但地势平缓了许多,只有最上面是一段石崖,那其实只要攻一小段,就能攻上山头。

    张弘范干脆派出了自己的亲兵营,命他们绕到北面攻山,那亲兵部将下了军令状遂火速出发。

    这是第二轮的攻势,张弘范考虑到万一亲兵营攻下了山头还不能够站住脚,又不断派出兵力跟上,打算以人海战术取得战果。

    战报不断传回,可以看出山上的唐军配合得很好,抵抗顽强,使得元军多次受阻。

    好在唐军人少,元军凶猛进攻,终于还是攻上了山头。

    张弘范紧紧盯着望筒,眼看着一道黑影在那山石上一攀,一跃而上,心都跟着颤了一下。

    成了

    一战定乾坤,正如他前些日子写的词。「整顿乾坤事了,归来虎拜龙庭」

    「燕山张伯宁在此」

    随着这一声大喝,一道矫健的身影跃上了山头。张伯宁拿下咬在嘴巴上的佩刀,正遇到迎面有一箭射来,他挥刀一挡,「叮」的一声将那箭矢挡开。

    后面已有一个个士卒冲了过来,向前杀去。「嘭」

    一枚手雷在地上炸开,铁片四射,周遭一片鬼哭狼嚎。

    「先找地方掩护,等后面的兄弟上来。」张伯宁高声大喊。

    然而等他定眼一看,只见这山顶光秃秃的,树也没有,草也没有,甚至连土也没有,脚下只有连着山崖的大石。

    而唐军已经在面前垒起了一道矮墙。「放箭」「嗖嗖嗖」

    所有人就那么直挺挺面对着唐军的箭雨。张伯宁连忙就地一滚,拽起一具尸体挡着,抬头看去,伤亡很大,很难在这个山头立足。

    好在张弘范派了足够多的兵力,就是拿命填,他也得把这个山头拿下来。

    「下面的兄弟,把盾牌先递上来」「杀」

    「报将军,北山被攻下来了」皮丰仿佛又回到了云顶城。

    怎么说呢,以前在云顶城的时候,他无比盼着能下山讨个婆娘生个儿子,这些愿望他都实现了。但有时候吧,他也会怀念起云顶城来。

    他不是想选择回去再过那种艰难的日子,他怀念的只是那些人。

    羿青将军、萧世显将军,以前很多很多还没等收复四川就牺牲了的同袍。

    那些人都走了,所以今夜轮到他皮丰来指挥这一场战斗了。

    再回想到当年成都之战的时候,谁又能想到一个无名小卒,有朝一日要担负这么重要一场战役。

    皮丰觉得心里的压力大到他想哭。

    他忍着,没放纵自己的情绪。

    「放你娘的臭屁什么叫北山被攻下来了,我看好了,那里都是土少石多,蒙虏站不住脚」

    这是多年以来守云顶山城积攒下的经验。无数人命堆出来的经验。

    「可是元军一直杀上来,杀都不杀完。」皮丰转头看了一眼,招过副将,命其守住南坡,开始亲自带人向北山赶去。

    守了一整夜,他的兵力已经只剩下六百人了。元军的伤亡更众,偏偏还是不依不饶地继续攻山,不肯停下

    等皮丰赶到北山时,正看到张伯宁攻到了矮墙之下,元军伤亡惨重,留下满地的尸体,唐军也已成了强弩之末独弓之不。

    「猛火油柜」

    皮丰没有选择直接迎上张伯宁,而是喝令士卒们朝着山崖边还在往上攀的元军喷射火焰。

    猛火油柜这个东西很早就有了,是个铜葫芦里面装了石油,唐代叫「石脂水」,五代时叫「猛火油」,宋时沈括取名石油。

    唐军士卒们点燃引火药,然后用力抽拉机筒,向铜葫芦里压缩空气,使石油喷出点燃,能形成火焰。

    往日守山守城、这不过是个喷火的工具。但今夜这个山头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唐军便直接把猛火油柜里的石油泼在地上。

