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31 章

作品:《庶子的糟心科举路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叶奔和邹氏一出门,王夫人的脸上立马就沉了下来,“非要来见老太爷和老太太,来了撂下一个匣子就走了”

    “到底是泥腿子,不懂规矩,”王夫人见公婆不出声,怕他们将刚刚叶奔和邹氏的不知礼怪罪到自己头上,故作抱怨道,“可怜我的兰姐儿却得嫁到这样不识礼数的人家去。”

    “兰姐儿如今不用嫁到他们家了。”王安看完手里的那几页纸递给了老妻,冷冷地说道。

    “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王夫人突然意识到刚刚自己觉得的那些不对劲,比如邹氏自进门起就没再喊过她一声亲家,话也没再说下去。

    “康氏,你嫁到我们家这么多年来,我们家可曾亏待过你”

    “康家因为兵祸败落了,你娘家就剩下康远一个独苗,你要帮扶他,看在我们王康两家世代交好的份上,我们都没拦过。甚至把康远接到了我们家来,跟弘毅一样当亲孙子养着。”

    听到康远这两个字的时候,王夫人脑子里就只剩下了两个字“完了”。当下王夫人也不敢再在公公面前有任何辩驳,只连忙跪下听训。

    “你只想着把外甥跟女儿做一对,你可想过咱们兰姐儿那是有婚约在身的,还是御赐的婚约。”王安这会儿不知道为何,十分冷静,奇异地冷静,“我知道,你们看不上叶家,觉得他们家腿上的泥都没洗干净,而我们家簪缨世族,叶家能跟咱们家结亲,那是他们家高攀了。”

    “可又有哪个世家是屹立不倒的”王安指着王夫人道,“远的不说,就说你们康家,若是我没记错你们家出过三个宰辅,三品以上官员数十个,可如今呢不过就剩下康远一人。当今的皇上,又不是前朝那些皇帝,他就等着朝世家下手呢,十几年后朝堂上有没有世家的话语权还两说呢。”

    “当今自己也是世家出身,总不至于赶尽杀绝。”王老太太劝了一句道。

    “皇帝的利益,跟世家子的利益本就不同,当皇帝的肯定想得是大权在握,卧榻之侧,无人酣眠,”王安冷哼了一声道,“更何况当今可不认自己是世家子,周家还窝在明州,丝毫不敢以皇族自居呢。”

    当今确实是世家子出身,还是周家嫡支,前朝的周家也是赫赫有名,但当今从来不以周家人自居,甚至是厌恶周家,连带着也厌恶世家。

    这根源还得从当今的身世说起,当今是上一代周家家主嫡幼子周三的庶子,他生母是周三嫡妻的陪嫁丫鬟,周三嫡妻又是早就有了嫡子傍身以后,才给陪嫁丫鬟开了脸。

    周三的嫡妻也是世家出身,自幼受到的教育便是丫鬟能生下庶子,对嫡子来说,这日后也是一份兄弟助力,嫡妻自然也不会苛待了庶子,反倒是将当今抱到了自己跟前,做嫡子一样的教养。

    照理来说,出生在这样的人家,虽说是庶子,当今的日子也不难过。事实上,当今在六岁之前的日子确实如此,嫡长兄出息,嫡母贤惠,生母慈爱。

    但好景不长,这还

    算幸福的生活在周三脑子一抽从青楼纳了一个花魁做妾之后戛然而止。

    在世家大族这种家风严的地方,青楼出身的女子,别说是做妾了,养在外头当外室那都算得上丢人。但周三实在是喜欢那花魁,周三的父母拗不过,周三嫡妻又自持地位稳固,倒是真就迎了那个花魁进门。

    那花魁却不是个寻常人,她进门又生下子嗣以后,就开始挑唆着周三虐待嫡妻,硬生生逼死了嫡妻,连带着嫡子都没能活下来。

    若不是当今是庶子出身,影响不到那个花魁所出之子的继承权,当今能不能活下来那也两说呢。

    但饶是如此,当今也被送到了乡下的庄子里自生自灭。

    周三宠妾灭妻,任由那花魁杀害嫡子,虐待庶子,照理说周家的族老们早就该出面惩治周三的,但周家嫡支出息,周三本人也颇有才干,周三又一直是一副“花魁就是我的命,她要有个好歹我也不活了”的模样。

    周家族里竟是无人愿意为当今和周三那嫡妻嫡子伸张正义。

    若不是庄户人家淳朴,让当今吃着百家饭长大,当今能不能活下来那都是两说呢。

    后来当今成了事,周家也不是没想着要靠上来,都被当今打发了,甚至治了一个冒认皇亲的罪。

    王老太太想到当初周家那些在当今面前摆出长辈架子的人的下场,心都哆嗦了一下,这会儿王老太爷指着儿媳妇的鼻子骂,又何尝不是在骂她呢。

    老太太叹了口气道,“这事原也怪我,我是早知道了的,但我只当拆散了他们两个,兰姐儿又年纪小,再细心教导兰姐儿两年这事就过去了。”