    「轰」

    烈焰冲天而起,包裹着地上的尸体,形成了一道绚丽的火墙,终于阻断了山下还想往上攀的元军。

    皮丰的眼睛里也像是着了火。

    他像是把过去漫长而艰苦的岁月一并点燃,整个人也由此陷入了某种亢奋的癫狂。

    「守山啊」

    他呐喊着,已经完全忘了这里是红井沟还是云顶城。

    他已娶了婆娘、生了儿子,但他骨子里还是当年那个保家卫国的小卒。

    仿佛他还是在萧世显、羿青麾下,又仿佛他是想唤醒漫天的英魂们来看一看。

    看他一个小卒皮丰,已杀到了贺兰山,守的是贺兰山。

    「守山啊」

    听着这呐喊声,张伯宁回过头看去,看到的是刺目的烈焰,晃得他睁不开眼。

    眼看攻山的道路被火焰封住了,他们这些已

    经登上山头的人反而成了孤军,士气大跌。

    下一刻,唐军冲了过来,用刀刃已经起了卷的刀狠狠劈在张伯宁的脸上。

    「嘭」的一声响,张伯宁倒在了地上。火焰卷了过来,将他的身体包裹住。让他得以为这熊熊燃烧的盛景再添一根柴

    太阳从东边跃起,朝霞漫天。张弘范仰着头,让晨光照耀在他脸上。他的表情越来越凝重了。

    「唐军还剩多少人三百两百」

    一整夜都还没夺下山头,让他感觉就像是胜利正在一点点从指缝间溜走。

    又有探马飞马赶来,附在张弘范的耳边,道「大帅,唐军的探马已经过来了。」

    「封住道路不,我想想。」

    张弘范四下看了一圈,转头向东面的群山看去,喃喃道「他们登高而望,只怕已望到了火光。」

    「大帅,是不是来不及了」

    「不。」张弘范道「来得及,马上就要攻下山头了。「

    「或是山谷布防还需要时间」

    「无妨,攻下山头,我们即可像钉子一般钉在这里,照样可以阻唐军辎重。」

    如他所言,那这一战也还是会很难打。但张弘范有信心。

    他昨夜是遇到了一个顽强的云顶守将皮丰,浪费了太多时间,但可以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把时间补回来。

    「第一支来的敌军是谁领兵的」

    「看旗号是定边军都统制,姓氏怪的,姓「搂「。」张弘范点了点头。又是一个无名小卒。

    死人山下,军阵如云。

    史天泽面对李瑕时心理上有些怯,打仗就难免顾虑得太多,在旁人看来有些畏手畏脚。而面对李曾

    伯,他则恰好调整到了最好的状态,既慎重又不至于太过保守。

    而李曾伯最擅长的就是防守,面对史天泽的攻势,主动示弱,引诱他进入山地战。

    双方都是全力出手,战得难解难分。

    死人山就在三关口驿道边,李曾伯将兵力分为两个部分,自己领一部分兵马守西南的山坡,宋禾则领另一部分兵马守着驿道。

    宋禾的骑兵现在也是下马步战,但可以想见,等后续的唐军兵力抵达战场,他们就会纷纷上马,冲击元军。

    到时唐军马匹的体力充沛,气势便绝然不同。史天泽洞悉了李曾伯这个心思,反而全力攻打宋

    逼得李曾伯放弃地势上的优势去支援宋

    禾的阵地

    个的阡地,通得子自旧放开吧另工的优秀么又拔不

    禾。

    这日激战到了中午,有快马从南面的山坡后绕了过来。

    「史公,张元帅派小人来」史天泽听了汇报,又喜又惊。

    他一扫之前的稳重姿态,语气动作都利落起来,一道道命令布置下去。

    有了张弘范从后方派过来的一千奇兵,出其不意地前后夹击,击败李曾伯他已有了九成的把握,只是要快。

    同时,史天泽也派人赶到营盘山主战场将战况禀报忽必烈。

    三关口之战今日就会有结果。

    也许结果已经出来了第1158章 打开局面求推荐求收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鸡冠梁。

    这是在营盘山的南方,位置看着不显眼,其实地处三关口驿道北端,还能扼守苏裕口山道的出口。一旦元军夺取三关口,苏裕口这条穿山小道就会成为了唐军惟一的退路;反过来,若是唐军后续的兵力突破了三关口的封堵,要支援营盘山也得从这里经过。

    因此忽必烈虽然想集兵攻打李瑕,但还是命令忽刺忽儿统兵夺取这个位置,同时从南面对营盘山形成攻势。

    李瑕也有所防备,命孔仙提前占据了优势地势,双方对峙,已在此交战了数日。

    贺兰山顶的积雪融化后成为河流,向西流淌,形成了时而充盈时而干涸的河流,当地人称为一台水。

    沿着一台水,孔仙把防线布置得很开,分布了十余里,以各个小股的兵力占据了各个道路、隘口,利用山与水的地势进行防守。

    这是当年余珍守蜀时「守点不守线,连点而成线」的办法,看着稀松平常,其实十分难以突破。

    换一句话说,这支唐军是由当年守蜀的那支宋军脱胎换骨而成,将士还是那些将士,只是换掉了上头那个昏庸软弱的破朝廷。

    而这支元军,也不是当年攻蜀的那支蒙军了。忽刺忽儿觉得自己拼了命,却还是连一个哪怕只

    有千余人的小小据点都没能攻下来。

    他只好望着对面那杆「孔」字大旗抱怨。「你听张易说了吗这孔仙原本就是四川的大将,阔端、旭烈兀那些人把四川都打穿了,占下成都那么多年,就是没能攻破云顶城。「

    说到这里,忽刺忽儿难得自谦起来,摆了摆手。「我还是比不了阔端、旭烈兀的,连他们都没能击败孔仙,更别说是我了」

    忙古带不由惊讶,心想原来这孔仙是这样的绝世名将。

    谁又能想到,当年蜀中八柱的战争故事,从这些黄金家族的贵族嘴里说出来,竟成了一段铁血传奇。但若是在那年姚世安叛变成功,杀了孔仙献城,云顶城曾经的铁血传奇想必也查无人知

    2015年15月8日10日九八日

    「孔仙确实会打仗。」忙古带道「但大汗今日又派人来督促,要我们尽快破阵。」

    忽刺忽儿骄纵惯了,闻言却是问道「那如果不能破阵怎么办」

    「至少也要牵制住孔仙,不能让他匀出兵力支援李瑕。」

    「是啊。」忽刺忽儿拿起酒囊痛饮了一口,深深点了点头,道「不然是要丢脸。」

    「还有,我们还得防着李瑕往这边逃。不能让他从我们这道防线突围了。」忙古带又道。

    「李瑕要逃了」

    「也许吧。大汗都骑着大象督战了,诸王敢不尽力吗有可能这两天李瑕就要守不住。唯一的出路就

    是从我们的防线走苏裕口。」

    忽刺忽儿终于放下了他的酒囊,问道「我们都已经这么拼命了,还能怎么打」

    正在此时有人匆匆赶进帐中,道「史天泽派人来了」

    忽刺忽儿与忙古带对视了一眼,连忙起身,命令麾下士卒不得停歇,猛攻孔仙的防线。

    这已是他们能想出来的更拼命的办法。他们一边派快马把战报报给忽必烈,同时更频繁地登高望远,向东南方向探望动向。

    两日后。

    三关口驿道上尘烟滚滚,一杆大旗渐渐出现在天际。

    「史天泽回来了」

    忙古带一时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惊,疑惑道「他怎么会回来」

    「这个废物不会是被唐军赶过来的吧」忽刺忽儿忧虑道。

    「不会,前日

    送来的消息,张弘范已经拿下了红井沟,两面夹击李曾伯。这样一来,由张弘范守三关口就够了,史天泽应该是来回防的。」

    话到这里,军中有人叫喊起来。

    两人转头一看,只见是唐军驻扎的山头上腾起了一道狼烟。

    那是孔仙也看到了尘烟,在给李瑕警报。

    这日的营盘山主战场上,唐军士卒们已经能够感

    受到忽必烈的怒火。

    因为忽必烈竟是把他的怯薛主力也派上了战场。在整个唐军大营都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情况下,怯薛军已经不惧李瑕突袭忽必烈,可以心无旁骛地发起强攻。