    王老太太发现王兰有私情以后,用雷霆的手段,给王兰身边伺候的丫鬟婆子们来了大换血,相关知情的人也都灌了药送到了偏远的庄子里。

    然后老太太给王兰身边安排了好几个规矩甚严的嬷嬷,日日教导规矩。又以康远年纪大了,也得支立起康家的门户为由,给康远买了一个三进的小院子,打发了康远。

    这边,又以王兰身体不好,且年幼为由,拖着跟叶家的婚事。

    王老太太这般下来,原本是能将这事压下去的。

    王兰年纪小,不过是这样的年少欢喜罢了,老太太便想着将两人隔开几年,便能彻底掐断的。正好,这几年里王兰也能学一学规矩和管家,将来嫁到镇国公府,照旧是人人称赞的管家奶奶。

    “也怪不得你,”王老爷子叹了口气道,“只是镇国公府这门亲事可惜了,当今那边怕也等着我呢。”

    “就不能就不能换个人选吗”老太太拉着王老爷子的手说道,“咱们家是就兰姐儿一个姑娘,可咱们族里还有其他姑娘呢。”

    王夫人也连忙说道,“对对对,明二爷家的竹姐儿最是秀外慧中”

    只是她还没说完,就被王老爷子瞪了一眼,“换你你愿意吗只说齐哥儿的未婚妻说要换人,换成他们家族里旁支的姑娘”

    “那怎么行,咱们齐哥儿又不是娶不到媳

    妇”王夫人想也不想,直接脱口而出,说道一半,王夫人这才意识到,连忙住了嘴,讪讪地垂手看向王老爷子。

    这个儿媳妇又不是头一年娶进门,王老爷子哪里不知道儿媳妇的蠢笨,也懒得说教,只又强调道,兰姐儿跟叶家的婚事是不成了,但哪怕兰姐儿在家做一辈子的老姑娘,我也不允许与康家结亲。”

    “这这是为何”王夫人原本心里还想着镇国公府挑破了这事倒是正好,正好将兰姐儿与康哥儿做一对,表哥表妹的,正好是郎才女貌。

    王老爷子却是半点也不想再理这个儿媳妇,只对着王老太太道,“帮我去收拾了面圣的衣服来,我要立马进宫去。”

    “怎么如此着急”王老太太站起来差点一个踉跄。

    “我都怕这会儿去都晚了,”王老爷子这会儿人都显得有些佝偻了,“你们也说了,咱们王家可不止兰姐儿一个姑娘呢,咱们家不要名声,可其他人家里的姑娘可等着嫁人呢。更何况,这也不是姑娘们名节的事”

    王老爷子心里清楚得很,为了孙女儿,或是为了家族,自己这回怕是要做皇帝手里对着世家的刀子了。

    但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坏事,刀子做得好了,那也可能是王家的转型的契机,甚至能为齐哥儿挣一片天地出来。

    不知道王老爷子在宫里跟皇帝聊了什么,只知道,王老爷子出宫以后没多久,皇帝就下了一道旨。

    圣旨的内容大意就是王兰的八字不错,让她去道观带发修行上三年,为国祈福。

    王兰入了道观,自然是方外之人了,与叶居义之前的婚约自然是不能在作数。这样倒也算是叫两家都算保住体面地把这婚事给作废了。

    但这也不过是在明面上有点体面,毕竟这道圣旨下得实在是莫名其妙,王家女既然八字不错,那不应该让她嫁进皇家吗,这样也好更旺皇家,而不是让她去道观修行。

    再者,既修行,又哪有只要修行三年的。

    旁人自然是因为这道旨意弄得一头雾水,但镇国公府众人却是要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叶居义的情绪。

    之前因为没有证据,也没个定论,所以无论是叶居礼还是邹氏在调查的时候都是瞒着叶居义的。等到后来叶居礼好不容易有了证据,那就立马当着皇帝和张先生的面交给叶奔了,那几日叶居义又都是在宫中轮值,宿在宫中的,自然是没人跟他说起这件事。

    这叶居义刚刚下班回家休息,就听到未婚妻要去带发修行,定了好几年的婚约作废了,这煮熟呸,划掉的未婚妻,不是他的了。

    这无论换成是谁,那都怕是不太好接受。

    饶是叶奔向来大大咧咧,养儿子都是散养的,这回都已经想到跟大儿子促膝谈个心了。

    “事情就是这样,当初你在宫里,所以我和你娘也就没跟你说。”叶奔说完,有些局促地搓了搓手。

    叶居义却是一脸沉稳地点了点头,说道,“嗯,好,那儿子先去练武了。”说

    完,叶居义就站起来准备出去了。

    叶奔搓了搓手,欲言又止,那个heihei天杀的,他怎么就接了跟孩子谈心这个活。

    本作者久周旋提醒您庶子的糟心科举路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叶居义收回刚刚迈出去的脚,停下来,一脸不解地问道,“爹还有什么事要说”