    数万大军齐攻,战鼓声愈发猛烈,每敲一下,让人感到胸腔都在一起振动。

    战场上,偶尔还能听到大象的叫声,为元军愈添一份气势。

    而在唐军的战台上,李瑕已没有更多兵力可以调动,只能眼睁睁看着元军步步逼近。

    兀鲁忽乃再次不安起来。

    她与李瑕一起经历过死里逃生之后,态度不像上次那么强硬,但眼看唐军就要败北,不由追问道「你的举国之兵呢你的转守为攻呢」

    「不要急。」李瑕道,「我等着转守为攻等了十年,眼下这点时间还能等不住吗」

    兀鲁忽乃因他语气中的平静态度而感到了讶异,转头一看,只见他还在对着地图沉思。

    「你有情报是你的增援到了」

    「还不确定。」李瑕道「只知道孔仙点了狼烟。」「那是什么意思」

    「三关口之战也许胜了,也许败了。」「说了等于没说,全是废话。」

    「不是废话。」李瑕道「这是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决胜负的时刻到了。」

    鸡冠梁上,有信使匆匆赶来,喊道「孔将军,廉公派人来了」

    孔仙回过头,急问道「走苏裕口来的」「是。」

    「快廉公如何说」

    「孔将军给,这是廉公的信如今杨文安已包围了平羌堡,所以一部分兵马走不了三关口,只能走苏裕口小道。」

    孔仙摊开了手中的信件,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张地图,凝神一看,苏裕口的山道上标了一支小小的箭头。

    他瞬间明白过来,问道「何时能到」「在我后面尽力赶,但只怕不会太快,是步卒。」「步亦」少卒

    孔仙喃喃了一句,皱眉沉思,最后一咬牙,喝道「时机稍纵即逝出战」

    山头上还窜着狼烟,号角声猛地响起,唐军孔仙部竟是在这一日突然对忽剌忽儿所部展开了反攻。战鼓声中,一队队步卒全副武装,执着长矛向元军的骑兵阵中逼过去。

    眼见唐军杀来,忽剌忽儿颇为不解。

    「史天泽的兵马都已经快到了,唐军怎么还敢杀过来」

    忙古带没有细想,道「也许他们看史天泽来了,以为史天泽是从三关口败退过来的。」

    「真的不是唐军已经拿下三关口了」忽刺忽儿又

    惊又慌,「我就说史天泽有异心。」

    「应该不会。」忙古带道「史天泽阵势齐整,不像是溃败了」

    「快」

    苏裕口的崎岖山道上,一队步卒正在全速行军。汗水不停从许魁脸上流下来,迷糊了他的眼睛,他向前方看去,终于能看到山谷出口处的鸡冠梁。

    「到了到了整理队列,恢复体力。」许魁气喘吁吁地吩咐着。

    一昼夜,他率队行军一百余里,好不容易才从平羌堡徒步穿过贺兰山。

    「呼呼」「将军,许将军

    」

    呼吸声很重,许魁感到有人拍了拍自己,抬起头来,显出他黑瘦的脸。

    「快说。」「前方在打仗。」「走,我去看看。」

    这一带的山并不好爬,许魄脱了盔甲,像灵活的猴子一般爬上山顶,摸出望筒一看,只见前方的鸡冠梁下战阵排列,双方兵马正在激战。

    他深吸了两口气,二话不说就扯着攀山的绳索开始爬下山。

    「将士们,休息够了没有战场就在前面了,杀虏啊」

    没有什么激励人心的话语,许魁激励士气的办法

    就是跑在最前面。

    他还记得十来年以前,刚刚进入庆符军的时候,每日训练就是这样跑着,好几次,都是他与县尉最快跑到指定的地点,有时候还有搂虎。

    那时在符江边的仙人石上,县尉一句「体力不错」,让他灰败的、低落的人生有了值得骄傲的事情。

    如今他要驱除胡虏,凭恃的就是这不错的体力。「杀虏」

    随着这呐喊声,一杆唐军的旗帜山谷中被扛了出来,落在了元军士卒们的眼里。

    此时正是双方战得最激烈的时候。

    元军这边,忙古带已亲自上前督战,忽刺忽儿则立马于山巅,正在观阵。

    他先是向南面看去,只见史天泽的兵力并没有汇聚过来,而是在三里之外的一条小河边就地列阵,似乎是迎向南面来的兵马。

    「额秀特,他是在干什么」突然,忽刺忽儿眼神一变。他望到了南面滚滚而来的尘烟。「那是唐军」

    他惊呼一声,连忙退了两步,喊道「史天泽果然败了唐军来了。快让忙古带回来」

    「大王,请看那边」

    「我看到了」忽刺忽儿指着南面的尖烟,怒吼道「你以为我瞎了吗」

    「大王,那边」

    忽刺忽儿终于转过了头,之后整个人便呆愣在了那儿。

    只见源源不断的唐军从苏裕口的山道中涌出来,向此处杀了过来。

    呐喊声离他越来越近了。

    「那那是步卒吗怎么会这么快」忽刺忽儿又看向南边,看到的是漫天的尘烟正在向三里外史天泽的军阵笼罩过去。「唐军来了两面都有」「杀虏啊」

    赶来的唐军迅速与孔仙部汇合,如同山洪一般汇流,然后袭卷过来

    22

    「孔将军,快看,许将军的兵马赶到了」孔仙早已知道了这件事,但真等看到了那些友军抵达战场并肩作战,还是感到了无比的踏实,心中充满了信心。

    「看到了吗蒙古宗王的大旗就在那告诉许魁杀过去」

    令旗被高高举起,摇摆起来。

    唐军士卒们就连看到令旗都能响起一片欢呼。「许将军孔将军让你杀向那里」

    许魁已经忘了一路奔跑过来的疲惫,瞪大了一双眼盯着忽剌忽儿的旗帜

    在平羌堡时,廉希宪用手指重重一圈,圈的就是这旗帜上的那个名字。

    「这是诸路战场上最废物的一个敌人,打败他,从而打开局面」第1159章 坍塌求推荐求收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史天泽的阵中旌旗如云。

    士卒们列着阵,紧张地迎战着从南面杀过来的唐军。

    「父亲,张弘范不是说他已经拿下红井沟了吗为什么还是让唐军杀过来了」史杠一路策马狂奔,此时才终于有机会向史天泽询问。

    史天泽还在紧锣密鼓地布置防线,随口答道「他虽拿下了红井沟,但没来得及攻山、布防。」

    「为什么」

    「为什么」史天泽沉默了一会,「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他终于不找借口。

    没有细作出卖军情,没有黄金家族的贵族指手划脚甚至面对的都不是李瑕。他史天泽就是败了。

    「孩儿真是不明白。」史杠道「就算是兵家常事,张弘范怎么会败给几个无名小卒」史天泽已不理会儿子,驱马登上高处,望着出现在天际的那越来越多的唐军。

    「父亲看看那些敌将的名字,什么皮丰、搂虎、高年丰,都是些贱农、野人、仆从起的名字。」史杠策马跟上,道「张家一向与李瑕眉来眼去,弘弘范这次败在几个无名小卒手里也太蹊跷了」

    「当年你祖父归附成吉思汗时,我也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地方一豪强尔。「史天泽淡淡道,「世间名将,哪个是生来就是名将的」

    「但父亲如何对陛下交代总不能只有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交代」史天泽道,「你还在想这个。」