    “老大你也别难过,差的不去,新的不来,日后咱们挑个更好的媳妇儿。”

    “嗯,我没难过啊爹,”叶居义看着叶奔的表情,有些好笑地说道,“我与那王家大姑娘连面都没见过,又何来谈得上难过不难过。”

    “更何况,皇帝伯伯不是说了吗,将来会给我挑个更好的。皇帝伯伯说了那还能有假”

    “爹,你这叽叽歪歪的,可不像是你的性子。”

    叶奔就这叶居义的后脑勺打了一下,笑骂道,“你这小子,欠揍是不是”到底是放下了心来。

    叶居义刚刚出了他爹书房的门,就看到他家老二和小三儿在等着他呢。

    “大哥大哥,你之前不是说要带着小三儿去跑马吗走啊走啊”

    叶居礼拉着叶居敬盘算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己的好大哥。奈何,叶居敬他前世一直是独来独往一个人,根本没怎么跟自己的那些兄弟们打过交道。

    两个难兄难弟,盘算了半天,还是叶居礼说“之前大哥说过,跑马的时候迎着风,感觉所有烦心事都能忘了。”

    为着安慰大哥,叶居敬迫不得已放下书,还得用自己做幌子,去做那项自己不怎么喜欢的运动。

    想想叶居敬都觉得有些奇异。前世的他,哪里会做这种事

    “对对对,走啊,大哥,你不是说要带我去跑马吗”叶居敬也仰着头说道。

    叶居义不知道为何,就从自家三弟的笑脸上看到了一丝挣扎,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从心底涌了上来,顺手摸了一把自家弟弟的头发,说道,

    “好啊,大哥带你们去郊外跑马去。”

    叶居敬知道嫡母和嫡兄们好像对自己没有恶意以后,实在是有些忍不住,忍不住试探自己若是表现出读书的天赋来,嫡母会不会担心自己出头而打压自己。

    如今学的东西,基本都是叶居敬前世就会的,他只需要在朱夫子面前表现出些许过目不忘的苗头来。比如今天教的东西,第二天叶居敬就已经倒背如流了,甚至连其中的意思都不需要朱夫子多讲解。

    朱夫子自己不过就是个前朝的秀才,之前的私塾更是不过教一教街坊领居家的小子,那些基本上都是只来学着认识几个字的,虽然不能说是是顽劣不堪的,但确实有些连在学堂里都不一定坐得住。

    像叶居敬这种灵秀的孩子,他哪里见过。

    朱夫子就差怀疑,叶居敬不是镇国公的亲生儿子了,这千里的旱地,还就真出了一根读书的苗来了

    朱夫子也不是那种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若是像之前料想的那样镇国公府的这位三爷也同他的父兄那样在读书上头实在没什么天赋的,那他这个屡试不第的老秀才来糊弄着教一下那

    自然是已经够了的。

    但如今这位叶三爷表现出来的是,可以算得上是惊人的天赋了,朱夫子自然是不愿意这种好苗子在他手里给毁了的。要是毁了文曲星,这种事情做了那可是要遭到天谴的。

    这不得跟好苗子他爹好好说道说道,给好苗子找个正经的师父好好教导才是。

    “国公爷,三爷在读书一道上实在是有些灵性,小老儿才疏学浅,再教下去,怕是要耽搁三爷。”

    叶奔自持在当今跟前摸爬滚打了许久,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听懂别人话里表面含义的毛头小子了,朱夫子这话还有啥不好理解的。

    估摸着是自家小三儿不好教呗,这坐馆先生不想干了。

    说来也是真奇怪,自家小三儿那是连张先生都承认的聪明,偏偏在读书一道上跟他那两个兄长一样,都是人嫌狗弃的。

    这大概是叶家祖传的不会读书吧。

    只是那小子非得闹着要读书,总不能这会儿那小子还正在读书的兴头上,就没先生教了吧。

    这还能咋办加钱呗。

    如今咱有点小钱了,这还不能满足一下自家儿子的小要求吗

    “我知道先生教我们家小三儿辛苦了,不如这样,我给先生的月例再加五两银子,我们家小三儿就劳先生费心了。”

    “国公爷,我不是这个意思”朱夫子见叶奔误会,连忙说道。

    不是这意思,那就真的想撂挑子不干了呗。

    叶奔哪里能让人再把剩下的话说下去,忙不迭地开始送客,“我这儿还有别的事情要处理,先生先回去吧。”

    等朱夫子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人就已经在叶奔的书房外了。

    很明显,国公爷根本就不想听自己后续的话。

    咋办,这还能咋办,先教着好苗子等着日后再找国公爷说清楚呗。总不能叫好苗子耽搁在自己手里吧。