    「父亲不是常说,史家最重要吗」「战场到了这一步,已顾不得这些了。」唐军已经越来越近了。

    史天泽判断,至少有三万余唐军从三关口驿道过来。

    他还有一万余人,再加上北面忽刺忽儿的一万人,可以再阻拦几天。

    而忽必烈击败李瑕都要不了这么多天。

    「迎战」

    那边唐军开始杀了上来,史天泽开始从容指挥,稳稳地挡住唐军的攻势。

    他驻兵于忽剌忽儿的营地三里之外,既不会让败退的消息惊扰忽剌忽刺的士卒,又可以让追上来的唐军正好看到元军主力的旗帜,能够被震慑住。

    忽然。「大帅,看那边」

    史天泽正用望筒观察着敌阵,闻言转过了头。他手里的望筒掉在了地上。

    肉眼就能够看到那个场景忽刺忽儿的大旗已经倒了,但忽刺忽儿本人一定是正在向他这边逃过来。

    而唐军甚至都没有杀到这位高贵的宗王面前,还在与忙古带的兵马厮杀。「父亲」

    史杠喃喃道「怎么办」

    他终于不用再想该怎么向忽必烈交代了,要想的也许是该怎么活着离开这个地方。

    当南面有三万余敌人像巨浪一般拍过来,当北面的数千友军抱头鼠窜地撞过来。夹在这当中的、才从败退中站住脚根的万余兵马顿时便感到了绝望。

    史天泽闭上眼,知道自己再一次大败了。

    他分不清这次是因为战场之外的原因,还是纯粹就是战力不如别人其实胜就是胜,败就是败,哪有那么多理由

    「走」

    史天泽没有犹豫,立即率部向西面逃去。一时间,两万余元军骑兵已溃散开来。

    唐军中有大量的步卒,使得大部分元军能够迅速脱离战场,渐渐逃回元军主力的营地里。

    但战略要地已经失去,南面的这场大败,对于整个元军的战局而言,便像是一座高山崩塌了一角。

    而坍塌还在扩散

    唐军没有去管元军留下的那些辎重,而是继续向北涌去。一双双军靴踏过满地的血泊,一杆杆

    旗帜掠过山丘。

    没有人去细数他们有多少兵力。一万人,两万人,三万人

    入夜,营盘山。

    元军没有收兵,还在猛攻定远营,仿佛离胜利就只差最后这一把劲了。但其实忽必烈与李瑕都很清楚,攻守之势已经改变。

    在这个夜里,元军的攻势越来越凶猛,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唐军进入大营。终于,到了黎明时分,唐军兵力已达到近十万人。

    而元军收拢了溃兵之后,兵力不过七万人。

    明面上虽还是忽必烈在攻打李瑕,其实不过是抱着最后的期待罢了。实际上,李瑕已经开始调度兵马,安排反攻忽必烈了。

    「兀鲁忽乃,你助陆小酉攻打西面战场的八剌、虎阑箕。你们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这一战务必速胜。」

    「我不是你的下属。」

    「你可以借这一战除掉觊觎察合台汗国汗位的八刺,抢回被俘虏的牧民,还有我答应你的战利品。」

    「我知道,我是让你别命令我。」兀鲁忽乃淡淡说着,但还是上前接过了李瑕的军令。李瑕继续道「攻破西路之后,忽必烈一定不肯再战,他会率兵转移。」

    这就是宋国始终拿蒙古骑兵没办法的原因。

    蒙古骑兵马快,战败了也没什么损失,只要掉头一跑,下次还可以再来。但李瑕好不容易反守为攻,绝不愿让忽必烈就这样小败一场就撤离战场。

    「许魁、搂虎,你们助鲍三攻破东面爱不花、洪俊奇所统领的这一小支元军,之后从贺兰山的西坡北上。提前守住元军撤退的这几条道路。」「喏」

    「高年丰,你增援北面,这里是主战场,忽必烈的主力都在这里,这一战求稳,不急着胜,我们要像一个口袋一样罩住元军。」

    「喏末将明白。」

    调派完兵马,天光已经大亮。

    各个领将很快调整了阵形,将疲惫的士卒调到后阵,生力军往前,继续鏖战。从布阵上其实已经能看出战事的一部分走向。

    比如,忽必烈没有再把怯薛军派到阵线上,而是作为中军压阵。虽说这有可能是为了让更多的生力军上场,但未必不是为了方便撤离。

    由于大量的溃兵退回来,对元军的军心士气也搞成了很坏的影响,今日忽必烈再乘象舆督战,能起到的激励作用已经小了很多。

    大象对唐军的威慑力也在迅速降低。

    「将军,真是骑大象作战。」

    高年丰抬起望筒扫过战场,先是望了眼最远处由四头大象共同驮起的象舆,又望向了元军之中另外两只活动的大象。

    「我知道,兀良合台占着大理的时候进贡的。」高年丰向麾下部将问道「你知道为了贡象死了多少大理人吗」

    「不知道,反正我阿爷更早就死了。」

    「那上面就是忽必烈。」高年丰把望筒递出去,道「你们都看仔细了,今日集中兵力攻他。」

    「就是这个该死的虏酋,挂着'止杀'的旗,还不是把我们大理人杀光了。」

    其实高年丰麾下的大理人不算多,这次也不是从云南来的,云南的兵马估计才到关中。高年丰是早年就跟着李瑕从大理北上的那一批人,如今身边不过只有数十个将领是当年带出来的。

    不过这些将领们对大象十分熟悉,自然是不怕的。

    「将军,看我冲到虏酋面前,惊了他的大象,将他摔成肉泥」「屁话少说,准备进攻。」

    双方交战,箭矢飞射,遮天蔽日。

    然而战到中午,决定整场战局的却是西路。

    元军在西路是宗王八剌

    、万户元帅虎阑箕统兵,一直打得很稳。

    但昨夜八剌收拢了太多溃兵,来不及安置整编,甚至来不及找到忽刺忽儿、史天泽两人询问具体战况,唐军就已经杀了上来。

    甫一交战,溃兵就开始逃了,紧接着便连带着致使西路军大溃。所有的元军将领都没有想到会败得这样猝不及防。

    若说兵败如山倒,那这座山在三关口之战、鸡冠梁之战时就开始山崩地裂了,当然没人可以阻止。

    最些被斩杀的是虎阑箕。

    他甚至没有反应过来,座骑已中了箭。

    其后便是一大好头颅被唐军士卒高高举起。

    「我斩杀了一个都元帅斩杀了一个万户都元帅」「继续追击」

    陆小酉策马而过,同时按部就班的不停发号施令。

    他的每一道命令还是显得十分冷静,其实心里已经是激动万分。

    他没能想到自己这样平平常常的人有一天真的能够在这样的大战之中崭露头角。也许是老母亲在家乡求佛有用,是上天眷顾,才将这建功立业的机会落在他头上。真的要当大将军了

    旁边有惨叫声响起,偶尔还有几支流矢划过陆小酉压下心中的兴奋,保持着专注,死死盯着一面又一面的敌方将旗。

    「将军,西域可敦的兵马还在追八刺」

    「配合他们追上去」陆小酉扬刀一指,吼道「驱赶溃兵,冲击虏酋的主阵,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他在用切身的经历告诉士卒们,连他这样的普通农户都能当大将军,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唐军士卒们也都明白,纷纷向北面那杆九游白纛的方向冲去。「杀虏」

    杀喊声越来越大,尘烟越来越高。

    兴奋的唐军士卒们显得十分凶狠,元军的溃兵纷纷掉头就逃。终于,他们开始冲向了北面元军的主力阵线。

    各个元军将领正要控制局面,北面的唐军中却爆发出了齐声的呐喊。「乘象舆者忽必烈杀啊」

    「乘象舆者忽必烈杀啊」「

    纵观整个战场,唐军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元军,此时齐声呐喊,声震四野,压住了其它一切声音。

    一个个元军将领的吼叫就像是哑了声,根本指挥不动溃兵,只能眼看着他们向主阵撞过来。

    而象舆提振的气势,对唐军造成的威慑也在这一刻通通消散。

    一旦攻守易势,元军将士们只担心忽必烈乘着象舆实在是太过显眼了。慌乱就是在这样的瞬间忽然产生于所有元军士卒之中,压都压不住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